APP下载

破格救心汤之难治性胸痹临床运用

2021-04-03肖伟王潇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31期
关键词:破格温服温阳

肖伟 王潇

德阳市旌阳区孝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 德阳 618000

李可老中医,逆境学医,常怀恻隐之心,笔者有幸研读其专著《李可名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笔者汲取其学术思想,在临床之中大有裨益,部分心得,分述如下;

1 以破格救心汤为大法(主题思想)的心脏病治疗举隅

破格救心汤为李老穷数十年精力1,反复斟酌,于前人经验中进一步升华,终定方于救治各类心脏病的验方,其方为:附子 30~200g,干姜60g,炙甘草60g,高丽参10~30g(另煎浓汁兑付),净山萸肉60~120g,生龙骨生牡粉各30g生磁石30g,麝香0.5(分次冲服。其制方思路源于彭子益,温阳救逆之法。适用于寒气内侵,虚阳外越所致的四肢厥逆,面色晄白或萎黄,喘息抬肩,势危欲脱之急症。

仔细阅读李老全书之后,笔者结合临床, 将本分试用于年老体衰之心悸心慌心累,或用于临床医学检查有各种器质性改变的慢性心脏病后皆获良效,摘录数案,以为李老学术思想之发展。

病案1.杨某,女,54岁,农民,2011年3月21初诊。患者诉失眠已久,畏寒胸痛,心悸心慌3年多。近6月症状加重伴脘腹胀闷,医院检查示:主动脉瓣退行变伴轻-中度反流,左房增大,二尖瓣轻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现症见:形体消瘦,面色偏暗,失眠,心慌心悸,胸痛连背,畏寒喜暖,上脘胀闷纳差,面部偶有阵发性烘热,不耐劳作,稍动则上述症状加重,今日不慎受凉复加咽痛头痛。诊脉沉弦细,舌尖红,舌体瘦小,苔薄白。此寒瘀互结于胸。诊断为寒阻心脉之胸痹。当温阳、通络、散寒:王不留行30g,制附片25g先煎,生龙骨、生牡蛎30g,砂仁10g后下,细辛12g,生麻黄6g,炙甘草12g,苍术25g,半夏20g,羌活12g,广地龙12g,射干12g 5剂、水煎至400ml,早晚温服。2011年4月10日复诊,患者自述心悸心慌、胸背痛等症皆减轻,但失眠、纳差、腹胀如前、诊脉沉弦舌淡红苔薄白,守方去羌活、麻黄、射干、半夏,加麦芽30g,木香12g,5剂。2011年6月18日复诊,病人于上方自5剂后又自行照方服药30余剂,后畏寒、心慌、心悸、失眠、胸痛等症大为改善,只脘腹偶胀闷,诊脉一息四至无至,色质淡红,从容平缓,苔薄白。拟:制附片25g先煎,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砂仁10g后下,细辛10g,炙甘草10g,苍术20g,红人参12g,广地龙12g,丹参30g,香附10g,磁石20g,桂枝25g,生麦芽25g,王不留行30g,5剂、水煎至400ml,早晚温服。2011年10月15日复诊,病人于上方后又自行照方服药30余剂,自觉神清气爽,心脏诸症皆已消失,身体体质较前部分改善,已能从事至中度体力劳动,唯偶有失眠,但病人已不愿再服前药,考其大病体虚,元气尚未完全恢复,拟李老之培元固本散料以善后。随访患者以后心脏病一直尚可,也未再治疗,直到2013年7月20日在当地医院复查,示心脏未见异常,乃临床告愈。

本例患者素体阳虚,久居湿地,复加长期劳累过度,以致寒湿之气内结于心,阻遏阳气,阳气不得宣泄,形成心脉痹阻之症,久则导致心脏本质发生器质性病理改变,引起心慌心悸、胸痛连背、畏寒肢冷失眠等诸症,而面部烘热则是虚阳外越之象,虽未出现阳气外脱之危象,但也同样适用温阳散寒救逆之破格救心变通法,最终以李老之方论加减予治,疗效显著,足见其效。

病案2;肖某,男43岁,2014年8月3日初诊。诊见:形体消瘦,面色黯而少华,动则出汗,心慌心悸心累、失眠胸闷,偶发胸痛,稍动则心悸怔忡加重,更不能劳作,畏寒肢冷,舌淡而有瘀斑,苔薄白微腻,病人性急,素好饮酒,日酒量皆在300ml,脉濡数。曾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罔效。门诊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中医诊断痹症之寒瘀阻脉。拟变通破格救心汤为治:制附片30g先煎,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生磁石30g,苍术20g,生薏仁40g,柴胡12g,首乌藤30g,红人参10g另煎兑付,广地龙15g黄柏10g,五味子30g,5剂、水煎至400ml,早晚温服。嘱其少饮酒,调畅情志。2014年8月18日二诊。诉畏寒肢冷,失眠心悸、出汗少有减少,仍胸口闷痛,舌脉如前,此阳气有复无亡之象。守方加通草10g,桂枝30g,5剂,水煎至400ml,早晚温服。2014年8月31日复诊,诉服药后诸症悉皆减轻,睡眠可,面色有光泽,脉数不重按,舌淡红。血压136/90mg。守方继续服至2014年10月27日,自觉无任何不适,遂自行至当地医院心脏B超示无明显异常。

2 讨 论

此例患者自幼体弱多病,后天嗜烟酒恶习,以致身体虚弱,出现畏寒肢冷,面黯少华,动则出汗,心悸心慌心痛的阳虚之寒瘀互结之重症,且现代医学检查也确认心脏病理损害严重。此案遵李老破格救心之方论。随症加减,佐以化瘀通脉之品,历时2月余将现代医学列入不治之症的器质性心脏病治愈。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2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3指出阳气是影响人体生命健康关键,决定着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的方向。阳虚是胸痹的致病因素,故论治胸痹,当以扶阳为主。用药以温阳药物为主,临床多选用附子、干姜、肉桂、桂枝、吴茱萸、补骨脂、姜黄等,其中又以附子为扶阳之首药,重扶正固本、温阳益气,达消除或改善由心阳衰退所引起的变化。然心阳内虚,温运无力,不仅易致心脉失养,血行迟缓,亦可引至外寒内侵,水气不化,盘踞阳位,痰浊内生,复令气血往来受阻,而致血行不畅,经脉淤阻。故用药时应配伍补益、行气、活血、化痰之品,以化瘀开郁、行气活血、消痰行水,如川芎、丹参、三七、红花、没药、降香、麻黄、细辛、半夏、瓜蒌、薤白、益母草、泽兰、泽泻、葶苈子等。

猜你喜欢

破格温服温阳
痛风试试薏苡仁桑枝核桃饮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喝中药不是越烫越好
敢“破格” 不“出格”
治支气管炎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欧洲“破格”欢迎中国总理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治疗宫血的民间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