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医学伦理教学之实践探究*
2021-04-03李红文
陈 化,李红文
(1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1505,huahua11234845@163.com;2 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作为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和教学方式,课程思政是顺应新时代要求为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而进行的教学改革,它以“立德树人”职责为使命。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通识课等与思想政治课在价值理念上同向同行,以达到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人文的核心课程,以培养“德才兼备”、具有高尚道德情操与人文关怀能力的医学生为目标。基于医学伦理的“公共课”属性、全程教育特点,使医学伦理与课程思政具有天然的亲和力。2017年《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化医学院校教育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笔者以十九大精神融入医学伦理学教学为主题开展了教学改革,并希望借此对医学人文的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1 医学伦理学作为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
作为一门医学人文核心课程,医学伦理学具有医学专业课程、其他医学人文课程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成为课程思政系统中的重要内容。按照课程思政的“引领、浸润、深化和拓展”[1]四个层次,医学伦理学应当属于第二层次——“浸润”,要求在培养人的综合素养过程中筑牢理想信念。这种定位植根于医学伦理学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它体现在学科归属的亲缘性、价值指引的一致性和文化认同上的同一性。
首先,学科归属上的亲缘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从一种社会教育进入学校教育,并从一门意识形态教育课程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子学科。医学伦理学是医学院校为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的具有交叉属性的医学人文核心课程。从课程属性上看,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与人文课程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纳入思政部教学管理体系中。早期的医学伦理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凸显社会主义医德规范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意义,在教学方法中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地位。随着学科逐步发展壮大,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建设逐步分化,纳入管理学院或人文学院。近几年随着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立和发展,部分医学院校将医学伦理学纳入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体系中,并作为医学院校的思政特色。虽然医学伦理学以回答临床实践的伦理问题为目标,但是从思政视角看,以思政课形式实施医学伦理学教学无论在管理空间还是队伍融合方面,都有助于实现医学伦理学的课程思政功能。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挖掘、发挥医学伦理学自身功能和学科空间。这也是课程思政模式下其他非思政课程面临的共同议题。简言之,作为医学人文核心课程,医学伦理学在我国先天携带的思政基因为其承担思政功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价值指引的统一性。价值维度是课程思政形成的本源问题,体现了它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与合必然性要求”[2]。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本质上是以思想性和政治意识形态为导向的一种实践活动。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课程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问题,回答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职责和神圣使命,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形态特点。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人文教育的属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践行人文关怀的“人学范式”[3]教学原则。通过思想道德教育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家园、塑造人的健康心理、培养个体的独立人格。医学伦理学以培养医生职业道德为课程目标,其发展早期阶段就是以个体医德形态出现的。尽管发展到现代阶段,其边界得到拓展已经延展到机构伦理、制度伦理;伦理话语基础已经由单一的德性伦理拓宽到规范伦理、公共伦理等,话语体系更加丰富。然而,培养“具有高尚医德”——具有人文情怀、人文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医生,始终是医学伦理学课程的价值目标。在道德教育层面上说,医学伦理学是思政教育在医学生未来职业道德方面的呈现。思政教育针对所有大学生且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的育人目标,而医学伦理学则是针对医学生群体的职业道德,二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从教育目的看,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都是以“人”为中心,追求人在精神领域的发展,以对人的尊重为基本要求,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促进人的思想品质、素养等道德修养的提升[4]。在这个意义上说,二者在价值指引方面是同向同行的。
最后,文化认同上的一致性。认同是自我根源的追问与自我身份的确认。文化认同是个体对于群体符号与共同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的确认,是国家民族认同的基石。课程思政不仅是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在基础上、深层次上更是一种对中华民族价值的文化认同。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文化不仅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营造和谐健康的教育氛围,还为政治功能的实现提供厚实的价值基础。“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维度,与政治性共同规定着其运行原则”[5]。“高尚医德”不仅指涉及普遍意义上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意蕴,还与意识形态和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我国医学伦理学教材中,更强调具有社会主义医德的医生,将“社会主义医德原则”作为医德建设的根本原则。在实践上,将医德纳入临床具体语境中考察,则必须与文化结合起来。不论是医患关系的考察还是临床问题的解决,甚至卫生制度,都需要纳入文化语境中。在全球化背景下,医学伦理学教育必须依托本土医学文化[6]。若离开本体文化语境简单照搬西方的伦理模式,往往会造成“中西精神分裂症”。正是这种内在亲缘性,决定了医学伦理学成为课程思政的天然性。
应当说,医学伦理学与思政教育在价值导向上的重合、内容上的互补、功能上的相似为其承担思政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现实中,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部分师资本身就从思政教育的师资中“孵化”而来。易言之,部分医学伦理教育主体本身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历和知识背景,甚至在部分医学院中同时承担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综上所述,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在发展历史和教育管理等方面与思政课程的亲近性为其实践提供了无可比拟的条件。
2 课程思政模式下医学伦理的教学改革尝试
在理论上,我国医学伦理学先天具有课程思政元素,然而实践课程思政操作并非易事。经过精心策划和认真准备,笔者融合十九大精神与医学伦理学“好医生”理念,以“课程思政”思想为指引,以医学伦理学课堂为载体,以学生分组汇报为主要形式,尝试开展了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首先,准确研判国内思政形势热点,明确课程教学主题。借学习十九大精神之热潮,提炼关键词“新时代”,融合医学伦理课程的核心概念“好医生”,形成“新时代如何成为好医生”的主题,征求学生意见并达成共识。其次,明确学生分工分组和汇报形式。在汇报中,医学生围绕“医学生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如何成为卓越的医生”“十九大精神与健康中国战略”等主题作报告。最后,根据报告情况作问卷调查反馈。既能了解学生对于实践教学改革的态度,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结果表明,此次改革提升了医学生的政治觉悟,增进了同学情谊,丰富了课程形式,提高了医学人文教学的有效性。
2.1 达到了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此次改革尝试强调将思政内容融入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但是首要目标依然是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医学生对于医德的认知。实质上,在课程思政模式中,医学伦理学思政功能的实现以不侵蚀其课程应当价值为逻辑前提。学生的报告选题并未因突出强调十九大精神而遗忘医学伦理课的课程属性,涉及“卓越医生”“立德树人与好医生”“新时代的医师职业精神”等。难能可贵的是,不同专业医学生如儿科、精神科能结合各自专业阐述对于好医生的具象化理解。这表明,医学生能深刻把握此次报告主题,将十九大精神作为解读好医生的时代语境。医学伦理学视域下的“好医生”是指“道德的医生”,那么十九大精神为好医生的解读提供了新的时代语境,尤其是与新时代医疗领域的主要矛盾变迁。医学生对于道德在医疗实践和患者满意度中的价值理解更为深刻,反馈表明,69.4%的学生对于如何成为好医生有更深刻的认识。
2.2 提升了医学生的政治觉悟
发挥高校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升思政有效性是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提出的思想前提和价值逻辑[7]。课程思政要求任课老师在教授课程知识前提下,将课程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身德性,并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从而成为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本次教学实践通过有序安排、分组协作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达到了“思政寓于课程”和“课程承载思政”的目的。学生的选题均与十九大相关,如健康中国战略、新时代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立德树人”等。反馈结果表明,64.8%的医学生有较大收获,85.0%的医学生认为提升了自己的政治觉悟,明确了十九大精神的实质。其余调查也表明:74.87%的学生支持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医学人文教学中[8]。应当说,由于医学伦理学课程相关专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极易延展并与思政挂钩,这种创新性的融合模式易得到学生们的认同。
2.3 协同参与是实现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功能的关键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大思政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是矫正以往思政课程“孤岛”效应的重要举措,而协同是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医学伦理学作为交叉学科,本身就需要伦理学和医学专家的协同参与。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教师的协作和学生的协同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知识的专业化要求伦理学与思政课教师在明确主题、教学过程中相互协作,并参与指导学生。主题的跨学科性(此次主题就涉及政治学、伦理学和医学)要求学生在资料查询、课件制作以及汇报等方面共同参与,这种协同模式将以往教学中师生的线性连接模式拓张为网络模式。对学生而言,提升了主体性,开阔了视野,密切了情谊。调查表明,63.8%的学生对于这种协同模式表示肯定。
3 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实践的反思
尽管此次改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也暴露出课程思政模式中潜在的隐忧。比如思政话语湮没了医学伦理学的专业属性,导致本末倒置,思政和人文“两张皮”影响了课程思政的融合度,出现协同过程中“搭便车”现象。为提升医学伦理学思政模式的有效性,协同推进思政与医学伦理同向同行,需要理顺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的内在联系,明确二者边界,注重问题导向,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3.1 理顺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的内在联系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伦理的关系是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前提。长期以来,我们注重二者在学科背景、课程体系与学术话语等方面的不同,前者注重政治话语,后者凸显人文知识。由于医学伦理学的近现代发展突破了传统的道德规范理论,且奠基于西方伦理学理论如“四原则说”,因此在教学中存在“西化”倾向:将西方理论作为一种普世性话语指导我国的临床实践,脱离我国国情与实践的特殊性。在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必须厘清二者的逻辑联系。具体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为医学伦理学提供方向指引,以医学伦理课堂和内容为载体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思政的观点,从而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从思政教育目的看,医学伦理学课程扮演了“工具价值”和“隐性课程”角色,弥补了单一显性思政教育的不足。在实践中,课程融合弥补医学人文教学课程的缺陷,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效果[9]。
3.2 协同推进需要明确思政课程与医学人文课程界限
融合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两门课程“两张皮”的现象,但是我们也需要警惕二者完全混合“一锅粥”的乱象。如果说前者给人牵强附会之感,那么后者则混淆了二者课程性质与课程主题的差异。这种乱象将会极大挤压医学伦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的生存空间。事实上,医学伦理学作为交叉学科,其学科门槛较低,学科话语比较脆弱,专业化程度备受质疑。考察我国医学伦理学发展史,可以看到,思政的教育模式浸润其中,学科归属比较混乱,学科认同度不高。这种语境下,过于强调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思政属性,会进一步弱化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存在价值。为此,必须明确融合的边界,把握主次,切不可本末倒置。明确界限,确定主题是协同推进的关键。以此次课程尝试为例,主题为“新时代如何做一名好医生”。将十九大作为切入点与问题背景,融如医学伦理学的经典主题——“成为好医生”。换言之,将“好医生”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置于新的时代话语中,既能唤醒学生对于好医生问题的思考并提供新的视域,又能激发他们对于新时代的认识,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但是应该要避免为追求形式融合,忽视了内容融合;更不能为了突出课程的思政元素,而遗忘了医学伦理学的价值依归和自我身份。唯有明确学科界限,方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伦理教学的“学科互构、精神互融、资源共享与方法互鉴”[10]。
3.3 有效融合必须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课程思政的融合必须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参与度”是过程评估模式的核心概念,一般是指学生在课堂内外、有效教育活动上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以及大学所创造的促进学生参与这些教育活动的服务和条件[11]。在注重过程评估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学生参与既是学生主体性、权利与责任的内在诉求,也是多元有效考核的重要方式。本次教学改革中,小组模式内部分工,按照查阅资料、制作课件以及课堂汇报等分工。总体看,学生分工明确,且参与度较高,这种参与加深了同学情谊,提升了教学有效性。在学生看来,提高学生参与度成为提升有效性的重要举措(占比54.4%)。
从课程思政体系的实践中看,学生的合理参与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机制。学校的教育机制融合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关键性和全局性工作。既要避免落入主观主义和知识主义的窠臼,又要避免学生个体经验至上的偏颇,医学院校若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分离问题,必须系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体制机制[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唯有建构起相应的教学机制、考核机制、管理机制,方可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融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4 结语
医学伦理学以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医学生为己任。课程思政赋予医学伦理学新的使命,然而如何避免政治话语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僭越,保持课程自我特点,从而在思政模式与课程专业之间寻求平衡,依然是具有挑战性的时代课题。此次以传播十九大精神为主题的思政模式实践改革,让医学生在政治上对于十九大精神的合理内核领悟更为深刻,体会到医德对于未来好医生的价值。但是,由于主题过于宏大,学生信息筛选和解读能力不足,少部分学生存在“搭便车”现象,思政的有效性提升还有较大空间。在课程中凸显其思政元素,不能仅仅依靠一次课堂,更应该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整合、教学规划和制度供给等方面全面考察,方可达到二者兼顾的目的。此次教学改革实践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参考,但对于理论课堂中如何实施,则是另一需要探讨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