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CT、MRI诊断效果对比观察
2021-04-03周鑫
周鑫
山东淄博莲池骨科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交通行业等行业不断发展,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急性颅脑损伤的特点在于起病快、病情进展快、神经系统不稳定等,且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给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均带来较大的影响。由于急性颅脑损伤对患者的伤害较大,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才能改善患者预后,稳定患者病情,挽救患者生命[1]。CT与MRI诊断方法都是临床比较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为了探讨二者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我院抽取7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患者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观察对象,经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2~71岁之间,平均年龄(48.75±4.46)岁。常规组患者中男22例,女1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5~74岁之间,平均年龄(48.28±4.81)岁。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放入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得知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内容并与我院签署相关协议;研究内容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正式文件。纳入标准:患者入院时均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抽搐、昏迷、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患者均经由病理检查确诊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排除标准:无法接受CT或MRI诊断患者;临床资料不齐全或患者及其家属拒不配合者;创伤前存在颅脑疾病者。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CT诊断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CT扫描,扫描相关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5kV,管电流125mA,层厚与层间距均设置为5.0mm,矩阵调节为512*512,窗位30~55,窗宽85~100HU,对于疑似病灶部位则需要行2.0mm薄层扫描。
观察组患者采用MRI诊断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采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器,扫描相关参数设置为:层厚5.0mm,层间距1.0mm;对患者矢状位、冠状位、平面回波予以检查,矢状位检查相关参数调节如下:TR:4000ms,TE:8ms,成像:228s;冠状位检查相关参数调节如下:TR:9510ms,TE:130ms,成像:163s;平面回波检查相关参数调节如下:TR:3300ms,TE:98ms,成像:46s。
1.3研究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
2 结 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观察组患者经诊断确诊患者为急性颅脑损伤的有32例,占比91.43%,常规组有24例,占比68.57%。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χ2=5.7143,P=0.0168)。
2.2比较两组患者对特殊位置创伤的检出率 观察组对灰白质交界位置的检出率为34.29%(12/35),常规组为11.43%(4/35),差异显著(χ2=5.1852,P=0.0228);观察组对中后颅窝位置的检出率为31.43%(11/35),常规组为8.57%(3/35),差异显著(χ2=5.7143,P=0.0168);观察组对延髓及脑桥位置的检出率为17.14%(6/35),常规组为2.86%(1/35),差异显著(χ2=3.9683,P=0.0464);观察组对胼胝体位置的检出率为28.57%(10/35),常规组为8.57%(3/35),差异显著(χ2=4.6289,P=0.0314)。
3 讨 论
脑部是人体当中最复杂的器官,但也是人体中最脆弱的器官之一,当脑部组织受损,神经组织与脑血管发生损伤之后,就会导致脑部组织的细胞发生死亡,最终导致患者发生神经功能障碍,致死率与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CT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检查手段,临床多种疾病均可依靠CT进行检查,目前CT检查可通过薄层扫描方法对可疑病灶部位进行重点检查,能提升病灶部位的检出率。随着临床诊断方法不断进步,MRI诊断方法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相比于CT诊断方法来说,MRI检查的准确性更高,且能对患者颅脑位置进行全面检查,对各个序列进行扫描均能获取图像,能进一步增加特殊部位创伤的检出率[3]。从研究结果上看:MRI检查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与特殊位置创伤的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P<0.05。
综上所述,MRI诊断方法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能全面且清晰的将患者的颅脑位置解剖结构展现出来,其检查结果是临床判断患者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