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急诊急救分析

2021-04-03米吉提喀斯木米日古丽麦休克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补钾酮症酸中毒

米吉提·喀斯木 米日古丽·麦休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多发生于Ⅰ型、Ⅱ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是诱发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DKA发生后,主要表现为细胞内、外体液丢失,电解质丢失,若未立即给与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注射胰岛素等治疗,则会导致患者因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危及生命安全。因此,临床急诊救治的有序开展,对DKA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升,改善预后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急诊急救方法与效果作如下综述。

1 急诊救治流程

1.1基础治疗 DKA是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死原因,患者入院后,应立即开展紧急评估,对临床诊断原因与病因进行明确,患者多以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入院,因此,医师应结合患者及家属的主诉确诊,以免出现误诊或漏诊情况。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连接心电监护仪,开展多参数检测,包括BP、P、R、SO2,建立锁骨下静脉置管,以供大量补液,控制补液量与补液速度[1]。插入胃管,以供胃肠道补液、进食,同时以免患者误吸。每隔2~3h复查一次,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肾功能、尿常规、血糖、血气分析指标等,调整临床救治方案。若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症状,可行切管切开术,连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1.2补液治疗 DKA患者入院后多表现为中重度脱水症状,临床表现为眼眶凹陷、皮肤弹性变差、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增加,也会出现低血压、循环灌注异常、休克等严重表现。急诊救治时若患者出现脱水表现,立即下达补液医嘱。根据患者失水总量占体重占比计算24h补液量,例如脱水量达到体重10%~15%时,24h补液量应达到6000~10000mL。患者入院1~2h内可快速给与患者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剂量可控制在1000~2000ml,最初补水量在患者失水量的1/3左右,12h内补失水量控制在1/2左右,24h内补液量应达到脱水量及部分继续失水量。留置胃管后,可低渗液灌注,初始可给与无菌用水灌注,初始剂量80~100ml/5min,随着患者血压升高,尿量增加,意识恢复,可延长灌注低渗液间隔时间,直至患者完全清醒,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后,可将胃管拔除[2]。若患者输注晶体液到一定剂量后,血压仍未回升至理想值,且无尿液排出,可给与患者输注适量胶体液,例如血浆、羟乙基淀粉等,输注后缓慢静推利尿剂,可适当加用血管活性药物,例如可为患者输注小剂量多巴胺。

1.3胰岛素治疗 急诊救治期间应用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治疗方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0.1U/kg·h,静脉泵持续泵入,持续给药直至患者的血糖水平降至13.9mmol/L,可将胰岛素剂量降至0.05U/kg/h[3]。待患者酮症消失后,检测患者的尿糖与尿糖水平,结合进食情况,调整胰岛素给药剂量。待患者失水量补足后,呼吸循环稳定,胰岛素皮下注射时间调整为4~6h/次,并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给药剂量。

1.4补钾治疗 检测患者的血钾、尿量水平,当患者尿液量超过40mL/h时,应给与患者预防性补钾,钾24小时补充量控制在4~6g,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可给用钾盐口服,3~5g/d。补钾期间应嘱咐患者多饮水,促进酮物质排出,使患者的脱水症状有效减轻。若患者存在酸中毒情况,pH值下7.1以下,CO2CP低于13mmol/L,应给与患者5%碳酸氢钠,缓慢滴注,总剂量控制在100mL。

1.5预防性治疗 若患者表现出深达呼吸症状,给与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与患者补充NaCO3溶液。治疗期间给与抗感染药物,预防感染发生。治疗期间应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以免患者出现脏器功能损害。

2 讨 论

酮症酸中毒作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病机制明确,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所致,患者也会在葡萄糖抑制下,胰高糖素分泌能力丧失,刺激分泌反应增大肝肾葡萄糖增量,使外周组织葡萄糖利用难度增大,血糖水平升高,肝脏内酮体生成旺盛,进而引起酮症,严重者也会出现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感染、胰岛素只用不当,也会诱发酮症酸中毒,病情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而言,早期发现,尽早接受有效治疗,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脱水症状,急诊治疗时首先应给与补液、扩容治疗,补液时遵守“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和降糖药,合理控制血糖。根据刘峰[4]等学者研究可知,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均分2组,胰岛素组患者接受胰岛素、补液、补钾等治疗后,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均明显短于实施常规治疗的常规组效果。研究证实,DKA患者治疗时给与常规补液与抗感染等治疗基础上,加用胰岛素治疗,及时补充钾,可有效模拟机体胰岛素分泌状态,不断为患者补充适当胰岛素,同时使患者的体内酸碱平衡得以维持,使患者的不适症状有效改善。根据陈景[5]等学者研究可知,相比于对照组胰岛素静脉滴注0.1U/(kg·h),观察组患者应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初始剂量为0.1U(kg/h)时,患者血糖降低至14.0mmol/L一下,胰岛素剂量降至为0.5U(kg/h)时,对比两组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5.34%高于对照组83.72%,同时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缩短。研究证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开展急诊救治治疗时,合理应用胰岛素药物,配合补液、补液等治疗,可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效控制,酮症酸中毒症状有效改善消失。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后,患者应立即急诊入院,接受有效的急诊救治,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补液、补钾,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危及生命。

猜你喜欢

补钾酮症酸中毒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静脉补钾300例的合理性分析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预防及治疗策略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氧驱动雾化吸入补钾对呼吸系统安全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
育肥羊口炎并发慢性瘤胃酸中毒的诊治
妊娠期剧烈呕吐补钾治疗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