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潍坊市商用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研究

2021-04-03徐国林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潍柴潍坊市商用车

徐国林

(潍坊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潍坊 261000)

潍坊市是亚洲最大的经济型商用车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销售传统燃油车。为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制造业新发展格局,通过对潍坊市北汽福田、山东凯马、江淮汽车、野马汽车、比德文以及潍柴等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准确摸清了潍坊市商用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对潍坊市汽车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预判,为潍坊市市政府及职能部门制订发展政策奠定了现实基础。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商用车产业发展情况

潍坊市商用车产业集群起源于诸城市,自1995年开始起步,现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经济型商用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轻型汽车生产基地以及全球最大的柴油发动机生产基地。福田汽车、江淮汽车以及凯马汽车等一批整车企业和潍柴动力、山东浩信、义和车桥等一批零部件企业享誉国内外,拥有奥铃、风景、图雅诺、祥菱(在建)、凯马以及江淮等多个整车品牌,建有国家级内燃机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众多国家级研发平台,与一汽、上汽以及吉利等国内知名车企保持了良好的产业协同。

截至2020年8月底,集群内规模以上企业共有148家,主要分布于诸城市、高新区、青州市、寿光市等地,共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38.6%,实现营业收入439.6亿元,增长27.5%;利润总额17.2亿元,增长96%。重点企业产销“两旺”,其中福田汽车诸城厂区共生产汽车33.8万辆,增长32.2%,销售汽车34.3万辆,增长32.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0.3亿元,增长37%,上缴税金3.9亿元,增长88.7%;江淮汽车山东公公司共销售汽车3.24万辆,实现营业收入19.51亿元,增长13.65%;凯马汽车共生产汽车4.73万辆,增长21.1%,实现销售收入24.6亿元,增长18.5%,利税6 948万元,增长26%[1]。

1.1.1 轻型载货汽车制造规模大、集中度高、竞争实力强

辖区内主要有北汽福田诸城汽车厂、北汽福田山东多功能汽车厂、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和江淮汽车山东分公司4大商用车整车生产企业。总产量保持全国第一,约占全国产量的1/4。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台,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轻型载货汽车研发生产基地,规模和技术居世界前茅和国内领先水平。

1.1.2 配套能力强

在北汽福田诸城汽车厂等4大商用车整车生产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120余家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企业,本地化配套率近60%。作为汽车配套基础的铸造产业,形成了潍柴铸锻、浩信机械、华欣铸造、裕川机械等知名铸造企业,产能达100万吨。潍柴发动机、盛瑞自动变速器总成、义和驱动桥总成、富源涡轮增压系统、泰丰制动系统总成、豪迈轮胎模具等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国际国内知名,市场占有率较高。盛端传动研制的前置前驱8档自动变速器(8AT)、全铝车身等自主创新项目实现了重大突破,目前已累计配套销住整车制造厂18万台,市场无故障行驶50万千米。豪迈科技研制的轮胎模具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20%,位居世界第一。

1.1.3 具有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

目前,产业内共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5家,市级15家,拥有国家级内燃机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和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潍柴集团成功构筑起了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整机整车、液压控制和汽车零部件4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形成了全国汽车行业最完整、最富竞争力的产业链。

1.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潍坊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在起步之初,企业主要从事四轮低速电动车的生产。雷丁、瑞驰、汉唐和众新是潍坊市四轮电动车的“四大”品牌。在2014年,潍坊市获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后,诸多电动车生产企业开始向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转型。截至2020上半年,潍坊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形成了以比德文为核心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以凯马汽车为核心的纯电动轻卡生产、以潍柴为核心的氢燃料电池研发制造的产业格局。但是,由于受整车资质制约,集群内规模以上企业已纳统43家,主要集中在昌乐县、寿光市和高新区3地。山东凯马、山东泰汽具备新能源整车生产资质,53个品种进入公告目录。

1.2.1 比德文控股集团

比德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营业务涵盖燃油乘用车、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新能源微型车以及电动摩托车等业务,拥有员工近万人,销售收入近200亿元,是国内最早的绿色动力交通工具制造企业之一。自2018年以来,它先后全资收购了陕西秦星汽车和四川野马汽车,完成了全产品谱系布局,形成了以潍坊为总部,以绵阳、成都、咸阳为支撑的生产基地,呈现出野马、雷丁、秦星三大汽车品牌全面发力的格局。2020年1月,雷丁秦星G10F氢燃料客车问世。

1.2.2 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资产30亿元,员工3 000余名,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商用车企业,属于山东省的高新技术企业。它的主导产品为“凯马”牌载货汽车[2]。车型涵盖新能源汽车、载货汽车、皮卡等6大系列。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产品公告达1 300多个。

1.2.3 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

2019年1月,比德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重组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同年注册成立潍坊分公司。2019年7月,投资15亿元的年产6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项目获批。

1.2.4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11月13日,潍柴认购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简称“巴拉德”)19.9%的股份,成为巴拉德第一大股东。2018年11月26日,潍柴与巴拉德共同出资成立潍柴巴拉德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潍柴与巴拉德联合开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的技术引进和本地化转移工作。在消化吸收巴拉德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潍柴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国内行业优势单位,承担了《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成山东省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实现了电堆、双极板、空压机、氢气循环系统、质子交换膜等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申报氢燃料电池相关知识产权84项。潍柴牵头联合中汽中心、中国重汽等单位制定《商用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耐久性测评方法》等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的山东省地方标准8项。

在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建设方面,它已建成200人规模的技术研发团队。它建成了包括15个发动机台架、8个电堆台架、7个单电池台架、13台套电化学设备在内的研发试验设备53台套,形成了覆盖氢燃料电池全技术链、全产业链的试验研究能力。此外,它建成了年产能2万套的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电堆、发动机生产基地。

在自主研发成果方面,它开发了50 kW、65 kW、120 kW系列化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率先实现了-30 ℃低温启动,取得了国家强检报告并实现了整车批量配套。此外,开发63 kW燃料电池堆,功率密度由原有的2.0 kW·L-1提升至2.6 kW·L-1。它与东岳未来氢能、烟台东德、石家庄金士顿、势加透博等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合作,已实现质子交换膜、空压机、氢气循环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和自主可控。

在燃料电池控制系统方面,它实现了控制策略的自主开发。所有的控制代码程序及开发文档都存储于潍柴的电控产品开发容器。

1.2.5 潍坊佩特来电器有限公司

潍坊佩特来电器有限公司2011年5月25日注册成立,是全市第一家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制造企业,是集研发、制造和销售车用发电机、起动机和新能源驱动电机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它由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是中山大洋电机车辆事业集团布局的全球商用车驱动电机、电控发电机以及起动机生产基地。它的商用车发电机、起动机中国销量排名第一,6 m以上客车市场占有率超过80%,中重卡市场占有率30%以上。

1.2.6 德纳(山东)电机有限公司

德纳(山东)电机有限公司是美国“德纳”和加拿大“TM4公司”合资子公司。美国德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之一、美国五百强企业。它创建于1904年,是全球传动系统、密封件和热管理产品的领先供应商。TM4公司是由加拿大魁北克水电集团独资成立的,率先使用了由著名的魁北克水电集团研发中心开发的电驱动系统技术。它拥有30余年的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的产品研发历史,已经发展成为在电动电机技术上全球领先的公司之一。德纳(山东)主要生产驱动电机、充电电机、电机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等,可应用于纯电动、混合动力及双源无轨车辆上。产品可覆盖6~18 m客车以及专用车、工程机械和游船等,目前已具备年产电驱动系统2万套的产能。

1.2.7 潍坊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潍坊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是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上存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合资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技术研发、生产和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客户有一汽解放、邮政、中通、国网和宇通。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行业内“整零”企业协同发展不足

目前,潍坊市汽车行业内零部件企业整体实力不强。除潍柴动力外,其他企业缺乏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多为二、三级配套。同时,缺乏行业创新和前瞻性,仅满足于依靠现有产品对整车的配套,明显落后于整车企业的技改升级步伐,造成目前潍坊市汽车行业的“地配率”较低,无法实现“整零”协同发展的局面。例如,国家最新汽车政策要求,自2020年开始所有的栏板车和仓栅车必须安装空气悬挂和碟刹桥,而潍坊市仅有诸城义和车轿专注于空气悬挂,其他零部件企业未及时调整普通悬挂的生产策略。

2.2 关键零部件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不够

基于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潍坊市有较多的零部件产品技术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由于汽车行业的准入壁垒高、整车匹配实验周期长等因素,产品的市场适配范围较低,未能显著促进潍坊市汽车行业的发展。例如,潍坊市盛瑞传动自主研发的8AT变速箱填补了国内空白,但在多年市场开拓后,仅匹配了众泰、北汽等国内二三线品牌[3]。随着汽车整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二三线品牌销量下滑,造成8AT的市场占有率未有较大起色。

2.3 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入场时间短,在集群内未发挥核心带动作用

潍坊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源自四轮低速电动车。以雷丁、瑞驰、汉唐和众新为主的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升级发展的实力。随着国家加快制定低速电动车标准以及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潍坊市主要电动车企业相继开始向新能源汽车车企转型。例如,比德文2018年收购陕西秦星、2019年战略重组四川野马,取得了“造车”的入场券。但是,由于收购和重组的时间较短,目前仍以投资上规模为主,还未充分体现整车产品市场占有情况,不能充分发挥整车带动作用。

2.4 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还未成长为新的盈利点

潍坊市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汽车正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化程度不高,加之企业前期研发投入巨大,造成氢燃料汽车的成本较之传统的同级别车型高出3~5倍不等[4]。例如,一辆31 t的氢燃料电池载重汽车的价格为220万元左右,而传统燃油车辆为40~50万元。可见,高昂的成本已成为推广应用的主要困难。

3 产业发展典型经验

2018年,在传统内燃机领域处于引领地位的潍柴开始切入以氢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市委市政府也相继出台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入园、加氢站建设等多项政策,助推潍柴打造“万亿级企业”。潍坊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具备了实现“弯道超车”的技术和产业基础。

2018年11月13日,潍柴认购全球领先的创新清洁能源燃料电池解决方案提供商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19.9%股份。2018年11月26日,在潍坊高新区成立潍柴巴拉德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燃料电池发动机、引进电堆等技术。经过引进吸收、联合研发、自主升级等近两年的技术积累,潍柴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国内行业优势单位承担了《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成了山东省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实现了电堆、双极板、空压机、氢气循环系统、质子交换膜等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共申报氢燃料电池相关知识产权84项。潍柴牵头联合中汽中心、中国重汽等单位制定《商用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耐久性测评方法》等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的山东省地方标准8项。

4 发展思路及方向

4.1 加大企业投入力度,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

引导全市汽车生产企业加大投入,一方面鼓励企业积极新上项目,以国家《产业政策指导目录》中关于汽车制造行业鼓励支持项目为基础,结合廊坊市工业提升相关要求,新上一批技术先进、规模档次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汽车产业项目,进一步占领市场。此外,优化投资结构,逐步提高技术改造投资在工业投资中的比重。围绕产业提升、智能制造及绿色生产等重点,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材料,对现有汽车企业生产装备、生产工艺进行改造,进一步优化工艺技术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优质率以及先进产能比重[5]。重点引导实施“机器换人”等智能化技术改造工程,鼓励行业内企业利用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升汽车制造业智能制造水平。

4.2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围绕创新体系建设,以整车装配和关键零部件为重点,尽快建立一批功能健全、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行业研发中心,不断提高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依托重点企业,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快建设行业性汽车共性研发平台。大力开展多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强合作,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此外,需不断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在职技工培训,努力提高职业整体素质,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4.3 延伸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提高地配率

围绕廊坊市汽车产业链产业短板、填平补齐产业链条项目、延伸拉长产业链条项目开展招商。建立招商项目库,逐一筛选招商目标,明确招商对象,突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优先承接产业链的高端环节、龙头企业和核心项目,大力实施“补链”招商和“强链”招商,完善产业链条。同时,为充分发挥廊坊市在传统机械加工产业方面的优势,支持峱山经济发展区建设一批零部件制造企业孵化器,围绕汽车生产,以华瑞丰机械、欧神机械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峱山市当地汽车结构件、内饰件、钣金件、配套零部件企业建设,提升产业配套协作水平,提高地配率。

4.4 加快推动廊坊市新能源汽车的规模扩张和市场份额

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围绕比德文等核心整车生产企业,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规模扩张,着重抓紧比德文总投资4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雷丁新能源汽车等项目,针对产业链缺失环节加快定点招商,建立面向国内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廊坊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本地配套率达到70%左右,使潍坊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配件智能制造中心。

4.5 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全技术链和全产业链

立足潍坊市发展实际,重点依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企业,合力构建涵盖“单电池-电堆-系统-整车”的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在全技术链方面,依托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整合行业资源,继续推动电堆、双极板、空压机、氢气循环系统、质子交换膜5大部件的技术升级,加速推进膜电极、催化剂、碳纸3大部件的技术攻关,并全面实现自主可控。在全产业链,加快推进潍柴总投资500亿元的新能源动力产业园建设,打造涵盖氢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电机、动力总成系统以及整车整机的新能源动力全产业链。

5 结语

通过对潍坊市商用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研究,充分发挥潍坊市商用车产业基础雄厚和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先的优势,加快推进氢能动力在商用车(卡、客)上的应用,加快商用车与氢能产业的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潍柴潍坊市商用车
商用车联合制动系统分析
潍柴动力战略布局燃料电池空压机业务
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构建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比亚迪商用车
基于ADVISOR的燃料电池商用车动力系统仿真
潍坊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9年11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商用车表现好于乘用车
潍柴:从领先到引领
潍柴 练好内功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