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护理学概念生成与理论构建

2021-04-03贾启艾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专业性护理学关怀

贾启艾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jqahywx@sina.com)

为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同教育部于2011年确定并公布护理学为一级学科。与此同时,责成相关学科评议组撰写本学科的学科简介。护理学学科评议组编写并公布《护理学一级学科简介》[1]。其中,规定人文护理学(humanistic nursing)作为护理学科的十四个研究方向之一,并且解释了人文护理学概念,确立人文护理学核心,构建人文护理学研究内容。但是迄今为止,学术界既没有界定人文护理学学科概念,也没有建立人文护理学的学科理论[2],探究人文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建设人文护理学学科的首要任务。

1 人文护理学的概念生成

对于人文护理学概念,国内外护理界虽然有一些相关的表述,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概念能被业界共同认可而达成普遍的共识[3]。任何一门学科研究,概念的界定是开展学科研究的逻辑起点。界定人文护理学概念,必须符合逻辑学的下定义要求,首先要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依据刘华平[4]“专业性照护是护理的逻辑起点”的学术观点,围绕关怀-人文关怀-护理人文关怀的三个核心概念的逻辑进路,演绎归纳出人文关怀是人文护理学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界定人文护理学的概念。

1.1 生成人文护理学的核心概念

关怀-人文关怀-护理人文关怀是人文护理学的3个核心概念。

关怀是护理学的核心价值。“caring”翻译为汉语,主要有关怀、照顾和护理等基本含义,这组概念让人联想起母亲对孩子的照护,由此推及护士对患者的照护。其中,母亲和护士的角色就是职业性关怀者。这表明关怀是人的天性,是护理的萌始,是人类社会文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护理学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价值。Joan C.Tronto认为关怀是关注、照护、给予、接受四个阶段相互统一的连续过程[5]。在护理发展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关怀起初并不是专业照护,它与专业性照护是有着截然不同本质区别的。也就是美国学者Green-Hernandez所认为的,普通关怀是人性的自然关怀,专业关怀是满足生存的健康需求行为,是专业性照护行为。护士专业性照护虽然是源自人性的本能,但是它是建立在自然关怀经验基础上的情感升华。莱宁格认为,关怀是通过帮助与支持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行为。关怀是护理学的基础,是以患者的健康为目的所提供的符合个人独特需要的专业性照护[6]。华生也认为,护理是满足需求的专业关怀,关怀体现在护患关系的全过程和全部护理活动中[7]。

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中心思想。人文关怀是肯定人性的合理需求,关心人的生存发展,保护人的权利尊严,主张人的个性解放,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等[6]。莱宁格认为,人文关怀是人文护理的精髓。人文关怀是所有护理实践的动力源泉[7]。护理学本质是人学,护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这就决定护理不是纯技术,也不是纯科学。人的社会性的本质属性决定护理的人文性,注定人文理应是护理的母题,人文关怀也是人文护理的题中之义。如果抽去了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护理学就失去了灵魂。只有依靠人文关怀来源源不断地滋润、营养,护理才能呵护鲜活的和人道的生命,人文关怀才能释放人性光芒和阐述护理真谛。

护理人文关怀就是专业性人文照护。从语言学对“人文护理”说文解字,一方面护理以“人”为对象,“人”是护理的主体和客体。护理应当以“文”化人,“文化”是人文护理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护”以载文,即人文的内容是通过护理载体呈现的,彰显“护理”以人为本,传递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护理价值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因为护理人文关怀能够全面展现人文护理,所以人文护理就是护士的专业性人文照护。姜安丽认为,护理人文关怀必须关注患者的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尊重患者的专业性的人文照护、给予患者态度性的情感维护、协调患者的人际性的关怀互动、满足患者适配性的健康需求[8]。

1.2 人文护理学概念界定

在明确护理人文关怀是人文护理学的特有属性基础上,就是下定义以明确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人文护理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依据人文关怀的人文护理学的特有属性,尝试对人文护理学概念的界定:人文护理学是研究人文关怀在护理中应用的一门学科。包括护理人文知识、护理人文关怀、护理人文精神。三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是,护理学科与人文学科相交集,处于人文护理学同心圆的中间,形成基本知识层面的人文护理知识;外显在人文护理学的最表层,构成基本实践层面的护理人文关怀;蕴含在人文护理学的最内核,凝聚基本理论层面的护理人文精神。

人文护理学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人文护理学的护理人文知识、护理人文关怀、护理人文精神,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构成人文护理学的学科体系。护理人文知识构成人文护理的文化基础,护理人文关怀导向对焦人文护理的科学行为,护理人文精神凝聚人文护理的核心价值。人文护理学在人文视域下的知识体系构建就是与护理学密切相关的人文学科知识体系,也就是护理人文学。人文护理学是以护理目的、护理内容、护理本质、护理价值、护理精神等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凸显护理人文关怀实践与彰显护理人文精神为学科研究宗旨和研究目的[1]。人文护理也就是非技术护理,与技术护理构成密不可分的护理学学科体系。

2 人文护理学特征及其释微

特征是用来进一步描述概念的。人文护理学的特征是复杂多样的。文化学折射出的人文性、人学自然情愫流露出的情感性、生命伦理学跃动出生命神圣的伦理性、人际交往传导内容和关系的互动性、护理学对人类现存的和潜在的需求照护反应的工具性等特征,构成人文护理学辩证统一的关系整体[7]。人文性的需要与工具性的照护相互依存,伦理性与情感性相互制约,人文性、情感性、伦理性、工具性在互动性关联下发挥作用。人文护理学的本质特征是人文性和工具性,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人文性。人文性就是寓(人)“文”于“护”(理),指人文护理精神所承载的内容是通过护理人文关怀的方式所表达的。以人为本是奠定人文护理学的人文基石,彰显人文护理学的人文性特征。莱宁格认为,人文关怀就是护士能够满足患者文化需要,这种需要是与其家庭独特文化背景相适应的;能够满足患者文化标准、文化体验达到文化认同的最佳状态[6]。文化敏感性是护士的专业要求[9]。所有这些充分反映专业性人文照护是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属性。华生认为,护理关怀弱势群体的生命健康需求,其中人文性集中反映护理的本质,关怀性充分展现护理的核心[10]。人文性特征决定基础护理不应是护理机器人式的单纯技术帮助,而应该是充满人文情感的关怀互动,关注生命尊严,注重精神追求,促进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人文性揭示和反映护理的本质特征。从这个意义来说,人文护理既是护理理念,又是护理人文实践;人文护理既是护理的目的,又是护理的手段。人文护理学的人文性特征,揭示护理评价的多元性,即既要用实用性、有效性、科学性标准考量,更要用人性化、个性化、人文化标准来衡量。伴随护理的高科技不应是护理高情感的缺失。如果忽视人的生命尊严、缺失人的精神价值、忽视护理人文关怀,“护理机器人”就完全可以取代护士,那就背离护理本质和护理初衷[11]。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的人文护理学,学科建设的根基绝对不可能是一味地依赖自然科学和技术。人文护理学的题中之义和顾名思义,那必须让人文为护理导航。

情感性。情感是护士关怀情愫的一种自然流露和真切表达。情感源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怀、亲力亲为的独特体验和深思熟虑的独立思考的体认,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下所表现出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态度。Roach认为,天赋的自然同情心是人类初心,是人文关怀核心理念。人文关怀是一种助人助己的直觉,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推己及人的情感,是一种关心他人超越关心自己的情感,是一种发自内心地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的情感流露[6]。只有当一个人产生主动去关心别人的想法时,他才能更好地感同身受去理解别人,形成对他人的怜爱、同情与包容等情感。人文护理的人文情怀是人性的自然情感,是人类最原始的悲悯心的情感升华,是以专业性人文照护彰显护理人文关怀本质,是护理人文关怀的能量场和动力源。

互动性。人文护理是协调人际(护患)的专业性人文照护。人文护理是护士承载内化的人文知识和涵养的人文精神在人际互动中护士人性光辉的彰显。人文护理的价值实现必须通过人际互动去表达。华生强调,人文互动是人文关怀的本质[6]。人文护理是护患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人类健康问题的人文需要与护士专业性人文照护)形成的互动。关怀理论认为,人际协调的本质是通过护患互动所承载的思想、情感、行为等信息,帮助患者协调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人文护理是通过人际互动传递人文关怀的。人文性、情感性、伦理性、工具性等特征。只有在互动性的关联下才能发挥作用。互动性是人文关怀行动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伦理性。伦理性是通过人文护理展示对生命神圣、生命尊严、生命价值尊重的生命道德观。这种生命伦理观亦如“头上的星空”,犹如“内心中的道德法则[6]”。华生关怀理论指出,人文关怀是人文互动的精神体验,是倡导人性尊严的伦理观念,是升华人格的道德法则[6]。有学者认为,人文关怀的道德哲学,就是叩问生命、理解生命、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珍爱生命、牵手生命、温暖生命的伦理观。生命伦理价值观强调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价值观的尊重[6],其中精神尊严的尊重是人文护理的伦理核心。尊重精神尊严的专业性人文照护,能够体现护士专业性伦理情怀。

工具性。即护以载文,护理是专业性人文照护的载体,承载着人文关怀理念,蕴含着护理的专业价值,体现人文护理手段与护理人文目的的有机统一。护理必须人文关怀是人文护理学工具性特征的本质要求。人文护理学的工具性本质特征是由护理技术服务的有限性决定的。人文护理属于非技术护理,不追求工具理性,力求满足人的价值理性,释放人文护理服务的无限性。护理作为手段或工具,只有彰显护理以人为本,弘扬护理人文精神,才能实现护理形式与人文内容的完美统一。护理对象文化背景的千差万别,文化信仰的各个不同,人文体验的个体差异,文化样式的精彩纷呈,决定了人文护理是艺术化的专业性人文照护,也就是南丁格尔所说的,人文护理是一项最精致的艺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的墓志铭给予人文护理学的工具性特征作了最好的诠释。

人文护理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和对立统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于人文护理学之中,即人文护理的人文性与护理技术的工具性有机构成人文护理的一体两翼。如果没有护理技术,护理就没有了躯干;如果没有人文护理,护理就没有灵魂。在人文护理学的灵魂深处,诠释护理价值巅峰一定是护理技术与人文护理的最高交汇点。因为护理技术服务是有限的,人文关怀服务是无限的。以人为本是人文护理学的文化价值论,只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统一才是和谐的人文护理。

3 专业性照护是人文护理学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一般认为,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标志是由独立的研究对象、概念和原理构成的理论体系等必要因素。人文护理学以护理人文关怀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但是,构成人文护理学的原理或基础理论是什么,是人文护理学学科建设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

3.1 专业性照护的特征

刘华平基于“专业性照护”的护理学科体系的研究成果,为人文护理学学科理论的逻辑起点提供理论依据。“专业性照护”与“专业性人文照护”在逻辑学上两个概念之间是属种关系,是真包含关系;在哲学上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专业性人文照护”作为个性能够体现“专业性照护”的共性而且能够丰富共性。刘华平有关“专业性照护”的观点认为,在护理学科体系中,专业性照护是逻辑起点。第一,专业性照护概念是最简单的概念;第二,专业性照护概念是最基本的起始概念;第三,专业性照护是学科独立存在的客观基础。第四,专业性照护是学科核心概念[4],是构成护理学研究对象最直接的单位,也是其最基本的单位,能够与护理学科体系的相关概念普遍关联[6];第五,专业性照护能够凸显护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4]。

3.2 专业性照护与人文护理学的共生关系

依据逻辑学概念属种关系原理和哲学矛盾共性与个性原理,可以得出结论,专业性人文照护是人文护理学学科体系的逻辑起点。依据专业性照护的理论,绘制护理学的逻辑树,如果专业性照护是护理学的主干,那么专业性人文照护就是护理学14个分支之一。因为专业性人文照护奠定了人文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二级学科独立存在的根基,所以人文护理学顺理成章地被赋予更多的护理职能,帮助性的健康宣教、支持性的生活照护、关心性的情感抚慰等护理人文关怀。

4 人、环境、健康、护理范式是建构人文护理学理论基础

人文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的学科研究方向,或者说,人文护理学发展成为护理学的二级学科,其最基本的和首要的是,必须具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支撑。人、环境、健康、护理作为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也都是与人文护理相耦联的。其中,人是护理的主客体,是实施人文护理活动的根本要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护理学究其本质应该是人学。环境是人文护理的场所及其影响人文护理的因素,因为人总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环境的社会,必然面临如何适应特定环境的改变;健康是人文护理服务的目的,是一个展示人文护理的动态过程;护理是护士与服务对象围绕健康问题发生的专业性人文互动关系。人、环境、健康、护理的专业性人文互动,演绎天人合一的动态健康,彰显人文与护理的和谐统一。

4.1 人

人是生理、心理、社会和人文多个层面的统一和谐整体,具有主体性、开放性、融合性和人文性特征。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我设计范式,一种是把人当作“虚体”来设计,即把人所含有的“理”,包括人的属性及其内外联系,表现为人的理性的某种逻辑构造。例如“人是……的动物”。其中的省略号可以置换成“自由”“仁爱”“同情”“平等”“尊重”“信仰”等。这些就是人的理性的某种逻辑构造。其特点在于,它们是必然地起作用的,而且是真的;但是,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真而不实、虚而不假的“虚体”。作为被定义的概念“人”的种差,人的虚体思维范式所列举的概念,所反映的是生物-社会-心理全人护理的大健康思维模式,是反映以人为本的健康需求,而正是这些虚体概念折射出护理人文关怀的温度。把人当作“虚体”的自我设计范式,归属于人文护理范畴,归属于能够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生理需要以外的高层次需要,遵循的是生物社会人文的大健康医学模式,护理的中心也相应地转变成满足护理对象的人文精神需求。另一种是把人当作“实体”来设计,其中,最邻近的属概念“动物”被认为是实体,而置换的对象则被认为是虚体。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视野下,护理学对于人的解读,只有生物属性的考量,把人是什么的“动物”作为人的最邻近的属概念,“动物”也就被认为是实体。这种实体思维范式对于人的解读,所反映的是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思维,护理思维重点在于“病”,护理是见“病”不见“人”。如果把人当作“实体”来设计的思维方式,护理就侧重于患者的疾病,所施行的是生物医学模式的实体式设计的护理思维方式和护理操作程序,只能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生理需要。

4.2 环境

环境泛指影响机体健康、生命与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和,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人的内环境主要指机体组织细胞的生存代谢环境。人的外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生存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自然环境由生物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等组成;社会环境包括经济基础、劳动条件、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文化精神、文化信仰、社会制度、安全保障等各方面。护理范式下的环境一般指环绕人体内外部的物理、人文、社会和生态环境等。理想的人文护理环境是人与环境和谐互动,人文氛围醇厚,人境一我,身心一统。

4.3 健康

依据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且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第一,健康是多维概念。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维度。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健康是一种整体和谐状态,指个体在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和道德品质方面处于完满、稳定的状态。第二,健康是动态概念。健康是一个动态、持续变化的过程,就是人体“阴阳平衡”的中医健康观,处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状态,表现为人体脏腑功能协调,气血平和。只有人体与外界环境维持相对动态平衡,才能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反之,当这种阴阳失调人体就产生疾病。第三,健康具有文化属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健康是中庸适度,自然平和,尤其是心灵平和与安然宁静。健康是人文护理的终极目标。

4.4 护理

护理是一门真善美的艺术,是帮助人生命健康的法则。护理是真善美的艺术,具有科学性、人文性、实效性特质。第一,科学性。护理是一门科学,遵循科学的理性主义,求真是护理的根基。第二,人文性。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护理的人文价值观。护理以人为本。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帮助人,这是维系护理人文的情感纽带,向善是护理必备的道德观。第三,实效性。护理是维护、促进、恢复个体健康的专业照护。护士借助护理专业技术,以优质护理为护理对象提供健康服务(因为美是善的达成),臻于完美是护理的终极追求。

5 人类健康需求与满足的矛盾运动是建构人文护理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人文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建构,可以借鉴和创新国内外相关的护理理论,但是必须寻找出最适合人文护理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理论。

5.1 专业照护能力和个体需求满足的矛盾原理

刘华平有关护理学的理论研究,对于建构人文护理学的理论提供了基本遵循。刘华平认为,第一,专业照护能力和个体需求满足,构成护理最基本的矛盾,也是最抽象的矛盾;第二,专业照护能力和个体需求满足的矛盾运动,是护理学所有矛盾的基础;第三,个体需要满足与专业照护能力的矛盾运动是与护理理论研究及其护理临床实践的历史起点相一致的[4]。

5.2 人文护理学的需要关怀理论的社会历史根源

生老病死是人类永远无法逃避的真实存在,所以关怀是人类永恒的需要,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健康需要属于安全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健康安全需要就是生命安全需要。健康安全需要病有所护,健康安全需要专业性人文照护。人文护理学需要关怀理论是人类健康需求与护士专业性照护的动态平衡系统。在生老病死的痛苦中,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代表着人类个体生存意志的根本需要。每一个个体面临健康问题,都能真实而迫切地需要专业性照护,这是人类健康需要专业性照护的价值所在。

6 人类健康需求与满足的矛盾运动构成人文护理学需要关怀理论

人类健康需求与满足的矛盾运动,具体表现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华生的人性照护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华生的人性照护理论通过人类健康问题相关联,形成人文护理学需要关怀理论。

6.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的《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五种需求可以细分为:低级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高级需要,即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如果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安全需要,诸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等的需要。马斯洛还认为,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一样,在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如何得到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复杂需要上升为普遍规律,可以直接诠释和应用于人类健康问题需要,因此成为人文护理学需要关怀理论的基础理论。人文护理是专业性人文照护,即移情、支持、保护、援助、教育以及满足需要、澄清问题、设立价值、设定目标等,这种照护恰好满足了马斯洛安全需要中的健康需要。

6.2 华生人性照护理论

人性照护是护理专业最有价值的特征。照护的价值就是照护者满足了被照护者的利益。华生强调指出,人性照护是护理的本质,也是护理的核心。专业性人文照护就是人文护理学的核心。引申刘华平“专业性照护作为核心概念”的观点,专业性人文照护可以关联人文护理学的所有概念,那么专业性人文照护是人文护理学学科的根基,护患关系的本质是人文关怀性关系,护士的重要角色功能是专业性人文照护[5]。

6.3 人文护理学需要关怀理论

人文护理学需要关怀理论是建立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华生关怀理论基础之上的[12],即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华生等护理专家的关怀理论作为人文护理学的基础理论,通过护理定义将两者耦联,有机生成人文护理学需要关怀理论。依据美国护理学会的护理定义,“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原理,人类“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是缺失需要,护士必须作出专业性照护反应来满足人类的健康问题需要。依据美国护理学会的护理定义,仿生人文护理学的需要关怀理论定义,人文护理学需要关怀理论是护士对人类健康问题需要与专业性人文照护的反应。

6.4 人文护理学需要关怀理论的应用

人文护理学的需要关怀理论,是为了解决患者个体合理性与有效性健康需要的满足与护士专业人文照护能力的有限性和适配性的矛盾。护理程序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需要实施适合性和有效性全人护理提供了科学方法。北美护理学会的128个护理诊断为护士进一步提供了评估服务对象人文需求具体的研究方法,为科学实施适合性和有效性的人文关怀提供方法论。人文护理学需要关怀理论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评估患者(或服务对象)的需求,根据华生关怀理论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人文方面的关怀,即所谓“系统化整体护理”。其中,基础护理为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提供专业技术,专科护理为满足患者的安全提供保证,人文护理为满足患者高层次需求提供护理人文关怀。人文护理学需要关怀理论要求护士首先进行护理评估识别服务对象的人文健康需要,再应用人文关怀理论实施专业性人文照护。人文健康需要评估作为护理程序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护理活动全过程,是运用人性照护理论的前提和基础,能够指导护士具体识别护理对象的人文需要及其满足需要。按照护理程序实施专业性人文照护,能够根据每个人独特的健康问题需要,将护理从关注人自然生命的疾病到致力于完整意义的人的健康需求,将护理专业技术价值趋向于护理人文价值,遵循理解人的生命、叩问生命意义、珍爱生存价值、敬畏人格尊严等需要的关怀与满足[8],对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着健康问题的人们实施专业性人文照护,担纲维护人类健康的神圣使命。

探究人文护理学概念与理论构思初衷,希冀与《人文护理学的学科性质论定》,共同丰富护理学的人文元素,拨动人文护理音符,唤醒护理人的人文初心,与百万护理同道共奏和谐护理的华彩乐章。

猜你喜欢

专业性护理学关怀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护理学杂志》稿约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