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青浦区传统村落内民居的保护实践
——以章堰村史馆为例

2021-04-03郭晓旗上海市青浦区博物馆上海201700

建筑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史馆屋面构件

郭晓旗(上海市青浦区博物馆,上海 201700)

1 建筑的发展脉络

章堰古名金湄,隶属于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紧邻上海文化发源地—福泉山遗址。据史料记载,唐朝中晚期,此处已有人居住,北宋元丰二年,章庄敏公楶监华亭盐务“乐其风土”,在此居住,此地得名章家堰,简称章堰。章堰村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发展脉络。崧泽塘、章堰泾两条为市河为起点,因水成市,因市成街。建筑皆沿河而建,这些建筑大多低矮,呈下店上宅或前店后宅的格局。并逐渐发展、扩张,形成几条市街。建造宅第在当时商人眼里已经成为彰显经济地位的一种手段,有钱人纷纷来到章堰,选择远离河边的位置建造深宅大院。

南宋后,章堰镇人口增多,以酿酒、纺织、铁木竹器为主的小手工业兴起,商品交易日益扩大。“人烟袤密”“富家大姓多居焉”,进而又由村落发展到人烟稠密、商贩众多的集市。到明代后期,章堰商业日益昌盛,店铺已有几百家。米厂、典当、商行、药铺、诊所、作坊、茶楼、酒馆、书场、剧场及横材店,齐齐满满应有尽有。除此之外,兴建书院,南北更楼、城隍庙,关帝庙,村史馆等,时至今日这些建筑大多已经不复存在,唯村史馆还屹立在章堰泾东侧。

村史馆建筑根据现场石质构件靴形柱础的遗存可以推断其始建于明代晚期,清代重建。期间一直作为村里史料存放之地,该建筑在文革时期被征用,村里的史料全搬至村委会进行保管。村史馆后期归一唐姓住户使用至 2017 年,本次修缮后又重新作为村史馆对公众开发。

2 建筑特点及价值

章堰村内建筑继承了江南传统建筑的特点,均选用青砖、纸筋灰、杉木等建筑材料,结构为木结构的抬梁、穿斗体系。但受经济条件、营造水平、形成期短等因素所限,建筑整体较为普通,构件尺寸偏小,工艺做法单一,缺少艺术价值较高的装饰性构件。村落发展都是小用料到大尺度构件过渡,营造水平也从做法简单到工艺复杂转变。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章堰村的形成在上海传统村落里属于比较早期的那类,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上海早期传统建筑的特点。与此同时村史馆又出现了一些不同于江南建筑的本土化特点,例如脊式简洁,全部刷黑;举折较缓利于抗风等,这些本土化的特点或源于迷信,或受气候所限,也有民俗习俗等观念杂糅其中,使得建筑自成一派。

就村史馆自身而言,其建成时期较早,木构件原真性较高,且作为记录章堰村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建筑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但由于本身建筑营造做法较为简单,艺术价值并不突出。

然而,从业人员修缮保护再利用传统建筑,并不仅仅为了彰显其艺术价值,更是为了传承其中包含的历史脉络,让人们了解建筑乃至整个村落的历史,给后人留下同今时今日一样“阅读”历史建筑的等同机会。因此建立传统建筑和现代生活的联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继承与流传,更有精神上的传承与共鸣,这才是保护修复再利用传统建筑的意义所在。

综上,对“保护”的理解不能只局限于采用某些技术干预整个建筑,还要注重精神层面与人、与周边环境的联系。它所带来的宣传、教育、展示、利用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保护强调的是针对建筑本体的原真性的延续,利用则是强调它以建筑为载体将很多精神文化传递下去。

3 建筑特征

村史馆的整体布局与江南建筑也是一脉相承,现存布局一正两厢,正房檐口高度与四周厢房檐口一致,与南侧仪门用围墙相连,连接围合形成天井庭院,这种建筑布局在上海传统村落里是比较普遍,但仪门通常在第二进入口的位置出现,因此推断村史馆在建造初期,应在现存建筑南侧有一幢三开间的前厅。通过现场基础勘察,在地面痕迹中发现了第一进建筑的原始位置。传统民居中,沿街的前厅大多是作为店铺使用,形成“前店后宅”的格局。

结构形式上看,正房三间七架梁,圆作共六界,立柱均落地。正贴内四界在川以下的部分做单皮青砖墙,俗称“八寸墙”,在川以上的部分随屋架做木隔板,廊界做双开板门连通明间与次间。边贴屋架与正贴相同,柱子一半被包在墙内,整体受力更为稳定。距离地面标高 2 200 mm 以上部分有木格栅做夹层,山墙面金柱和脊柱之间有两个六边形高窗,用于夹层采光通风。

东西厢房为单间圆作四架梁,中柱、金柱均不落地,后檐短前檐长。前檐跨做双开板门与厢房与正房之间的连廊相通,建筑在左右厢房与正房之间各形成一个小的庭院,供正房的两个次间采光通风。

建筑屋面为小青瓦覆顶,勾头滴水皆有,脊饰为纹头脊和哺鸡脊做法,根据形制和工艺推测该构件为后期人为新做的。檐口在内庭院的出檐做飞子,这种做法比较少见。整个建筑南立面设仪门,仪门的做法与传统做法有所差异,推测是根据建筑的建造时的实际情况做的调整。北立面做小青瓦双坡屋面,两侧硬山式,正脊哺鸡脊。

建筑门窗形式丰富,有槅扇门窗、板门及六边形高窗洞口等。门窗的花格样式以书条纹、方格为主。门窗夹堂板和裙板多有花纹雕刻。门、窗楹雕刻线脚细腻流畅。

建筑地面铺装为方砖,不太符合上海传统民居做法,推测为后期统一更改过,内院空间完整,保存较好。院内有水井一座,阶沿石用青石、金山石,庭院铺装做水泥砂浆压花铺地,压花规格 100×100 mm。

整个建筑的法式特征来看,延续着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风格特色,但却在门窗樘板之外,没有过多的装饰,但建筑建造工艺还是比较细腻。可能受经济水平所限,建筑建造初期没有雕梁画栋的条件,同时也体现出上海传统民居的朴素实用的建造逻辑。

4 建筑病害及原因

村史馆使用至今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整个建筑用料很小,按照现行规范来看,结构的强度、承载力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今规范的要求。木柱比常规建筑木柱围照小 60~80 mm,檩条直径小 20~40 mm 不等,个别木构件出现了开裂、挠曲,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大木作还存在端头糟朽,腐烂的情况。多处柱下未见柱础的做法,地下水上析导致柱根部腐朽严重。传统建筑屋面防水主要靠小青瓦,因此屋顶年久失修必然会出现檩条端头糟朽的情况。地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潮湿、印水的现象,局部铺装破损碎裂。内外墙体的根部出现受潮风化的现象,墙面层酥碱脱落。纠其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归纳以下 4 个方面。

传统材料本身问题和构造缺陷。传统建筑的构造材料主要是黏土砖瓦、木材、石灰基砂浆,石材。石材的是比较理想的材料,但主要还是用于街沿石、庭院铺装、柱础和磉石部分。青砖则是主要砌筑材料,传统建筑常常因交通便利的原因沿河而建,地下水较多,青砖在建筑中主要用于基础和墙体,由于其孔隙率较大,地下水因毛细作用顺基础上析到墙脚析出,产生返潮现象。木柱因木材本身构原因,顺纹方向很容易造成干缩开裂和端部糟朽的现象。

自然因素的危害及其他客观因素。地下水的因素上文已经提及,这里讲到的自然因素主要指的是风吹、雨淋、日晒。主要受到破坏的部位是屋面瓦及防水。小青瓦本身不会漏水,严格来讲是一种不错的防水面层材料。但小青瓦常年受到风水、雨淋、曝晒。则会出现碎裂,而碎裂后的小青瓦则是屋面漏雨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大风天气、野猫等动物在屋顶跑动等因素,造成的瓦面的移位也是导致房屋破坏的主要原因。

(3)受建造者经济条件及使用者的维护水平影响。主要是原因是在传统民居的实际案例当中,由于受经济条件、材料等因素所限,大部分建筑不能按照书中记载的的构造来做,做法大多简洁实用,没有过多的雕饰。村史馆局部柱脚未做柱础,推测就是这个原因。还有很多后期使用者不注重对房屋的保养维护,房屋也经常出现换人、空置的现象,年久失修也是在所难免。

(4)人的需求在不断提高。房屋建造初期,建筑只需满足当时人们的居住需求,真正的使用者是一家几口人,等房屋后期被征用分配后,则出现多户人居住在内,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需求也发生变化,慢慢的人们对房屋进行改造,比如增加卫生间,储藏间等等。人们观点也发生了变化,不在是“明堂暗室”的观点,就会人为增加天窗,门窗扇进行改变,以满足新的生活需求。

5 修缮保护方案与实践

(1)对村史馆屋面进行整体的揭瓦修缮,揭下来的屋面瓦在角落码放整齐,采取保护措施,清灰后待屋面基层修缮完成后,再将卸下来的老瓦使用回去,屋面基层并未按传统做法,而是在望砖上加设防水卷材,加强屋面防水效果,与小青瓦屋面防水形成双保险。按照传统做法瓦瓦、排瓦,盖瓦盖七留三,底瓦盖六留四。底瓦盖住椽头,瓦砂浆采用混合砂浆,防止开裂。屋脊形式按照传统做哺鸡脊,样式采用青浦地区的样式。

(2)大木作的修缮,还是尽可能的保留原有构架,现场需要墩接的柱脚按照古建筑修缮标准进行修补。剔除木结构的破损糟朽的部分,用木条及腻子修复干缩开裂的木构件,端头部位如糟朽严重,或木构件有通常的裂缝,则用原材料原工艺进行更换,椽头檐口部位腐烂则进行局部切除,保留完好的部分继续使用,屋面椽条糟朽挠曲则整体更换。大木架修缮后,整体涂刷铜油进行防虫、防腐、防水。

(3)木门窗的修缮应尽可能保留现场门窗,个别破损的门窗按传统工艺进行修复,缺失门窗扇则按现场遗存构件进行补配。地面本应恢复原有做法,重铺方砖地面,但同后期使用整体考虑,本次修缮做到三合土基层,面层重新设计铺装。外墙的修复主要是按传统纸巾灰做法重做面层,但会增添少量墨汁、锅底灰、酱油做旧处理。五金件采用仿古样式的铜制构件,面层预氧化做旧,风貌与村史馆整体相匹配。

(4)入口的仪门也是采用原做法,原仪门并未按照标准做法来做的,本次修缮后也保留原仪门做法,并未改变其形式,上枋及儿兜位置因并未考证出原有的灰塑内容,全部做留白处理。门洞处的两个门扇,现场已经缺失,在后期保护当中也并未对其加以恢复,而是设计了整面钢化玻璃,既保证庭院的通透性,同时可逆的做法可以为未来条件成熟后可能会做的完全复原提供基础。

(5)为保证建筑透气性,墙体外粉刷采用石灰机材料的基层,室内粉刷采用水泥砂浆打底乳胶漆面层的做法。设备设施的增设与后期的利用整体考虑,避免二次破坏。

对建筑具体的保护利用问题上,是比较难处理的。首先在老建筑旁边新做新馆和原村史馆共同承担展示功能。对于老馆来说,建筑采光、通风都较差、空间狭小,每一开间的面积在 20 m2。因此在房屋实际利用当中,我们拆除了明间两侧的隔墙和板门,保留了隔墙上的隔板,按时原来这里是有墙体的。把明间和次间整体打通,扩大空间效果。展览建筑的定位也正好能解决建筑采光不好的问题。

整体展台的设计尽可能以落地为主,减少对原墙体的破坏,灯光的设计跟随展品而定,采用了轨道射灯,所有的管线均按照保护要求,墙体埋入墙体,结构用镀锌钢管明管敷设。因卫生间可以与新建建筑部分共用,因此在传统建筑部分并未设至给排水。空调设施是后期利用的又一大难题,4 个空调室内机不能在空间上对原建筑风貌产生较大的干扰。因此在空调的位置选择以及该位置的构造节点上,反复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最终确定在正房以及厢房之间的位置,局部新做结构,上部承托空调室外机,室外机放在屋顶,沿天井部分外利用原来屋顶局部做小青瓦斜屋面遮挡,下部直接做空调室内机,室内机组悬挂在新做结构上,并局部采用阳极氧化铝板进行吊顶。既能满足后续使用需求,同时使空调室内机管线等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6 结 语

修缮完成的章堰村史馆至今已接待了南来北往的诸多游客。或许他们在参观过程中更关注村史馆的展陈内容,而非展示地点本身。这恰恰是我认为修缮再利用的成功之处。新的功能赋予后,本身建筑就是一个载体,一个空间,他不应让人感到突兀,而应在延年益寿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建筑的价值,续写建筑的历史。低调的老建筑在新时代中“活化再生”这是对传统建筑修缮的最大的褒奖,也是我们工作的追求。

猜你喜欢

史馆屋面构件
住宅屋面及相关设施修缮改造关键技术
要不得 千篇一律的村史馆
关于成立少先队队史馆的调查与思考
一场屋面火灾引起的思考
坡屋面挂瓦施工技术的探讨
凝聚七十载风云 镌刻永不磨灭的追求——浙江日报报史馆侧记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