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铈酸镧粉体及其烧结性能研究

2021-04-03杨新帅王周福王玺堂

粉末冶金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前驱粉体X射线

杨新帅,王周福✉,王玺堂,刘 浩,马 妍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81

✉通信作者, E-mail: whwangzf@126.com

铈酸镧(La2Ce2O7,LC)是一种新型的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属于缺陷萤石结构,具有高熔点(>2000 ℃)、较高的热膨胀系数、较低的热导率、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高温相稳定性及催化性能[1-3],广泛地应用于热障涂层、红外辐射陶瓷材料、催化材料等领域[4-6]。学者们通过传统固相法、水热法、熔盐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7−11]进行铈酸镧的合成。传统固相法合成铈酸镧需经1400 ℃高温煅烧[7],能耗较大,并且制备的粉体颗粒较大,活性低。Wang等[8]采用水热法合成铈酸镧,经烧结只得到相对密度为66.25%的La2Ce2O7陶瓷,粉体烧结活性较差,并且水热法合成技术难度大,对设备要求高。熔盐法合成铈酸镧制备工艺复杂,且粉体晶粒呈现不规则形状,颗粒大小不均[9]。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10−11]后续处理较为繁琐且难以获得高纯粉体。

低温固相反应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合成温度低、反应易控制、能耗低等优点,且制备的粉体为纳米粉体,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烧结活性较高,有利于粉体的烧结性能,为高活性陶瓷粉体的制备提供了一条简便可行的途径[12-13]。万俊等[14]采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在700 ℃合成LaAlO3粉体。杨承燕等[15−16]采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在800 ℃合成YMnO3和YMn2O5纳米粉体。占文等[17]采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在700 ℃合成镁铝尖晶石粉体。然而,目前关于低温固相反应法合成铈酸镧粉体的研究报道还未形成系统。本文采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合成铈酸镧粉体,系统地研究煅烧温度对粉体产物物相及形貌的影响,同时对所制备粉体的烧结性能进行研究。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1.1 实验原料及试样制备

以六水合硝酸镧(La(NO3)3·6H2O,分析纯)和六水合硝酸铈(Ce(NO3)3·6H2O,分析纯)为原料,柠檬酸(C6H8O7·H2O,分析纯)为络合剂。将六水合硝酸镧、六水合硝酸铈、一水合柠檬酸按照物质的量比1:1:2进行称取,分别在刚玉研钵中研磨30 min,使其充分细化,然后将原料及络合剂置于玛瑙研钵中混磨均匀;将混合粉末研磨至白色糊状后,置于110 ℃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浅黄色疏松泡沫状铈酸镧前驱体;将前驱体放入刚玉坩埚中,在箱式高温炉中分别经500~1200 ℃热处理并保温3 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粉体产物。

1.2 试样表征

将铈酸镧前驱体研磨成细粉,采用Vertex7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e,FTIR)分析其化学组成。通过德国STA449/6G NETZSCH型综合热分析仪对铈酸镧前驱体进行热重−示差扫描量热(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TG−DSC)分析,以α-Al2O3为参照物在空气气氛下测试,升温速率为10 ℃·min−1。使用荷兰Xpert MPD Pro型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粉体产物的物相组成,采用铜靶,Kα射线,2θ为10°~90°。利用美国Nova Nanosem 400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日本JEM-2100F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粉体产物的微观形貌。通过英国AutoSorb-MP型比表面积物理吸附仪测定粉体产物的比表面积。

为了研究所合成铈酸镧粉体的烧结性能,将经800、900和1000 ℃热处理合成的La2Ce2O7粉体在200 MPa的压力下压制成ϕ20 mm×5 mm的圆柱试样,分别经1300~1600 ℃烧结热处理并保温3 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烧结试样。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以水为介质测定烧结试样的体积密度,计算其相对密度,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烧结试样的显微形貌。

2 结果与讨论

2.1 前驱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图1为La2Ce2O7前驱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由图可知,铈酸镧前驱体红外光谱在500~4000 cm−1波数范围内表现出不同的吸收峰。在3422 cm−1处的吸收峰是由O-H键伸缩振动引起的,说明前驱体中存在羟基基团;在1316、1079和1037 cm−1处的吸收峰则为C-O键伸缩振动形成的,在1384 cm−1处的较强吸收峰是由的振动形成的,而1622 cm−1处出现的吸收峰是羰基(C=O)伸缩振动形成的,这是前驱体中存在羧酸盐的特征表现;在低频区613 cm−1处的小峰则为La-O和Ce-O键的弯曲、伸缩振动形成的;2923 cm−1处的小峰是La-O-Ce结构的特征峰,表明前驱体中形成含有La-O-Ce键的络合物。根据前驱体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研磨过程中柠檬酸产生缩聚,同时六水合硝酸镧、六水合硝酸铈在柠檬酸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络合物[14-16]。

图 1 La2Ce2O7前驱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ig.1 FTIR spectrum of the La2Ce2O7 precursors

2.2 前驱体的热分析

铈酸镧前驱体的热重−示差扫描量热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前驱体失重过程分为I、II、III三个阶段。在第I阶段的150 ℃以下有较小的质量损失,这一阶段主要是前驱体脱去物理吸附水和结晶水;第II阶段中,在216 ℃出现一个较强的放热峰并伴随着20%的失重,这主要源于前驱体中硝酸盐的分解(式(1));随着温度的升高,在260~960 ℃阶段III中出现32%的失重,同时在327 ℃处存在较强放热峰,这主要是柠檬酸的氧化分解导致(式(2)),因而此时会有较大的失重量[14-16]。之后热重曲线趋于平稳,示差扫描量热曲线持续下降,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吸热和放热峰,表明原料间的反应已经进行完全。由上述结果可知,在合成铈酸镧的反应进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硝酸根和柠檬酸会相继分解,铈酸镧会逐渐从络合物中析出并长大。

图 2 La2Ce2O7前驱体热重−示差扫描量热曲线Fig.2 TG-DSC curves of the La2Ce2O7 precursors

2.3 合成产物的物相

图3为铈酸镧前驱体经不同温度煅烧3 h所得产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得知,经500 ℃煅烧所得产物为非晶态;当煅烧温度升至600 ℃时,开始出现La2Ce2O7物相的衍射峰,La2Ce2O7晶体开始生成,传统固相反应法[9]合成铈酸镧的温度为1400 ℃,采用低温固相法与之相比降低了约800 ℃;当温度升高到800 ℃时,产物的X射线衍射谱与标准PDF卡片(00-064-0345)完全一致[18],衍射峰形完整,具有较高的衍射强度且不存在杂峰,表明已经生成单相的La2Ce2O7;随着温度的升高,产物的衍射峰逐渐尖锐,这表明晶体尺寸不断增大,La2Ce2O7晶体的结晶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且可以看出1200 ℃煅烧产物的衍射峰相对强度最大,晶体结晶最好。对比分析可得,合成产物衍射峰与标准立方萤石结构CeO2衍射峰谱完全一致,这表示合成产物为萤石结构。同时,合成产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并没有发现La2O3和CeO2物相的特征峰,说明并非是硝酸盐分解产生的氧化物反应生成La2Ce2O7,而是由前驱体中形成的非晶态络合物直接析晶生成的。

图 3 La2Ce2O7前驱体经不同温度煅烧3 h所得产物的X射线衍射谱Fig.3 XRD patterns of the La2Ce2O7 products obtained by the precursors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3 h

粉体的晶粒尺寸通过谢乐公式计算得到,如式(3)所 示。经 计 算600、700、800、1000和1200 ℃下煅烧合成的铈酸镧粉体的晶粒尺寸分别为10.22、11.36、22.71、24.35和57.38 nm,可以看出,随着温度不断升高,粉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式中:K为谢乐常数,λ为X射线波长,B为样品实测衍射峰半高宽度,θ为衍射角。

晶体的生长速率与晶体生长活化能密切相关,根据阿伦尼乌斯经验公式(式(4)),以1000/T对lnD作回归曲线,由曲线拟合公式斜率可以获得晶体生长的表观活化能,Ea=29.428 kJ·mol−1。经计算可以得到在800、1000和1200 ℃下铈酸镧晶格常数分别为0.55782、0.55756和0.55735 nm,所得结果均大于文献中铈酸镧标准晶格常数(0.55718 nm)[19],表明铈酸镧晶体存在一定程度晶格畸变,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晶体发育不断完善。

式中:A为指前因子,Ea为晶体生长表观活化能,R为摩尔气体常量,T为热力学温度。

2.4 合成产物的显微形貌

La2Ce2O7前驱体经不同温度煅烧3 h所得产物的显微形貌如图4所示。可以得知,经500 ℃煅烧后产物没有晶粒生成,这与图3中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结果相对应,产物形貌杂乱且存在孔洞;当温度进一步升高至析晶温度时,La2Ce2O7晶体逐渐从非晶态前驱体中析出和长大,经600 ℃煅烧后,粉体中孔洞数量明显减少,会有部分小晶粒出现,但结晶度较差,仍存在未完全结晶的多孔前驱体;当煅烧温度升高到800 ℃时,可以明显观察到La2Ce2O7晶体,此时产物颗粒细小;随着温度继续升高,La2Ce2O7晶粒不断长大,晶体发育逐渐完善;当煅烧温度为1200 ℃时,可以明显看出晶粒发育良好且尺寸均匀,晶体结晶较好,形成大晶粒。经800、1000和1200 ℃煅烧合成的铈酸镧粉体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5.92、12.17和3.15 m2·g−1。

图 4 La2Ce2O7前驱体经不同温度煅烧3 h所得产物显微形貌:(a)500 ℃;(b)600 ℃;(c)800 ℃;(d)1000 ℃;(e)1200 ℃Fig.4 SEM images of the La2Ce2O7 products obtained by the precursors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3 h: (a) 500 ℃; (b) 600 ℃;(c) 800 ℃; (d) 1000 ℃; (e) 1200 ℃

图5为La2Ce2O7前驱体经1200 ℃煅烧3 h后所得铈酸镧粉体的透射显微形貌分析。由图6(a)可以看出铈酸镧晶粒的近球形结构,其晶形结构良好,晶粒直径大小约为200~300 nm;同时,图中电子衍射斑点表明产物为单晶体,衍射斑点呈平行四边形,与立方萤石结构相符合。从图6(b)高分辨透射电镜照片可以得到,条纹间距为0.270 nm,对应于La2Ce2O7(200)的晶面间距(d=0.2705 nm)。高分辨透射显微分析结果与图3中X射线衍射图谱数据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合成产物为La2Ce2O7。

图 5 La2Ce2O7前驱体经1200 ℃煅烧后产物透射电子显微形貌:(a)微观形貌及选区电子衍射花斑;(b)高分辨透射电镜形貌Fig.5 TEM images of the La2Ce2O7 products obtained by the precursors calcined at 1200 ℃ for 3 h: (a) microstructure and the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patterns; (b) high resolution TEM images

2.5 铈酸镧粉体烧结性能

将前驱体经800、900和1000 ℃煅烧合成的铈酸镧粉体再经1300~1600 ℃热处理烧结3 h,得到致密的烧结试样,试样的相对密度如图6所示。由图分析得知,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试样的相对密度均逐渐增大,试样逐渐致密化;不同温度煅烧合成的铈酸镧粉体呈现出不同的烧结性能,其中800 ℃煅烧合成的粉体经不同温度烧结后的试样相对密度最大,呈现出最好的烧结性能,这主要归因于800 ℃煅烧合成的铈酸镧粉体比表面积最大,烧结活性最高,同时更小的纳米粉体有利于试样的致密化烧结;当烧结温度升高到1600 ℃时,试样线收缩率达到25%,相对密度可达95.51%,气孔率仅有4.49%,试样实现致密化烧结。

图 6 粉体合成温度和烧结温度对La2Ce2O7试样相对密度的影响Fig.6 Effects of the powder synthesis temperatures and sintering temperatures on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the sintered La2Ce2O7 samples

800 ℃煅烧合成铈酸镧粉体经不同温度烧结后试样显微组织如图7所示。由图可知,随着烧结温度从1300 ℃上升到1600 ℃,烧结La2Ce2O7试样的气孔孔径不断的减小,同时试样内部的烧结致密化程度逐步增加。在1300 ℃烧结时,试样中的气孔出现合并长大的现象,孔径较大;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试样内部颗粒逐渐接触,颗粒之间的孔径变小;在1600 ℃烧结时,由于烧结驱动力足够大,气孔被排出或被包裹进颗粒之间,晶粒间直接结合程度大大提高,试样达到烧结致密化。

3 结论

(1)通过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铈酸镧前驱体,前驱体在600 ℃煅烧开始生成La2Ce2O7晶体,经800 ℃煅烧可制备高活性、单相La2Ce2O7粉体,极大降低了La2Ce2O7粉体的合成温度。

(2)随着前驱体煅烧温度的不断提高,La2Ce2O7晶体逐渐发育完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晶体生长的表观活化能为29.428 kJ·mol−1。经1200 ℃煅烧合成的La2Ce2O7粉体晶粒发育良好,形成大晶粒,且尺寸均匀。

(3)La2Ce2O7粉体的煅烧温度越低,比表面积越大,烧结活性越高,烧结的La2Ce2O7试样越致密。经800 ℃煅烧合成的La2Ce2O7粉体,再经1600 ℃烧结后试样线收缩率达到25%,相对密度可达95.51%,可实现致密化烧结。

图 7 经不同温度烧结后La2Ce2O7试样显微形貌:(a)1300 ℃;(b)1400 ℃;(c)1500 ℃;(d)1600 ℃Fig.7 SEM images of the sintered La2Ce2O7 sampl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 1300 ℃; (b) 1400 ℃; (c) 1500 ℃; (d) 1600 ℃

猜你喜欢

前驱粉体X射线
“X射线”的那些事儿
实验室X射线管安全改造
《中国粉体技术》期刊入选WJCI
包裹型SiO2/Al复合粉体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研究
超细钼铜复合粉体及细晶钼铜合金的制备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SiBNC陶瓷纤维前驱体的结构及流变性能
可溶性前驱体法制备ZrC粉末的研究进展
前驱体磷酸铁中磷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溶胶-凝胶微波加热合成PbZr0.52Ti0.48O3前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