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播进行时

2021-04-02何艳李健王飞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白酒

何艳 李健 王飞

·编者按·

寒潮来袭,市场却悄然开启2021年春季行情。

过去11年,春季行情每年都或早或晚地出现,短则一个月左右,长则三个月以上,消费、周期和成长轮流登台。那么,2021年市场开门红之后,哪些行业有较大概率担当主角呢?

从本周接受《红周刊》采访的投资人观点来看,红火了几年的白酒,其白酒龙头从长期角度仍有配置价值;开始爬坡的券商板块,极有可能会“复制”白酒轮动行情;疫苗生物类赛道需要挖掘长期价值;5G板块将在低估中迎来新契机;苹果产业链的机会正在转移等。即便中概股新经济龙头,也在酝酿新的投资机遇。

相比美股市场在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后开启向上步伐,A股向上的力度更强,也更加稳健。

总之一句话:春播正当时,勿负好时光。

疫苗“普及”可能需要一到两年“白酒牛市”正制造赚钱效应

全球陆续接种新冠疫苗大概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从A股市场跨年行情焦点板块白酒来看,市场的热情依然在,优质白酒公司的成长性依然可期。

《红周刊》:目前,从中国到美国都在进行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这是否意味着到2021年中,全球经济会全面“互联互通”并回暖?

庄宏东(奶酪基金创始人):全球经济回暖的趋势是确定的,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全面回暖或仍需一到两年的时间。考虑到国外制度和群众的重视程度都远不及中国,我们对国内经济恢复会更为乐观。

鉴于目前已有变异毒株出现,全球对变异病毒的了解尚未充分,这一预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需持续关注其传播力度、传播范围和对现有疫苗有效性和适用性的影响。此外,医疗供应方面,新冠疫苗产量也存在瓶颈,需要给予一定的爬坡时间。目前各公司疫苗产量仅是预计数字且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预计全球陆续接种仍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林存(森瑞投资董事长):从目前的新闻报道来看,美国的新冠疫苗接种速度远远低于预期。反而我们中国的疫苗接种速度还比较不错,全球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在接种新冠疫苗,但因为目前出现了病毒变异的情况,同时还存在其他很多不确定因素,世界范围内经济活动年中是否会全面回暖还不太好预测。但我们国内的经济活动应该会是相对最好的。

《红周刊》:2021年,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预计会有怎样的表现?

张忆东(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2021年,中国经济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平台期,即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GDP增速在5%~6%之间找到了新的平台并稳住。这是中国2021年宏观经济最核心的变化,也是新的可持续的平台。

因为一方面,中国从2020年7月份开始的主动补库存周期有望延续,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2021年一季报和中报的盈利还是会不断改善的。这对投资来说是重大利好。另一方面,中国的出口依然有望保持强劲。从库存周期的逻辑来看,美国的库存周期比中国差不多慢了半年,欧美会在2021年上半年主动补库存。

因此,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2021年的中国股市都将受益于经济复苏所带来的盈利反转驱动的价值回归,同时,也将继续受益于新经济领域的新核心资产的高增长。

《红周刊》:从目前几百家上市公司2020年全年业绩预告来看,白酒、农林牧渔、半导体、5G、医药生物、互联网和苹果产业链等相关公司都有业绩高增的现象,但市场的关注点却仅仅在白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庄宏东(奶酪基金创始人):短期来看,近期白酒表现强势,与节前批价上涨、2020年企业业绩预告符合预期、多家酒企发布提价公告均有关,显示出白酒市场需求旺盛、企业业绩延续确定性与稳定性。

长期来看,白酒行业可以说是一个纯内需的行业,与国内消费环境相关性更大,行业长期投资逻辑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白酒行业尤其是高端白酒,具备产品不以成本加成定价、品牌壁垒强、竞争格局基本确立等属性。这些属性使得白酒擁有利润高、周期性弱、确定性强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个稀缺优秀的投资品种。

李昌民(雪球投资董事长):这是白酒整个板块的牛市,已经形成了一种 “赚钱效应”。因为现在市场的投资主体和增量资金主体都是机构资金,在其赚了钱以后会募集更多的资金,然后会把这笔资金投在熟悉的且赚到钱的白酒板块上,因为这个板块的业绩增长是非常确定的。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包括从房地产、其他市场等流向资本市场成为一种趋势,买来买去也是这些确定性的品种。我们也可以看到,各行各业头部公司的估值正在越来越高。这其实就是牛市,一个低估、合理、高估、泡沫演变的过程。接下来,这种效应可能还会延续到其他板块,如券商等。

《红周刊》:白酒涨价是行业“普惠式”的吗?您怎么看白酒行业的公司排序结构以及公司价值情况?

庄宏东(奶酪基金创始人):过去5~10年,各个层次的白酒终端产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未来涨价趋势也会延续,区别在于高端白酒涨价的绝对值更大,中低端可能涨价幅度更大。从这一轮涨价看,主要为行业涨价,次高端白酒率先提价,低端品牌纷纷跟涨,可以说是行业“普惠式”上涨。

但这种涨价行为并不是单方面的,上市公司需要根据消费者反馈、竞争情况作出战略动态调整。换句话说,若消费者不买单,导致某一个地方的营收大幅出现下降,那么企业也会做出降价等应对策略。从目前各价格层的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差距对比,高端白酒涨价行为更具有确定性。

我们主要看好高端全国性品牌、区域性次高端品牌。目前,一些高端全国性品牌白酒提价空间依然巨大,甚至可以通过调整直销比例,变相提高出厂价格。在集中度提升的逻辑下,高端白酒尤其是具备定价权的龙头企业业绩仍有望延续。而部分区域性次高端白酒企业,也开始推出生肖酒完善产品结构,布局新的业绩增长点。需要说明的是,区域性次高端白酒也存在自身的优势,在各地既有品牌知名度,也符合当地的消费习惯,相对来说业绩较为稳定。不过,从行业品牌壁垒看,区域性次高端品牌省外扩张存在难度,异地复制的有效性仍有待验证。

黄付生(太平洋证券研究所所长):整体来讲,每年的淡季和旺季都会出现销售比较好的产品的价格调整,但是也都集中在主流品牌的主流产品,价格进行小幅的调整。非常高端的白酒,调整的幅度会更大一些,但是出厂价的调整幅度都不是很大,也不是普惠式上涨。

现在白酒市场主流品牌有全国性品牌和区域性品牌,无论是茅台还是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汾酒和古井等,很多公司都有非常好的价值。

《红周刊》:白酒市场是否在泡沫化?

庄宏东(奶酪基金创始人):从强稳定性、高成长性、轻资本性支出等方面考量,白酒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行业,存在一定的稀缺性,这也是过去价值投资者愿意买的原因。近期行业催化剂事件较多,如节前销售小阳春、白酒企业年度会议释放的积极信号、集体提价等。叠加新发基金规模创出历史新高等客观因素,增量资金也被动去增配各个行业龙头,一定程度上也助推白酒火热行情的演绎。

站在当前的时点,从我们的理解看目前二级市场白酒行业的估值肯定是高了。过去一年,白酒行业零售端的表现情况不错,但资本市场过度充分地反映了零售市场的情况。例如一些区域性品牌在省外扩张中,异地复制能否顺利体现到业绩上还有待验证,但二级市场已经闻风而动。白酒行业的收益风险比大大降低,因此我们在白酒的投资上越来越保守,也建议投资者注意回调风险。

黄付生(太平洋证券研究所所长):我个人认为,因为白酒无论是从收入、利润、业绩和成长性,还是未来的可预期性,都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只能说,有一些业绩不好的小的白酒公司短期涨幅较大,存在炒作的这种现象,引起市场的关注,但整体还处在投资白酒的阶段,特别是主流的品牌还远远没有到炒作的阶段。

《红周刊》:什么样的白酒企业支撑不了当前的高估值?

庄宏东(奶酪基金创始人):三种类型:1.依靠提高单品价格获得更多利润的企业,更容易遇到回调风险;2.估值提前兑现省外拓展利好的区域性品牌,因为异地复制经常性的不是一番风顺;3、竞争格局看,低价格带的竞争相对激烈,对应企业更加有压力。

《红周刊》:如果是长线资金,当前是否是介入白酒公司的较好时机?

黄付生(太平洋证券研究所所长):我们认为,长线资金,例如公募和外资,如果他们从长期的投资价值考虑,应该会长期持有优质白酒公司,而且整个白酒公司的价值也能够支撑他们长期的投资。

李昌民(雪球投资董事长):目前白酒企业都在做一个新的5年规划,如果计算下来,现在买的话也不算太贵。

“茅台”“五粮液”带动白酒板块轮动之后券商板块大概率不能免俗地“跟进”

券商行情很有可能复制白酒“先是茅台、五粮液起来,后是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再是三四线酒企”的路径。

《红周刊》:作为“牛市旗手”的券商股将会有怎样的表现?

李昌民(雪球投资董事长):我觉得在周期性行业中,券商是目前最具确定性的板块,只要市场有行情,其就是最受益的。而且打造“航母级券商”是政策的导向,2021年券商的合并大幕拉开将是大概率事件。

另外,目前沪深两市的市值已经接近90万亿,未来一年极有可能达到100万亿。一方面是市场估值的提升,另一方面是新股上市,如2021年的还有700多个排队的IPO项目。还有美国方面对电信、联通等巨无霸“使绊”,也给中概股敲响了警钟,其在未来回归A股或H股将是一个大趋势。而如果维持换手率不变,沪深两市的交易量将会提升10%。

我认为,券商行情很有可能复制白酒“先是茅台、五粮液起来,后是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再是三四线酒企”的路径,先是互联网券商龙头有表现,后是传统券商龙头,再是三四线券商的炒作。

《红周刊》:近期最受市场关注的是方正证券,资金为何喜欢这个标的?

李昌民(雪球投资董事长):方正证券的盘子并不大,并且北上资金(长期锁仓)持股比例相对较高,所以对外流通的市值不大,如果资金抱团和撤出形成合力就会使其股价涨跌幅度比较大。就是创造超额收益后,股价会涨很多,自然会回归到一个估值合理的区间。当然,估值回归合理后,前期抛售的资金也有可能再次加码这只股票。

《红周刊》:券商行业中是否有“券茅”股?

李昌民(雪球投资董事长):券商行业显然还没有经过充分竞争,现在还处于混战的阶段。目前,中信证券相对占据一定的优势,但优势并不是非常明显。因为它的市值还不到4000亿元,其后的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东方财富等都在追赶。它们的差距并不是太大,有的可能是资管业务强一些,有的可能是投行业务或是经纪业务强一些,其中整体业务稍强一些的是中信证券。如果中信之后的“老二”和“老三”一合并,那么新的“老大”就出现了。

实际上,目前有核心优势的还是互联网券商,这从市场表现上就能看出来,互联网券商龙头的股价在2020年涨了一倍多,而中信证券才有不到20%的涨幅。并且互联网券商龙头也有相对应的业绩背书,如2020年前三季度,其净利润就同比增长了近150%。并且在未来,互联网券商的获客成本、佣金收入等的弹性都是券商行业中最大的。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国内的一些传统券商也想往互联网方向转型,但他们目前都没有拿到牌照。

重新认识疫苗生物类公司的价值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应给予重视

有观点认为,创新性医疗企业要用长期眼光看待,跟疫情相关的企业阶段性关注。但这不一定对,想获取超额收益,还是要看长远一点。

《红周刊》:前述所提的疫苗接种一事,对疫苗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林存(森瑞投资董事长):从历史来看,医疗卫生领域市场对疫苗的需求是非常刚性的,人类还有很多疾病等待着去开发疫苗来使用,从而来减少人们的病痛以及降低社会的医疗负担。

庄宏东(奶酪基金创始人):疫苗股估值的爆发,一方面有新冠疫苗落地释放提振,市场对疫苗股的关注度空前。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流感疫苗、HPV疫苗研发管线都到了收获期,新品种的上市对企业业绩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红周刊》:您怎么看医药生物赛道的短期与长期价值,以及如何投资?

林存(森瑞投资董事长):A股的主要几个疫苗公司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公司的估值除了要看业绩的增速外,还要看公司的研发储备和进度情况如何,现在国内比如头部的公司智飞和康泰管线上还是有很多品种在推进,长期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

医药生物行业是一个刚需性行业,肯定是长期向好的,毕竟社会医疗需求不断增加,对于大家经常讨论的短期与长期价值还是要分领域去看待,例如创新性医疗企业肯定是要往长期去看待,而对于一些周期性的(例如这次跟疫情相关的部分领域和企业)赛道可能只能阶段性地关注。

对于投资而言,我们既要考虑公司的估值,但是也不能死抱着这个不放,例如一些创新型的企业我们投资的时候可以看得长远一点,PE给高点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些企业所在行业因为是周期性的属性,在周期顶部的时候看着是PE很低,但其实综合性估值并不低。所以在投资的过程中还是要详细了解公司所在领域的地位和价值,进行综合性的判断;想获取更高的收益大部分時候还是要看长远一点,或者说视野开阔一点,进一步说就是在投资的过程中还是要有一点“格局”。

庄宏东(奶酪基金创始人):对于生物医药赛道的投资,我们认为从企业研发能力出发较好,选择研发管线布局有一定梯度、研发品种丰富繁多的企业投资。未来几年产品逐渐上市销售后,为企业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谭琳(深圳市同威投资高级研究员兼风控总监):制药出巨头,壁垒相当高,可以穿越牛熊,特别是老龄化趋势明确的今天,制药行业的空间是巨大的。真正好的产品就能带来高溢价,这个赛道是非常重要的,不管长期还是短期。

在集采常态化背景下,“me better”阶段的创新药及创新药趋势下的CXO产业;自费的医美、眼科、牙科、药店、二类疫苗等;技术壁垒高,渗透率、国产替代空间都非常巨大的医疗器械领域;牌照壁垒的领域等都依然有好的投资机会。

半导体供应端和需求端存在巨大缺口5G被低估状态一定会被市场纠正

半导体供需失衡不是简单的需求旺盛,而是供应链不稳定,迫使下游企业恐慌性补库存。5G则是目前整个科技股里被低估得最厉害的板块。

《红周刊》:我们看到,近期科技股领域的半导体相关个股如韦尔股份、卓胜微等龙头公司均创下历史新高,您认为半导体板块走强的逻辑是什么?

@唐史主任司马迁(知名博主):半导体板块回调的时间差不多有半年了,一些2020年估值炒得很高的股票近期并没有上涨,所以其内部其实是有分化的。在大部分个股持续下跌过程中,少部分个股创新高的逻辑有以下几种,一是从国内视角看有国产自主替代的需求。二是从全球视角看,半导体从2017年底、2018年初就开始了去库存的周期,此后由于疫情影响,导致供给跟不上,而电子化需求又有所上升,还叠加汽车电子化转向等因素,导致半导体库存非常紧张,至2020年底就进入了库存很低的状态,尤其是8英寸和12英寸为代表的晶圆,已经非常稀缺。这直接导致行业供需失衡,现在有些企业2021年的订单排单已经排到好几个月以后,它们甚至打算春节时给工人三倍薪水,但即使把人留下来算上春节期间抢的产能,依旧要排单排到5、6月,可见供需失衡程度。现在即使是现金拿货都拿不到了,如果是预付款(已经下单,企业也接受了订单),则可能要等到4月份以后才被接收。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这些代工厂非常清楚,接下来的涨价确定无疑,但具体什么时候涨价还不确定,都在等行业龙头涨价。最近台湾的封测企业日月光报价已经上涨了20%左右,华润微也发出了涨价函。

供需失衡并不是简单的需求旺盛,而是供应链不稳定,加上下游的企业本身并没有多少库存,导致它们很恐慌,必须补库存。从出货企业的角度讲,除了生产商还有中间商,这些中间商根本无法提升库存,反而是不断在消耗库存。因此,在需求很旺盛的基础上,还根本拿不到货,单子就越下越大。按照目前的景气度看,半导体研究员预期补库存的周期要持续两年,打个折扣的话,持续一年是可以肯定的。这意味着2021年全年,半导体都将处于供应紧张的局面,尤其是IGBT这类汽车用的较多的芯片,本来厂商就少,中低端产品也不多,供需失衡局面则更加严重。反映到资本市场,一些标的如华润微、华虹半导体、捷捷微电、扬杰科技等都是这个上涨逻辑。

当然,还有很多半导体企业之所以走强,除了供需不平衡因素,还与自身的成长逻辑非常好有关系,比如被纳入上证50指数的韦尔股份,虽然近一年股价涨得多,但成长性也非常好,即使市值已经很大,但本身还是一只成长股,这从企业的研发、产品、订单增量等都可以看出来,因此市场还是以成长股的估值模式对其进行评估。再比如澜起科技、闻泰科技等也属于这类真成长标的,抗跌性也很强。

此外,机构抱团也是半导体公司股价走强的一大逻辑,同时这也是近期很多大市值公司走强的一致逻辑,也就是各种“药茅”“粮茅”“猪茅”等的市场共性。但凡是能跟“茅”沾上边的,都是基金产品的必配品,也就是由市场产品结构、资金结构导致的。

《红周刊》:目前申万通信板块PE(TTM)为37.15倍,低于2010年至2019年44.80倍的十年均值。而且半导体和5G调整半年之久,2021年是否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唐史主任司马迁(知名博主):5G是目前整个科技股里被低估得最厉害的板块。工信部预计2021年建设基站60万台以上,但这并没有包括广电系,事实上广电手上也有5G牌照,而且其覆盖的国土面积范围较广。2020年底广电表示,2021年的目标是覆盖95%的国土面积,这样算下来会有相当的份额。按照一些“没有负担”的专家的预测,2021年基站要达到100万台以上。这里面应该还没有包括室内加强的小天线、WiFi 6设备以及交通部路测方面的设备、工业互联网的专网建设等等。因此,从整体的设备采购看,2021年主设备商能拿到的份额会比2020年高。海外市场方面,因为贸易摩擦以及疫情等因素,2020年是最紧张的时候,但由于我们的技术更好、产品更便宜,迟早会形成预期差。

从技术的角度看,关于5G的发展大多数人都放在观察设备商上,但实际上,我认为2021年的机会主要在集成上。比如海康威视就是一个典型,它以前主要是卖摄像头的,但是AI技术足够强,且中台足够好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卖安防服务、各种产品服务,其实卖的就是“产品包”了。好比监控一家工厂,以前需要安装摄像头、一堆中控设备、写好程序等等,但现在这些都不用了,买了海康的摄像头,它在云端就可以把这些问题都解决。

因此,未来5G的应用,肯定不是用来做手机的,而是改造一个行业方面的应用,关键是怎么让应用的门槛降低,这是2021年5G最重要的预期方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这些原先的运营商很难同时面对100个甚至1000個行业的需求,而类似华为这样的企业,就会重点在某些领域去推进这些方面的应用,比如华为现在就会跟最老的煤炭、钢铁等重资产行业合作,对其进行改造,因为改造最老的行业,其商业利润产生的弹性是最大的。面对海量的中小型企业以及千奇百怪的产品需求,集成商发挥作用的机会就来了。

孔令峰(鑫然投资董事长):进入2021年,半导体和5G市场出现一些向好的“信号”,比如中芯国际港股近期股价大涨,有一部分原因是美国对中芯国际成熟制程可能进行放开,这块放开的话,那么有些领域就会受益,比如电信、能源、石化等领域,因为它们更多是使用成熟制程而不是3纳米、5纳米这样的先进制程。从这个角度看,制约2020年半导体和5G的最大因素,在2021年可能得到边际好转,整个行业或板块可能会边际向好。

具体到投资上,5G方面,类似中兴通讯这样的龙头值得长期跟踪,而偏上游的比如生益科技,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业绩表现都还不错,最近行业也在涨价。而半导体的细分领域非常多。目前中国自主可控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华为海思的ARM架构,还有中国长城的飞腾也是ARM架构,另一个是中科曙光的海光,实质上还是X86为主的路径。最近,苹果推出的首款芯片使用的也是ARM技术,这个技术广受关注。目前国内呼声最高的是华为和中国长城,但因为华为还面临外部压力,中国长城在PC端、服务器端芯片的机会则比较确定一些。当然,现在市场风格已经发生转变,大家更喜欢龙头股,事实上,很多标的市场都已经选出来了,比如上证50就纳入了韦尔股份、兆易创新这样的龙头公司。

《红周刊》:现在有没有做得好的集成商或者有这样端倪的公司?

@唐史主任司马迁(知名博主):有这个迹象的特别多,但目前真正做得好的没有几个。所以2021年5G领域的投资,最大的预期差就在这个方向。一季度财报出来之前,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除了头部的华为和中兴通讯,其他的都还没有认知到。因为它们现有的客户用不上,装了基站的运营商都在亏钱,而中兴和华为是很理解这种困境的,所以在发力如何降低应用的门槛。

《红周刊》:在科技领域,您觉得2021年最大的风口在哪儿?

孔令峰(鑫然投资董事长):就科技领域而言,智能汽车无疑是最大的风口,现在电动车率先做起来了,接下来整车厂商之间实现差异化竞争,肯定是靠无人驾驶等智能化应用,电动车再往上升级,智能汽车肯定是最大的方向。

除了科技领域,我个人更看好偏制造业的领域,一些行业并没有太高的科技水平,但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比如面板领域的京东方A、安防领域的海康威视,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立足于中国,但需求是面向全球的大制造业龙头。我们尤其喜欢行业最大的龙头公司,比如海康威视,它跟大华股份的市值差距越来越大,接下来它在人工智能赛道的研发投入也会更多,这样门槛也更高,空间更大,龙一和龙二、龙三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自然垄断公司是赚钱机器用资产配置思维战胜市场

一些中概股新经济龙头出现股价大幅回撤,其本质是消化高估值。在风险不可预测的情况下,投资还是需要资产配置思维,守住优质个股来对抗市场风险。

《红周刊》:我们从A股扩大到美港股市场,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概新经济自阶段高点至今股价跌幅均接近30%。我们如何看待阿里当前的投资机会与风险?

裴培(资深互联网投资人):从长期看,阿里的估值不仅取决于监管政策,还取决于电商和新零售的大局。在2020年意外地吃了一波“疫情宅家红利”之后,阿里、京东、拼多多的业绩和股价表现都还不错。但是,进入2021年,不会再有新的一次性红利了,全球经济整体放缓的影响,终将作用在电商行业。

与其猜测反垄断的结果,不如关注电商行业自身的规律——目前,微信视频号电商、抖音电商均在高速增长,快手电商也方兴未艾。阿里面临的竞争不仅有拼多多,阿里如何击退这些竞争对手才是研究阿里巴巴公司质量的关键。

《红周刊》:据媒体报道,美团因取消支付宝渠道遭遇反垄断诉讼,美团的大跌是否是在消化这些负面消息?从长期视角看,美团的核心投资逻辑是什么?

裴培(资深互联网投资人):我认为美团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不是大数据杀熟或反垄断,而是前期估值过高,需要消化。一直有人认为,美团的业务过重、毛利率天花板较低、不能给予高估值。即便2020年美团表现良好,仍然没有彻底说服这些人。如果社区团购真能做成,无疑将成为美团的“第二增长曲线”,但是社区团购行业最近又遇到了一些波折,所以未来的趋势还是拭目以待吧。

谭琳(深圳市同威投资高级研究员兼风控总监):我认为,抢占了客户的心智,影响了消费习惯,垄断便会天然形成,所以尽管有反垄断调查,也不影响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美国巨头在反垄断调查中股价也是逐步上涨。美团的经营业绩趋势是比较清晰的,线下很多业务都能开拓并成为老大。核心在于如果它能继续抢占客户心智,攻城略地,不断进化,那赚钱能力其实是掌握在它自己手里的。

《红周刊》:与之相对,新经济代表公司哔哩哔哩股价持续走强,并创下历史新高。您怎么看这种现象?B站成长性如何?

裴培(资深互联网投资人):B站在完成“出圈”使命之后,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做出收入和利润。用户增长不代表能盈利。现在,B站对外很少宣传自己的游戏业务(也是利润最丰厚的业务)。而B站广告虽然增长很快,但是体量还是太小。资本市场最害怕的是B站变成下一个“爱优腾”:用户很大,但是变现潜力低、成本高,B站必须在2021年证明自己不会重蹈“爱优腾”的覆辙。

《红周刊》:同样,拼多多也在争议中创下新高,其烧钱模式是否可持续?

裴培(资深互联网投资人):拼多多的烧钱并不是一个问题——它的现金流一直为正,而且最近一个季度已经实现盈利。拼多多实现盈利所用的时间比京东还要短。它已经站稳了白牌、日用标品和农产品的大本营,下一步需要进攻高利润的服装、美妆品类,但是阿里不会放任它进攻。最艰苦的战役还在后头,不过,拼多多的生存已经毫无问题了。

谭琳(深圳市同威投资高级研究员兼风控总监):拼多多最被诟病的是假货多,但是这两年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大家都能看到拼多多越来越好,使用的消费群体不再是三四线城市。阶段性烧钱是进化需要,不是持续的。想要赚钱应该是容易的,但不急于马上赚钱也是其建立自身护城河的一种战略眼光。

《红周刊》:最后,您觉得2021年的市场是追求确定性溢价的过程,还是普涨的一个市场呢?

庄宏东(奶酪基金创始人):我们对2021年A股市场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是股价涨跌依然是市场行为,相信每一个人都难以准确预测。从短期来看,市场在近两年的大幅上涨后积累了一定的风险,多项风险偏好指标亦处于较高水平,需要时间进行消化。新冠疫情反反复复也可能对A股市场造成负面扰动,策略上应有所准备。因此,我们用配置的思维对抗市场不可预测性,精选个股形成攻守兼备的投资组合,做好投资研究及风险控制工作,剩下的只需要耐心等待。

林存(森瑞投资董事长):现在A股市场在注册制的背景下,逐渐快速进入成熟的趋势,越往后可能越难有普涨的行情。和国际市场一样,有些质地非常差的标的可能很难再像以前有被动翻身的机会。拉长周期,市场肯定还是逐渐更多的往追求确定性的方向去走。但是至于溢价和溢价多少分析起来还是比较复杂,但是凡事物極必反,到最后都会有个度,如果长期溢价过于离谱,其实风险也是非常大的,我们投资过程中还是要保持理性,同时注意风险。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白酒
白酒检测中的常见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白酒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白酒局变
何为“勾兑酒”
白酒出口非易事
米香型白酒降度后调香技术初探
白酒进美国酒吧
治斑秃
白酒股:下半场“危”与“机”
中国白酒,华山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