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木叶”
2021-04-02高波
高波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诗歌的解读往往从意象切入,对学生来说,应理解诗歌意象的暗示性,从而把握诗歌的内涵,这是非常重要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选了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这篇文章从“木”这个意象入手,谈到了诗歌鉴赏中的暗示性现象。文章对指导学生鉴赏诗歌大有裨益,但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疑问,进而发现文章中的观点有些偏颇,其研究方法也不严谨。
先看其得出的结论。在《说“木叶”》中,林庚先生旁征博引了大量的诗句,得出一个结论:古人钟情于“木叶”,关键不在“叶”,而在“木”。林庚在文中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所以“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这就是“木”这个意象的暗示性。这个结论对不对呢?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唐代诗人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有“阴阴夏木啭黄鹂”的诗句,这里提到的“木”生长的季节是在夏季,不是秋季;而且“木”的状态是“阴阴”,“阴阴”即幽暗,枝繁叶茂的样子。这与上述结论相去很远。
另一个是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佳木秀而繁阴”,这里的“木”也是夏季之“木”,生长状态也是繁荣滋长、茂密成荫的。
诸如此类的诗文还有很多,比如《庄子·山木》中的“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木欣欣以向荣”,这些均为不同时期的大家作品,作品中“木”的意象使用并非诗人独出机杼的个例。这些诗句均用了“木”的意象,没有用“树”的意象,但从使用场景看都不符合《说“木叶”》一文中得出的“清秋”的暗示性结论。
这些作品时间跨度从战国到晋再到唐,并非一时一地之作。由此可见林庚先生得出的结论有些片面。
再看其研究方法。首先看问题的提出。在《说“木叶”》的开头,作者在列举了一系列的诗句后,总结道:“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作者进一步解释:“木叶”即是“树叶”,接着提出问题:“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一词呢?”这涉及到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用词区别问题。《晏子春秋》中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的句子,这句话中“叶”可解释为今天的“树叶”,“实”解释为“果实”。拿树的其他部位来说,“本”即树根,“末”即树梢,“茎”即树干等。多用单音节词,这只是古代作品用词的一个普遍现象, 这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汇为主不同。不能因为古代诗歌中很少出现“树叶”,就因此得出古代诗人钟情于“木叶”这个结论。
其次看具体研究方法。林庚先生通过研究“木”出现的场合,从而发现“木”的暗示性。文章中举例说:“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种研究思路显然是不当的,是先有观点,再寻找论据。这样做就会先入为主,带着有色眼镜去筛选,对不同的现象视而不见。笔者查阅资料,“木”不出现在秋季场景的诗句有很多,而且是“树”和“木”同时出现居多。除了前文所举的例子以外,再看下面这些诗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花开静树自为春,木落深林响如雨。
——成廷圭《题张天民荆南精舍》
上面这些诗句或“树”与“木”同时出现,或“木”单独出现,但都没有出现在秋季的场景中。这些现象,在林庚的文章里没有出现,当然也没有合理的解释。
对“木叶”之木,笔者试图从以下方面解读,以就教于方家。
一、“木”为名词,“树”更多用于动词
《说文》言:“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我们先来看看“木”字字形的演变过程:
“木”是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从上面“木”的字形演变图来看,甲骨文(图1)的“木”完全是一棵树的外形;中间一竖,是树干,上部向左右伸出的是枝条,下部向左右斜出的是树根。后来字形逐渐向易于书写发展,将上部的树枝合并为一横,樹根变为一撇一捺,但主干还在。由此可见,“木”就是现代汉语中的“树木”。
再来看“树”的词义。
“树”是一个形声字,“从木尌声”(《说文解字》)。它有两类词性,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在古代以动词为主,以名词为辅。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段话中的“树”与“木”,最能看出词义的区别,这里的“树”,即有“种植、栽培”之义。
“树”的动词的词性现在还保留着,如“树立”“建树”“学雷锋树新风”,等等。
二、古诗中用“木”是为了区别其他低矮的草本植物,“木”具有“高大”的暗示性
“树”还有名词义项。《说文解字》上说“树,生植之总名。”意即“植物的总称”。这个概念包括了草本和木本的植物。“树”因为是“植物的总称”,既然包括了各种草本和木本的植物,当然本身不具有“高大”的因素。而“木”本身具有“高大的因素”。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诗句中有“高树”这个词。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 诗经·周南·汉广》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楚《越人歌》
木实繁者披其枝。
——《战国策》
月出照园中,珍木郁苍苍。
——刘桢《公燕诗》
上面这些诗句中的“木”多指高大的乔木。
古人在诗歌中用“木”是为了区别其他的低矮的草本植物,具有“高大”的暗示性。只是到了后来,两词的名词内涵逐渐趋同。“木”就是“树”了。
三、古诗中“木叶”连用是为了区别其他植物的叶子
古代诗歌中的“木叶”即是今天“树叶”,而古时的“叶”则不仅仅是今天的“树叶”,还可能是其他植物的“叶”。所以古人在写到“树叶”时为了区别其他的植物的叶子,就使用“木叶”这个意象。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草木之叶也。凡物之薄者、皆得以叶名。从草。叶声。”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 白居易《长恨歌》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这些诗句中的“叶”有的是树叶,有的是荷叶,有的是草叶。所以,古人为了特别强调是“树叶”,往往就用了“木叶”这个意象。
综上,古人钟情于“木”并非都出于诗歌意象的暗示性,更多的是起到区别作用。因此,古代诗歌中多出现“木叶”也就容易理解了。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