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美·人美·情更美

2021-04-02蔡海燕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景美荷花淀白洋淀

蔡海燕

在现代小说作家的行列中,作为“荷花淀派”领军人物的孙犁在创作上是独树一帜的,即使是写反映残酷战争的小说也富有诗情画意,小说《荷花淀》是能充分体现这一流派特点的最重要的作品。小说中的景美,人美,折射出的情感更美。

一、绝美的风景惹人醉

《荷花淀》以白洋淀为大的背景,这里水面广阔无边,芦苇蓬蓬勃勃,风里带着荷花的浓郁香味,正是因了这个,小说中对景物的描绘就显得自然而然,如水墨画一般一幅幅渐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人赏心悦目,让人心醉。

“月亮升起”“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月光如水,照在院子里,是这般的明净清爽,“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芦苇是这里的特产,生活中自然不会缺失了它的身影,于是,在月亮的照射下,“苇眉子”便活了起来,那活了起来的“柔滑修长苇眉子便如知了人意的在手指上缠绞着”“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不起眼的“苇眉子”竟然也成了入画的一景,和人一同构织成了一幅剪影,你看:“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读着这样的文字,让人有了诗情画意般的美好,也许那本来是让人感到劳累的农活却在读者的心中平添上了浓浓的诗意。

作者借助这些温情亮丽的语言文字,给我们营构出一种纯美的意境,让画面有了无限的美感,从而也为全文定下了基调。结合下面几处风景描写的文字,我们不难理解作者的用意:为了体现一种民族的气节就如同那满淀的荷花荷叶一样,蓬蓬勃勃、亭亭净植、充满生机。作者是有意将人与荷花荷叶融为一体。

“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天空万里无云,凉风爽爽,水面波光粼粼,泛着层层银光,闪闪烁烁,宁静而安详,令人悠然神往。是战场吗?哪里有半点的硝烟?何处存四溢的杀机?有的是云淡风轻,诗意满满。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这里是荷花淀,“不知道有几亩大”“一望无边际”“荷叶,迎着阳光舒展”“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作者用了两个精彩的比喻“铜墙铁壁”“白洋淀的哨兵”,这里是美的所在,也是埋葬敌人的坟墓。即使写战场也是如此的洒脱,如此的美好,是啊,生活这般美好,焉能容些小肆虐?家乡如此美丽,怎能不奋起保卫?于是就有了那些身上还沾着高粱花的纯朴而善良的从土地上走出来的人们。这样,人们在这一系列富有神韵的描绘中尽情捕捉荷花淀美感的同时,也就对其内涵有了透彻的把握和领悟。

二、朴素温柔使人怜,刚强勇敢让人敬

《荷花淀》的景美,《荷花淀》的人勤劳朴实柔情似水,智慧顽强勇敢无畏,是这般的可爱,是如此的可敬。

朗朗的月光下,宽敞的院子里,是她们施展拳脚的好地方,她们勤劳的身影随着苇席的逐渐变大而诗意般的延展,因了她们灵巧的手,那“一条苇子的长城”化成了“银白雪亮的席子”,被无数的船只运输到“各地的城市村庄”。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他们几个哩?”

“还在区上。爹哩?”

“今天……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嗯。”“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嗯,还有什么?”“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完全是生活中的语言,是如此的质朴,话里透着关切,透着鼓舞,透着柔情蜜意。当然这种关心,在每一个情节里都能让人触摸到,“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我本来不想去”,言不由衷,“有什么看头啊”,这决非心里话,明明是惦记,是思念,却还在找借口说是 “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的,这些个柔情如蜜的女人啊!

当这些柔情似水的人们面对侵入家园的强盗而义无返顾地拿起枪走上杀敌的前线,怎能不让人油然而生出一丝敬意?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亩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似的海里。”她们的飒爽英姿更增添了荷花淀的美!让荷花淀更具魅力!

三、家国情怀动人心魄

《荷花淀》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爱,这爱足以动人心魄。这爱虽然沾着战火的硝烟,但夫妻之间的柔情却吹弹可破,温润人心,这爱是对家对国的深情,即使面对生死的考验,依然美丽,就像那白洋淀的荷花,朵朵蓬勃,朵朵灿烂。

你听:“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什么要紧的话?……让人浮想联翩,这夫妻之间的情义啊,如胶似蜜。

你看:“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即使是逃跑,也富有美感,没有慌乱,有的只是紧张而有序的行动,是那么的快捷迅速。

你听:“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有怨,更多爱,“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她们天生勇敢,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霸气。

你看:“这一年秋季……出入在那芦苇似的海里。”她们的英姿印在白洋淀抗日的烽火图上,印在中华抵御外悔的历史画卷中。

同样的,她们的丈夫们,那些憨厚的后生们已经成了钢铁战士,成了“白洋淀的哨兵”,此时,他们“正隐蔽在大荷叶下”,“ 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他们“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这些水乡的健儿们,他们不仅保护了自己的妻子,守护了自己的家乡,也构成了保卫中华大地的铜墙铁壁。

《荷花淀》是一幅流动的画,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深邃而高远,《荷花淀》更是一只深邃的曲,既有幽婉缠绵,又有壮怀激烈,这是一朵娇媚无比的花啊,让人久看不厌。

《荷花淀》啊,是这般的美好,是如此的醉人,生活在这画卷里的人们更值得我们礼赞,战争岁月中,他们义无返顾地拿起枪勇敢地战斗,和平岁月里他们辛勤劳作无怨无悔,《荷花淀》,一片让人为之心仪的地方!

作者单位:江苏省啟东市汇龙中学

猜你喜欢

景美荷花淀白洋淀
白洋淀生态环境危机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景美琰
美丽河北之白洋淀
景美民富 桑庄新歌
海上田园 景美鲍肥
美丽的白洋淀
清明节扫墓
从白洋淀逃荒到北京
《荷花淀》结构上的两两相应
《荷花淀》情节构思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