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态理念在滨河产业带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2021-04-02顾华均邱裕凯
顾华均,邱裕凯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 智慧生态城市与生态景观
智慧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并建立起来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宜居环境,并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高级信息化形态的宜居城市[1]。
生态城市建设要素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智慧城市应用系统则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社交网络、Fab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生态景观则是由多种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景观空间结构,研究焦点是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基于生态智慧理念的滨河产业带景观规划
鹿溪智谷生态修复项目自东北向西南贯穿整个天府新区核心区域,是成都天府新区市域生态格局及天府绿道体系核心组成部分,是最能够体现生态、智慧、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等七大理念的绿色纽带。项目贯彻智慧生态理念,以期提高沿岸生态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鹿溪智谷以智慧产业组团和城乡景观空间为核心功能,通过丰富多样的智慧产业和特色景观环境体验,成为天府新区的绿色轴线、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
3 生态格局与智慧产业策略
鹿溪智谷定位区域互动、产景互融,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服务”生态智慧产业谷。构建创新主轴,带动三大片区,推动城乡一体,实现一带引领、双轴拓展、三川交融的发展思路以及山水田林城融合的生态格局。
为此,构建以“智慧城、生态谷”为核心理念的中国智谷,将鹿溪智谷与成都科学城一体化打造,即以鹿溪河生态廊道串联成都科学城、特色村镇、田园综合体等产业组团,以自然生态本底为依托,打造“智慧城中的生态谷”,四时烂漫、山川收纳的时空格局;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鹿溪卷轴;云田筑梦、万物互联的未来生活;全民共享、智慧运维的天府智慧服务体系。
鹿溪智谷创新带是天府新区的创新主轴,滨水绿道串联,有机分布组团,环湖智慧集群,田园活力延伸。其中白沙智慧创新段为鹿溪智谷两级中的科技创新先导区,以白沙智慧云小镇带动两段田园创新休闲片整体发展,包括七个微生组团,南段结合人工智能规划田园微创组团,弥补科学城区域创新办公载体的不足;北段的主要功能为田园综合体及农业旅游。设计沿鹿溪河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带,以将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布置在中段,围绕兴隆湖、鹿溪智谷核心区、紫光小镇布置人工智能核心平台,在鹿溪智谷北段布局智慧云产业,在南段布置人工智能关联产业。
借力周边科技生态区域和科创中心“独角兽岛”的优势,以云智慧产业为核心,以都市农业休闲+田园观光旅游为侧翼,打造一条集创意智慧高新产业带(见图1)。
4 智慧绿道交通策略
鹿溪智谷绿道是串联成都市天府绿道体系“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科技贯穿绿道体系,集生态、文化、运动、休闲、智慧于一体,构建智慧生态走廊,整合、共享绿道周边的生态环境云数据,联动游人身体监测,实时推送个性化康养、运动等体验方式、线路选择方式类型选项,实现绿道的绿色、健康、有趣、安全等智慧化服务,打造一条智慧生态走廊,形成一线科技康养风光带。
构建完善游览线系统,结合场地特色完善绿道类型、主题及设施,绿道与智慧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智谷绿道体验,形成特色的智慧走廊,实现绿道的康养、运动、休闲、生态、文化的智慧体验,形成绿道的康养云、运动云、休闲云、生态云、文化云,实现绿道新生活场景、智慧云享绿道的营造。
通过绿色交通串联智谷,同时利用鹿溪河的天然生态景观资源,打造滨湖绿色出行,将生态与城市相联合,创造舒适的城市滨水空间。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兴隆湖畔、鹿溪河边设置一键呼叫无人驾驶电动车,按既定行车路线游览湖光山色的智能车行系统。结合现状主干道及轨交站点打造智慧停车系统,串联多个产业核心区域,并结合各主要区域及轨交站点设置集中停车场、P+R停车系统等。
在绿道体系方面,依托天府郊野公园打造郊野休闲绿道,加强城市与郊野生态联系;依托城市河流和滨河空间串联都市生活区,打造滨河都市绿道;依托市域文化资源串联文化创意微生组团,打造文创旅游绿道;依托湖泊生态资源打造城市生态景观,净化城市环境,打造滨湖生态绿道。
图1 智慧系统
与天府绿道系统形成链接、贯通,全线贯彻智慧绿道体系与海绵城市体系,借用现状地形与植被,减少造价成本,紧扣分段主题形成分区特色绿道系统;一级绿道系统原则上均设置在5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荷载强度应允许通观光车、消防车等应急车辆,所有一级绿道均连接一级驿站,并与外围车行道连。
5 智慧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通过对鹿溪河全流域水环境治理提升鹿溪河总体水质,将截污、清淤、保水、行洪和水质保持等五大手段有效结合。在改善水质同时满足行洪需求,同时为后期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个生态基质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环境基底。
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化手段将整个鹿溪智谷分为“鹿乡田园”、“鹿溪云镇”和“鹿野山川”三大段,打造一幅“锦官公园城市,山水鹿溪智谷;天府田园画境,蜀川文脉胜概”的美丽山水田园画卷。以鹿溪河河流空间类型为依托,融入不同的自然景观元素,形成“鹿滩-水乡”“鹿湾—花林”及“鹿园—庄园”为特色的景观分区,并从中构建活动多样、功能复合的主题景观节点,整体结构以一带三段十二湾为载体、形成3大智谷水岸片区、构建20个主题景观 节点。
确定弹性淹没区,在洪水淹没模拟分析基础上计算,消减洪峰流量,降低流速,以降低洪水风险;耐淹观赏性植物成片种植,形成开敞宽阔的观赏界面,弹性淹没区设置步道等可淹没游憩设施;水岸绿道骑行,在保留现状原生树的基础上退距造坡,绿道设置于洪水位线之上,串联整个游憩系统;弹性洪泛区内设置洪水位线之上岛屿,布置服务驿站、活动空间、绿化岛等功能性参与空间。
尽可能保留鹿溪河两岸已经形成的水岸树林,实现场地生态性、景观性和经济性的可持续;场地内部现存大量农田,充分尊重场地现状,保护场地内部农田耕地,以此作为田园综合体构建的基础;以场地大片的果林作为基地,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实现葡萄园的多样产业融合。植物设计将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种植比例控制在6∶4,充分保留绿量。为了营造与田地、城市、林盘自然演替的多特色弹性景观形象,植物的设计分区域很形态很好地突出了景观主题与风貌。
水生态修复近期目标在外源截污、河道清淤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水生态系统,实现水质改善,达到消除感官黑臭(氨氮≤8mg/L,氧化还原电位≥50mV,透明度≥25cm);远期目标完善“河道及湖泊水生态系统”,“水下森林”与“水下草原”景观充分展现;河道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标准及以上(氨氮≤1.5mg/L,总磷≤0.3mg/L,高锰酸盐指数≤10.0mg/L);湖泊(坑塘)主要水质指标达到III类标准及以上(氨氮≤1.0mg/L,总磷≤0.05mg/L,高锰酸盐指数≤6.0mg/L)。
建立河湖分离体系,针对不同目标水体,建立各自的治理目标并采取不同治理措施;在外源截污的基础上,针对河湖所面临的点源、面源及来水污染进行控制净化;完善河道、湖泊(坑塘)水生态系统结构,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构建完善的水生态系统。
6 结语
智慧生态城市把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很好地结合起来,滨河景观带建设遵循生态学原则,应用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实现人、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公园城市形式。同时对生态环境品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给景观规划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驱动力量,在全新的发展理念环境下,通过智慧生态理念的引导,打破常规景观的束缚,充分发挥出现状生态资源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