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天津 在新发展格局中填格赋能 访全国人大代表、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杨茂荣
2021-04-02
“津城”、“滨城”双城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天津市委赋予滨海新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定位,更是滨海新区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全国“两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天津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杨茂荣。对今年提出的建议,以及如何继续贯彻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发力“滨城”建设等,杨茂荣向记者一一道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我们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两大历史性机遇,进一步提升在服务协同发展上的嵌入度和贡献度,在新发展格局中填格赋能。”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承载地,滨海新区主动融入协同、服务协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滨海新区累计引进北京项目3283 个,协议投资额超过9100 亿元。围绕“十四五”规划,我们制定了重点产业图谱和重点支持产业目录,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21 个大类予以重点支持、靶向招商。
记者:今年全国“两会”,您提出的建议重点关注了哪些方面?
杨茂荣:作为人大代表,要主动植根人民,在调查研究中打捞民意,在广接地气中问政于民,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结成高质量的议案,将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法律政策予以实施。这次全国“两会”,我作了精心准备,会议期间计划就“加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支持天津自贸试验区作为跨境电商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试点地区”提出议案或建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引擎,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成效显著,但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能源结构长期以煤为主,油、气对外依存度高,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迫在眉睫,面临诸多挑战。为此,会议期间,准备提出7 条建议,一是科学确定实施路径,二是加快重点电网工程建设,三是提升电气化水平,四是加强能源电力统一规划,五是完善市场机制和价格财税政策,六是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七是加快构建智慧能源产业链。
另外,将跨境电商模式植入全球医疗产业贸易,是破解国内医疗机构、消费者购买进口药昂贵等难题的一剂新“解药”。目前,由于国内药品及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流程普遍较长,国外领先医疗技术不能及时在中国同步上市,普通消费者只能通过私人邮包代购等形式购买,带来市场监管风险和税收损失。
天津自贸试验区作为全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自挂牌以来推出一系列天津首创、天津特色的创新举措,积极为国家试制度、为区域谋发展探索新路径,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有力地发挥了国家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特别是经过多年发展和积淀,天津自贸区在跨境电商、进口药械、细胞治疗等领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改革经验,培育了一批良好的发展载体,开展跨境电商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业务,条件成熟、要素具备、优势明显,试点地区获批后必将为促进健康医疗产业发展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鉴于国内患者持续增长的医药需求以及天津自贸试验区良好的承载条件,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借鉴郑州模式,批准天津自贸试验区作为跨境电商进口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试点地区,允许部分创新药品及医疗器械通过跨境电商方式进口。
记者:“十四五”时期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是天津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助力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大举措。请您谈一谈未来一段时间内滨海新区将如何发力“滨城”建设,继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成就。
杨茂荣:“十四五”时期是滨海新区加快实现国家赋予的功能定位,落实“津城”、“滨城”双城发展布局的重要五年,也是开展“二次创业”、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我们将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着力实施“五大战略”,推进“四大工程”,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一基地三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美丽“滨城”。
一是实施“创新立区”战略,打造创新发展先导区。抓好合成生物技术、先进操作系统、先进计算等一批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做好海河实验室承接工作,打造全国先进的科技大平台集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集聚谷行动,聚焦信创产业、生物制造、先进计算等创新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更多天津版“国之重器”。促进政、产、研、金、才等要素高效联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四链”深度融合。
二是实施“制造强区”战略,打造国家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坚持实体经济发展方向,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核心、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主题园区,力争到“十四五”末,形成石油化工4000 亿级、汽车3000 亿级产业集群,智能科技、信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经济和航空航天7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三是实施“改革活区”战略,打造全面深化改革新高地。把改革开放先行区作为第一定位,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市场供应体系。深化开发区法定机构改革,推动教育健康医疗事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民营和小微企业支持政策,建立健全接链、促需、护企常态化机制,着力打造一批旗舰型民营企业。
四是实施“开放兴区”战略,打造更高能级开发开放平台。坚持以自贸试验区引领开放,深化“首创性”制度创新,对标国际一流自由贸易港区和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加大离岸金融、离岸贸易探索创新力度。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扩区,探索设立联动创新区。
五是实施“环境优区”战略,打造宜居宜业的品质生活新地标。树牢“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坚持精准规划,高标准编制“滨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街镇国土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启动“滨城”总体城市设计,制定城市更新指导意见和城市更新计划、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补短板工作计划,坚持多规合一、全域统筹、区域协同,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瞄准全国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目标,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活力迸发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美丽“滨城”。
此外,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缔造,全力实施民生福祉、文化繁荣、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四大工程,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实现更加有效的社会治理,促进共同富裕,让全区人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