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俗文化与民间舞蹈
2021-04-01李会霞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事业逐渐繁荣兴盛,对民间舞蹈与民俗文化的保护研究也开始逐步进行探索,特别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及今后的保护、发展方向,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民俗文化及民間舞蹈的含义内容,阐述了民俗文化与民间舞蹈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进而提出了民间舞蹈现存的问题及以后的发展,包括各个高校都开设了民间舞蹈课程,致力于保护民间舞蹈的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间舞蹈;民俗活动;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7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2-051-03
【本文著录格式】李会霞.浅谈民俗文化与民间舞蹈[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2):51-53.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文化习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的传统民俗文化,并且在这丰富多样、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中,孕育产生了不同类别的民间舞蹈及不同类型的风格特征。而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艺术文化的繁荣发展也正欣欣向上,不止舞台上美轮美奂、精心编排的艺术家们的舞蹈表演,民间舞蹈也正以一种积极蓬勃的趋势在重新发展。
一、民俗文化与民间舞蹈的含义
民俗文化,又称之为传统文化,它是指由广大民间群众创造的风俗习俗、生产生活文化的总称,也泛指一个国家、地区中集居的群众共同创造、认可、传播、继承的风俗习惯。民俗还可以指广大人民群众在辛苦劳作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它生动地表达了民众的生活习惯,深刻描绘了民众的日常习俗,传递了民众精神心里的感受。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瑰宝,是我国在千年悠久的历史中传扬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我国许多学者都普遍认为,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可以相互置换的。
民间舞蹈,顾名思义,是由民间的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共享、认可、继承、传扬的一种舞蹈。它多形成于田间土地、草原牧场等广大民众辛苦劳作的地方。民间舞蹈通常表达了人们朴实美好的愿望: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保佑家畜健康长大,祈祷阖家安康平安幸福等等,还有一些民间舞蹈用来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表达了当地人热情好客的特点。总而言之,民间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传承千年,是古老的劳动人民智慧和愿望的体现。
二、民俗文化与民间舞蹈的关系
(一)民俗文化是民间舞蹈依附的土壤
民俗文化包括但不局限于当地传统节日、特色饮食、歌曲乐器、传统技艺等等,而民间舞蹈起源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人们用自身的肢体动作来表达社会的生产生活。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舞蹈,民间舞蹈属于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民间舞蹈产生的起源,依存的土壤,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民俗文化,民族舞蹈的吸引力将被大打折扣,甚至逐渐消失在时间的流逝中。几千年来,我国曾拥有过无数的民族村庄、部落山寨,当地特有的乐曲舞蹈也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但是大部分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只有依附于民俗文化、拥有特定的文化内涵的民间舞蹈,依旧存在,并且在新时代随着民俗文化越来越被重视,民间舞蹈的未来也愈发蓬勃向上。
(二)民俗文化影响民间舞蹈的神态动作
对上表进行分析可知,我国的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其中吉林居多,冬季气候寒冷,大多数人们都在屋内设置了火炕,冬天长期盘坐在火炕上,炕上置一张方桌,人们围桌聊天喝茶,长期盘坐使人们的体态姿势不自觉呈现出曲颈、含胸、弯腰、屈膝的特点,而这一特点也体现在了朝鲜族的舞蹈当中,其特色舞蹈长鼓舞、农乐舞、顶水舞、扇舞,都呈现出了一种形成了温婉柔美、含蓄简单的风格。蒙古族的人们崇尚力量与勇猛,崇拜狼、鹰、熊等凶猛的动物,狼曾经是整个蒙古族人民崇敬的图腾。在这种风俗习性的影响下,蒙古族的“安代舞”“筷子舞”“马刀舞”等舞蹈具有肢体动作干脆利落、强劲有力、节奏欢快等特点,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藏族人民由于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在民间的大型祭祀活动中,逐渐产生了一种“神鼓舞”,用跳舞来祈求部落人民身体健康,家畜不受野兽侵扰,藏族人民的舞蹈动作一般动作缓慢,但是沉稳有力,具有别样的美感。
(三)民间舞蹈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
民俗文化中,常常包含许多节日庆典,例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等等,在节日当天,人们都穿上崭新的衣服,欢歌载舞,共同庆祝美好的节日。
在泼水节的那几天,傣族的人们会跳起孔雀舞、象脚舞,传达一种美好的愿望祝福,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彝族和白族的人们,到了火把节之夜,家家户户都要点燃火把,并且把各家各户的小火把堆放在村落扎起的大火把的周围,用以表示村子里的群众都是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然后,人们穿上节日里的盛装,围着火把跳起他们的传统舞蹈,到高潮时,大家举着火把绕着村落游走,一片欢乐祥和之态。在景颇族的传统节日目脑纵歌节那几天(“目脑纵歌”在当地的意思就是“大家伙儿一起跳舞”),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儿童稚子,还是年轻活泼的小伙姑娘,还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大家都聚集在举行活动的广场上,敲锣打鼓,吹着他们景颇族特有的乐器“巴扎”,跳着欢快的舞步,共同庆祝盛大的狂欢节日。
(四)民间舞蹈促进民俗文化的推广宣扬
民间舞蹈是我国各个民族及地区文化的典型形式与传播载体,其起源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特征。[1]在欣赏民间舞蹈时,观众或许惊奇于舞者豪放不羁的姿态,或许沉醉于舞者温婉柔美的神情,从而产生“为何是这样的舞蹈动作、神态表情呢”这样的疑问,从而引导着他们去思考、探索背后所隐藏内涵的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从地域风貌到饮食服饰,从传说故事到历史典籍,从而起到宣传发扬民俗文化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文化习俗风貌的保护开发,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民俗文化促进民间舞蹈的升华
一场歌舞表演,如果仅流于表面,欣赏演员们的舞姿,纵使让人觉得美轮美奂,但是终究是缺少了一点韵味。只有舞蹈背后所隐藏的传奇故事、历史典故,才能让人真正对这场表演回味无穷,铭记于心,像霸王别姬、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从古至今,流传千年的民间舞蹈往往都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引人深思的舞蹈。在了解舞蹈背后的民俗文化后再去欣赏民间舞蹈,能更加加深对舞蹈的印象,从中品味出不一样的感觉,内心获得不一样的感受,除此之外,民间舞蹈也能为今后学者对当地文化及当地习俗的研究提供帮助。
綜上所述,民俗文化架起了民间生活与民间舞蹈的桥梁,民俗文化影响了民间舞蹈的意识形态,民间舞蹈又反过来促进了民俗文化的繁荣发展。民俗文化与民间舞蹈,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辅而行的。
三、民俗文化与民间舞蹈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伪民俗文化”和“伪民间舞蹈”影响传统民间舞蹈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繁荣,旅游业也如火如荼兴盛发展起来,不少游客在旅游时会选择具有特色民间文化、民俗传统的古寨村落,游客们的素质参差不齐,或多或少会对当地的自然风貌带来一定损害,而游客带来的“外地文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当地居民为了更好地迎合游客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会做出一定改变,可能会导致当地的习俗变得商业化从而缺乏了最原始的那种风貌。不止当地的民俗文化,民间舞蹈也是如此,从一开始的庆祝节日、祭祀神灵、招待亲朋,逐渐变得商业化、模式化,甚至为了吸引广大游客,编造故事传说,营造一种“伪民俗”和“伪民俗舞蹈”,对那些流传千年的传统民间舞蹈带来了冲击。而当“伪民俗舞蹈”被揭露时,在无形中也损害了真正的民间舞蹈的名誉。总之,“伪民俗文化”和“伪民间舞蹈”破坏了传统民俗文化,影响了民间舞蹈的健康发展。
(二)民间舞蹈的保护发展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民间舞蹈课程。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艺术文化的繁荣。舞蹈作为我国艺术文化领域的重要类别,高校在培养舞蹈人才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期提高我国舞蹈水平。其中,将民俗文化中的舞蹈元素引入高校舞蹈教学活动中,进行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探索便是重要的内容。[2]除此之外,我国的民俗学者一直以来也非常重视对民间舞蹈、民间文化及中国民俗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这也为在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奠定了基础。[3]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民间舞蹈课程,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与民间舞蹈的生活有较大距离,这就导致他们对民间舞蹈的了解不深刻,从而不利于他们快速高效地掌握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与表演技巧。 针对这种情况,要想真正显著提高高校民间舞蹈的教学效果,还需要高校老师在教学中加大对民俗文化的渗透力度,使学生在充分了解相关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对民间舞蹈的历史渊源、表演神态有更精准的掌握。
四、结语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的土地上,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去往何处,只要是有村落的地方就会发现当地特有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民间舞蹈。汉族的舞龙舞狮、秧歌灯舞,在庙会节庆上掀起了一波高潮;傣族的孔雀舞,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好生活的愿望;蒙古族的“安代舞”“筷子舞”等等,展现了蒙古人民强健的体魄,宣传了追求勇猛的思想;欢迎朋友远道而来,祭祀活动祈求神灵,赞美家乡山水风情,宣扬爱意勇敢追求……民俗文化传统与民间舞蹈均属世代相传的民众文化,在人类产生初期就已经融为一体。传统民间舞蹈依附于民俗活动,在民俗活动中产生、继承、传扬和发展,在一些重要民俗活动和祭祀仪式中,舞蹈支撑着整个活动的过程,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们信仰的载体。[4]这些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内容多样,与流传千年的民俗文化一起,共同组成了丰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帅.探讨加强高校民间舞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J].黄河之声,2020(5):128-129.
[2]杨金莉.民俗文化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尚舞,2020(8):104-105.
[3]张帅.探讨加强高校民间舞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J].黄河之声,2020(5):128-129.
[4]马盛德.论传统民间舞蹈与民俗的关系[J].中国艺术时空,2019(4):81-86.
作者简介:李会霞(1974-),女,汉族,山东省潍坊市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为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