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外作业布置的策略

2021-04-01王西凯夏秀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小学信息技术策略研究

王西凯 夏秀明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外作业常常被教师、学生、家长所忽视。针对这一现状,文章阐述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布置课外作业的意义、面对的困难以及对策,并以“制作个人小名片”一课为例,梳理出设计信息技术课外作业设计的策略与技巧。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外作业;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02、03-087-03

作业是巩固学科知识的有效方式,也是诊断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更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一种检验手段,因此作业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样,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外作业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未来教育的背景下,课外作业更是提升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和实践信息技术学科课外作业的设计和布置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外作业布置的背景和意义

1.信息技术课改需要

2016年,教育部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其中的两个要点为问题解决与技术应用。问题解决主要指“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 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技术应用主要指“ 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 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提出更高的、更明确的要求。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2016年修订)》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与基本能力,养成健康规范的行为习惯与信息安全意识,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打下基础。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学习偏实用的软件,如Word、Excel、PPT三大办公软件;画图、Flash绘画和动画类软件;Scratch、诺宝、Goc编程软件等。这些软件的学习,学生们都必须并且可以直接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学以致用。如在学习Word时,让学生用Word制作电子贺卡,在节日或生日时向自己的亲人或朋友送出祝福;RC编程软件的学习中,我们给学生布置开放式的项目型作业,如请学生想办法为动物园的北极熊降温,或者设计智能送餐员,让学生能够结合家庭和社会生活场景,把技术与生活紧密结合。

2.信息技术教改需要

在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中,为了解决课时过于分散和大班额等问题,各个学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包括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基于项目的学习(PBL)、单双周连堂上课等。这些新的教学模式,需要通过课外作业的方式,指导学生在校外完成前置作业、导学、自主学习、项目调研、数字化产品应用等教学流程和环节,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养。

3.作业结构调整需要

当前,“减负”是社会中热点问题。“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也不是降低学习质量,而是把重复、低效或无效的作业摒弃,减掉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引领学生走向高效学习和深度学习。同时,课外作业中以提升学生分数为目的的考试科目作业占绝大多数,且书面作业为主要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科技类和实践性作业缺失,导致作业在学习内容和形式上的片面与失衡。因而科学的“减负”就必须合理调整课业结构,适当调整学科作业的结构、比例和形式,减少单一学科类的知识性作业,增加综合的、跨学科的实践性作业的比例,进一步优化作业结构,为课改教改服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课外作业布置的困难及原因

因为历史的惯性和现实的原因,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外作业还存在认知不足、缺少设计、沟通不足、难以落实等困难。

1.学校和教师重视不足

在一线教学中发现,学校对信息技术学科重视不足,作业布置没有明确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也把绝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到课堂教学和课堂作业的布置上,而对于课外作业往往表现得较为随意,主要表现在任务不明确、作业上交要求模糊、作业单一、评价方式单一等方面。

2.家校少沟通,家长有担忧

较多的学生家长对学生用电脑完成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外作业还持有否定的态度。主要原因在于:担心影响学生身体健康,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如果长时间对着电脑,对眼睛伤害会非常大,容易形成近视眼,因而绝大部分家长会限制孩子在家使用电脑;担心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很容易迷恋暴力、色情等不良网站,或沉迷于网络游戏,因而家长也会限制孩子对网络的使用。

3.学生不重视,态度不积极

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抱有极高的热情,但是在完成课外作业上却少有问津。其一,学生其他学科课外作业较为繁重;其二,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外作业可做可不做;其三,每周一节的大跨度教学安排,导致学生难以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其四,教师不能按时评价作业,也会影响学生课外作业的积极性;其五,部分作业偏离生活太远,趣味性不强,没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课外作业设计布置的对策与技巧

信息技术课外作业可以鞏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针对以上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制作个人小名片”一课,提出一些策略与技巧。

1.任务明确,要求清晰

(1)内容要明确。课外作业内容明确包括作业本身内容清晰及作业完成后评价方式明确。如在“制作个人小名片”一课布置课外作业为:请选择以下人物中的任一位,帮其制作一张名片(家人、你熟悉的朋友、你的偶像)。学生可以参考作业评价标准,从名片要素齐全、布置合理、颜色搭配、符合名片人物身份等方面,给自己的作品评出星级。

(2)时长需规定。在一定的时间来完成相关的任务内容,可以让学生在打开电脑后,直奔主题,完成相应的课外作业,而不会借口完成作业而长时间使用电脑等数码设备,也方便家长参与监督,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学习管理和时间管理。如“制作个人小名片”的作业明确时长为30分钟,如果学生在40分钟还没有完成,家长可以要求关闭电脑。

(3)上传有要求。信息技术作业多为无纸化作业,教师应一改往常发送教师个人邮箱等单向收取作业方式,将作业公布于某个平台,如QQ空间、博客。在这些平台上,指定可以公开的范围。学生作业得到适当的展示,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对自己作业质量的要求也会更高,在上传作业的同时还达到作业展示的作用。作业上传截止时间为上完当堂课的两天内为宜。信息技术学科每周为一次课,学生在两天内完成作业上传,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如何进行创作。

2.家校融合,联系生活

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学习也更积极主动。“制作个人小名片”作业中,教师以“为家长设计一张名片”为题,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作品。制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生从父母那里学习和提升设计能力,改善了亲子关系,提升了家长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提高了父母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可度。在评价和展示阶段,可以将学生作品打印出来展示,还鼓励学生将制作好的名片送给父母,提升他们学习的成就感。

3.根据学情,分层作业

在布置作业时,既要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作业,如根据难度设计基础、提高、拓展三种不同类型的作业。当课外作业本身在难度上难已拓展时可以照顾到不同兴趣的学生设置课外作业,提高学生参与度、挑战度,同时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4.结合课改,多元评价

课外作业要积极尝试多元评价。如评价方式从原来由教师一人评价改为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评价、教师和家长的多方面评价。同时要加强家长的评价环节,使得家长更容易参与学生的学习,在线欣赏学生作品,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以便更多地支持学生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学习。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信息技术学科也必不可少,教师如果能从任务明确、联系生活、分层作业,多元评价四个方面考虑去布置学生的课外作业,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练习与创作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达到自身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叶珍.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J]. 基础教育研究,2011(10).

卢思阳. 关于信息技术学科作业布置的策略探讨[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9).

鲁林岳. 综合辩证论“减负”[J]. 教育研究,2007(5).

周燕美.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设计探析[J].学周刊,2018(5).

金一穎. 足量 高质 延伸——关于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阐述[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8).

陈怡. 小学信息技术作业创新设计例谈[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8).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广东深圳市坪山区坪山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小学信息技术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