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期文化市场对哈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2021-04-01陈添翼
摘 要: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化市场呈现出中产阶级崛起、大众化媒体兴起等显著特点,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的小说家,如哈代,以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为例,从外部看,哈代为使其发表,反复与报纸杂志编辑、出版商、读者等人群周旋,多次修改。这种影响也逐渐深入到文学创作内部,突出体现为哈代小说中多种暗示手法,以意象、景物、典故等作为载体,使其作品表現出独特的艺术美感与深厚的思想张力。
关键词:维多利亚时代 文化市场 哈代 暗示手法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最杰出的小说家,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在问世之时并非一帆风顺,而这一现象恰与当时发展变化的文化市场密不可分。
一、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化市场
从整体上看,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即1837年至1901年,英国经历了十分丰富的变化与发展。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40年代的工业革命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带来了社会风尚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而从70年代开始,随着法国、德国、美国等国陆续迎头赶上,尽管英国仍在稳步发展,但已逐渐陷入一种相对衰落的境况中,而这背后也隐含着社会主流观念的微妙作用。
而这一时期的文化市场,从外部环境看,与英国整体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例如,工业革命后,物质条件得到充分满足,文化市场迎来繁荣兴盛的发展时期。而从内部要素看,由于本文关注哈代的小说创作,因而主要取其“文学消费”环节,以生产者、媒介、消费者为基本要素展开论述。
(一)消费者:中产阶级的崛起
英国在1840年左右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为此后三十余年经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英国国民生产总额从1851年5.23亿英镑增长到1870年的9.16亿,且此时10%的人拥有全国收入的50.6%,殷实的中产阶级亦属其中。与之相应的是高速的城市化进程,1851年,有54%的人居住在城区,这一数字到1870年已增长到70%。a这些数据都反映了中产阶层的扩大,意味着一部分劳动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精神消费的可能性增加,城市文化也因此愈加丰富。
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提升还不足以将这一群体直接转化为文化市场的消费者,这一时期教育的普及推动了这一转化过程。在法律方面,初等教育法、义务教育于19世纪70年代相继出台;在经济层面,政府在教育上增加了财政投入,市场上也出现了种类丰富而相对廉价的教育资源。当然,更重要的是,中产阶层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包括对教育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文化的亲近等。例如,中产阶级中技工阶层会去礼拜日学校、进步协会等场所寻求自我提升。
除此以外,当时一些政策也促使文化市场吸纳、巩固了更多消费者。如1851年,政府废止了窗户税b,意味着国内七分之一的房子增加了户内光照,而在那个还没有电灯、一切蜡烛都要抽税的年代,自然光照是阅读的必要条件,因而,这一政策十分有利于扩大阅读受众。
飞速发展的经济状况,教育普及性的提高,相关政策的出台,使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化市场在受众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中产阶级的崛起,使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二)媒介:大众化媒体的兴起
媒介,作为连接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桥梁,是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元素。在这一时期,媒介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报刊业、出版业等行业的兴起,其中,大众化报刊最具代表性。因报纸纸张税等逐一取消,报业成本急剧下降,一批廉价报纸应运而生。例如《每日邮报》,于1896年在伦敦创办,其一大编辑方针为易读,且通过连载长篇小说的方式吸引读者。相应的,19世纪30年代以后,廉价杂志也盛行起来。而相较于报纸,杂志一般都有目标受众群,且遵循“三条腿走路”的基本原则c,即编辑内容、广告和发行三方面环环相扣,因此一本杂志的生存往往需要明确并坚守自身定位,以稳固既定的读者与广告商。
此背景下,一部文学作品如何通过这些媒介进入大众视野?在当时,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可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为杂志或报纸连载而写,连载结束后交由出版商发行二卷本或三卷本,之后再以单卷本出版。所谓的“三卷本”又称“图书馆版”,因其价格昂贵,多销售至图书馆,但无论是公共性图书馆,还是商业性图书馆,都可能对待进购的三卷本小说进行严格审查,之后读者可在图书馆通过租借的方式借阅。而“单卷本”则比较廉价,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盛行。这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尤其是后期,一部文学作品的发表方式是多元化的,背后也对应着不同的人群及其各异的衡量标准。
此处不妨以穆迪流通图书馆的兴衰具体说明这一时期媒介在文化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虽然18世纪已出现了营利性图书馆,但到了19世纪中叶,穆迪通过近似付年费入会的方式争取到了大量读者,并大批量低价购入图书,这种快速流通的方式吸引了出版商,他们便不自觉地遵循了穆迪清教式的取向,并进一步地影响了作家群体——作品在正式发表之前往往首先需要接受以穆迪为代表的社会接受尺度的评判。
那么,这一时期的作家是否愿意融入这一市场呢?结合之前提到的中产阶层的扩大,再补充说明一下作家这一群体在这一时期实际的经济状况。根据相关数据d,结合当时不同人群的收入与货币的购买力,一些作家能够依靠版税收入跻身高收入人群的行列中。到了19世纪中期,仅靠写作,或许在社会地位上不一定能得到较大的提升,但可以在经济上得到相应的补偿,得以维持生活开销,甚至争取高品质的生活。
(三)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主流价值观
在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化市场中,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媒介,大体都遵循着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并据此对生产者及其作品进行价值评判,它仿佛是这一时期文化市场中一把看不见的标尺。
“维多利亚时代风尚的核心,便是那位从不讨得女王欢心的格莱斯顿称之为‘秉公行事的东西”e。作为这一社会风尚的核心,“严肃”意味着在维多利亚时代,职责大于爱好,道德高于行乐,表现在诸多领域与阶层。例如,在婚姻与家庭方面体现为父系男权的凸显,而有关性的问题也被道德说教严格规范。这种社会风尚不仅源自中产阶级普遍的宗教信仰,体现为上层阶级的正面形象,也深入地渗透到工人阶级中。这一风尚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在前期促进了国家的快速发展,但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后期,逐渐显示出诸多负面影响。而具体看文学方面,尽管当时的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作品,但显然,小说的道德内涵得到重视,且法律、流动图书馆等充当了守护者。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间长达63年,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英国经历着种种变化,其社会风尚亦随之流转,但总体上来说,这一时期的主基调仍然是提倡严谨的生活,包括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遵循社会主流的道德准则、维系井然有序的家庭生活等。
二、从发表《德伯家的苔丝》看市场对哈代的外围影响
那么,在上文描述的文化市场上,作为小说家的哈代是如何与读者、杂志主编等不同人群斡旋,如何应对与当时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呢?不妨以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为例具体观察一下。
事实上,《德伯家的苔丝》的发表过程充满波折。首先因观念差异,原本已购买了小说连载版权的蒂洛森公司取消了与哈代的合作。从1889年开始,哈代先后将一部分寄往《默里杂志》与《麦克米兰杂志》,但均因其中有不雅之处而被退回。随后,哈代一方面将小说的部分章节改为独立的更适宜成人阅读的故事,在《双周评论》与《国民观察家》上发表,另一方面又对小说进行删改,从1891年7月开始在《画报》上连载,历时三个月左右登完。与此同时,哈代又将原版小说投寄奥斯古德-米尔维因恩出版公司,使其以三卷本的形式面世。之后,此书尽管在评论界引起轩然大波,但在消费群体中仍大受欢迎,仅仅六个月内便连续出了四版,而后出版的单卷本也十分畅销。
再具体看一下哈代为突破出版困境所做出的改变。其一,哈代将苔丝被亚雷奸污、半夜为婴儿行洗礼这两个十分重要的情节从原稿中删去,分别发表于《国民观察家》和《双周评论》上,而这两份报纸杂志,前者创刊于1888年苏格兰,后者在创刊之初便声明旨在成为普遍性话题下各种公正思想的喉舌,包括政治、文学、哲学、科学、艺术领域。其二,连载于《画报》上的内容也已有所删改,例如,情节上,原本是克莱将四个挤奶女工抱过泥塘,后改为用独轮车推的方式;词句上,“不朽的神的首领——用埃斯库罗斯的话来说——已经结束了他对苔丝的戏弄”改为“时间——这个顶级的讽刺家——了结了他跟苔丝之间的玩笑”f等。
总体而言,这些为使小说能够顺利发表的修改主要是为了符合这一时期主流的价值观,尤其是道德、宗教等方面的规约,这是那些杂志主编们为避免“冒犯”读者,或者出于自身的价值评判,对哈代不断施压的结果。此外,从各版序言中可窥见当时的各色评论对于该作品的价值取向鲜有认同,例如对副标题中“一个纯洁的女人”的猛烈抨击,而哈代则对此十分敏感。
尽管哈代最终得以通过一家新成立的美国公司完整地出版小说原貌,但这一曲折过程,实质上已然对哈代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思考如何在主流价值观与真实意图之间通过巧妙的表达寻求一个平衡点,这在哈代之前的小说创作中并不鲜见,到《德伯家的苔丝》时,这种思考已较为纯熟了。
三、文化市场对哈代小说创作的实质影响
当直接的描写与表达受到或显或隐的限制时,哈代实质上选择了更加充分、大胆地运用其想象力,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委婉地将原初的创作构思呈现出来,隐晦地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真实观感。这一过程在哈代的小说中突出表现为暗示、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接下来将以《德伯家的苔丝》里的具体文本为例详细展开论述。
首先要说明的是一种较为明显的暗示。在苔丝第一次前往亚雷家认亲时,“她却不由得把她那玫瑰似的红嘴唇儿裂开,做出微笑的样子来,这样一来,叫那位面目深色的亚历山大看着,着实心痒难挠。”g再譬如说男主人公安玑对苔丝关注点的变化,从最一开始的“大眼睛”,到再度相遇时“清脆的声音”,直到大量出现的“娇艳生动的红嘴唇儿”。可见,在整部小说中,对于女主人公苔丝嘴唇的描写生动而又突出,而这正象征着苔丝出众的女性魅力,尤指对于男性的性吸引力。然而当时的社会风尚却并不允许他对其进行露骨的描写,那么,“红唇”这一意象便起到了恰到好处的作用,达到了与读者心照不宣的暗示效果。
除却这样集中而明显的暗示,还有一种典型的形式——将情欲融入景物描摹中。“芙仑谷的里面,土壤肥得出油,地气暖得发酵,又正是夏季的时光,在草木孕育繁殖的嘶嘶声音之下,汁液都喷涌得几乎听得出声音来,在这种情况里,就是最飘忽轻渺的恋爱,也都不能不变成缠绵热烈的深情”h。“草木孕育繁殖的嘶嘶声”“汁液喷涌”等无一不在暗示着两人心中相互交织的浓厚情欲。这样隐晦地寄寓作者想要表现的氛围或情感,反而增添了这部作品独特的美感。
当然,此外还有一种常用的暗示方式——用典,包括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亞戏剧、《圣经》、地方传说等,都能够间接表明作者未直接说出口的话。例如,“这种阴暗混合的特殊光景,常常使他想起复活那时候的情景。他绝难想得到,那个抹大拉女人,会就在他身旁”i。“抹大拉女人”在《路加福音》中多处可见其身影,如第八章第一节、第七章第三十七节。而将苔丝比作“抹大拉女人”,不仅使可能触及道德标尺的内容得以暗示的方式表现,且这一经典人物的象征意义也由此投射在苔丝的形象内涵之中,还使得故事更添一丝神秘的色彩。
总的来说,这种手法使得一部包含诱奸、私生子、情妇、谋杀、绞刑等元素的小说并不显得面目可憎,它在某种程度上冲淡了这些戏剧性情节可能令读者产生的不适感,并且借由看似拘谨的文字拉伸了整体文本的张力,增强了原本小说想要传达的悲剧意味。事实上,这种因社会道德标准而被迫使用的方法反而加强了小说的表现力,进而影响了读者的价值判断,引发了社会对于其中隐含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另外,暗示有时也意味着模糊化,当一个场景或人物被高度抽象后,不仅可塑性与可读性更强,而且常常能迸发出更浓烈的情感表达与更悠远的思想余味。
a 〔美〕克雷顿· 罗伯茨、 〔美〕戴维·罗伯茨 , 〔美〕道格拉斯·比松:《英国史(下册)》,潘兴明等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27—228页。
bd DAVIS P:The Victorian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第208页,第199—200页。
c 〔美〕阿尔伯特·格雷柯:《媒体与娱乐产业》,饶文静、谢静颖、王茜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7页。
e 〔英〕阿萨·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2015版,第306页。
f 聂珍钊、马弦:《哈代研究文集》,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83页。
ghi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4页,第225页,第198页。
参考文献:
[1] 克雷顿· 罗伯茨 ,戴维· 罗伯茨 ,道格拉斯· 比松.英国史(下册) [M].潘兴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D AVIS PT.he Victorian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宋 原放,李白坚,陈生铮.中外出版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 阿尔伯特·格雷柯.媒体与娱乐产业[M].饶文静,谢静颖,王茜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阿 萨·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M].陈叔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6]吉 本森.哈代和他的读者[A].张一鸣译.∥聂珍钊,马弦编.哈代研究文集.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7]哈 代.德伯家的苔丝[M].张谷若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8]杨 桂琴.19世纪后半期英国出版物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3.
[9]聂 珍钊,刘富丽.哈代学术史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作 者: 陈添翼,中央财经大学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