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逍遥游》的角度解读当代水墨
2021-04-01刘沛文
摘 要:本文从《逍遥游》中超越自然的艺术角度,解析当代水墨的创作形态。当代水墨更多地将主体呈现内容从物象上抽离,而多媒介的实验精神丰富了其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但在这个过程中,众多“无根”化的艺术作品背后也存在着与时代兼容的问题。曲健雄的作品在主观精神上的洒脱,加强了与现实社会生活间的联系,潇洒奔腾的实践精神及跨界的融合,形成了当代语境下的“形神兼具”。
关键词:逍遥 梦想 禅意 实践
一、《逍遥游》的艺术观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更,人们对传统水墨的审美标准和艺术目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水墨画的艺术历程正是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再创造,才出现了美盛、勇武、历法、生命。而这些变化均具有相互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庄子在《逍遥游》中谈到的鲲鹏说,物境随着心质的变化而不同,产生不同的状态,其中逍遥中的实验精神,不占满空间,随心而游,在当代水墨的创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这实验的过程中,同样更强调勇气的力量,从已经重复和尘埃落定的事件中吸取经验,才能在实验的精神中找到前行的动力从而摆脱其他侧面思想上的束缚。另一方面《逍遥游》中对自然无为的向往,也反映出当代水墨创作者在思考材料媒介与艺术家之间关系的问题,以及不同主义与作品之间联系的问题,皆以一个“逍遥”的心境去审视自己的艺术创作作品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再次解读。
二、当代水墨的逍遥精神体现
(一)当代水墨的禅意
禅意是源于禅宗中的佛学思想,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于修行方面来说更加平民化、人性化,强调的是自由闲适,不受束缚的禅境。传统水墨中文人画也是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物象上线条及水墨的表达追求的是一种禅境。这里的禅境与庄子所提的自然状态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之间皆表达的是心境上的一种眼光。而当代水墨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就像高名潞所说:“我对‘实验水墨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是它具有先锋性,可以区别于传统水墨包括具象的再现性水墨方式,我们的理想就是构建一个新的水墨秩序,我试图从非具象入手。”而在这多样性下的当代水墨的禅意,强调的是我们在面对历史的时候有一种主观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可以让我们今天不要再踏着历史的巨轮,来重复历史的悲剧,最终跳出水墨符号的本身,以介入现实的标准去探讨当代水墨的使命感和道德感。因为即使是再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也无法在当下社会中寻找到他自己所渴望的效果。很多当代水墨作品没有办法将他们独立于简单的绘画技法以及图案内容来定义,他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是艺术创作者构建的与观者之间的桥梁,同样也是一张织给大众的新艺术网。艺术创作者们基于历史的经验性总结出的禅境,去探讨当代水墨会更加全面和具体。
(二)曲健雄作品中的自然观
以《逍遥游》中自然观的角度去解读当代水墨,这里的自然观强调的是艺术家对生命观的再审视。其实艺术至少是艺术中的创作部分,关注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至于目的,要么是内在的,要么是超越的。就像庄子在《逍遥游》中谈到的,不要太在意名本身,实才是基础,才是最自然的,白云是白云,小鸟是小鸟,自己就是自己,不需要去辩论。从曲健雄《兄弟》作品来看,他对水墨形式和题材的见解,更多的是对客观物体在思维上的再概括,通过新媒体的表现手法处理,将现实中自己的历史碎片化记忆进行咀嚼再整合,也可以说是一种现代的“皴法”处理。作品中用碎片化记忆架构的现代社会高楼根基,像一座水墨所建造的山,也像是現代社会中的某个标志性建筑物,更像是他自己心中的一座山。所有历史过程的细节被无限放大,观者走入其中就像是展开在他们眼前的一个画卷。如若把曲健雄自己比作一个山,山里面长满了花草,有盛放的也有干枯的,有高耸的也有矮小的。曲健雄表现手法上的自然境界,不是在等待着浪的助力或者乘风扬帆,他任由太阳所给予的力量去自由发展,因为他坚信这是作为山和土地对太阳的敬畏,同时也是向宇宙发起的挑战。
(三)曲健雄作品中的实验性再解读
在美国长居多年的曲健雄,在创作过程中试图寻找一种中国语境下特有的方式和语言,去探索自己观念中对两个不同政治体系和文化国度之间的联系。就像他的作品《Yes,No》中,用英文的形态以中国式的发文,提出自己的问题,有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对两国环境,或者是对不同语境下艺术碰撞的发问。而我认为曲健雄更多的是站在一个今人的立场上去对过去的自己发文,在回顾历史和实践的同时将自己的作品平铺在大众的视野中。通过不断实践的经验给予观者和自己一个放大镜,从不同维度上去审视作品的创作形式,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以一个显微镜下观生物的创作形式去再次创作。而当代水墨强调的实践精神,正是需要去突破作品本身的属性架构,将其内在的细节进行无限放大。在这个过程中的细节被延展与思维解禁的同时,反而才能寻找到更深的生活中的文化积淀,以至观者与作品还有艺术家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因为当代水墨更关注的是艺术家介入现实的能力,如若抛开中国的语境背景,那艺术作品的存在是独立而无个体关联的,从本土语境去探寻材料艺术及形式艺术的创作才能体现出作品的灵魂。一个艺术作品的产生,不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象,更像是一本书。写一本好书,其中不仅要有艺术家在序言部分的主观想法,还要有目录部分的历史背景阐述,而如何去写好这本独一无二的书,更多的是需要有勇气的逍遥探索,寻找与其他同种类书的差异性然后再进行深入及不同角度的阐释,才会让读者读完之后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
(四)梦想的践行者
创造即为实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打破,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固然会面临着各方面的阻力。我认为这里的打破是面对阻力的一种捍卫,因为所有源于生活内容中的是非都是“社会”本身,这就是说他们在形式上都是趋同的。一个生活于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和现实生活中的画家,在思维观念上是不一样的,但这种思维的衍生过程会有多少不一样的呢?当代水墨中所展现出来的实验精神,也正是当代水墨在对自己形式的捍卫。而在这反复审视和捍卫的过程中,需要有一种动力,也就是《逍遥游》中梦想的力量。就像辩证法三大定律中的否定再否定定律一样,一个艺术形式的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打破而缺乏了对客观事物的再质疑,我相信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艺术主义发展都不是一条直线,而大多数都是呈螺旋状向上发展,互相之间存在着对立和质疑,都奠定了前进的步伐。传统要靠我们的双手焕发光彩,在此刻创造新的价值。传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形式不是关键,代代相承的是生命力,是业障因果。在当代水墨中有一种“梦想”的力量,我们可以把梦想定义为一种创造幻想的能力,先是敢想,从作品意义中跳出,去寻找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某个具体事件之间的联系。过去所留下的珍藏品,在时代的影响下穿上了新衣。只要有梦想去再创造,那么传统的辉煌会更有它的意义。用“逍遥观”的视角来审视当代水墨的创造思维,就是将实践后脑海中的经验擦净,再开始新的总结。
三、结语
《逍遥游》中的艺术观,就像是小说《放生羊》中所提到的生命感,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对生命观进行阐释,去正视人类在面对当下的困境及不惑所发出的声音。反观当代水墨创作者们在面对自己生命观所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正是时代所给予的,因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会有否定的存在。而在过程中我们要继续前进,就像庄子对朴素自然无为的向往与勇气,这在庄子《逍遥游》中的自然哲学与辩证哲学都有所体现。同样在当代水墨创作的过程中离不开批判思维的存在,面对质疑我们不仅要怀有保留的心态,更多的要用自己的“梦想”去证明和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用文化去进行架构,但这不是让我们用简单并直接引用古代寓言及古籍,摘出典藏书籍中的精髓部分进行附和牵引,这样会导致当代水墨的表达形式与中国文化直接脱节,从而分离两物。只有从修己入手,反复进行自我审视和隔时空的文化对话,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思维限制,艺术家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才能“形神兼具”。
参考文献:
[1] 蒂埃利·德·迪弗.Thierry de Duve Kant After Duchamp[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276.
[2] 高名潞.艺术不看人脸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271.
[3] 冈本太郎.传统即创造[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9:67.
作 者: 刘沛文,天津美术学院硕士毕业,研究方向:当代艺术。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