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愿服务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2021-04-01刘炳张淑媛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志愿服务

刘炳 张淑媛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不足,并通过探索发现可以通过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这一实践平台的积极作用,引导、帮助、支持受资助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从而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贫困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增强受资助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提升心理素质,增强实践能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等,让志愿服务与资助育人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在提高学生整体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也促进资助工作中德育功能的实现,最终达到国家资助育人要求的最高目标。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资助育人;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4.036

经过国家和高等院校历年的努力,资助帮扶渠道目前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通过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奖助学金等多种方式从经济上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定的帮助。但是,经过对困难生的观察以及近期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与同龄人相比他们更早的承担着这个年龄本不应该有的压力和痛苦,同时他们的心理上也存在着自我认同感低、难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对人际关系极其敏感、渴望融入集体被他人接纳又不愿意接受别人帮助的矛盾心理等问题。因此在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经济上支持的同时,研究和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成为当下值得调研的问题。

1 当前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以及不足

当前我校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最新出台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采取生源地贷款和高校贷款的借助政策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没钱交学费的问题,同时学校还通过对申请贫困生、建档立卡户等困难生进行公平公正的评定并且发放国家以及学校的奖助学金等方式使每一位家庭困难的学生能够专心上学没有经济上的负担。然而对于这些受资助的学生,他们虽然拿到了钱,但是绝大多数人感觉到并不是很快乐。具体原因如下。

1.1 拿到奖学金心里有负担

在调查中发现65%的学生觉得国家不应该无偿给自己发放奖助学金。这会让他们有种不劳而获的感觉,并且内心有一种想通过努力的做某事来弥补这种不劳而获的感觉。另外还有71%的同学拿到奖助学金后心存感恩但是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去报答学校以及国家,内心也是稍感愧疚。

1.2 虽拿到奖学金但其他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因为戴上贫困生的帽子而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较多,63%的同学认为在平时因自己的内向而使自己在学习中获得的可利用资源太少,没法获得外界的帮助;51%的贫困生认为自己不知道怎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太差;37%的同学觉得由于自己从小家境贫穷所在地区也贫穷,自己所接受的基础教育条件的差异导致自己来到大学与别人的差距较大;36%的贫困生因为自己的贫困而感到自卑,从而不愿意跟别人交流甚至造成心理阴影。除此之外,少数的贫困生还有其他一些没有提及的困难。

1.3 贫困生精神素质培养欠缺

在接受调查的一百多名贫困生中还有35%的同学认为自己接受国家和学校的无偿资助是应该的,那是自己作为贫困生应该得到的帮助,这些学生缺乏责任感和感恩意识,其身心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一现象也让我们明白注重经济资助的同时精神资助也不容忽视。

由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出当下高校仅靠国家的资助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生心理上的问题,只是一味地给困难生发放奖助学金也并不能使困难生彻底摆脱困难这顶帽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如今的困难生在得到资金上帮助的同时更需要学校组织一些活动从而培养困难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鼓励困难生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自愿做一些事情来弥补内心的不足,表达感恩之情。

2 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资助育人中的作用

在西方发达国家,在某种道义、良知、信念、同情心和责任感的指引下,在不受个人利益驱使和法律强制的情况下,为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甘愿贡献个人的时间、才能及精神,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人或人群被称为“志愿者”。这里志愿者的定义中所包含的与当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所缺乏精神恰恰吻合。大力提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当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所必需的。在调查“贫困生除物质资助外还需要的帮助是什么”的问题中,78%的贫困生认为需要提供的是更多参加志愿活动的平台。经过调查59%的学生自愿参加“受助学生服务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也有40%的同学也会看情况参加这种类似的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志愿服务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重大作用也蜂拥而出,具体如下:

(1)有利于受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培养团结协作、服务社会、感恩奉献的优秀品质,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和劳动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提升受助学生的幸福感和自我认同感。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生活上的压力,贫困导致的自卑心理,种种原因导致其幸福感普遍偏低,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受助与助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被认可被需要的快乐,来自他人的肯定,有助于建立起自我价值感,成为个人心理中生存意义的一部分,个人价值实现是人的心理中最深沉的一部分,因为人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构建自己的生存意义,确定自己在群体中的社会坐标,主观幸福感和自我认同感也由此而来。

(3)增强受助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经济能力、家庭环境等现实因素的限制,创新和实践方面的能力没能得到充分发展,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参加一些与专业有一定关系的活动,以及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相关团体培训,则有利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习得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新技能,在活动中发挥自身长处,增加社会实践经验,自身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

(4)提高受助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志愿服务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造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的机会。而基本上所有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都要与人打交道,无论是与合作同伴还是服务对象,都需要不断地沟通和交流,特别是遇到服务对象不理解的情况时,更考验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相比较于校园生活,志愿服务活动更能够锻炼学生,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克服心理难关,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在对参加志愿服务带给受助学生最大的收获调查中,82%的受助学生表明通过志愿服务接受了感恩教育确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73%的同学觉得志愿服务为贫困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特长、活动能力的机会;68%的受助生认为到自己获得了交流学习的经验。65%的受助生觉得资助活动可以发挥专业的优势,培养他们创新、动手、组织等各方面的能力。63%的同学觉得可以体验生活锻炼技能;还有46%的受助生觉得这样的活动可以与情况相似的小伙伴互帮互助,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彼此的心理、情感得到满足。

3 加大对受资助学生开展志愿活动的力度,创建好的志愿服务与资助育人机制

通过对受资助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志愿服务在资助育人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资助育人在高校中既起到资助的作用又能充分的达到育人的效果,将志愿服务与之结合是当下最有效可行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达到两者的有机结合。

3.1 提高受资助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在调查中发现82%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适当的给予受助学生一些精神上的激励如发荣誉证书来调动受助者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63%的同学觉得可以将志愿服务活动记录到受助学生的档案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责任感;57%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综合素质测评加分鼓励受助者参加志愿活动;51%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提供与专业相关的服务岗位鼓励受助者参加志愿活动;还有其他的认为可以通过物质奖励鼓励他们等。

3.2 解决志愿活动在资助育人视域下开展所遇到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65%的同学觉得服务的内容太单一,我们可以通过扩大志愿活动的类别,努力寻找合适的志愿活动类型,实现志愿活动主题多元化、活动内容综合化、活动方式多样化;60%的同学认为志愿服务的培训少,自身的能力无法完成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志愿技能免费培训的活动,给想参加志愿活动的同学提供一个机会提升他们水平的机会;同时学校也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并给予更多资金方面的支持。

3.3 努力探索发现好的志愿服务与资助育人机制并传承延续下去

通过解决志愿服务与资助育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努力探索各式各样的政策和方针让志愿服务和资助育人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力开展多角度多种类的志愿服务活动类型,如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让志愿服务与官方志愿组织紧密联系在一起开阔同学们的视野,让志愿服务的种类越来越多,从而可以让受资助的同学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能提高自我认同感、提高心理素质的机制,让资助育人在高校中发挥它最大的优点,并延续下来。

4 结论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给予困难生金钱上的资助,这些困难生更需要的是心理素质更进一步的提升,自我认同感得到最大的提高,能够更好地融入全部同学的工作和学习中。为了让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就要努力的想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方針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经济困难生在志愿活动中慢慢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资助育人工作也可以顺畅的开展,志愿服务在资助育人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孟亚平.志愿服务视域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J].职业与文化素质教育,2016,(02).

[2]汤盛扬.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资助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教师,2016,(14).

[3]王晓红.高校青年教师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研究[D].南京:南京工程学院,2016.

[4]吕艳艳.高校贫困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探索[J].学生与班级管理,2017,(02).

[5]陶金永,赵宏亮,黄琪琪,等.青年志愿者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高教,2010,(02).

[6]张博,杨景,孔难难,等.实践活动对资助育人工作作用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

[7]宋光辉,陈飞宇,丛宁,等.志愿服务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8,(18).

猜你喜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志愿服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与职业指导研究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