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基层党组织在攻坚脱贫中的作用
2021-04-01廖红雪
廖红雪
摘 要:边境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边境农村地区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提升边境扶贫效能中起着示范引领、桥梁枢纽、服务保障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效。当前边境农村基层党建在助力攻坚脱贫的过程中存在着缺乏组织力,战斗力较弱、服务能力不足、治理理念落后等问题。位于中越边境的靖西市,狠抓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组织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建+”的扶贫模式,以党建助推攻坚脱贫,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靖西市以基层党组织助力脱贫的实践经验对边境农村贫困区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边境农村;攻坚脱贫;作用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4.008
0 引言
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边境稳定,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边境地区的发展状况,针对偏远落后的边境地区,在交通、贸易等方面进行了政策上的倾斜,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发展,但是由于边境地区地处偏远、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基础薄弱,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很多地方仍然没有完全摘掉落后贫的帽子。在这关键时期,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工作的作用,补齐基层党建的短板,是当前边境农村地区各基层党组织和扶贫党员亟待解决的问题。靖西市将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以基层党组织助力脱贫,为边境贫困地区完成脱贫攻坚的重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 边境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攻坚脱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在边境农村开展扶贫工作的前沿平台,是扶贫工作的一线指挥部,在攻坚脱贫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强化脱贫攻坚的效能。
1.1 在提高边境农村脱贫效能中起着示范引领的作用
边境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起着示范作用,引领着贫困群众走向致富之路,解决好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最关心的贫困问题。这是我们党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作出的回应。边境地区因自身的特殊性造成的扶贫工作的难度和广度同时也要求基层党组织做好示范引领。首先是政治方面的引领和示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的基础,是农村治理的主体,在农村的建设发展中起着领导核心作用,因此基层党组织应利用自身优势,使群众紧紧团结在中央周围,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使群众认可且落实党的政策,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凝聚群众脱贫致富的力量。其次是思想上的引领和示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既要扶智更要扶志,边境贫困群众只有摆脱贫困意识,树立脱贫志向才能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上起着引领示范的作用,带头摆脱落后的思想,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斗志,引导贫困群众由被动脱贫转向主动脱贫,实现“造血式”脱贫。最后是行动上的引领和示范。基层党员在边境农村扶贫的奋斗中起着引领作用,是贫困群众的致富领路人。农村党员作为致富带头人,勇于承担发展风险,率先接受新知识,做新興扶贫项目的先行者,为贫困群众做行动上的表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旗帜作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
1.2 在提高边境农村脱贫效能中起着桥梁枢纽的作用
边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和国家与边境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中间纽带。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边境农村开展工作的基础平台,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实况最为了解,这也使其成了协调各部门及各个社会力量参与脱贫的中间纽带,在扶贫工作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发挥着桥梁枢纽的作用。其桥梁枢纽作用主要体现在自上而下的信息传达和相关政策的解读和落实上。一方面,基层党组织担任解读及落实中央及上级组织相关政策的功能,扶贫党员干部具有向贫困群众传达中央的扶贫政策及结合地域优势将扶贫政策落实到具体的贫困户上的职责。另一方面,边境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和边境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应及时向党和国家总结、汇报边境贫困区的现状、扶贫工作的进度以及扶贫工作开展所面临的障碍及在扶贫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为相关部门及时调整扶贫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实现因村施策、户施策的扶贫工作格局。基层党组织还担任宣传的职责。攻坚脱贫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仅仅单独依靠某个部门是很难完成的,需要充分调动各个方社会力量参与到其中来,在这一过程中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担任宣传的职能,积极宣传扶贫工作的现状,展示阶段性的扶贫成果,动员各方扶贫力量,促进相关产业或项目有效推进,协调沟通帮扶机构,相关合作企业,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做到各个部门协同发力,各项扶贫政策均有效落实。
1.3 在提高边境农村脱贫效能中起着服务保障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为贫困群众提供服务的主要基础平台,农村的发展和治理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在攻坚脱贫任务的要求下,边境农村地区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保障作用。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起着服务保障的作用是落实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必然选择,也是边境贫困地区提高扶贫效能的现实选择,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边境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经济领域的服务保障作用。基层党组织作为边境农村经济的总抓手,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服务,通过挖掘特产农产品资源,推广实用农业技术,加强技能培训等方式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二是民生领域的保障作用。因地理因素等的因素的制约,边境农村地区民生事业发展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就业、医疗等服务体系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的载体,是解决人民群众民生需求的主要平台。在攻坚脱贫的大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应发挥服务保障作用,使党的和国家的民生政策落实到每个贫困户上,做到贫困群体兜底保障全覆盖。三是文化领域的保障作用。贫困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在文化层面,边境贫困地区信息闭塞,文化基础设施薄弱,且边境地区是思想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易受境外各类文化的影响。为防止境外文化渗透,保障边境的文化安全,促进文化发展,边境基层党组织具有提供基层文化资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责功能,从而提升贫困群众的文化服务需求,引导群众形成主流价值观,着手以党的先进思想占据群众思想阵地,增强边民的对中国民族的认同,改变贫困群众思想落后的局面,从文化上助力脱贫。
2 边境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短板
当前,我国边境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建设与攻坚脱贫工作进度存在着不协调的矛盾,成为制约基层党组织在攻坚脱贫中发挥作用的突出短板。
2.1 基层党组织的引领示范作用没有高效发挥
2.1.1 党组织涣散软弱
边境农村基层党组织,仍然存在着缺乏凝聚力,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这影响了组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一方面是组织管理形式已不符合边境农村党员流动性增强的管理需求。边境农村地区地处偏远,不少青壮年外出务工,其中也有不少的党员,这些党员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村,流动性较大,基层组织针对流动性党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使得流动性党员长期没有参与组织生活,导致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活力。另一方面是组织形式已不符合边境农村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当前农村的大部分地区都开展了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已出现农业园区,产业协会等经济实体,有些乡村已有合作社,但是游离于村级党组织之外。此外脱贫事业是一项大工程,部分边境农村基层党组织仍旧以行政区作为划分组织的凭据,在单一的组织模式下,各村组织各自为战,难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共同发展,特别是贫困村级组织,能力有限,缺乏发展经验,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应对扶贫工作中的难题,已不符合新时代下边境农村扶贫项目规模化的发展要求。
2.1.2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
农村基层党员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参与者,也是主要带头人,是在脱贫攻坚事业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但是,在边境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脱贫行动上思想领悟上的示范带头效果不突出,没有扮演好领头羊的角色。首先,基层党员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带头脱贫致富能力有限。边境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留守村庄,青壮年人外出打工,中年党员占多数,青年党员占少数,党员年龄跨度大,且以大龄党员为主,由于年龄限制,致富带头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学习吸收能力较差,缺乏创新思维和闯劲,削弱了党的攻坚脱贫的战斗力,没有成为群众的标杆,无法带领群众寻找正确的致富路子。其次,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还体现在部分党员缺乏先锋意識和党性修养。边境地区基层党员既有固守边关的重任也肩负着带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使命,因此不能忽视对基层党员进行党性教育。但是边境部分地区忽视党员的党性教育,党员教育活动少,教学形式单一,这造成了基层党员党性意识的淡薄,没有把在攻坚脱贫事业中充当先锋战士当作是党员的义务和使命,这直接影响了党员先进模仿作用的发挥,挫败扶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无法在扶贫建设中做表率。
2.2 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保障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2.2.1 扶贫干部服务贫困群众的意识薄弱
人民群众是实现攻坚脱贫的主体力量,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引导群众,发扬群众的根本力量。但是部分党员在服务意识上与攻坚脱贫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是扶贫党员的党性觉悟不够高,在边境地区出于维稳和扶贫的需要,党员的党性修养更应重视。但边境农村地区观念落后,部分党员党性觉悟不高,没有领悟到攻坚脱贫的紧急性和必要性,仅以扶贫任务作为服务的依据,忽略了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没有担起扶贫干部应有的责任。其次是攻坚脱贫的信念不坚定,边境地区信息闭塞,观念落后,部分扶贫党员仍然存在“等”“靠”的思想,缺乏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对我国现阶段的脱贫政策和措施缺乏理性的判断,对边境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闭塞的交通等贫困障碍产生畏惧心理,更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艰巨的任务缺乏信心,对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缺乏恒心。
2.2.2 部分扶贫干部服务群众的底子不足
农村基层干部是深入扶贫一线的直接政策执行者,其自身的服务能力影响着整体脱贫成效。但是边境地区因落后、贫穷,扶贫人才稀缺,部分扶贫干部的综合素养和扶贫能力仍未达到攻坚脱贫的要求。一是理论功底不足。村级干部领悟政策的核心是高效开展扶贫工作的基础但是部分干部在深入贫困户宣传时暴露了关于扶贫理论知识方面的短板。二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在深入村户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不能灵活变通,缺乏创新的方法,及时解决,三是服务贫困群众的方法不科学。服务方式上简单化,部分村级组织扶贫仍然延续以输血式扶贫方式而忽略了输血式的扶贫方式,直接给贫困户现成的物资资助,既不扶“智”,也不扶志,没有激发贫困户的扶贫斗志,没有引导贫困户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导致贫困户还面临着再次返贫的风险。服务内容上缺乏针对性,调查中发现边境地区部分农村组主要以“两不愁,三保障”作为硬性服务指标,围绕该指标提供服务,而有的党组织忙于应付各类扶贫材料上,其提供的服务内容与贫困户的实际需求不匹配,这给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设置了障碍。
2.3 基层治理理念相对滞后
基层党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中间纽带,也是基层治理的主体。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治理理念相对滞后,最突出的问题是法治观念滞后,没有充分调动群众广泛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虽然边境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了进展,但是多数群众的陈旧观念仍没转变,部分党员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些农村基层党员法治意识薄弱,在处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的时候不能科学引导群众运用法治的思维去解决冲突,仍然存在浓厚的“人治”思想。其次,根据调查,边境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群众参与度低、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因为是边境农村组织对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参与攻坚脱贫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动员贫困群众积极主动加入到脱贫项目中,没有能够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斗志,也没有能够组织和发动社会各力量,凝聚攻坚脱贫的强大合力。
3 推动边境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积极发挥作用的建议
3.1 推行党建联建模式,提升党组织力
边境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边疆稳定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推行党建联建的模式,不但为扭转边境农村地区基础党组织基础薄弱的严峻形势,而且可以实现共享交流,可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边境党建的资源整合共同发力,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和服务保障功能,联合发挥组织优势,为攻坚脱贫提供组织保障,联合推动边境地区的发展,加速边境贫困脱贫进程。靖西市给予基于抵边贫困村党组织组织力涣散、组织基础薄弱的实际,创新抵边基层党组织党建联建模,推行支部共建制度,由先进党组织牵头,开展支部联联谋联建提升边境贫困村党建水平,实现边境基层党建一体化建设,打造组织力强,脱贫能力强的党建联盟。以龙邦镇为例,靖西以龙邦镇试点利用了龙邦口岸创建国门党建联盟区,由党委带头,将跨境经济合作区边防卫生院、党组织与该镇的抵边村党组织对结联建,建立民主议事等工作机围绕贫困村组织建设问题、脱贫问题开展工作。总之靖西将农村党支部、社区党支部、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边境党建工程通过联建模式助力抵边贫困村的党支部,打造了具有靖西特色的国门党建联建的立体模式,形成边境党建联动的格局,进一步提升了组织力,为实现靖西兴边富农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3.2 坚持四个引领,强化领导核心地位
边境层党组织是边境地区脱贫一线的核心指挥处,应始终坚持坚持“四个”引领,促进引领核心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增强党员的政治动员力,把党中央的相关政策落实到每个贫困群众当中,通过开展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扶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好使命感,把把党员的身份自责义务与攻坚脱贫工作高度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站位。靖西市以两会一课为教育主题,开展党员党性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将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一致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二是突出行动引领,基层党组织走好行动表率,以实际扶贫行动带动贫困群众广泛参与到扶贫事业当中去。靖西基层党组织配好“头雁”为各村级集体经济发力,选配强29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员,并以每个村配3-5名干部作为领路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三是重视思想引领,党员要做好自身的思想改造,做好表率,克服落后思想,党组织应以通俗的方式开展扶贫思想的宣传。四是靖西南坡乡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宣传南坡乡人民自力更生的典型,激励南坡人民立志脱贫引导并鼓励贫困户增强自我造血能力,由被动脱贫走向主动脱贫,形成了经典的南坡乡精神。靖西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学习南坡乡精神,根本上解决了内生动力的问题。
3.3 重视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增强战斗堡垒作用
3.3.1 重视基层领导班子的建设
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打赢攻坚脱贫战的指挥中心,其中支部骨干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必须要抓住这个“关键少数”。靖西构建攻坚脱贫的帮责任链,落实好乡镇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驻村第一书记和两委干部帮扶责任,增强基层扶贫干部的扶贫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村干部管理方面,靖西建立党建扶贫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多层级、多手段激励在扶贫事业中取优异成绩的村干部和优秀村两委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子。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培养后备村干部,通过分类选派好,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积极培养后备村干部,为抵边贫困地区实现兴边富农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干部作风建设方面,靖西市在扶贫领域开展专项开展“六紧盯”行动,严肃扶贫领域腐败之风格纪检督察部门监督责任,展更好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供了作风保障。
3.3.2 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要在脱贫攻坚战役当中充分发挥基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就应重视对基层党员的培养,塑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扶贫生力军。一是针对边境基层党员开展党性教育的培训,使党员坚定为党和人民服务的信念,领悟到自身担当着固守边关的重任和带领人民群众攻坚脱贫的使命,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中始终保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良好的优良作风。靖西全面推行两学一做学习常态化,创新推行三会一课,创办党修养专题培训班,提高基层党员的党性修养。二是积极培训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增强带头人的致富能力。靖西着力培养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整合市委党校资源,涉农部门教学资源,发挥习近平讲习所、农家课堂等实训基地的优势,对农村党员开展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培训,力培养全方位的服务于扶贫结,一支懂农村、会扶贫、懂农民的高服务水平的扶贫队伍。
3.4 探索多种党建+的模式,创新服务方式
攻坚脱贫已进入收官阶段,但边境贫困地区仍然存在难咬的“硬骨头”,基层党建的服务功能不能有效发挥,这要求边境农村地区基层党建要突破传统的党建思维。靖西结合自身实特色,成功探索出党建+模式的下的边境地区脱贫之路,创新了党建发挥服务保障作用的方式,在实现脱贫提供服务保障的功能的同时也促进党支部的发展。
3.4.1 党建+产业,点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特色集体产业是打好攻坚脱贫战的重要基础。边境地区处偏远,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应采取党建+产业的发展模式,为集体产业发展的注入新的动力。靖西把村级集体经济摆在突出的位置,结合靖西特色以三种一养的产业为有效抓手,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建的服务功能,抓手推进发展。一方面,党组织引导村民成立村合作社务实村集体经济的领导机构,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此外党组织鼓励村级组织采取”党支部+合作组织+贫困户”模式,提高了村级集体经济的治理水平。另一方面,明确市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三级书记”相关责任,落实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机制。
3.4.2 党建+群建,助力易地搬迁新发展
易地搬迁是对于因地理位置致贫的贫困区实现攻坚脱贫的有效手段,在搬遷后续帮扶工作中采取党建+群建的共治模式,有益于推进党群工作双效推进,加速脱贫进度。靖西市建立异地搬迁安置点后,成立康城社区,充分发挥党建的优势,鼓励并支持群团组织中的党员入组,以党员纽带,成立党群服务中心,形成党群共治攻坚的网络化管理,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平台,成功打造了党建+群建助力脱贫模式。此外社区协同党群服务中心,将党建资源转化为扶贫资源,协助建立扶贫车间为贫异地户提供就业岗位,配套教育卫生服务站,进一步解决异地搬迁后续防止返贫的问题。总之在异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中创新使用党建+群建模式,能够更要有效的团结群众,实现新设小区高效治理的同时发挥党建的服务保障功能,整合党建资源,实现从就业、教育等各方面面进行帮扶。
3.4.3 党建+边贸,拓宽边民致富新渠道
“一带一路”是我国边疆获得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边境地区可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搭上“一带一路”建设的快车,以党建资源助力边贸发展,开展边境互市贸贸易,带动边民进行创收。靖西立足自身与越南接壤的地理优势,将自身边境优势与党建资源相结合,以党建为纽带,挥党建的组织优势和保障服务功能,探索中越边贸发展新路子,促进边民脱贫。在党建+边贸扶贫模式中,靖西于突出党员带领边民共富的责任,出台红利政策鼓励边境村级党组织或者党员带头,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成立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引导边境村成立合作社,推行支部+边贸互助组模式成立151个便民互助组。参与边民互助组,其中最为显著的代表有:龙邦成立了边民互市贸易区。龙邦镇已成立5个互助组,由村两委成员或者村民小组长担任互助组组长,抱团开展边贸,形成兴边富农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徐明强,许汉泽.新耦合治理: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的双重推进[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3]李鹏.靖西“6大工程”强党建促脱贫[N].百色右江日报,2017-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