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武陟:“众筹养老”绘就农民晚年幸福图景
2021-04-01
编者按:农村养老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乡村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涉及养老资源供给、成本分担、模式创建等一系列问题。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通过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发展为老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兴建村级慈善幸福院,探索建立政府扶持、慈善助力、村级主办、个人低偿入住的“众筹式”养老模式,激活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事业。这种“众筹养老”模式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近年来,河南省武陟县通过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发展“为老”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建设以政府扶持、慈善助力、村级主办、个人低偿入住为特点的“众筹式”村级慈善幸福院,老人每月只需缴付100元即能享受低成本高质量“不离家的集体生活”。目前,全县共有村级慈善幸福院150所,惠及群众3.2万余人,连续多年获得“中华慈善奖”,并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河南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一、因村制宜 建强活动场所
武陟县隶属河南省焦作市,总人口74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1.7万,占总人口的15.8%;80岁以上高龄老人1.3万,占老年人口的12.7%。对此,武陟县委、县政府全面调查摸底、广泛听取民意,依据集体经济收入状况和老年人口数量等村情,制定各村慈善幸福院建设规划,因村制宜推进建设。
一是场地选址据实情。2013年,武陟县率先建设的10个村级慈善幸福院试点投入使用,运营效果受到群众好评后开始逐步推广。对具备新建条件的村,高标准建设慈善幸福院;对不具备新建条件的,立足改扩建,通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将闲置的旧大队部、医院、学校、祠堂、农家庭院等进行改造使用,降低投入成本。
二是建设规模设底线。武陟县规定慈善幸福院建设标准原则上不低于300平方米,各村量力而行,根据老年人数和村民养老服务需求以及村情实际,由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确保每位老人都能享受同等待遇。以大虹桥乡西温村为例,该村老年人口较多,建成村级慈善幸福院面积达2000平方米。
三是功能设置标准化。为确保每一位农村独居、空巢、特困老人都可以安享晚年,慈善幸福院在功能设置上统一标准。每个慈善幸福院均配备“四室一场”,即休息室、配餐室、文体娱乐室、健身康复室和室外活动场地,做到生活、娱乐、医疗设施一应俱全,确保老人居住舒适方便。
二、多方合力 众筹运营资金
提供低价高质的养老服务,关键问题是资金从哪儿来?武陟县通过“政府扶持、慈善捐赠、乡村补充、企业帮扶”方式众筹资金,用于慈善幸福院建设及运营,解决政府唱“独角戏”、资金严重匮乏等难题。
一是政府扶持。武陟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采取慈善幸福院星级评定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发放至各村慈善幸福院,用于入住老人的生活补贴。同时,通过政府采购方式为每所慈善幸福院配备不低于3万元的电视机、空调、冰柜、消毒柜、床、桌等设施设备。
二是慈善募集。武陟县设有三级慈善平台——村级慈善工作站、乡级慈善分会、县级慈善协会,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2019年,武陟县直各部门以及各乡镇、企业、村、个人,通过各种办法和活动载体,积极筹措善款资金,全年募集资金达2200余万元。
为充分调动慈善爱心人士募捐积极性,武陟县通过用爱心人士名字命名慈善幸福院和游园,按捐款人捐资额度颁发金、银、铜奖牌,设立功德碑和功德墙等形式,使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
三是乡村补充。武陟县大力推行“以地养院”模式,结合村情盘活土地等资产资源,收益固定用于幸福院的日常费用补贴。在北郭乡赵马蓬村,村两委从群众手里回流30亩土地做为“爱亲敬老”田,收益专项用于慈善幸福院日常补贴。嘉应观乡御坝村每年将养殖小区承包费中的10000元用于补助慈善幸福院。部分经济较好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
四是企业托管。武陟县积极鼓励爱心企业、义工团队帮扶托管、兜底慈善幸福院,全县由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支持的慈善幸福院达18家。河南四合印务有限公司、河南车邦有限公司每年分别帮扶嘉应观乡大刘庄、御坝村慈善幸福院2万元。焦作汇力康食品、武陟华兴驾校、福安商砼建材等企业帮扶慈善幸福院16万元,定期提供米、面、油、鸡蛋等生活物资。
三、创新形式 深化服务内涵
不仅要养老,还要养得好。武陟县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深化慈善幸福院服务内涵。
一是饮食菜单健康营养。“自己拾柴火做饭,常常是做一顿吃一天”是不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常态。在村级慈善幸福院,厨师们会根据老人身体情况合理安排饮食,老人们一天三顿吃得不重样,吃完还不用刷锅洗碗。武陟县以村级慈善幸福院为平台,为全村老年人开展饺子大餐、孝亲敬老慈善大餐等活动,通过村两委组织、村民自行捐款承办、义工团队全程参与的方式,为老年人改善伙食,让更多人参与传承孝道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
二是精神食谱丰富多彩。慈善幸福院通过开展“套餐式”文化服务,设立精神文化生活“食谱”,为老人提供电视、广播,经常开展送戏曲、送电影服务,定期开展主题讲座、文体比赛等活动。老人们也可开辟慈善小菜园、养殖园,自行组织门球、象棋、跳棋、手工剪纸等活动,实现乐有所乐、学有所学、比有所比、为有所为。走进圪垱店镇西王庄村慈善幸福院,唱戏的老人并没有影响摔鞭老人的热情,院子里的热闹也没有打扰屋里人下棋打牌,还有围在一起拉家常的、学剪纸的,其乐融融。
三是义工服务全面周到。武陟县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相继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或义工服务队,定期到慈善幸福院组织开展“慈善送服务下乡”“慈善情·健康行”“关爱空巢老人”等活动,开展义诊、理发、送戲下乡、文艺汇演、心理咨询、打扫卫生、帮厨帮活等“为老”服务。目前,武陟全县共成立志愿者服务队120余支、义工团队20余支,团队成员多达3万余人,年服务老人达10万余人次。
四、做实走稳 动员各方力量
社会从来不缺乏爱心,但缺少引领和平台。武陟县党委政府主动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将农村养老需求与社会爱心慈善资源相对接,形成一种畅通机制,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工作。
一是政府先行引领,做实民心工程。武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连年将慈善幸福院建设列入民生领域重点项目予以实施,每年下拨200万元资金予以扶持。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构建起“低成本、广覆盖、就地入住”的农村养老体系,满足了老年人最迫切的养老服务需求,解决了农民群众最揪心的老人赡养问题,消除了农村干部最头疼的家庭矛盾根源,为群众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同时也创新了管理农村事务、服务基层群众的新载体,树立了基层党组织新形象。
二是慈善蔚然成风,激活社会资源。武陟县通过慈善幸福院这个孝慈平台激发了全社会的爱心,志愿者、义工团队次第涌现。目前,全县每80人中就有一个为注册义工,不少常年跑寺庙、烧香拜佛的村民也转变成了慈善义工。依托村级慈善工作站,武陟县充分发挥慈善工作渠道多、参与人员广的优势,为社会成功企业、爱心人士创造了一个献爱心平台,让贫困群众感受到了慈善温暖,传承了慈善济困扶老的美德。
三是市场驱动强化,提升服务质量。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慈善幸福院的发展必须上档升级,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武陟县引入河南春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和焦作阳光养老服务公司,依托北郭乡蔡庄村、龙源街道东石寺村慈善幸福院,投资400余万元,对两所幸福院进行整体适老化改造,利用专业服务团队和社工组织,为老人及特困对象提供助餐、助浴、医疗保健等服务,从而实现城乡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专业化、社工化运营,提升养老精细化服务质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