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之密:强化技术供需对接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2021-04-01拓晓瑞

广东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注塑机挑战赛广东

文/拓晓瑞

[导读]

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之密”或“公司”)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中国装备技术领域的标杆企业。公司通过与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暨2020广东创新挑战赛(以下简称“创新挑战赛”)有关获奖项目主要完成单位进行对接合作,解决了技术难题,同时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伊之密顺德高黎总部

伊之密顺德五沙生产基地

伊之密美国俄亥俄工厂及北美技术中心

伊之密印度古吉拉特邦工厂

伊之密苏州吴江生产基地

《广东科技》:请简要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

伊之密: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注于模压成型装备制造领域,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装备供应商,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中国装备技术领域的标杆企业,伊之密现已成立注塑机、压铸机、橡胶注射成型机、高速包装系统、机器人自动化集成系统等多个事业部,在装备制造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生产基地分布国内外,占地总面积超40万m2,拥有职工2800多名。

一直以来,伊之密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布局建设了广东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多个研发创新平台,并在德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在美国、印度建立了技术服务中心,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销售网点,打造了一支研发实力强、梯队合理的科研人才队伍,目前各事业部中技术研发人员合计约400人,占比15%左右。

为进一步提升伊之密科技创新能力,2016年公司邀请全球最大注塑机制造商之一的奥地利恩格尔公司前首席技术官韦伯博士(Dr.-lng.Hans Wobbe)担任首席战略官,负责伊之密的国际化战略及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制定,不断开发创新产品和工艺,并主导在中国总部建立新材料新工艺测试中心。目前,伊之密在国内已先后建立起顺德高黎、五沙和苏州吴江三大生产基地,实现产能全面升级。2017年,伊之密印度工厂正式投产,HPM北美新工厂也投入使用;2019年,伊之密越南公司正式开业,主要开展注塑机、压铸机及零配件销售、产品展示和技术服务,为当地客户提供迅速便捷的销售及售后服务。至此,伊之密全球化经营战略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伊之密将着力打造所在领域的世界级企业,为全球客户创造更佳的投资回报和客户体验。

《广东科技》:请介绍创新挑战赛有关获奖项目及技术解决方案与公司对接、落地的情况,及其对完善企业创新研发机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伊之密:我们与本次参赛获奖项目单位上海离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对接,并已经与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进行了相关合作,具体合作方式是由伊之密根据公司技术攻关提出需求,然后由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开发相关产品。目前双方合作对接比较顺利,已进入样品试制阶段。创新挑战赛这一平台,为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重要途径,同时对完善企业创新研发机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实现互利双赢。对技术提供方来说,通过参加创新挑战赛,能够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和方案及时向社会公开展示,方便社会各界特别是有技术需求的企业比较全面地了解技术供应方的研发实力和最近技术研发成果,为技术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了绝好机会;对技术需求方来说,通过参加创新挑战赛,能够及时了解其他科研单位技术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并与技术供应方进行对接合作,既能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又可以减少企业研发投资成本,对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伊之密加工中心

伊之密注塑机车间

《广东科技》:公司提出技术需求的契机是什么?创新挑战赛带给公司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伊之密:近几年,在模压成型专用机械等几个特定行业经常出现非设计原因造成的机器缺陷,对公司技术研发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较大影响。目前,公司内部设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我们只能寻求外部的帮助,通过参加政府组织的相关活动了解到有一些机构拥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直接借用,实现“借脑”发展。

创新挑战赛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获是:赛事活动给技术供需双方开展对接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机会,让我们及时了解到其他单位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科研成果,大大开阔了视野;同时,可以让一些研究机构的技术研发成果转为特定行业运用,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广东科技》:已对接的技术和方案给公司带来了哪些经济和社会效益?

伊之密:本次对接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解决了因非设计原因造成的机器缺陷问题,提高了公司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为公司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也大大增加了客户重复购买公司产品的机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同时,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案优化了公司的生产和管理流程,大大减少了相关环节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开支,极大地节约了资源,为公司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广东科技》:公司对进一步办好创新挑战赛、完善产学研对接合作机制、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何意见和建议?

伊之密:我们的建议主要有:一是建议创新挑战赛进一步扩大组织规模,吸引全国各地更多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及企业参赛,进行同场比武,展示更多好的科研成果和解决方案。二是建议举办方建立常态化技术供需对接机制,建立技术“线上+线下”对接平台,通过组织创新挑战赛,有效整合各方技术资源,搭建技术成果资源库,及时收录技术提供方的最新成果;同时建立技术需求清单,并及时更新和公开发布技术需求信息,帮助技术供需双方进行精准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三是建议政府部门投入更多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创新挑战赛的举办,进一步加强对创新挑战赛的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创新挑战赛,提升创新挑战赛的举办水平和质量。

伊之密A5S升级版标准型高端伺服注塑机

伊之密C系列高端多物料成型注塑机

伊之密SKII通用型精密伺服注塑机

伊之密FF飞凡系列电动注塑机

猜你喜欢

注塑机挑战赛广东
注塑机料筒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基于TRIZ与知识库的创新模型构建及在注塑机设计中的应用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广东舆情
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的注塑机合模机构
液压注塑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