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有效对接创新链、产业链精准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平台

2021-04-01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成果与区域处

广东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院所挑战赛组委会

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成果与区域处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加快建设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根据《科技部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20〕145号)要求,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广东省科技厅”)继续主办中国创新挑战赛,同步举行2020广东创新挑战赛,其中,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由广州、东莞、中山具体承办,2020广东创新挑战赛由佛山、江门具体承办。

按照广东省科技厅统筹、地市联动的方式,由广东省科技厅设立赛事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进行指导,各赛事承办单位选取各自的优势行业和重点行业开展工作。组委会由各赛事承办单位、实施单位组成,负责此次赛事的计划安排、组织协调、具体执行、社会宣传、技术保障等工作。

活动成效: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协作网络

此次赛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以需求引导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平台,大力推进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难题招贤”“揭榜比拼”的创新机制,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推动技术创新需求与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充分对接,有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的对接,建立常态化的需求对接服务机制,逐步形成广东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协作网络。

此次赛事得到了科技部火炬中心、广东省科技厅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自2020年7月2日正式启动以来,历经近5个月,线上线下联系、走访企业数百家,共征集486项技术需求,占全国技术需求征集总量的近五分之一;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联动了近100家科研院所,提供242项解决方案,达成意向合作80余项,对接成效显著。媒体宣传覆盖了电视台、报纸媒体、网络主流媒体、新媒体等渠道,累计发稿数百篇次。其中,广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共挖掘超过100家企业技术需求34项,联动5家科研院所,实地走访超20家企业,对接20个解决方案,达成10项意向合作;东莞聚焦新材料,共挖掘技术需求217项,联动50家科研院所,实地走访72家企业,对接105个解决方案,达成30项意向合作;中山聚焦生物医药,共挖掘技术需求132项,联动25家科研院所,实地走访25家企业,对接85个解决方案,达成逾20项意向合作;佛山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共挖掘技术需求63项,联动16家科研院所,实地走访20家企业,对接20个解决方案,达成7个意向合作;江门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共挖掘技术需求40项,联动3家科研院所,实地走访30家企业,对接12个解决方案,达成8项意向合作。

赛事服务平台

挖掘需求:加快技术需求与创新成果的精准对接

组委会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和多思路挖掘需求的工作方法,深入调研龙头企业、规上企业、上市企业、高新企业、初创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企业108家,广泛联动产业发展协会、新型研发机构等34家本土创新机构逆向推荐企业需求。其中,广州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面联动了以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共挖掘技术需求34项;东莞全面发挥其以材料实验室为核心的新材料创新产业基地优势,重点走访和调研了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共挖掘技术需求217项;中山积极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国际合作创新区,重点走进了以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企业,共计挖掘技术需求132项。

第一,采取多种形式挖掘需求。一是线下实地走访,专家联动。2020年7月开始,组委会组建需求挖掘专家小组,深入分析产业链条,分批次、多层次、高密度走访企业,挖掘企业创新难题;同时联动高校院所的行业技术专家、产业专家等,共同对企业的技术需求进行挖掘及初步对接沟通。在东莞,共组织26位专家,联动走访19家企业;在中山,共组织20余位专家现场走访25家企业。二是园区孵化器宣讲。对于中小型企业,组委会广泛联动区域内孵化园区,走访高新区内孵化器园区,对园区内企业进行中国创新挑战赛的宣讲及企业技术需求摸底,并通过线下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挖掘企业技术瓶颈及未来发展规划的技术需求。在东莞,累计走访松山湖高新区内孵化器园区17家;在广州,举办2场宣讲会。三是创新服务机构联动。组委会广泛联动当地产业协会、行业协会、新型研发机构、投资机构等本土创新机构,推荐企业需求、联络会员单位和龙头企业,以座谈会、直连企业、线上报名、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挖掘企业行业共性需求。四是线上广泛征集。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广泛征集企业技术需求,由广东省科技厅指导,委托广州博士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服务平台在赛事启动仪式上正式上线,该平台以寻找需求为导向,以对接解决方案为抓手,为企业提供资源对接的机会。五是线上线下,全渠道宣传无缝衔接。组委会通过多媒体矩阵,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今日头条、南方+等媒体平台上进行广泛宣传,发动53家专业媒体,累计发稿近400篇次。主要发稿媒体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网、《南方日报》、《东莞日报》、《广州日报》、《中山日报》、《羊城晚报》、广东卫视《广东新闻联播》、广东卫视《晚间新闻》、东莞电视台、36氪等,宣传成效显著。

第二,积极发布需求。一是参加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的需求集中发布会。2020年8月28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举办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需求集中发布会,广东省科技厅积极组织各赛事承办单位参加,并推荐了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作为广东的重点需求代表进行技术需求发布。二是举办需求发布会。2020年9月9日,广东省科技厅在广州举行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暨2020广东创新挑战赛需求集中发布仪式正式举行。需求发布会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设主会场和分会场,主会场设在广东省科技厅,各赛事设分会场,依托“博士云”平台进行线上发布。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海涛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从创新技术需求分布的产业领域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112项,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有162项,新材料产业有54项,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有51项,节能环保产业有48项,现代服务产业有13项。三是线上多渠道发布。组委会通过多种途径,面向全社会进行创新技术需求发布,包括赛事服务平台(http://gdchallenge.bos hiyun.com.cn/)、创新挑战小程序、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今日头条、锐竞科研协作平台等10多个平台渠道做了发布,广泛征集技术解决方案。

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组委会走访企业挖掘技术需求

赛事官方微信公众号

第三,征集解决方案。为加快创新技术需求与创新成果的精准对接,组委会分别赴广州、北京、深圳及澳门等城市进行企业技术需求专题对接,实地拜访多家高校院所和专业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涵盖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科学院等省内高校院所以及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省外高校,广泛发放《技术需求汇编手册》,邀请专家、院所团队揭榜企业需求,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累计共征集210个技术解决方案。

第四,进行需求分析论证及对接。针对挖掘到的技术需求,组委会积极组织专家按照重点行业领域进行需求论证和需求对接,共组织举办12场需求论证及精准对接会,联动80所高校的专家与企业进行精准对接。其中,在东莞,共举办6场需求对接会;在中山,共举办5场需求对接会。

组委会拜访高校院所与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征集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创新链、产业链有效对接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中国创新挑战赛不仅是比赛,更是一个助力企业资源对接的平台,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中国创新挑战赛在“难题招贤”“揭榜比拼”创新机制上的积极作用,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指导下,广东将持续跟踪对接,将创新挑战赛打造成为一个永不落幕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平台,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需求挖掘和对接常态化。继续梳理重点企业需求,深入挖掘更多有行业代表性的技术难题。继续开展深度对接活动,包括组织小规模闭门技术对接会、精准对接走访活动以及政策入园宣讲会等。

二是专业服务,全链对接。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集科技发展诊断、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科技资源导入与创新配套服务于一身的一体化、全方位的企业科技顾问服务,针对企业的各类需求进行全方位对接服务,为企业提高核心创新能力、完善创新管理体系提供专业指导。

三是典型示范。此次赛事促成了65项重点技术需求与高校院所达成合作意向,接下来将推动供需双方进一步合作对接,打造“揭榜比拼”的成功案例,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常态化合作机制,为企业发展加速,为产业升级助力。

猜你喜欢

院所挑战赛组委会
国内外科技巨头人才保留政策对航天院所的启示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航天院所科技委智库运行机制探讨
军工院所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智慧院所类咨询报告如何编制
Ps挑战赛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