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机侧铲推雪板的设计及计算
2021-04-01戚洪强齐冬青
戚洪强 王 跃 齐冬青 魏 静
(徐州徐工道路机械事业部,江苏221004)
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都会有3~5个月降雪期,大量的道路都存在着积雪,实现机械化除雪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专业除雪机械由于价格贵,闲置期长,造成一定资源浪费。由于平地机除雪具有适应性较强、作业速度快、费用低等优点,并能够胜任各类高速公路、机场、社区的除雪任务,是乡镇公路、机场、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养护部门必备的冬季除雪机械。侧铲是平地机除雪的重要辅具,一般安装在平地机左侧或右侧,增加单次除雪宽度,从而大大提高平地机除雪效率,被国内外除雪厂家所青睐。推雪板是侧铲的作业装置,推雪板各参数严重影响侧铲排雪的性能和平地机的除雪效率。以我公司最新开发的GR260平地机侧铲为例,分析计算推雪板受力。
1 建立平地机受力模型
GR2605发动机功率为205 kW,侧铲受力图如图1所示,侧铲推雪板在除雪作业时,所受到力为行驶方向推雪板阻力Fp、铲刀推雪阻力Fc与车辆行走阻力Fm三部分。
2 推雪板类型选择与设计
2.1 弧线推雪板类型选择
常用的推雪板形状主要有圆弧型、抛物线型、Ⅰ类渐开线型、Ⅱ类渐开线型,如图2所示。其中圆弧形状与抛物线形状较为相似,两者排雪性能也近似相同。
1—GR260 2—拉杆 3—推雪板 4—前进角 5—推雪板阻力Fp 6—铲刀 7—铲刀推雪阻力Fc 8—车辆行走阻力Fm
图2 常用的推雪板形状
在侧铲与铲刀正常除雪作业时,当被切下的积雪呈现层状沿曲面滚卷向前的现象,其切削积雪的性质与推土工况近似。哥波斯与德雷斯利用以上推土板三种曲面形状,对中粘度土壤(被切下土壤呈现层状并且沿曲面滚卷向前)做了对比实验[3]。在其它因素与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比推雪板类型对切削阻力的影响,实验数据见表1。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考虑到清除积雪实际工况,推雪铲选用II类渐开线型铲板最为合适。
表1 推土板形状对切削阻力的影响
图3 积雪运动示意图
2.2 II类渐开线型推雪板设计
为方便推雪板开发,假设积雪不可压缩,平地机车速度为30 kmh,积雪在碰到刀片时,沿着刀片的切削方向有一个运动分量,积雪在此方向具有分动能,使积雪在推雪板向上滚动,而推雪板与前进方向有一个前进角,随着推雪板向前运动,前期积雪成为向推雪板外侧移动的一个分量,所以积雪又斜向上运动,等到积雪的分动能消耗完,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运动,伴随推雪板向前运动,积雪斜向下运动,如图3所示。曲线1是比较理想状态,积雪随之平甩到推雪板外侧,从而达到除雪目的,但是如果平地机车速度只有10 kmh,积雪动能不足,向推雪板外侧速度分量小,导致积雪出现如曲线2所示的状态,即过程1→过程2→过程3→过程4,曲线2的积雪过程2到底部B后,随积雪再次被刀片切削,再向斜上方运动,再完成斜向上、接着斜向下运动,直至排出推雪板。所以综合考虑影响排雪的主要因素有车速、前进角、推雪板的两侧基圆大小、推雪板高度、推雪长度、切削角等。基于以上分析,为方便功率计算,内侧基圆半径为600 mm,外侧基圆半径为900 mm,推土板长度为3364 mm,两端渐开线上端点处的法线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选为18°向内,即切削角度为18°,内侧高度为875 mm,外侧高度为1120 mm。
3 计算分析
3.1 推雪板的功率计算
(1)推雪板所受阻力
Fp=F1+Fr+Fa
(1)
式中,F1为除雪刀片与路面之间滑动摩擦力;Fr为积雪离开推雪板后切削阻力;Fa为积雪沿推雪铲弧面抛出后对推雪板的作用力。
(2)推雪板转移的行驶阻力
Fm=Fg+Fs+Fb
(2)
式中,Fg为平地机滚动阻力;Fs为平地机上坡阻力;Fb为平地机加速阻力。
式(2)计算了前进方向的阻力,没有加上平地机转弯时的附加阻力,由于附加阻力影响较小,且不容易计算,忽略不计。
(3)平地机除雪总阻力
除雪总阻力F为推雪板阻力与行车阻力之和,F可分解为前进方向分力:
Fax=Fpx+Fm
(3)
推雪板阻力Fpx为:
Fpx=9.8μWp(4)
式中,Fax为平地机除雪总阻力在前进方向的分力;Fpx为推雪板阻力;μ为轮胎与路面附着系数;Wp为推雪板质量;S为除雪断面积;ρ为积雪密度;θ为侧铲前进角。
侧向分力:Fay=Fpy
垂直分力:Faz=Fpz
推雪板侧向分力Fpy为:
Fpy=0.72Sρv2sinθcosθ
(5)
为使侧铲正常除雪,其最大牵引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外部阻力之和,即FKmax≥F
(4)平地机除雪功率
除雪功率为:
P=Faxvη
(6)
Fax=9.8μWp+Sρv2(1+0.18sinθ-0.45cos2θ)
(7)
式中,v为平地机前进速度;η为总的传动效率。
(5)铲刀功率
由于铲刀自重,为保证此部分功率不与行走功率重合,需要根据经验,按照铲刀推动前方积雪重量计算:
铲刀除雪功率为:
Pc=Vρgμv
(8)
V=4πR3Lk3
(9)
式中,Pc为铲刀除雪功率;V为铲刀前方积雪重量;R为铲刀弧度半径;L为铲刀长度;k为体积修数。
(6)行走功率
假设平地机匀速行驶,并且没有作业,行驶功率为:
Pm=mgμv
(10)
式中,Pm为行驶功率;m为整车重量;μ为轮胎与路面附着系数。
Fpy=0.72Sρv2sinθcosθ=2058 N
(11)
行走阻力为:
Fm=Fg+Fs+Fb=9.8(μaAv2+μrW1cosθe+W1sinθe)+a(W+ΔW)=9560 N
推雪板除雪阻力为:Fay=Fpy=2058 N
附着力为:Fμ=μ(9.8W-Fpz)=3670 N
Fax=Fpx+Fm=21.616 kN
显然Fμ>Fax
推雪板除雪功率:P=Faxvη=65 kW
铲刀除雪功率:Pc=Vρgμv=15 kW
行驶功率:Pm=mgμv=90 kW
最大阻力总功率:P总=P+Pc+Pm=150 kW
根据以上计算可知,最大阻力总功率为150 kW,小于GR260最大功率205 kW,推雪板的设计功率能够满足正常作业。
3.2 推雪板参数验证
式中,v0积雪在离开推雪板速度;v为平地机前进速度;R1为内侧基圆半径;R2外侧基圆半径。
4 总结
此次开发设计选择II类渐开线型铲板,并建立平地机推雪板的受力模型。其主要阻力包括三部分,即推雪板阻力Fp、铲刀推雪阻力Fc与车辆行走阻力Fm,通过计算得出最大阻力为21.616 kN,推雪板所需推雪功率65 kW,行走功率为90 kW,铲刀功率为15 kW,最大阻力功率为150 kW,小于整车最大功率205 kW,最后按照最小平地机常用除雪速度v=20 kmh,计算出积雪抛出推雪板的速度为1.8 ms,经验证侧铲推雪板的参数完全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