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致辞
2021-04-01
王雁平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
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守土尽责,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内地共有4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7969.7公里,比2019年增加1233.5公里,新增太原、三亚、天水3个城轨交通城市。另外,在国家出台加快都市圈市域(郊)轨道交通发展的重大政策后,成都18号线、苏州S1线、广清城际、广州东环城际等一批都市圈、城市群轨道交通开通运行,城轨交通服务都市圈、城市群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进程,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和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预测,我国2030年城市化率达到约70%,比2020年增长10%,城镇人口将达到10.3亿,每年增加2000万。未来10年城市人口的增加,对城市轨道交通市场的需求是有望持续增长的。
作为城轨交通运营体系的重要机构和关键补充,现代有轨电车也将适宜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一进程中:
一是尽快完成有轨电车案例的调研和编纂工作,推动国内新一轮有轨电车的建设。从沈阳浑南有轨电车开始,到目前已发展近10年,有轨电车通车的城市已达18个,运营里程达到464.6公里,10年来有轨电车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每个城市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客流量小等,现代有轨电车分会要认真总结梳理有轨电车经验并编撰案例,正确引导行业的科学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推动有轨电车家族的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技术的创新工作。技术创新工作有一个非常好的抓手,就是制定标准,要抓住标准这个“龙头”,加强标准的前期研究,突破立项的难关,促进行业科学发展。
标准立项的重点有四:要围绕协会的重点工作,行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如智慧城轨与市域快轨系统等;要突出自主技术的创新发展,10种制式中的小运量系统、受制于人和“卡脖子”的技术和产品;通用的核心基础的零部件,系统性的产品和安全性的,以及新材料方面;要关注团体标准三年规划中尚未完成的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团体标准》已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城轨交通行业重要的基础性标准,为城轨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中由现代有轨电车分会负责的有轨电车、导轨式胶轮系统和电子导向胶轮系统三种制式的工作,要在分工的基础上切实牵好头,自上而下地组织这三类制式系统,根据标准体系补充完善并提出标准制修订的项目清单,研究并确定编制牵头单位,制定时间表,将标准制修订工作抓紧安排并落实下去,尽快完成上报。
三是进一步加强小运量系统降低成本的研究。千万不要再走地铁建设的“老路”,没有标准就简单使用“大铁”标准,有轨电车没有标准就使用地铁的标准,这是无法降低成本的。成本降不下来,就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现代有轨电车分会要结合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导轨式胶轮系统,已经运行和正在建设的几个项目,包括有轨电车深入开展调研,把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一项一项分解,并研究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方便乘客的,哪些功能是过剩的,哪些是没有标准的,哪些是借用别的标准……通过这些案例提出具体降低成本的措施和建议,并制定相应标准。
现代有轨电车分会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学习和践行“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把嘉兴红船精神融入有轨电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去。
王平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现代有轨电车分会会长
当前,国内城轨交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制式结构日趋多元化,有轨电车占比不断提升,发展势头迅猛,正逐步成为二三线城市及大城市特色区域的较好选择。截至2020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8个城市、33条线路开通运营有轨电车,总里程达464.6公里,其中基建里程414.4公里,共线运营里程50.2公里。目前,沈阳浑南、上海松江、武汉光谷、长春均已实现共线运营。有轨电车以有限的工程线路跑出灵活多变的运营里程,未来将成为城轨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方向之一。
2020年,有轨电车新增了天水、三亚两个城市,新开通天水有轨电车示范线、广州黄埔1号线、三亚有轨电车示范线、北京亦庄等4条线路,新增运营里程47.6公里,在建城市达19个,在建线路共计26条,总里程达到424.9公里。
面对行业发展的大好形势,过去一年,有轨电车分会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指导下,在各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中国有轨电车发展报告2020》的编制、团体标准制定、学术交流、行业调研等一系列工作,在引领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有轨电车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面临项目落地稳定性不足、产业布局优化不够、人才紧缺、标准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下一步工作努力的重点和方向。今后,有轨电车分会将以行业发展为己任,服务会员单位为宗旨,为有轨电车在新时代的发展继续努力,面对新时代新交通新机遇,现代有轨电车分会将围绕协会工作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认真履职,与行业同仁并肩努力。
赵彦年 浙江轨道交通建设和管理协会会长
“十四五”期间,浙江省轨道交通是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这是浙江服务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的使命与担当。浙江省是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的强省,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是必然要求,是支撑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促进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是不断满足人民美好出行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中低密度人口中等城市形态的视野看,目前在建的19个城市选择有轨电车,至少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比较合适的;从轨道交通多层次、网络化的视野看,建设发展有轨电车,既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补充,也是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突破的瓶颈;从有轨电车技术发展趋势视野来看,有轨电车将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旅游观光风景线和一张金名片。
齐心协力把嘉兴打造成为国家和省级有轨电车网络化示范城市,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主要领导对有轨电车情有独钟。嘉兴有一个非常好的、科学的、多轨融合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强大的经济财政实力,由全省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体制最想干事、能干事的投资集团公司。作为省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协会,一定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和支持工作。在国家、省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把这件大事办好,办顺,为全国有轨电车实现可持续高速发展贡献嘉兴智慧和力量。同时希望嘉兴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公司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执行力,当好排头兵,担当主力军,实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