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隧养护管理:人工智能赋新篇

2021-04-01本期主笔汪玚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桥隧隐患智能化

本期主笔:汪玚

● 桥梁长年累月承受车辆重压,是否“健康”这一重要问题的判断以往主要以人工巡查为主,很难做到实时、连续不间断地监控,效率较低且存在视觉盲区。

● 如今,越来越多交通管理者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通过桥隧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自动捕捉环境温湿度、伸缩缝位移等多种结构安全相关数据,识别并实时记录已有病害发展情况,发现新病害并报警,辅助决策判断,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监测效率和质量。

● 同济大学教授孙利民曾在2020桥隧发展科技创新大会暨桥隧创新成果展上表示,结构健康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关联性,然后根据桥梁的状态,决定是大修、小修还是不修。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中心主任吴涤表示,目前大多数桥隧实施的是基于隐患的安全风险管理,依靠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再进行针对性维修和加固。

● 然而,在四川等地山区公路发生的灾害中,风险隐患常出现在不受关注的地方,反映出传统监测技术已无法满足新的风险管控模式。

● 通过结合定期检测、人工检查和自动化监测,搭建预警与响应联动的桥隧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对于山区桥隧来说,无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尽管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长大桥梁上,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对其的质疑声依旧不绝于耳。

● 有人认为,虽然目前大桥上通常安装数台传感器,但其数量与桥的跨径相比,仍不成比例,所监测的数据量并不充足,难以全面反映桥梁真实的服役状态。

● 对此,多名桥梁专家曾有过类似声音:“特大桥系统复杂,规模庞大,构件冗余,造成监测的响应参数对结构损伤的灵敏度不够高,而环境带来的干扰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分析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尽管自动化、智能化检测设备监测尚有较大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研发,但毫无疑问,自动检测将会成为桥隧智能化的重要发展趋势。

●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一场关于桥隧、公路、交通运输和城市的升级换代已经悄然发生。融合已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词。

● 行业之间,技术与行业之间,正以不同的方式加速融合,而各类数字化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壁垒,实现更先进的组合。

● GIS+BIM、AIOT+BIM等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正在智能监测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应用方面的逐步完善,可以预见,桥隧智能监测与检测将继续砥砺前行,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猜你喜欢

桥隧隐患智能化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桥隧管养新理念(桥梁篇)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桥隧管养新理念(隧道篇)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