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生态理念的应用分析
2021-04-01徐杰
徐杰
(安徽大别山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 237200)
1 引言
水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深化背景下得到了广泛应用。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迅速增长。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还能够对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进行解决。但是,有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在设计环节缺乏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引发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能够很好地迎合自然发展规律,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2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生态理念的特点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生态理念具备3 个显著特征。
2.1 自然性
自然性强调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存在密切关联,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强调自然性,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2.2 社会性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具备公益性的特征,这也使其在设计环节必须将社会价值考虑在内,如防控抗旱、航运发电等。生态理念的应用,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区域实际需求,将水利水电工程的某些功能凸显出来,确保其价值的有效发挥。
2.3 可持续性
水利水电工程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关注当地的生态环境,设计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3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生态理念的意义
3.1 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引发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等问题,生态理念的应用能够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对这些问题进行防范,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
3.2 合理分配水资源
水利水电工程在预防洪涝灾害的同时,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储存,避免其对生产生活造成危害,对水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进行解决。
3.3 能够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对水资源进行调节,实现水利施工的生态保护,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将生态理念引入其中,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问题[2]。
4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当前,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如设计人员认识不到位、缺乏完善科学的生态水文资料、缺乏对生态材料的有效管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生态理念作用和意义的发挥,需要设计单位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将生态理念合理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
4.1 提高人员生态意识
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能够有效降低其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可以很好地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应加强设计人员的生态环保意识,确保其能够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自身的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工程本身功能需求的同时,应尽可能地降低工程施工和运行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设计人员应对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行强化,使专业知识和实际需求相结合,避免一味沿用传统设计方法的情况,也不能仅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是应该从实际需求出发进行灵活思考,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4.2 关注区域现实需求
在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一般都是尽可能地采用简单的设计,直接套用其他工程的设计模板,例如,我国在20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建设了一大批水利水电工程,但这些工程的形式比较单一,并没有将工程所处区域的地质水文状况考虑在内,严重影响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新的发展环境下,设计人员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设计时,应关注区域的现实需求,做好建设区域的勘察工作,更好地了解区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方向,发挥生态理念的作用。例如,在一些降水稀少,比较干旱的区域,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应突出蓄水功能;在一些降水量较大的区域,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应强调防洪功能,确保堤坝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在发挥水利水电工程作用的同时,对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3]。
4.3 优化生态材料应用
新的发展环境下,生态材料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越发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果,在改善水利水电工程周边环境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的问题。例如,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重视对河道护岸材料的使用,如能够植草的生态砖,必须对砖块铺设的位置和使用的数量进行合理设计,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便利,也可以通过石笼的使用抵御自然因素的侵蚀,提升堤岸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其不会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出现变形或者坍塌。
4.4 归纳总结水文资料
水文资料是否完整将会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因此,在针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做好区域内地质水文资料的收集工作,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现场考察,如果发现记录的资料有误,应及时进行改正,以提升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设计人员应重视对地方水文部门的沟通交流,尽可能收集完整严谨的水文资料,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进行优化,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4]。在施工方案论证环节,需要就工程建设对于水文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施工前后区域水文环境的变化,对照历史水文资料来对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尽可能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5 做好理论分析论证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对各个环节进行分别考虑,将其与传统的工程设计区分开,以避免出现同质化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就工程结构的所有细节进行全面论证,做好可行性分析,以数据为支撑,推动设计方案的持续优化。同时,也可以通过建模的形式进行分析讨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避免对工程区域的环境产生影响[5]。
5 结语
在社会发展中,水利水电工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设计人员应将生态理念引入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使水利水电工程在满足各项功能需求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