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职业形象的研究

2021-04-01吴奕萱梁成艾

铜仁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材职业语文

吴奕萱,梁成艾

( 1.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2.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一、问题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1]。作为映射立德树人效果之重要载体的职业形象不但越发成为彰显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成效的外在表征,甚至还日益成长为课程论研究的热门话题。有关资料表明,职业形象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物质或非物质的形式影响人们对待各类职业的态度、看法[2]。对学生而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职业形象,对其在未来职业的选择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界关于职业形象具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截至2020年底,中国知网上关于职业形象研究的主题文章有1509篇,专门讨论语文教材中职业形象的相关论文仅仅只有4篇。一些学者从职业形象的内涵、功能与意义层面审视职业形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学校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的重要性与举措[3]。马君谦学者认为,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未被教材编写者意识到的无意识隐性影响,职业类型、层次、形象方面存在一些偏差,并且职业形象大多数从正面形象出现,反面形象出现少之又少[4]。也有学者从职业形象的刻板印象中,提出教材的编订者要灵活处理职业形象问题,比如:领导人可以是女性,而非理所应当是男性[5]。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界对教材中职业形象的研究缺乏重视,职业形象在教材的编排中,也忽视了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渗透的全面性,这些都需要更深入地分析与探讨。鉴于此,通过研究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职业形象,旨在进一步厘清教材中关于职业形象的编写特点,并分析目前职业形象存在的问题,为教材中职业形象的完善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查阅有关教材中职业形象的著作、期刊文章、论文等资料来获取相关的前人研究成果,并对收集到的公开出版的书籍刊物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6]。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职业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探析其中职业形象的具体状况,并挖掘其代表的价值取向,探究教材中职业形象的呈现方式与渗透策略。

2.比较研究法

运用比较研究法,从不同维度,对教材中职业形象深入分析,归纳其相同与不同,进而分析其深层原因。

(二)编码体系及说明

1.编码体系

从年级、国别、性别、仪表、性格特征五个维度,分析统编版小学语文12套教材中(一至六年级),每一篇课文所出现的职业形象。在此基础上,再对每个维度进行细分。

2.编码说明

(1)年级

根据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所属六个年级进行划分,并从上下12册语文教材中说明职业形象。

(2)国别

即国籍与国籍之间的区别。本研究将教材中选取的职业形象所代表的国别划分为中国与外国。

(3)性别

性别包括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7]。本研究特指社会性别,即指社会及文化基于两性的生理差异而延伸出的对两性气质特征和行为角色的不同界定。把所选取的职业形象按照男女性别进行划分。

(4)仪表

介绍相关职业的服饰以及语言。比如教师:身着白衬衫,黑裤子;医生:身着白大褂等。

(5)性格特征

从人的性格组成来加以分析,包括了态度、情绪、理智、意志特征等。第一,态度特征指一个人如何协调好周围关系的性格特征;第二,情绪特征指一个人如何在社会活动中控制情绪的能力;第三,理智特征指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性格特征,是否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第四,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自觉地被自我调节。比如教师职业,态度特征表现为和蔼可亲,情绪特征体现为热情开朗,理智特征呈现为冷静从容,意志特征体现为独立自主。

三、内容分析

(一)职业形象内涵维度分析

1.年级分布:侧重点分明

职业形象在各年级分布情况都有所不同,各年级在不同职业出现的次数也具有差异性。具体见表1。

表1 职业形象中各年级职业统计表(单位:人)

通过对比不同职业在教材中的分布,可以看出,文艺工作者在教材的占比较大,且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科学家、航天员等在教材职业的分布中也逐渐呈现。但军人、教师职业分布很少,甚至没有。

2.仪容仪表:时代性凸显

职业形象中仪容仪表呈现方式可分为,服饰、语言两大类。教材中大部分职业形象所表现的仪容仪表是符合本职业要求的,也符合我国素质观的标准。比如:男教师的仪容仪表大多是身穿西服、黑色皮鞋。女教师仪容仪表呈现为素雅的长裙、戴副眼镜,这符合当今教师仪容仪表的要求。教师的职业精神大多呈现为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符合教师应当具备的师德师风。此外,在作家职业形象的刻画中,并没有明确描写服饰的特点,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符合当前的素质教育观,也遵循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

3.国别地域:民族感增强

通过对教材中职业形象国别的统计与分析,如图 1所示,发现统编版教材在各种职业的国别选择中大多数为中国,尤其是宇航员和科学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更要加强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与忠诚。鉴于此,教材内容在编排职业形象国别的选择中,中国的比例明显高于外国,也体现了我国始终把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之中。学生通过学习职业形象可以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理解文中人物所传达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认同感。

图1 职业形象中的国别数量统计表

4.职业性别:女性地位提升

通过对职业形象中职业性别数量进行分析,发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职业的性别选择中比以往的教材改进了很多。如统编版教材中,关于领袖这一职业形象呈现了女性人物—宋庆龄。但在教材中部分职业的性别选择中,比如军人、教师、商人,大多数仍然是男性的职业形象占主导,所以教材的编订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考虑性别的均衡问题。只有正确的性别观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更好地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职业。

5.性格特征:正能量为主

从表 2中可以看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职业形象的性格特征,传递的价值观、职业观大部分是以正能量为主,比如教师职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但对于部分职业的性格特征还是未能体现出来,只是轻描淡写。同时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反面职业形象选取较少,忽视了反面的形象也可以揭露人性,引起读者思考,敲起警钟。鉴于此,教材编订者对教材职业形象的选取,应当进一步改进,因为反面的职业形象会让学生更加记忆犹新,更有利于警醒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表2 职业形象中性格特征的分析

(二)职业形象呈现方式分析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为了更好地体现教材中人物的职业形象,本研究将职业形象呈现方式总结为文本呈现、插图呈现和活动呈现。文本呈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职业形象的内在意蕴,帮助学生进行文本的再创造;插图呈现不仅丰富了教材呈现的形式,而且为教材内容注入了活力,增加了教材中职业形象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活动呈现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多方面展开,通过写作训练以及课外阅读,加强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提升灵活运用能力。

1.文本呈现

文本呈现是教材书面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在描述职业形象时,词语搭配要恰当,语法应得当,修辞运用要准确。当我们面对一个陌生人时,我们首先会注意到此人的容貌表情,穿着打扮等。在作家描写人物的职业形象时,也会对其进行外貌,动作等描写。以下对统编版教材中《难忘的泼水节》《邓小平爷爷植树》和《画杨桃》文章中的职业形象进行说明。其一,细致刻画人物形象,把握职业形象意蕴。在统编版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一文中,描写周恩来总理主要从仪表与动作两个方面,比如“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手拿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8]这段文字介绍了周恩来总理欢歌载舞、与民同乐的领导人形象。其二,深入观察言语动作,领悟职业形象特征。在统编版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中,从仪表与动作对邓小平领导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刻画。比如“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觉得不很直,又连声说,不行不行,将幼苗扶正。”[9]9这句话就是描写领袖的言谈举止以及动作等,由此可知,领袖这个职业形象一般所具备的特征以及品质等。其三,彰显人物职业素养,学习职业形象精神。在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画杨桃》一文中,里面的教师职业形象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在一堂绘画课中,水果杨桃被一位学生画成了五角星,引起了同学的嘲笑。老师说:“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并和颜悦色地对学生们讲道:“大家发现了吗?我们观看的角度不同,画杨桃的样子也不一样,要分析他人是从哪个角度看的。”[9]60这段文字,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机智教学,尊重学生思想的职业品质。同时也体现了当前素质观教育,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发散性思维来思考问题。

2.插图呈现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几乎配有相应的插图,这些插图具有生动性、趣味性、直观性的特点,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文本内容的理解。教材中关于职业形象的插图,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呈现课文中的人物,以肖像画为主;二是人物出现的场景图。以下用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蓄须》里面的职业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其一,突出了插图直观性,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文人物插图,大部分是画家根据文中具体描写绘制而成的,是将文字图像化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方便图文结合,挖掘职业形象所体现的内涵。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周总理身着白色中山装,头发整齐。当魏校长问学生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周恩来总理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0]这就体现了周恩来是一位志存高远,爱国爱党的好总理。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文《梅兰芳蓄须》中,配有梅兰芳的肖像图,梅兰芳身着西服,白色衬衫。为了不给侵略者表演,他冒着生命危险,打了伤寒预防针,出现了高烧不退的不良反应,目的就是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其二,突出了插图人文性,强化职业精神渗透。故事场景插图是根据选文故事情境绘制而成的,方便学生深入学习,对人物在职业中的外貌、行为举止等方面进行刻画,从而反映职业形象的特点。在二年级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中插图描绘了邓小平植树的场景,种植幼苗时小心翼翼地将幼苗扶正,累了也不肯休息。从中可以看出邓小平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做事细心严谨、肯吃苦的精神。在三年级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中插图描绘了白求恩大夫与中国人共同为战士做手术的场景。白求恩大夫身穿白大褂,戴着眼镜,在弹片纷飞,浓烟滚滚的环境中,专心致志地抢救伤员。

3.活动呈现

以活动方式呈现职业形象,主要体现在课外阅读方面。比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学习园地“读一读”课外阅读板块《王二小》一文中,介绍了“王二小”是我们民族的小英雄,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

(三)职业形象编写特点分析

根据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职业形象的研究,发现教材编订者以及作者选取的职业形象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职业形象体现了贴近性、适合性、多样性的特点。

1.贴近性:应时体现了社会新思想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职业形象更融入社会生活,更“接地气”,同时将职业形象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呈现给学生。此外,教材中选取的职业形象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规律,能够将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紧密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职业形象,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适合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一方面,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职业数量随着年级的变化而增长,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另一方面,涉及职业形象的课文在同一年级上下册教材中的数量整体是均衡的,没有出现大跨度的现象,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3.多样性:历史人物形象丰富多样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呈现了一些历史人物形象。比如在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一文,就体现了周恩来总理热情开朗、与民同乐的领导人形象;在四年级上册《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一文中,又体现了周恩来总理勤奋好学,精通多国语言的品质。教材通过对领导人物的多方面描写,能够让学生全面地了解领导人物的优秀品质。五年级上册《将相和》文章中,也有关于历史人物职业形象的解读。例如,蔺相如将军就体现出冷静、机制灵活,豁达开朗的人格特征;将军廉颇虽为人嫉妒心强,但也是一个忠君爱国,知错就改的人;赵王知人善用,听从劝诫,但在文中也表现出了其身为帝王,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的性格特征;秦王虽为人贪婪、权变,但其也有擅长治国理政的优点。

四、研究结论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职业形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职业形象进行分析,发现教材中所选取的大部分职业形象,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尚待解决。

1.普通大众涉及较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共1481个职业。但教材中呈现的职业形象仅十几种,且大多集中于科学家和作家等。此外,对教师、农民、护士等职业形象,涉及较少,教材缺乏对这类群体的关注。甚至一些教师和家长用“考不上大学就去种地”或“不读书就去扫马路”等话语批评孩子,这其实是对职业的歧视与偏见,会影响学生职业平等观念的形成。

2.职业角色分配比例不均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职业形象的正面角色居多,在统计的众多职业中,多表现为崇高完美的人格特征,有兢兢业业的教师,有为民服务的领袖,也有为病人着想的医生。根据班杜拉的观点,儿童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以他人为榜样,对自我行为进行强化,从而完善自我角色塑造。小学生可以通过对教材中出现的职业形象,进行细致观察学习,了解正面职业形象人物的言谈举止与品质,从他们的故事中获得鼓舞与启发,易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但在社会多元化的当代,青少年认同和效仿不再是主流意识所倡导的模范人物。[11]此外,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职业形象稀少。这些其实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认知。须知,应挖掘职业形象的多重内涵,均衡职业角色分配比例。

3.性别设定较思维模式化

教材中选取的职业角色,一定程度上具有刻板性,比如:作家、商人、军人大多数为男性,医护多数为女性。这种关于职业的刻板印象,无疑会影响学生对于一些职业的性别认知。所以在教材的编排过程中,应当考虑选取人物职业的性别均衡性。

(二)优化职业形象的举措

1.完善职业角色种类,树立职业平等观念

统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会有什么样的国民。”[12]国家方面,应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宏观调控,要认识到片面的英雄主义与精英人物形象的塑造,会造成小学生对职业形象的狭隘认识。学校方面也应当开设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等,做好小学生职业生涯的领路人。教材的编写者也要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结合多学科理论进行编写。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平等的职业观。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服务社会、敬业乐群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2.挖掘职业多重内涵,提高明辨是非能力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大众对于职业形象的理解还是比较的片面化,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常常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比如提及到屈原,总是与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很少提及到其个人的勇敢无畏,敢于斗争的品质;历史人物曹操在文章中被经常展现出为奸诈、狡猾的形象,但曹操在政治、文学方面,的确有着过人的天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职业形象负面较少,建议适当增加一些当前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负面职业形象。比如,部分领导人,身为官员,不为人民群众服务,只为一己私利;部分商人,不遵守市场法律法规和主动纳税,侵犯员工权益等;部分工程师,不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工程责任、伦理责任。教育工作者和教材编写者要不断挖掘职业形象的多重内涵,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消除职业刻板印象,完善职业性别定位

首先,学校应当在教材研究方面,加强培训力度,帮助教师意识到教材中职业的刻板印象。其次,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中涉及职业形象的问题,积极钻研,提出自己的合理意见,进而反馈给教材编订者。再次,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重视家校合作。最后,教材编订者应当进一步完善职业形象的性别定位,比如教师和护士可以是女性,也可以是男性。

4.增添新兴职业元素,注入职业形象活力

首先,教育相关部门要加强教科书改革的力度。在教科书编排的过程中,应当有选择性地加入一些新兴职业元素,比如: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动画设计工程师等。在教科书融入类似这些新兴职业,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将来从事这些新兴职业奠定基础。其次,学校可以组织教育工作者,依据本校特色、学生发展特点编写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能体察学生心态,内容富于趣味性[13]。引导学生阅读对自我个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课外读物,以此来扩充学生的阅读范围。

猜你喜欢

教材职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