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yder希望理论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1-04-01孙宁
孙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郑州 450052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最有效的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恢复关节功能[1]。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康复时间长,且多为缺乏相关治疗和康复信息的老年患者,导致康复依从性差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Snyder希望理论是由目标、路径信念和动力信念三个因素构成的康复理念,通过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增加患者的希望思维,提高疾病管理能力而提高生活质量[3]。已有研究[3-5]将Snyder希望理论应用于糖尿病、脑卒中、喉癌患者中,并取得良好效果,然而在骨科领域尚少有报道。本研究将Snyder希望理论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探讨Snyder希望理论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02—2020-01间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60周岁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认知、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标准:(1)有对侧髋关节置换术史。(2)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将2019-02—2019-07间采用常规护理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08—2020-01间联合Snyder希望理论干预的52例患者作为干预组。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干预方法
1.2.1 常规护理 (1)术前:包括入院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告知手术注意事项。(2)术后:给予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指导患者保持正确体位和循序渐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锻炼、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练习、屈膝屈髋运动、体位转移训练等床上活动。再指导患者行床旁站立练习、步态训练、上下楼梯练习等。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1.2.2Snyder希望理论护理 (1)成立希望理论健康指导小组:包括护士长、4名高年资责任护士。护士长担任组长,所有组员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培训内容包括:Snyder希望理论内容及意义、应用步骤、资料收集方法等。(2)建立目标:①术前对患者疾病康复需求进行评估,了解其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注意事项、术后康复锻炼的目的和锻炼方法、持续时间、频率等认识程度,并解答疑问。②给患者讲解希望理论,使其意识到希望与康复的关系,激发斗志。③结合患者需求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目标”,贴于患者床头,包括远期总目标及多个近期小目标。小目标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实施,帮助患者建立正性希望状态。术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求,可适当调整目标。(3)建立路径信念:帮助患者建立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之间的连接途径,了解预期存在的可能结果及问题。每天早上护士查房时,检查患者的目标完成情况,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强化自我管理,提高康复信念。对于目标完成较好者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未完成者及时查找原因,并分析解决直至进入下一个近期目标,实现远期目标。(4)建立动力信念:①引导患者认识到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时矫正对康复训练的态度,帮助其提高自己根据设计的路径前进的动力,以及达到期望目标的能力。②发放《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手册》,为患者提供丰富的疾病治疗和康复知识,并对内容进行示范和讲解,给予信息支持。③运用心理学战术,如“承诺策略”(对目标完成优秀的患者给予实物奖励,免费发放小礼品),“阳性强化法”(邀请康复良好的患者参加病友交谈会进行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降低负性情绪,提高康复依从性)等。
1.3评价指标在患者入院(干预前)及出院当天(干预后)评价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Harris髋关节功能。收集资料进行统一培训,采用统一指导用语。(1)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由美国学者Kearney等1979年根据Orem护理理论编制,该量表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知识四个维度,共43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记分,从“非常像我”到“非常不像我”分别计0~4分,反向条目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6]。Wang等[7]2000年将其汉化成自我护理能力中文版,克朗巴赫系数为0.870,内容效度为1.000,信效度良好。(2)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包括疼痛、功能、关节活动范围等,是目前我国最常用的髋关节置换评分标准。总分为100分,90分~100分为优,80分~89分为良,70~79分为中,<70分为差[8]。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分别为(100.53±3.63)分、(100.71±2.49)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3,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14.56±3.71)分,高于对照组的(106.22±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92,P<0.05)。各维度比较见表2。
表2 2组患者各维度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分)
2.2 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干预前2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Snyder希望理论可以提高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是主宰生活的力量,是以目标为核心、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的融合体,有激发斗志、减轻压力、战胜苦难的作用,是患者应对疾病的积极策略[4]。自我护理能力是指患者通过自我管理而获得维持健康和保持生存的能力[9]。研究显示[10],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主动参与护理的积极性较低,多是被动接受医护人员和家属的护理。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对治疗和康复的知识了解甚少,担心术后并发症等各种问题,常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自我护理。本研究对干预组患者给予基于Snyder希望理论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康复锻炼的重要性,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护理积极性;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康复目标,引导患者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自我管理[11];同时,通过路径信念及动力信念的建立,为患者提供丰富的信息支持、社会支持、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重塑希望,增强康复的信心,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康复目标的实现。
3.2Snyder希望理论可以提高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锻炼是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的主要手段,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12]。本研究干预组患者出院时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目标”的制定,使患者康复锻炼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分期分段进行;并通过每天医护人员的检查给予评价和分析,适时调整康复目标,有效提高了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此外,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希望理论健康指导小组成员关注其心理状况,通过运用“承诺策略”“阳性强化法”等心理学战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以及对康复锻炼的恐惧,进而促使其积极配合康复,使髋关节功能显著提高。
本研究将Snyder希望理论应用到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但本研究干预时间仅局限于住院期间,该理论是否能使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长期获益,还待进一步进行大样本观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