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知识传播影响下的民艺生态变迁与传承路径研究
2021-03-31华永明李芳
华永明,李芳
(1.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199;2.昌吉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正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的振兴,民艺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焕新的机遇。时代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科学技术和知识不断传播,有许多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传统文化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中。技术知识的传播推动民艺产生了文化生态变迁,也为民艺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此,新形势下,我国的民艺必须要采取正确的传承路径,以实现更好地发展。
1 民艺概述
民艺,顾名思义可以将其理解为民间艺术、民间技艺或民间工艺,无论何种理解,其始终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是民艺的主体,民艺来源于民间,或者说是来源于手工艺人群体。手工艺人群体在生产生活中所进行的艺术性或技术性的活动,就可以将其称之为民艺。我国历史悠久,各个地区以及各个民族都有其本身特色的民艺,并且形式极为丰富。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流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这对传统民艺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当地域特色越来越模糊,全国各地景点的纪念品出现大同小异的情况,人们逐渐意识到强化自身文化特色的重要性,而民艺作为我国几千年来重要的文化形式,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民族和地区所特有的文化特色。基于此,在技术知识传播的影响下,需要不断优化传承民艺的方式,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产生高度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
2 技术知识传播影响下传承民艺文化的困境
现阶段,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发展进程中,传统民艺文化的传承大多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即缺乏内发性,也就是说,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普遍缺乏对民艺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对民艺文化的珍惜。技术知识的不断传播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大众通常认为最新的才是最好的,普遍有新的东西就代表着先进、新的东西就是最适合自己的不正确的理念,努力的向前迈进,却忘记回顾过去,导致群众大多缺乏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进而产生没有太多人愿意去了解和传承传统民艺的情况。传统民艺无法在当前技术知识传播的背景下实现有效地传承,其根本原因在于民艺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脱离。正因如此,广大人民群众难以实现对近在咫尺的传统民间艺术的直接了解。为了在技术知识传播的影响下实现民艺的有效传承,必须要与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传承的后盾,使其对传统民艺产生较强的文化认同感,进而成为传承民艺的主体[1]。
3 技术知识传播影响下民艺文化生态变迁
传统民艺文化生态变迁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一,由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开展的征地拆迁活动与水电开发活动等,为传统民艺的文化生态空间带来了变化;第二,现代技术知识不断传播,许多流行元素对传统民艺的文化生存空间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导致传统民艺的文化生态空间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第三,传统民艺中的一些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些民艺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就从原本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脱离出来了,其本身失去了原有的神韵。一般来说,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本身独有的民艺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居住地点以及社会关系等脱不开关系,如果搬迁的幅度过大,就很有可能导致部分民艺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民艺的文化生态空间呈现出边缘化的局面,会导致传统的风俗习惯逐渐淡化,一些表演形式的民艺也会失去表演的场地[2]。
4 技术知识传播影响下民艺传承的具体策略
4.1 生产主体多元化
广大人民群众是民艺生产的核心和主体。在传统的农耕文明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民艺紧密相连,一方面,存在着一部分匠人,他们专门从事手工生产,属于民艺产品的生产者,另一方面,在农闲时期,许多农民群体也会从事手工业生产。在技术知识飞速传播的今天,手工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以传统民艺手工为职业的人民群众。近些年来,国家大力鼓励振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这样的浪潮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投身到了生产制作民艺产品的领域中,这些人民群众包括艺术家、设计师以及高校的教师和大学生群体。
4.2 生产方式多样化
以往在生产传统民艺产品的过程中,基本是沿用纯手工的生产方式,这就导致生产产品的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较长,在生产中投入的时间成本较多,因此,传统民艺产品的价格就偏高,加之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民艺缺乏文化认同感,民艺产品的销量难免惨淡。因此,为了缩短生产的周期,降低生产民艺产品的时间成本投入,就可以丰富生产的方式。技术知识的飞速传播为丰富民艺产品生产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可以尝试手工与机械化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不会破坏传统民艺的特色,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成本的投入,更有利于传统民艺的传播。
4.3 审美主体差异化
起初,传统民艺是乡间、民间的广大人民群众根据自身的喜好所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因此,长期以来,民艺的审美主体就是人民群众。在技术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民艺,需要以保持民艺民间性的特征作为前提,在其中融入现代生活美学,使民艺能够兼顾到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从而更好的传承下去。这种情况的出现拓宽了民艺的传承范围,进一步达成了民艺有效传承的目标[3]。
4.4 使用价值生活化
在我国陕西、甘肃、陕西等地区,新娘的陪嫁品中需要有虎头鞋、虎头帽、老虎围嘴以及布老虎玩具等,这体现了民艺产品具备实际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只有观赏的价值。基于如今技术知识传播的环境下,应当使生产出的民艺产品也能够在现代的生活中发挥出使用价值,不能仅仅将其作为艺术品,这会使传统民艺脱离实际生活,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传承。例如,一个叫做“王的首创”的手工文化创意品牌设计并生产出了一种新生儿礼盒,这个礼盒将实用性、民间性、民俗性以及艺术性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该新生儿礼盒中包含猪头鞋、虎头福袋、虎玩偶、卡通贴纸以及蟾蜍五毒口水巾。从传统的老虎围嘴转变为今天的蟾蜍五毒口水巾,改变的不仅仅是名称,更是一种文化的升级以及功能的变更。
4.5 生产销售市场化
4.5.1 符号销售
现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较于物质层面而言,人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因此,在消费时更注重社会属性、符号属性、文化属性以及主观属性。符号销售的含义就是利用消费者想要购买含有符号价值的商品,以此来提升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的心理,展开销售活动。基于这种理念,就可以在销售过程中宣传民艺产品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和相关的理念,获取消费者的认同感,促使消费者拥有购买民艺产品的主动性。
4.5.2 体验销售
体验是针对于消费者而言的,是其与产品或品牌进行接触之后在其内心所产生的印象,属于一种感性的价值。体验销售注重关照消费者的感受,从特定的情境和生活出发,为消费者塑造生动的感官体验,以此来激发其对民艺产品的情感认同,进而产生购买的欲望。在运用体验销售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情感化设计与创意化体验设计的有机结合,使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民艺产品的功能与传递的情感,并与其产生共鸣。
4.5.3 大众审美教育
消费者是否愿意购买某种产品,基本是由其对这种产品是否产生了认同感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程度决定了消费行为是否会成功。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功能并不了解,甚至是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么自然不会产生购买的欲望。在技术知识传播的影响下,现代销售活动中更重要的往往是产品中所包含的理念、风俗习惯、审美以及思想等因素。使广大消费者可以提升文化艺术涵养与审美鉴赏的能力,是打开民艺产品销路的重要手段。
5 总结
综上所述,传承传统民艺是对人文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抒发了人们的情怀。为了在技术知识传播的背景下实现民艺的有效传承,并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就应该在传承传统民艺的过程中以发挥民艺产品的使用价值作为导向、以传承技艺作为前提、以民族风俗作为依托以及以民族文化作为契机。此外,提升大众对传统民艺的文化认同感是实现民艺有效传承的关键,因此,应当加大民艺的宣传力度,促使大众建立起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