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北朝圆领袍

2021-03-31李佳敏

西部皮革 2021年9期
关键词:服饰

李佳敏

(大连大学,辽宁大连 116000)

圆领袍服是隋唐时期男子的重要服饰之一,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穿着者上至皇帝百官下到平民百姓,深刻影响了后世服饰体系。因此,圆领袍是研究古代服饰史学者非常关注的服装款式。实际上,圆领袍在北朝就已经出现,并广泛穿着。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出土大量有关北朝圆领袍的文物和壁画,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袍在秦汉时开始出现,一般指有夹层、较厚的一种不分衣裳的长衣,单面无里的则称为衫。本文中的圆领袍不对衣物是否有夹层进行区分,既指代较厚的袍,也包括单面的衫。

袍服在出现之初只作为燕居时的衣着穿用,不属于正服,发展到汉代逐渐外穿。北朝时期出现的圆领袍也有许多是作内衣穿用,在北朝的服饰资料中有许多身着褶服的人物形象,颈部露出的圆领内衣,可能就是内穿的圆领服,但由于被外衣覆盖,无法探究其具体形制,因此本文只探讨更为直观的作为外衣穿用的圆领袍服。

1 北朝圆领袍的形制

圆领袍自西魏便开始流行,历经北周、隋、至唐代时形制逐渐完善,是古代男子的重要服饰,一直持续到明末。圆领袍因与汉族传统的交领完全不同圆领而得名,穿着时左右衣襟交叠,使衣领形成圆形,领口用布扣固定,衣身连体通裁,衣袖紧窄。圆领袍的分类方式多样,本文主要根据衣衽对其进行分类。

中国古代服装的衣衽主要有三种形式:左衽、右衽、对襟(又称对衽)。对襟圆领袍,对襟圆领,衣袖紧窄,常见于胡人形象。对襟相比于左衽、右衽来说在圆领袍上更好区分。有关对襟圆领袍的史料记载很少,《南史》载:“末国……士人剪发,著毡帽小袖衣,为衫则开领而缝前。”文中的小袖衣可能是指小袖圆领衫,“为衫则开领而缝前”则是对“对襟”的描述。有关对襟形制最早的壁画资料是西魏时期敦煌二百八十五窟描绘的《五百强盗成佛》故事,图上有一些手持武器、身穿圆领袍的步卒形象,所穿的应是对襟圆领袍,可以明显看出从领部中间到衣衫的底边有两道并列的衣缝。中原地区发现的对襟圆领袍的图像资料多与来华粟特人有关,在陕西西安发现的三座有明确墓志记载的北朝粟特人墓葬:安枷墓、史君墓、康业墓,这三座墓葬中中均发现了许多身着对襟圆领袍的胡人形象,其圆领袍形制都十分相似:紧身窄袖,正中对襟,长度过膝,衣领、袖口、对襟、下摆均缝有颜色统一的缘饰。对襟形式在汉族圆领袍中流传不多,自唐中期以后,中原地区的圆领袍的对襟形式就消失了,只在周边少数民族的服饰上还有体现,五代时高昌壁画中供养人的服装就为对襟圆领袍。

左衽是门襟为从右向左掩,形成圆领,纽扣在左肩近颈处,右襟掩盖左襟,衣袖紧窄,衣身有长有短。披发左衽常被当作是少数民族的象征,圆领袍是从西域少数民族中流传而来,左衽便不足为奇。北魏分为东、西魏之后,左衽圆领袍再度在北方全面流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魏宋绍祖墓中人俑、麦积山西魏第一百二十三窟人俑、北周宇文俭墓出土的彩绘俑等。北朝之后左衽圆领袍在中原地区很少出现,只在周边少数民族中还有穿着。唐代发现了一些少数民族穿左衽圆领袍的图像资料,唐时专为回赠少数民族使节所做的“蕃客锦袍”为左衽,之后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的圆领袍也为左衽。

右衽圆领袍是左襟掩向右襟系扣,右襟掩覆于内。由于汉族服装有右衽的传统,所以圆领袍在被汉族接受并穿着的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形态。圆领袍流行于北朝晚期,此时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经孝武帝改革,进一步学习汉族文化,衣服多仿效汉族用右衽,因此在北朝考古发现了许多右衽圆领袍资料,例如贺拔昌墓和许显秀墓出土的三棱风帽俑。

翻领袍,左衽、右衽均有,袖子紧窄,衣袖较短。根据领部的外翻程度,又分为小翻领和大翻领两种类型。小翻领主要见于山西地区,如太原贺娄悦墓、北齐张海翼墓出土了许多身穿小翻领袍的陶俑。大翻领领部外翻较大,主要见于河南和河北两地,如河北高润墓侍卫俑。翻领袍应是由圆领窄袖袍演化而来,形制不变,只是具体穿着方式不同。圆领袍是将领部竖起,衽部相交形成圆领,翻领袍则是衽部相交后领部自然外翻,如果把领部合起来,就是圆领的形状。

圆领袍除了根据衣领分类外,还可以根据两侧是否开叉分为两类,一类是开骻,又称圆领缺骻袍;一类是闭骻,在下摆处横加一条,称圆领襕袍。圆领袍衣身紧窄,长圆领袍长度可到小腿,不利于活动,在两侧开叉可方便劳作、骑乘。袍下加襕始于北周,至唐时形制完善,成为定制,《隋书礼仪志》记“保定四年(564 年),百官始执笏,常服上焉。宇文护始命袍下加襕。”袍下加“襕”很可能是为了附会上衣下裳分裁而后缀合的古“深衣”之制,是北周一系列复古运动的结果。

2 北朝圆领袍的源流

北朝后期,圆领袍开始频繁出现在墓室的壁画、陪葬俑、画像石等人物形象上,近年来,学术界对圆领袍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在有关圆领袍源流的问题上,大多数学者认为它与中国传统的“汉服”不属于同一个体系,应是来自于“胡服”。

毫无疑问,圆领袍受西域“胡服”的影响产生,但除了胡服因素外,圆领袍在北朝的出现和流行与中国传统汉服的影响和北朝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史料、考古发现和气候背景,对圆领袍源流进行补充、完善。

2.1 圆领袍产生的时代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大变革的时期,分裂、对峙是这一时期主要特征。北魏建国后逐步统一北方,虽仍与南朝对持,时有战争,但也结束了北方地区从八王之乱起将近一百五十年的混战局面,内部相对安定。政权的相对稳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也有能力对外扩张。5 世纪四十年代,魏太武帝接连向鄯善、龟兹等用兵,控制了西域大部分。5 世纪八九十年代,孝文帝联合高车打败柔然,西域彻底控制在北魏手中,“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款赴,胡商贩客,日奔塞下”,西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不同民族、地区、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比较突出的历史现象。巫鸿在为《4—6 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所作的序中讲到“南北朝时期的混乱,则提供了另一种促进文化互动的机制。这种机制大略包括三个相互重叠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宗教的跨国传布在这个时期里佛教从南亚传布到东南亚、中亚和东亚的很多地区和国家。其他一些宗教也以此为模式,其流传超越了政治疆界甚至文化认同的限制。第二个方面是长途贸易以丝绸之路为主的贸易干线沟通了从东亚到欧洲的大大小小的地区,极大地促进了技术、思想和文化艺术的交流。第三个方面是人口的迁徙不但是整个国族的地理移动,而且大都市中移民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不同文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复杂局面”。北朝时期复杂多元的文化互动不可避免地对服饰产生了重要影响,服饰发展体现了多种文化因素的碰撞与交融。

汉化与胡化是北朝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复杂的历史问题,服饰方面也是如此。南迁进入中原地区的北方民族,随着自然环境和与汉族的长期杂居,服饰受到汉服的影响,产生变化。从北魏建国开始就逐步进行汉化运动,到孝文帝时达到了高潮。表现在服饰文化上,孝文帝强制改易服饰。太和十九年(495 年)孝文帝下令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人不论男女禁穿胡服,一律改穿汉人服饰,孝文帝以身作则,带头穿戴汉族服饰。孝文帝对于服饰的改制进一步推动了北魏特别是普通民众穿着汉服,这是北朝服饰的汉化。

北朝后期服饰出现了胡化现象,这与当时统治者反汉化和对西域胡风的崇尚有关。圆领袍正是在北朝后期大量出现、流行。北朝后期的历史受六镇鲜卑的影响颇深,六镇鲜卑的中上层人物有许多后来成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的核心人物。陈寅恪先生认为“北魏晚年六镇之乱,乃塞上鲜卑族对于魏孝文帝所代表拓跋氏历代汉化政策之一大反动也,史实甚明,无待赘论。高欢、宇文泰俱承此反对汉化保存鲜卑文化之大潮流而兴起之袅杰也。”

2.2 圆领袍中的汉服因素

如果只关注圆领袍的结构,就能发现其本质上是一种上下通裁的袍服。根据《释名?释衣服》记载:“袍,丈夫著,下至跗着也。袍,苞也;苞,内衣也。妇人以绛作衣裳,上下连,四起施缘。亦曰袍,义亦然也。”中国穿袍服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周时期就已经产生了,最初作为内衣使用,穿着时必须在外加罩衣,从汉代开始逐渐外穿,在马王堆汉墓中就出土了许多制作精美的用于外穿的袍服。而圆领袍的形制与汉服中的直裾袍十分相似,这可能也是圆领袍能在中国广泛流传,被大众接受的一个原因。

较早的圆领袍多是对襟形式,后才发展出区分左、右衽的圆领袍,这很可能是对中国传统交领袍的借鉴,特别是稍后出现的圆领袍衽部外翻后的翻领袍外形来与传统的交领袍十分相似。此外在隋唐广泛流行的袍下加襕的风气据史料记载是在西魏北周宇文泰当政时期出现,是对传统汉服深衣的附会,用袍下加襕就是其实行汉化复古运动,在官制、礼制上全面效仿周礼的产物。

2.3 圆领袍中的胡服因素

圆领袍的独特领型和衣身紧窄,腰束革带,头戴风帽,穿长袴、靿靴的组合搭配都体现出胡服特征。圆领袍最先在新疆地区流行,现今我国遗存较早的圆领胡服出土于新疆山普拉古墓和尼雅古墓。以山普拉古墓出土的套头衫为例年代约为汉朝,单层、圆领、不开襟、下摆略宽,这种套头圆领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波斯西徐亚人和米提亚人所穿的圆领窄袖袍,据《魏书?西域传?波斯国》记载,“其俗丈夫剪发,戴白皮帽,贯头衫,两厢近下开之”。

圆领袍在中原的传播、流行与粟特人密不可分。粟特,原居住于伊朗高原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十分善于经商,早在西汉时期,他们就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与中国有了接触,并逐渐地向河西、中原腹地迁徙,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北朝时期,大批的粟特人开始在河西地区、长安乃至洛阳等内地定居,有些人成为地方望族,在北朝政权中担任官职。粟特人所到之处,带来了西域的胡风,圆领袍是粟特人日常穿着的服饰,在这些粟特人经常出现的地区如山西地区的大同宋绍祖墓、太原西南郊北齐洞室墓,河南的洛阳纱厂西路郭定兴墓、元邵墓、安阳和绍隆夫妇合葬墓等以及河北地区磁县大家营村茹茹公主间叱地连墓、文昭王高润墓为代表的一系列墓中发现了大量身穿圆领袍的人物资料。

2.4 气候因素

服饰的首要功能是避寒,除了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外,服饰变迁也应该考虑地域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圆领袍相比于传统的交领服,领型封闭且领部相对较高,更容易防风、保暖。圆领袍最先在新疆大量发现,一方面因为其是沟通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各种文化在此汇聚;另一方面因为新疆气候(特别是冬季)相比中原地区更加寒冷,圆领袍服更加保暖,更适应新疆的气候。南北朝时期,我国温度进入了一个新的极端低点,圆领袍服正是在此时流行。到了北朝末期,气温有所回升,逐步向“温暖期”过度,出现了相对较为凉爽的翻领穿法。

但气候因素只能说是北朝圆领袍出现、流行的一个推动因素,并不能说是决定性因素,圆领袍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

3 北朝圆领袍对后世的影响

圆领袍自北朝产生以来,经过隋唐的发展、完善,因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历朝历代的喜爱,一直延续到清军入关,强制推行旗装,才退出历史舞台。可以说圆领袍自诞生后就对后世服饰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一部分。

从隋唐开始,圆领袍历代都有细微的变化,隋唐是圆领袍产生以后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圆领袍被汉族广泛接受,由原来的“胡服”转变为汉族传统服饰的重要时期。在隋唐的传世人物画、壁画和一些出土资料中经常出现。圆领袍在当时上至帝王贵族,下到平民,皆可穿着,袍身多为纯色,无花纹,衣襟不镶缘饰,衣身长至小腿、左右开衩,同时“袍下加襕”成为定制,被广泛使用。为了区分尊卑还在圆领袍这引入了“品色衣制度”,天子穿黄袍,百官服色据《通典》记载,“贞观四年制: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庶民穿白袍。虽然隋唐的圆领袍已经按照汉人的穿着习惯和嗜好进行了改良,但还是保留了较多的少数民族的特征,如窄袖、衣身窄瘦,带有明显的北方游牧民族特征。

唐末到五代圆领袍仍是男子重要的服装之一,广泛穿着,这时圆领袍开始在领内加衬领,从五代《文苑图》和南唐的《夜实图》等传世画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圆领袍的衬领。北宋建立以后,圆领袍的演变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由隋唐时期的直袖、小袖发展出大袖,衣身也变得宽大,领部继承五代加衬。按照使用范围宋代的圆领袍可以分为朝服和常服,有宽袖广身和窄袖紧身两种基本形式。当圆领袍作为朝服时,官职较高的穿大袖袍,小官和武将穿窄袖袍;当圆领袍作为常服时,大袖、小袖兼有,一般民间劳动者穿的小袖圆领袍衣身更为短小。

圆领袍也是和宋朝并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辽、金的常服。以辽代契丹族为例,他们的圆领窄袖袍都为右衽,衣长只过膝盖,袍服后面幵禊,开禊的两片相掩,腰束带,皮靴,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服饰。从辽代的墓壁画中也可以发穿种圆领袍的人均髡发,进一步证明这种袍服是契丹族的传统服装。受到汉族圆领袍的影响,长度逐渐增长,衣袖日益宽大。

元代帝王大多穿交领右枉袍服,而圆领服多为中小官吏、侍从以及下层劳动人民穿着,为右衽,从这一时期开始男装左枉圆领袍逐渐消失了。

圆领袍在明代仍穿着广泛,其形制既继承了唐制,又受到宋代的影响,也有一些新的特点。圆领袍是明代官服的一种,明代对于服饰等级的规定更加严格,除了按衣服的色彩、材质、纹饰等的不同来区别品级外,出现补子作为区分官员等级的标识,一般补子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纹饰不同。

清军入关,建立政权后,强行要求汉人剃发、改易服制,遵从满族制度,圆领袍随着清军铁骑的推进,逐渐消失,被旗装所代替。

圆领袍自北朝产生,经隋唐完善后,在中国流行了上千年,是中国古代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源于由中亚传至西北的民族服饰,同时又是对古代深衣制袍服的延续。圆领袍出现以后便成为上到皇亲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可以穿着的服饰,随着不同时期文化理念、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发展等的不同,在不同的朝代圆领袍的形制也有所不同。圆领袍的出现为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史添了精彩的一笔,它的发展历程既反映了古代服装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历史、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服饰
数字化服饰还原在越剧角色塑造中的创新传承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唐代参军戏角色服饰的考证与推定
雪人的服饰
金代吏员服饰浅探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冬季服饰
服饰之美——高华村
Wearing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