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鞋履趣谈之
——曹操与分香卖履
2021-03-31四川余淼
文 四川/余淼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大浪淘沙的时代风云之中抒写着自己的人生凯歌。纵观曹操的一生,纵横疆场,杀伐决断尽显英雄气概,但他临终之前的遗嘱却让人有些意外。《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的曹操《遗令》:“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帐,朝晡上脯备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这其中,“分香卖履,留恋妾妇”则成为了点睛之处。究其原因,在于这份曹操的遗嘱看起来颇为奇怪,曹家权倾一时,曹操也必然预见到自己死后子孙必然会篡汉自立,在遗嘱之中却又只写小事,后世人们在《资治通鉴》之中又并未见到又类似的描述,故一些人视其为伪作。撇开这些史家争论不谈,分香卖履让一代枭雄曹操,退尽英雄色彩,回归到一个丈夫的角色上来,正所谓:平生奸伪,死见真性。
这段曹操《遗令》后来衍生出一个典故“分香卖履”。从字面义来看,分香卖履意思为将自己留下的香药分予妻妾,妾妇做鞋为卖。由曹操之赠香分香可知,当时的名香已堪比金玉,而寄托性情之用,又为金玉所不及。曹操所分的香料,大致为丁香之类的香料。此种香料虽然如今价格低廉,但是在古代则是比肩金玉的物品。由此可见,曹操确实疼爱自己的妻妾,生怕在自己死后,她们的生活没有了着落。除了分香之外,曹操还提到了卖履。所谓卖履便是卖鞋之意。在士农工商阶层划分严格的封建时代,卖履实则并不是多么高档的职业。虽然三国时期,前有刘备制鞋卖履的事迹,但作为氏族门阀的曹氏一族,妾妇卖履确实不是最佳的选择。作为自古就有的行当,卖鞋本身是一个相对艰辛的营生,可能曹操妻妾未必会从事贩卖的草鞋之类的事情,但是考虑汉末制鞋技艺的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制作鞋履仍然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的劳动生产活动。我们以汉代慢慢流行起来的布锦鞋为例来大致描述制鞋的辛苦。布锦鞋,鞋底鞋帮分明,鞋尖上翘,在制鞋的过程之中需要准备多种原材料,其中又以鞋底的制作最为耗费功夫。为了保证美观和实用,布锦鞋的鞋底在制作时往往为多层鞋底,需要层叠缝制。鞋底与鞋面的缝合也需要耗费的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尤其是制作精良的布锦鞋,耗费时日更多。作为贵妇,曹操妻妾在制鞋和卖鞋的过程之中,可能未必需要事必躬亲,但卖履本身并非贵族所常见的行为。曹操的《遗令》情真意切,细细读来,则看出作为丈夫对于妻妾的不舍和爱恋。同时专门嘱咐自己的妻妾可以卖履为生,实则一道攻心的计策。在对自己死后朝堂政治进行充分估计之后,曹操颇为担心自己的妻妾安全,以及担心她们成为政治斗争牺牲的工具,分香卖履的《遗令》以情入手,又暗布先手,一代枭雄的本色展露无疑。
一个分香卖履,使平生奸伪的曹操,重露英雄本色。在中国鞋履历史上,因履而起的历史典故有很多,这些典故将鞋履从生活拉入文化,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