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面料”与《山海经》的碰撞和交融

2021-03-31邹晨宇赵鑫燕高雨解琼

西部皮革 2021年21期
关键词:山海经中式面料

邹晨宇,赵鑫燕,高雨,解琼

(大连艺术学院服装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1 探究《山海经》

1.1 《山海经》

袁珂在《山海经校注·序》中曾这样说:“《山海经》匪特史地之权舆,乃亦神话之渊府。”[1]《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 字,记载了100 多个邦国,550 座山,300 个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包含了志怪、地理知识、民风民俗、科学医学、宗教信仰等内容,是一部充满神奇色彩的著作,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夸父追日等神话传说故事均源于此。其中记载了极具神秘感的奇异怪兽,色彩也极为丰富,让艺术爱好者产生了无尽的遐想。著作中将历史与神话相互融合渗透,不仅是对古代先民生活及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也令传统观念潜移默化地世代流传下去。

1.2 图案探究

图案顾名思义,即图形的设计方案,是实用和装饰相融合的一种美术形式,通过线条的描绘和色彩的渲染,使自然、建筑、器物、动物等更加完美,更适合现实应用。在现代生活中,中华传统纹样给人以典雅、大气的感受,我们应将现实与过去创造在一个次元世界中,探究属于我们的新时代视觉世界。

《山海经》中的图案来源于怪异的神兽、草木,这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启迪[2]。书中附有若干个绘本,将神话中的怪兽变幻莫测的形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呈现出许多千奇百态的艺术品。如《山海经·南山经》中对九尾狐形象的描写:“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传说大禹曾遇见过九尾白狐,九尾的形象便曾在西周铜器上出现,后来又和蟾蜍、三足乌等共同出现在西王母身旁,从怪兽到祥瑞,由此看出神兽在古人心中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的。在《山海经·海经》中记录,有一种名叫“穷奇”的吃人的野兽,多本古籍均对穷奇有过记载,据说它的样子看上去像老虎,长着翅膀,穷奇吃人的时候会从脑袋开始吃,而且它吃人的时候都披散着头发。从对穷奇的文字描述中,可以了解到它欺善怕恶、啮食忠信,情愿为奸邪之人服务。而《山海经·北山经》则是强调人性自然的公正,发鸠山上有一种鸟,样子像乌鸦,但长着花脑袋、白嘴、红爪子,这就是人们所知的精卫。她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后因在东海游玩不慎溺水淹死,变成了精卫鸟,便常衔树枝和石子来填海。先秦时期,还有一大群勇于任事、珍视荣誉与责任的君子,正是他们身上那种“沛乎塞苍冥”的浩然之气和这些古代神话传说,让后代人可以从神秘多姿的神话中联想到更多精彩的画面,并与之结合,塑造出一件件艺术品展现在我们面前。

1.3 色彩探究

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古人通过色彩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极具神话传说色彩的自然景象,以及人文及社会情感表达,古籍文献对《山海经》中有关色彩的直观描述以及间接描述多有记载,其内容主要分为赤、黄、青、黑、白等五种色系,山川草木、花鸟鱼虫等自然元素色彩对于《山海经》有着莫大的影响。古籍中通过对色彩诗意般的描述,结合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象,彰显了中式传统色彩的独特韵味。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色彩运用更为广泛,其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的色彩运用成为主流,在瓷器、室内设计、服装设计、传统绘画、建筑等不同领域的色彩运用,共同编织着属于中式传统色彩的华丽篇章。《山海经》中的色彩基础与中国传统色彩元素的传承和开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将传统色彩与“新型面料”设计相结合,运用此基础展现出国风与新时代设计相融合的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色中每一个颜色的背后都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中国传统色彩早期的颜色来源于自然界中矿物、植物等。《山海经》就是一个很好的颜色载体,书中提到了非常多的颜色,比如:美铜、美赭、美垩、青雘、丹粟,这些颜色都是矿物颜料。

《山海经》中记载了极具神秘感的奇异怪兽,其色彩也极为丰富,让许多的艺术爱好者产生了无尽的遐想[3]。如《山海经·南山经》中对鹿蜀的记载,其书中记载:“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白首”“赤尾”通过视觉艺术,对人体视觉感官形成震撼效果。白色象征着纯洁,红色在中国寓意着成功、欢迎等,同时让人联想到热情,很容易与书中神兽形象所关联,使人更深切地感受到《山海经》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探索,这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审美,更是一种文化的挖掘与传承。

2 提取与运用中式传统元素

中式传统元素有很多种,中国元素服饰如汉服、唐装、中山装、旗袍等。面料不同会带来形态的千变万化,可以作为提取的元素之一;中国元素图案如黑头发黄皮肤、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太阳、长江、黄河等。提取其中图案,进行变形与新元素结合,使旧物翻新。中国元素建筑如故宫、天安门、苏州园林、天坛、中国馆。将建筑外形与之结合,硬与软可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线条。

创造先进灿烂的中式文化,应与当代元素相结合,描绘出属于“新时代”的景象。将《山海经》中的图案加以提炼与改造,将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工艺相融合,设计出一款“新型面料”。根据所需,提炼相关图案与色彩,结合立体刺绣、拼接、剪纸、羊毛毡等传统手工技法,进行创意设计。中式文化元素温馨大气而又不失雅致,融入现代时尚元素,是一种创造性的延伸,也是一个良好的开发创新的切入点,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现代艺术的形式传达给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深意。

3 面料创新与改造

通俗来讲,面料改造就是改变面料本身的色彩、外观、肌理以及质地,颠覆其原本的形态。

“新型面料”改造效果以立体和平面两个维度为切入点,立体面料设计主要是通过匠心巧运地使用分割、重叠、拼贴、剪裁、破坏等一系列再造手法,将传统的面料材质进行加工改造,通过实质性的现实变化,折射出意想的层次效果,改变传统形制,展现出“新型面料”的创新结构[4]。

(1)改变面料材质的结构特征,镂空、分割、抽丝、撕裂、磨洗等工艺手法,使材质呈现空透感以及残缺感。例如,牛仔面料通常采用磨洗、撕裂、抽丝等工艺手法,加强层次设计感。

(2)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同系列或不同系列装饰加以点缀,通过编织、粘、贴、补、热压等增量法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二次设计,不同再造手法将影响着整体呈现效果,增量法运用与“新型面料”的创新与改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将与原本面料材质相同或截然不同的材料加入,创造出一个崭新的造型,营造出有起有落、凹凸有致、疏密相间的新型肌理层次。例如,拼贴面料,使用面料叠加手法使面料边缘形成层次及肌理,运用传统雕刻手法在皮革面料上进行二次创作,使面料呈镂空效果;运用点、线、面等编织的方法来进行材料的拼装。

(4)通过抽褶、捏褶、缩缝、绗缝、车缝、压花等工艺手法,改变造型凹凸感,使新的面料材质形成更自然、丰富的肌理效果,塑造一定的视觉效果。例如,运用抽褶、捏褶将面料反复无规则地进行折叠固定,以及通过编织手法将抽象的形制在面料表达上具象化,或将具象的造型提取变形,形成规律性或不规则的抽象化肌理效果。

4 “新型面料”在不同产品上的应用

多元素的技法与传统文化融合,可以使作品变得更加丰富。随着传统元素的日益深入和广泛,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接受传统文化。

“新型面料”的再造基石,是通过对不同质地的材料进行改造与拼接,而不只是局限于传统布料,以此打造出富有生机的面料,并将丰富多彩的“新型面料”运用到不同的产品上加以展示。

新型面料可以运用到服饰、产品包装、装饰画、家具、生活用品等设计中[5]。体现在服饰中,可以运用拼接的技术手段和其他面料结合。产品包装中,用面料装饰高端礼盒,能节省纸张的使用,比较环保。用面料的形式创作画也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家具用品也都可以应用新型面料。

5 结语

结合《山海经》中的图案、色彩进行面料的二次设计,彰显了古人传承中式文化的大智慧。对于新时代的人们来说,在推广“新型面料”的过程中,更应表达对中式元素的传承与创新新思想,因此运用“新型面料”在不同领域的带动推广作用至关重要。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很多举世闻名的人类奇迹。结合当代时尚潮流发展,将手工刺绣、剪纸等传统元素与潮流元素相结合,倡导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相融合,将传统的民族元素融入当下流行形态,表达其民族传统元素文化的当代性,体现传统民族元素的时尚潮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秉承着传播华夏文明的理念,将富有生机的“新型面料”加以展示,亲近传统,践行华夏文明,留下传统文化传播的痕迹。

猜你喜欢

山海经中式面料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
中式烹饪营养与健康
美籍华人修辞的形成——解读中式签语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