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基础上的福建石松类及蕨类植物科属分类系统
2021-03-31李国平杨鹭生
李国平,杨鹭生
(武夷学院 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蕨类植物(Pteridophytes)是一类借助孢子进行繁殖的维管植物,长期以来,它们被认为是高等植物中一个自然门类。近20多年来,新的证据改变了人们对蕨类植物各类群间亲缘关系的传统认知[1-3]。2001年,Pryer等首次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石松类Lycophytes为最早演化的类群[4],并和其他维管植物互为姐妹群[5],将传统蕨类植物划分为石松类Lycophytes和蕨类植物Monilophytes的观点被现行几个重要的蕨类植物分类系统所采纳,如Smith等、Christenhusz等、Christenhusz&Chase和PPGI(Pteridophyte Phylogeny Group I)分类系统[6-9]。我国出版的《中国植物志》(FOC)第2~3卷[10]基于新分类系统概念,在Christenhusze线性排列系统的基础上对《中国植物志》蕨类植物的各分类群进行了增补和修订,是全世界第一个在科一级水平上采用现代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分类系统观点的蕨类植物志。
1982年出版的《福建植物志》(第一卷)[11]所记载的蕨类植物采纳秦仁昌(1978)系统概念,在科、属的分类处理上与FOC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已不能很好地反映福建石松类及蕨类植物资源状况。本文依据现代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分类系统概念,修订了福建现代石松类及蕨类植物科属的分类,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福建现代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提供参考。
1 材料及方法
通过查阅目前国际上现代石松类和蕨类分类系统研究的最新成果[3-9]和近年发表的福建蕨类植物研究文献[12-16],参照FOC系统,对《福建植物志》(第一卷)蕨类植物分类进行修订,在此基础上,列出福建现代石松类和蕨类科属分类一览表,并对有关科、属种分类位置和学名变更进行分析说明。
2 结果
2.1 基于FOC的福建石松类和现代蕨类植物科属分类概览
福建省共有现代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2科101属,详见表1。
表1 福建现代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科属分类一览表Tab.1 List of families and genera of extant lycophytes and ferns of Fujian Province
续表1
续表1
2.2 《福建植物志》(第一卷)蕨类植物科属分类及其在新系统中的变更
《福建植物志》(第一卷)记载蕨类植物45科、105属,详见表2。
表2 《福建植物志》(第一卷)蕨类植物科属分类及变更说明Table2 List of families and genera of pteridophyta in Flora of Fujian and the details of variation
续表2
续表2
3 结论
(1)《福建植物志》(第一卷)记载蕨类植物45科、105属。参照FOC的蕨类植物分类系统进行修订,修订后的福建现代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共有32科101属,依据新分类系统共撤销17个科,新增4个科,即水韭科Isoëtaceae、合囊蕨科Marattiaceae、冷蕨科Cystopteridaceae和肠蕨科Diplaziopsidaceae;在属等级,因归并而减少23属,新增19属,新增的属为石杉属Huperzia、马尾杉属Phlegmariurus、小石松属Lycopodiella、藤石松属Lycopodiastrum、水韭属Isoëtes、桂皮紫萁属Osmundastrum、香鳞始蕨属Osmolindsaea、膜叶铁角蕨属Hymenasplenium、东方荚果蕨属Pentarhizidium、荚囊蕨属Struthiopteris、崇澍蕨属Chieniopteris、对囊蕨属Deparia、连珠蕨属Aglaomorpha、修蕨属Selliguea、鳞果星蕨属Lepidomicrosorium、薄唇蕨属Leptochilus、滨禾蕨属Oreogrammitis、锯蕨属Micropolypodium和剑羽蕨属Xiphopterella。
(2)科、属名称的变更情况: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更名为金毛狗蕨科Cibotiaceae;三叉蕨科ASpidiaceae的拉丁名为更名为Tectariaceae;三叉蕨属Tectaria更名为叉蕨属,拉丁名不变;里白属Hicriopteris拉丁名变更为 Diplopterygium; 乌蕨属Stenoloma拉丁名变更为Odontosoria;瓶蕨属Trichomanes拉丁名变更为Vandenboschia;书带蕨属Vittaria拉丁名更改为Haplopteri;凤丫蕨属更名为凤了蕨属,拉丁名不变;木桫椤属更名为桫椤属,拉丁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