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肺水肿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及研究

2021-03-31李丽荣付会恒田亚莉曾祥毅梁志科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肺水肿血气插管

李丽荣 付会恒 田亚莉 曾祥毅 梁志科

肺水肿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危重症,以严重的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会引发急性呼吸衰竭,死亡率较高[1-2]。快速诊治肺水肿、缓解临床症状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氧疗等措施纠正呼吸衰竭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3-4]。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是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呼吸支持技术,本文旨在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肺水肿的效果,正文阐述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收治的30例肺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例选取时间: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结合临床症体征以及心脏彩超、X线胸片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心源性肺水肿;(2)经心电图检查、肌钙蛋白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3)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均为Ⅲ级;(4)无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的患者。

排除标准:(1)存在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2)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呼吸窘迫或肺部感染的患者;(3)存在神经系统损害、精神疾病、脑部疾病的患者;(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5)自主呼吸微弱、呼吸停止者;(6)因双侧鼻道狭窄,无法进行经鼻氧疗的患者。

对照组15例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44岁至76岁,年龄平均值(65.35±3.28)岁。病程范围:1年至3年,病程均值为(1.84±0.35)年。

观察组15例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范围:45岁至77岁,年龄平均值(65.41±3.32)岁。病程范围:1年至4年,病程均值为(1.90±0.37)年。

研究对象间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存在均衡性(P>0.05)。一般资料的统计学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一般资料的统计学情况

二、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传统面罩吸氧(吸氧浓度41%)。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选择合适的面罩并进行妥善固定,保证不漏气。氧流量、吸氧浓度分别为5~10 L/min、41%。

观察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器选用新西兰费雪派克(Fisher&Paykel)公司生产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初始氧流量为30~40 L/min,吸氧浓度为41%。

结合血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参数进行调整,直至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分别>60 mmHg、<45 mmHg。

三、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 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治疗前、治疗后2小时、治疗后12小时、治疗后24小时及撤机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同时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吸频率。

2 采用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困难缓解情况,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分值越低,说明呼吸困难缓解情况越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进行评价,分值区间为0~10分,分值越高,表明舒适度越低。

3 在入院时、治疗24小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得出两组患者的心脏Tei指数;在治疗前、治疗后两周采集两组患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2mL,经离心处理获得上层血清,测定血清B型脑钠肽(BNP)。

4 计算两组患者的住院气管插管率、死亡率。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不同时间点,地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的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血气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PaO2均比对照组高,治疗后2 h、12 h的PaCO2均比对照组低,P<0.05。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PaO2呈增高趋势,PaCO2呈下降趋势,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的血气分析结果(n=15)

二、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

两组患者比较治疗前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相差不大(P>0.05);两组治疗后2 h、12 h、24 h、撤机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n=15)

三、呼吸困难指数、舒适度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舒适度分值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的呼吸困难指数、舒适度

四、Tei指数、血清BNP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Tei指数、血清BNP对比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的Tei指数、血清BNP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明显是观察组数据比对照组更优,P<0.05(见表5)。

表5 比较两组的Tei指数、血清BNP(n=15)

五、住院气管插管率、死亡率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气管插管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之间对比死亡率相差不大(P>0.05)(见表6)。

表6 对比两组的住院气管插管率、死亡率[n(%)]

讨 论

肺水肿具有突然发作、病情危重的特点[5],患者的心功能在短时间内会快速恶化,由于心脏泵血能力的下降[6],会阻滞肺部血液流动,影响肺循环,增加肺泡内渗出,降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和肺顺应性[7-9],增加肺泡表面张力以及氧气弥散距,进而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在使用内科药物的同时一般通过呼吸支持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10-12]。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同常规氧疗相比,能够提供加热湿化功能[13],更利于排出二氧化碳,促使吸气期上气道阻力、呼吸做功减少[14],能够稳定吸入气体浓度,较好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舒适性和耐受性更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15-16]。本次研究中,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气分析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且呼吸困难指数、舒适度评分、Tei指数、血清BNP明显更低,同时降低了住院气管插管率,未出现死亡病例,充分证明了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分析原因在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通过提供高流量加温、湿化的氧气,可提升舒适度,产生呼气末正压,增高胸膜腔内压,促使左心室跨压、回心血量以及心脏负荷减少[17-18],可促进呼气末肺容量、功能残气量增加,改善氧合指数,纠正低氧血症以及心功能,有效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从而能够避免气管插管,降低死亡率[19-20]。

总而言之,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适合推广应用在肺水肿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肺水肿血气插管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的价值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肺水肿是怎么引起的
黑珍珠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