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高职教育电气类人才的培养

2021-03-31内蒙古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陈允刚

河北农机 2021年1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电气

内蒙古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陈允刚

1 世界技能大赛与我国高职院校参赛分析

1.1 世界技能大赛竞赛现状

世界技能组织前身是于1950 年设立的“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IVTO)”,后改名为“世界技能组织”,其宗旨是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青年人和培训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通过举办世界技能大赛,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技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鼓励青年投身技能事业。世界技能大赛是职业技能领域最高级别的赛事,其竞赛理念、技术标准、比赛规则、工作流程和组织方式都代表了当今世界职业技能领域发展的先进水平。短短五届几年的时间,中国从世界技能大赛0 金牌到连续两年金牌奖牌双第一,这对我国高职教育电气类人才培养具有方向性和引导性,通过研究现状即可提升我们的素养并且有的放矢。

1.2 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竞赛分析

图1 第41- 45 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获奖数量统计图

2010 年中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从2011 年到2019 年,中国参加了第41 届到45 届世技赛,累计获得143 枚奖牌,其中36枚金牌、29 枚银牌、20 枚铜牌和58 个优胜奖。世界技能大赛中国连续称雄,如图1 所示,而中国队在比赛中获得如此好的成绩,说明了我们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此佳绩的取得和我国的现状以及我们的培养机制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机制上,我国集全国之力,选出了最好的教练和分析团队,针对性地选拔和高强度的训练,是我们获得最好成绩的最重要保障。在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现代社会,我们出现了太多的速效、刺激,为了利益考证、竞赛获奖,其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成长,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培训的体系,而是为了追求高收入、低付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兢兢业业、刻苦寻找工作的同时,却很难满足自己的要求,我们的企业在寻求大量高职业素质、高技术能力毕业生时却发现人才难得,出现了供求的矛盾。

2 对我国高职教育现状的反思

2.1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切实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目的

以世界技能竞赛中电气装置项目中的PVC 管弯曲为例,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以传授法的方式告诉学生仅了解PVC的分类,学会线管的常识及配管规范就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融入实际案例与场景,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PVC 管弯管的方法,并能正确使用PVC 弯管工具。

赛前需研讨和解析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文件、技能标准、竞赛样题、评分标准等,然后开展PPR 管熔接、钢管连接、PVC 排水管安装等竞赛项目的教学与实战操作实训,最后进行了多项模拟竞赛,才可以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尤其对于安全教育,包括场地要保证好有足够的干粉灭火器,至少需要有两个消防通道确定其畅通无阻,并需要设置消防应急逃生路线标识,标识明显清晰,有危险的位置,要标明警示牌,必要时张贴设备安全使用说明书。

电气装置项目是指运用传统和新兴技术,对特定设计的商业或家用电气装置中的线缆、金属和PVC 线槽、金属和PVC 线管、金属和PVC 软管、电缆桥架等进行安装,依据技术要求对商用或家用智能控制系统(如KNX、LOGO 等)进行线路设计、安装、编程与调试的竞赛项目。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项目比赛共设置家用/商业电气安装、KNX 编程、装置测试3 个模块,赛程为4 天,累计比赛时间为20 到22 小时。如图2 所示,赛位场地布局图是比赛时的重要环境,而竞赛选手必须提前熟知其环境与物品所在区域。

图2 赛位场地布局图

一切的技能比赛都是模拟现实生产线的安装、维护、调试等岗位设置的,因此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高职电气类参赛选手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包括指导教师有些是从企业过来的,有些是曾经只有理论经验的,通过辅导和观摩各个赛项,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职业技能目标有了大幅提高,更深刻理解了职业教育的意义,指导他们更好地教书育人与投入生产实践和技术改造。

2.2 贯彻“1+X”证书方案形成新技术,有效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职业技能证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将校内的职业教育和校外的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不少学生按照学院、系部或专业要求,为了能够顺利毕业而被迫去考取各种证书,参加各种比赛,只是为了以后找工作提供足够的经历和简历,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且能靠此谋生是需要考虑的。比如现在我国处于特殊的期间,各行各业都受到波及,而电气工程师作为程序员还是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可以进行编程、安装、调试等,只要有真正的技术是可以体现自己价值的。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职业教育,认识职业教育的意义,是应该纳入我们职业教育活动中,并将之在日常行为学习生活中实施,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职业学校学习,明白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长此以往,高职教育下的学生才能会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面貌和风采。

2.3 新时期对高职教师“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的高要求

从我国选手的成功我们不能看出,作为高职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不厌其烦的能力训练,也需要熟知自己专业的专业技能、标准、规范,这样我们才能在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上使学生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新技术、新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发现,但更离不开技能教师与学生总结、发现后认真的观察梳理,把新技术、新能力变成社会需求的生产力,为社会的前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职业类教师,积极贯彻“课程思政”,将之灌入自己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感受到这样的精神并积极地接受这种精神,应在教学时设立大目标,做好每个小目标,认真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情,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一定做到极致和卓越,不断更新理念与培训学习,让自己所教与世界接轨,寻找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的机会,引进先进技术与标准,创新办学模式;进而选择适合的项目,努力按照世赛标准培养学生,培养竞赛选手,与国外高手比拼并满载而归。

3 总结

世界技能大赛是一个能成就梦想的平台,不少职业院校的学生都从这里脱颖而出,成为精英的工匠,世界技能大赛也是一个值得学习借鉴与经验交流的平台,为我们的职业教育今后与国际接轨提供了最好最大的平台。希望我国的职业教育能借这股世界技能大赛的东风展翅飞翔,为我国的国富民强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竞赛电气
保变电气五十六国畅游记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小议我国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