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的社会性

2021-03-30卢文超陈子颖许鸿君

中国图书评论 2021年3期
关键词:观众社会艺术

卢文超 陈子颖 许鸿君

【导  读】艺术具有深切的社会性。就此,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理解。首先,艺术作品具有社会性,从中可以解读出丰富的社会信息;其次,艺术家具有社会性,其创作受到了社会的影响;再次,艺术观众具有社会性,他们在历史中流变,在社会中形成;最后,艺术制度本身是社会性的,对艺术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  观众  社会

豪泽尔指出,只有没艺术的社会,却不存在没社会的艺术。艺术的社会性是它自身非常重要的属性。为了理解艺术的社会性,我们在此前两年的图书盘点中,探讨过两者關联的三个维度,即理论、历史与现实维度,也探讨过两者关联的地域维度,即中西艺术与社会。这并不能穷尽我们对艺术社会性的理解。这一次我们准备深入艺术内部,探讨艺术的各个组成部分或环节所具有的社会性。对艺术的组成部分或环节,我们拟从格里斯沃尔德的文化菱形出发,将其分为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观众和艺术制度四部分。毫无疑问,前三者都具有深厚的社会性,深深地嵌入社会之中。最后的艺术制度,本身就是这种社会性的具体体现。

一、艺术作品的社会性

艺术作品具有社会性,首先表现在它可以反映社会,我们从中可以解读出社会的相关信息。汉斯·赛德尔迈尔的《艺术的危机:中心的丧失》从艺术创造维度对人类文化整体进行全面诊断,认为现代艺术处于深重的危机中,这不仅意味着审美危机,更是文化和宗教分裂瓦解过程的协同因素或表现形式。本书在1948年德国出版时的书名为“中心的丧失:作为时代症候和象征的19世纪和20世纪艺术”,这形象地表明了本书的主题,即万物分崩离析,中心无法控制,我们来到了斯宾格勒意义上的文化落幕阶段。如果说赛德尔迈尔通过西方现代艺术的危机解读出了西方文化和宗教的深重问题,那么包华石的《西中有东:前工业化时代的中英政治与视觉》则通过中西视觉艺术追踪了两者政治观念的差异。在包华石看来,施政权力、政体、人民、平等等抽象的政治理念都会在绘画、诗文、园林等中得到体现。例如,中西之间对政体理解的差异就从南宋时期的《望贤迎驾图》和《利维坦》的插图中得到形象化呈现。包华石的研究表明,视觉与政治从来都是紧密关联、相互纠缠的。

迈耶·夏皮罗的《绘画中的世界观——艺术与社会》探讨了绘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广泛论述了绘画中的哲学观念、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社会基础、艺术与社会变迁等问题,揭示了艺术与社会之间的深切关联。例如,现代艺术貌似是混乱的、完全个人幻想的投射,貌似与社会无关,但在夏皮罗看来,这种个人主义的特征“远不是对社会关系的否定,而是某种社会关系模式的成果”[1],我们无法脱离现代社会来理解它。这就像散步,尽管这是我们享受自由经验的好机会,但它的实现同样有赖于社会制度,而并非在真空中发生。肯尼斯·克拉克的《风景入画》对风景画进行了系统研究。克拉克探讨了象征风景、事实风景、幻想风景、理想风景等不同类型的风景画。在他看来,艺术的变化取决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就内部原因而言,它有自身的演变规律;就外部原因而言,“艺术就会反映出这个时代的基本假定和无意识哲学”[2]。

对于艺术与它所处时代的哲学观念之间的关联,张颖的《存在主义时代的理论与艺术》有清晰的揭示。张颖指出,该书的目的就是用时代视角涵盖存在主义的各个层面。本书在主体部分分析了9部理论/艺术作品,如《不可见的物》《局外人》《禁闭》《意义与无意义》《追求绝对》《贾科梅蒂的绘画》《革命之路》《美好的图画》等,勾勒出存在主义时代的基本氛围。在探讨艺术作品时,作者重点关注了它们与存在主义哲学观念之间的复杂关联。这在她对贾科梅蒂作品的解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她看来,贾科梅蒂的作品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之间具有深刻的关联,“二人思想曾经相交或相切,并在交点或切点上给予彼此以深刻的重塑作用”[3]。

西奥多·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修订译本)》是非常重要的著作,2020年在译者修订后重新出版。在阿多诺看来,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需要多角度地审视。艺术的社会性主要不在于艺术反映社会,而在于艺术站在社会的对立面。只有如此,艺术才可以生存。艺术具有批判精神,可以唤醒人们直面社会问题。阿多诺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使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批评观念。常培杰的《拯救表象:阿多诺艺术批评观念研究》是对此的系统揭示和深入探究。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分别以“文体、历史与哲学”“唯名论、表象与真理”“自律与他律之间的先锋艺术”为题。常培杰指出,阿多诺的艺术批评观念以其论说文为文体形式,推崇内在批评。批判先锋艺术,维护现代主义自律艺术,是阿多诺艺术批评的基本内容。

李修建编译的《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续编》是艺术人类学领域的一本重要译文集。作者2016年编译的《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赞誉,本书是它的续编。正如李修建所言,本书收录论文11篇,主要涉及六方面的内容,即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艺术的定义及其内涵、旅游艺术、艺术人类学田野个案研究、挪用、范丹姆的研究。本书告诉我们,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艺术是一种地方性实践,必须将其置于所述的特殊社会历史语境,才可以对它具有恰当的理解。就此而言,西玛·阿罗姆的《班吉的管号乐队:一位民族音乐学家的迷人之旅》提供了生动的个案研究。在书中,阿罗姆讲述了他逐渐理解非洲音乐的过程,表明那些貌似毫无规律的音乐,实际上有着自己特定的逻辑和规则,并且与当地人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作者由此也反思了西方的音乐传统,认识到它所确立的音阶的概念,绝非普遍适用的。只有跳出西方思维的局限性,才可以真正认识非洲音乐。

施恩·鲍曼的《高雅好莱坞:从娱乐到艺术》探讨了艺术地位的变迁过程。在他看来,好莱坞电影原本是一种娱乐,但后来有一部分获得了艺术的地位,实现了从娱乐到艺术的地位跃升。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迁,与三个主要因素密切相关,即机会空间、体制资源和智识化话语。这形象地呈现了艺术作品的地位变迁背后的社会力量与机制。

二、艺术家的社会性

在传统的美学观念中,艺术家一般是单独进行创作的天才。但是,实际上,艺术家的成长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换言之,艺术家具有深切的社会性。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中,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地位举足轻重。肯尼斯·克拉克的《成为达·芬奇:列奥纳多的艺术传记》重点研究了列奥纳多作为艺术家的成长轨迹(1452—1519)。克拉克认为,是社会形塑了列奥纳多的艺术家身份。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先后探讨了列奥纳多的童年,跟随韦罗基奥的学徒生涯,受赞助人委托的经历,以及佛罗伦萨、米兰、罗马等的社会环境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解释了他早期与晚期的画作风格为何不同。克拉克通过對达·芬奇早期圣母子题材作品、《三博士朝圣》、《最后的晚餐》等作品的分析,推进了我们对艺术家与社会因素间密切关系的认识。迈克尔·弗雷德的《追随卡拉瓦乔》探讨了现实主义伟大画家卡拉瓦乔的革命性先例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弗雷德洞察了卡拉瓦乔派晚辈画家与卡拉瓦乔的关联,尤其体现在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密切关注上。该书前三章聚焦于卡拉瓦乔派的单人像作品、后卡拉瓦乔时代绘画的理论范式和不为人知的杰作《基督复活》,第四章以新奇的角度讨论了圭尔奇诺在奇迹年的艺术创作。由于卡拉瓦乔长期与底层劳苦人民为伴,造就了他近乎残酷的写实宗旨。他致力于描绘社会中通俗人物的戏剧性瞬间,这一绘画题材也被卡拉瓦乔派画家承袭,通过艺术作品来反映社会现实的千姿百态。西蒙·李的《大卫》探析了雅克·路易·大卫的个人经历与动荡的社会格局之间相依相连的关系。基于艺术家和政治家的双重身份,大卫致力于创作革命事业的宣传性绘画来表达对时局的观点,并通过调整作品与时政的关联程度来获得社会和公众的关注。西蒙·李将他置于波旁王朝、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政时代等特定的历史情境中研究,特别关注了他的艺术风格创新和政治活动参与等问题。

在对后印象派艺术家的研究中,亨克·特伦普的《梵高身后事:一场艺术真伪的旷世之争》就20世纪梵高艺术品的真伪问题进行探讨。本书从艺术社会学的视角切入,揭示了真伪问题背后的实质是利益相关者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尤其当研究专家提出威胁到某些个人或组织利益的观点时。例如,当鉴赏专家德·拉·法耶想要修订梵高作品目录中的赝品时,就遭到了来自艺术收藏家、艺评人、经纪人、政府、画商等多重力量的激烈反对。

托马斯·克洛致力于在社会文化视野中研究艺术史,他的《60年代的兴起:异见时代的美国与欧洲艺术》一书深刻探讨了20世纪60年代西方艺术界的动荡和变革。克洛在导言中指出,本书的核心主题是艺术家的反抗立场和新全球市场之间的矛盾。在这种特殊的政治语境下,前卫艺术家竭力对高雅艺术、主流价值观和消费主义进行反叛,进而产生了与异见政治相趋合的实验艺术,包括偶发艺术、拼贴艺术、波普艺术等一系列新艺术形式。他提出解读任何一种艺术都要置于时代语境下,开启了艺术史多元叙事的书写维度。

美国作家芮塔·菲尔斯基的《现代性的性别》讨论了现代性与艺术家性别之间的复杂关联。该书聚焦于19世纪末的女性创作与关于女性的作品上,作者透过女性主义理论把女性作为现代性的中心地位凸显出来,挑战了传统的、刻板的以男性为主导的现代性理论。书中对法、德、英等国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分章节检视了怀旧、消费、女性化创作、大众化崇高、进化与革命、变态艺术等概念的建构。

在对中国艺术家的研究中,汉学家寇志明的《微妙的革命:清末民初的“旧派”诗人》讲述了诗人与变迁社会之间不断抗争、融合、进步的故事。本书以1871—1914年拟古派、用典派、同光体三大诗派的代表人物为研究对象,提出阐释和解读其作品应与诗人自身的历史和文学背景关联,用中国当时的诗词批评标准来衡量。作者透过“旧派”诗人们感受到中国诗歌领域迸发的强大生命力,重新审视了旧体诗在中国现代性中的位置。

三、艺术观众的社会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位观众社会经验和环境背景的差异,他们对艺术的感知具有强烈的社会特征。艺术观众在参与艺术作品意义的塑造方面与艺术家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观众的体验、思考和参与也成为艺术的重要部分。

柯律格的《谁在看中国画》从中国绘画观看者的角度切入,探讨了不同观看方式在中国内、外部观众间的相互作用,梳理了中国内部绘画观看方式的流变特征。中国内部偏向“赏画”而非“绘画”。赏画是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所热衷的,是一种具有政治意味的社会交往活动,比创作更雅致,也更有价值。该书从中国明代中期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以五类观看者的理想视角为纲,梳理了从明代的士绅鉴赏,到清代的帝王鉴藏,清末的商贾收藏,到晚清、民国民族主义者的观看,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世俗化观看。作者认为,“中国绘画”的文化意象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是由绘画作者与不同观者共同形塑的。

珍妮斯·A.拉德威在《阅读浪漫小说:女性,父权制和通俗文学》中开创性地研究了女性阅读浪漫小说这一文化现象。拉德威通过研究一组美国某镇的女性群体,集中讨论了她们的审美和消费倾向,呼吁将研究视角转到背后复杂的社会机制上,而非孤立地关注文本本身。作者批判了直觉型阐述的弊端,转向基于经验主义的民族志研究方法,更准确、科学地挖掘浪漫小说文本对受众群的意义。该书不仅是性别视域下的文本解读,还将文学作品与孕育它们的社会语境相联,研究了阅读浪漫小说这种行为活动对社会生活起到的干预作用,对受众研究尤其是女性观众研究具有开拓意义。

四、艺术制度

在艺术社会学领域,艺术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艺术得以产生的体制背景。2020年,关于艺术制度的研究非常活跃,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细致研究。

倪雅梅的《龙门石窟供养人:中古中国佛教造像中的信仰、政治与资助》以时间为主线梳理了493年到730年龙门石窟的造像活动,详细考察了古阳洞、宾阳中洞、宾阳南洞等窟龛的内部结构和外围信息,分析了不同身份、地位、性别的供养人的造像目的和动机,并以此为切入口,考察了北魏至初唐的中国社会与文化。黄宽重的《艺文中的政治:南宋士大夫的文化活动与人际关系》探讨了文艺活动与南宋士大夫人际网络的关系。全书分为议题编、研究编、评述编三编。议题编讨论了南宋的社会与政治,分析了文艺活动有助于南宋士人构建人际网络的背景原因。研究编则以楼钥、刘宰和兰亭雅集为例,分析了南宋士人通过艺文生活构建人际网络的具体过程。评述编则是作者对近现代南宋史学研究的评述,为我们理解中国社会提供了启示。

清代艺术与制度的关系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有三本书对其进行了探讨。李瑞豪的《乾嘉时期的“文人游幕与文学”研究》从清代幕府与文人的关系、幕府中的文学活动、幕府对诗歌与骈文创作的影响、幕府与乾嘉诗坛流派的关系、幕府与乾嘉地域文坛的关系五方面,探讨了清代乾嘉时期幕府制度与文学的关系,推进了我们对艺术与政治、艺术与古代官僚制度之间关系的认识。丁淑梅的《清代演剧禁治与禁戏制度化研究》突破此前学界侧重从戏曲艺术或文化方面研究古代禁戏的局限性,通过搜集地方文献中的禁戏史料,从政治、法律、宗教、道德、风俗等层面对禁戏制度化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戏曲接受、传播与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袁睿的《道光朝文人戏研究》研究了道光朝的文人戏。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考察了道光朝文人戏的背景、题材、风格和文体,下编则选取了周乐清、梁廷枏、褚龙祥、才女群体这四类具有代表性的文人戏作家进行个案研究,总结出四种具有典型价值的时代心理和创作风格。

不乏学者将目光投向20世纪以来中国的艺术体制。在对20世纪中国戏曲传播机制的研究中,王廷信的《20世纪戏曲传播方式研究》从现代大众传媒的视角下探究了戏曲艺术、传播机构和社会转型间的密切关系。该书从本位传播和延伸传播两大原创性的见解出发,探讨了戏曲传播的背景、动力、机构、方式和效果等问题。本书通过细致的个案研究,重点讨论了专业院团、专业剧场、传媒机构、政府部门、社团行会和专业院校六大传播机构如何推进了戏曲的发展,深入检视了20世纪戏曲的专业演出机制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夏国锋的《从“吸纳”到“互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剧团体制变革》探讨了政府、市场与剧团之间的关系,作者首先从宏观角度论述剧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经历的社会主义体制改造和市场化改革过程,继而从微观角度上以H市豫剧团为个案分析了剧团与地方政府进行互动的自主策略,最后用“吸纳”和“互嵌”的概念提炼出剧团变革的内在逻辑。作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剧团体制变革深深嵌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型之中。赵丽瑾的《表演、体制、观众:1949—1966年的社会主义电影明星》是一本明星文化研究专著,作者通过研读相关历史文献资料、档案、电影文本和媒介资料,以明星与意识形态建构的关系为核心,以表演、体制、观众为框架分析了社会主义电影明星的生成机制,突破了西方明星研究囿于商业化文化分析的局限。

有不少著作对西方艺术制度进行了探讨。大卫·贝尔与凯特·奥克利的《文化政策》是文化政策领域的经典著作,作者首先从“文化”和“政策”这两个角度分别梳理当今文化政策研究领域存在的争议,继而利用构建空间层级的方式展开研究,结合案例分析城市、国家、国际这三个层面的文化政策及异同。任珺的《文化艺术资助机制及政策研究》通过跨学科视角对文化艺术资助机制和政策进行了全方位考察。该书第一章梳理了文化艺术资助的理论与历史,第二章以中国文化政策实践经验为基点,对中国文化艺术资助政策进行思考,第三章以两个深圳文化实践案例进入对文化治理机制的探讨,第四章总结了中国文化资助机制的运行特征与存在问题,为中国语境下文化艺术资助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博物馆与艺术展览是西方艺术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暂的博物馆:经典大师绘画与艺术展览的兴起》是弗朗西斯·哈斯克尔的遗作,他在此书中梳理了艺术展览400年的历史,阐释了经典大师展览的兴起原因、演变过程与影响,对经典大师展览与当代艺术展览的矛盾、经典大师展览与博物馆的关系、民族主义对经典大师展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使我们对西方博物馆与艺术展览体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道格拉斯·克林普则将目光投向他所在的时代。克林普的《在博物馆的废墟上》是一部论文集,分为“博物馆里的摄影”“雕塑的终结”“后现代史”三部分。在作者看来,博物馆是随着资产阶级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权力机构,它与现代主义共生,追求艺术自律而反对艺术对现实的介入。后现代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批判,与其具有不同的追求與范式。作者由此建构起一种“博物馆考古学”。

综上所述,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艺术家、艺术观众,都具有深切的社会性。艺术制度本身就是这种社会性的体现。2020年出版的不少著作都对此有深刻的论述。本文试图从这四个角度切入进行梳理,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并不意味着归入各个角度的著作仅仅涉及该角度,实际上在一些著作中,这些角度都有涉及,都有交叉。这正是格里斯沃尔德文化菱形的题中之义。在她看来,对艺术的研究不仅要关注这四个点,还要关注它们相互之间的各种关联线。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对艺术有更深切的把握。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研究”(19ZD01)阶段性成果。]

注释

[1][美]迈耶·夏皮罗.绘画中的世界观——艺术与社会[M].高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143.

[2][英]肯尼斯·克拉克.风景入画[M].吕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20:216.

[3]张颖.存在主义时代的理论与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292.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 郎静)

猜你喜欢

观众社会艺术
纸的艺术
探析环境舞蹈的艺术表征
浅议观众的认知在主题乐园互动设计中的主体地位
民生新闻播音中的人文取向
电视节目编排要做到更加合理和科学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