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021-03-30黄恒凤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3期
关键词:水源节水水资源

黄恒凤

(安顺市平坝区水务局,贵州安顺 561100)

0 引言

水资源一直是人们赖于生存的三大资源之一,没有水就没有一切。根据地域和国家的不同,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很重要。水资源的管理分为几个方面,涵盖行政、法律、经济、技术、教育等各个方面。水资源管理的概念主要是在水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利用组织,相互协调,有效监督,充分调度开展管理工作。要凝聚各种社会资源力量开发水资源,发展水利和水灾防治工作。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水资源数量有限,资源浪费和需求过多是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因此,今后在各行业的经济社会生产发展中,必须做好管理水资源的工作,保证水资源能维持可持续利用[1]。

1 我国水资源特点

(1)具有循环性和有限性。水资源具有循环性特征,通常地表水资源受阳光蒸发,形成的水汽在空气中冷却后凝结为雨水,降水可以补给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因此水资源具有循环性特征。另外,水源整体上不是无止境的。从世界范围来看,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总产量的2.5%。根据一项新的统计分析,我国目前的淡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的6%,而且该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平均水源市场份额仅为2074m3,基本上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世界淡水资源的70%以上分布在北极冰盖中,但是在其中利用很困难,所以可用的水资源有限[2]。

(2)时空分布不均和重要性。中国的水资源在分布地区具有不平等的特征,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明显,南部降雨量较多,东部降雨量较多。再加上水资源实践分布不均,使得不公平现象更加严重,容易发生不同地区的干旱和洪水。水资源也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因为水可以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对各行各业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水资源过多或过少的水资源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边际收益递减法则。边际效用递减法则表示消费者在给定时间内对给定项目的最终单位的消费增长所获得的欲望满足水平,并且随着项目消费的增加,其显示出下降的趋势。当消费者需要水时,通过不断的消耗行为来消耗水。水的边际效用按降序排列。当满足消费者对水的需求时,再增加水的供应不能产生正边际效用,相反产生负的边际收益。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水是符合边际收益规律的[3]。

(4)协调社会发展。社会协调发展离不开水的良好利用。在用水过程中,水资源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联系点。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必须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认真研究水源,按照价值规律开发,设计和使用水源,并做好水源的生产和调度工作。

2 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

目前,水资源管理系统在加快构建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水资源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相关人员的不断努力。

(1)政策存在漏洞,监管不严。由于缺乏监督,政府和相关部门无法树立良好的榜样。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过度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加重水资源不足和短缺的现象。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这些行为充分反映了他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此外,不良行为也可能导致地表破坏,对地质和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水资源管理涉及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将严重威胁水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加强对管理的研究,在管理上必须加强权责划分,监督量化,避免权力滥用现象,促进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

(2)管理不善,管理制度不发达。随着市场经济健全完善经济体制,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发展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监管跟不上,建设资金不足等全面管理的各种问题使企业的水资源管理不完善,表现为技术不完善、管理水平低下、过于注重获得经济效益等问题。水资源成本很低,但是水资源管理单位很多,机构混乱无序,各种结构并存,系统管理不健全,其智能管理系统不合理复杂。在技术方面,公司不关心技术进步,导致技术相对性倒退,公司发展相对缓慢,无法实现重大突破[4]。

(3)民众意识欠缺,法治制度改革较为困难。由于目前的水费很低,一般家庭很少将大部分支出用于水消耗上。这使得人们在面对水资源问题时,态度不端正,无法重视水资源节约问题。《水法》不完善,配套设施不健全。城乡水资源分开管理,从某个角度看,不利于《水法》的实施。因为这样做,水法会缺乏权威的解释,这就使得《水法》的制约开始与水资源精神背道而驰。

(4)中国经济发展不断发展,城镇化和现代化水平都在随着经济发展不断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与每个人的水使用密切相关。我国仍然有很多人没有足够的宣传计划来节约水资源,如今为了更好地了解水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性。在提供自来水时每个人都忽略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用水量相对较大是我国主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低水价也减少了将可持续发展水源概念应用到水资源管理的工作,并使相关的发展战略处于闲置状态。

3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措施分析

(1)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制度。在实施水资源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经常会遇到很多障碍,影响体系的实施。因此,要以国家、省市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依据,采取法律和相关行政手段,严格执行相关水资源管理制度。要加强创新制度管理对水资源管理的创新,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保证水资源制度法制化。必须提高包括政府官员和相关主管人员在内的各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各部门人员的法制意识和法律思维能力,取用水户按照程序办理取水许可证,合法取用水。提高全民节约用水意识,社会参与度对水资源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社会参与度的核心是激发民众的参与意愿和参与意愿。同时可以通过市场调动优化水资源配置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倡导“节水型”社会的发展。针对我国一些家庭缺乏节水意识的问题,根据河段和区域性水源的总体规划,明确了原有的自来水权。明确了水资源的宏观调控指标值和外部经济预算定额指标值。根据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水源设备和节水项目的基本建设,建立与水源升级设备一致的水利水电项目管理体系,有必要注意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充分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按照既定标准,创建自来水权交易市场,促进自来水权的有偿转让,正确引导水源完成升级设备,实现节水高效的总体目标。有关部门要扩大在全国的节水宣传和规划的范围,在人民中普及水污染,提高人民的节水观念,降低用水量。例如,在公共场所,设置节水能力的认知能力材料,宣传海报图片,宣传策划艺术画。有关部门可以实施家庭、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总体供电规划策略,实施节水奖励和过度的开发设计管理方案。对于制造公司,敦促他们安装和升级节水和净水设备,以减少水的污染和消耗。这可以合理地鼓励家庭和组织展示和保护水环境,并使每个人都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3)选择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对策。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经常会因过度抽取地表水而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另外水源污染也很严重。在这一阶段,科学规范的河堤建设可以保持稳定的水流,减少水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根据水资源的合理布局和科学研究的比例,合理安排水沙的含量,将确保河流水资源的灵活利用,并保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快速发展,每个人对水资源的需求都在增加。全面覆盖监测能力建设测试,并执行城市供水的分步收费标准。应通过科学研究合理分配水源,以保持土壤层中所有正常水位,并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

让洪水(雨水)被回收利用,中国46%的降水被转移到水资源中,其余的则通过蒸发消散和浪费。尽可能以采取雨水收集和使用等措施来改善雨水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废水被回收再利用。废水未经处理即排放,浪费资源并污染环境。根据分析,2006 年,中国的污水排放总量约为 62 亿t,到2050 年,中国的污水排放量将高达110 亿~1500 亿t。这种废水具有巨大的使用潜力。如果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则可以满足环境许可的排水标准或废水灌溉标准,从而可以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这可以增加可用资源并在污染控制中发挥作用。

4 结语

简而言之,水资源是对我国社会经济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国家在改进相关制度和让水资源更好的配置的前提下,还应积极传播有关保护和保存水资源的知识给人民,并且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此外应提高水资源的再利用率、增强环境意识和实力、保护水环境、加强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促进我国的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水源节水水资源
坚持节水
保护水源
节水公益广告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南水源头清如许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