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2021-03-30郭海英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3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墙体建筑施工

郭海英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3)

0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施工结构越来越重视,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体建筑的质量。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其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全面提升整体建筑质量。本文根据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结合当下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便防止因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的问题,导致整个建筑行业质量下滑。

1 某钢筋混凝土结构建设项目概况

混凝土本身具有硬度高、性能强劲的作用,但如果在建筑行业中单一进行使用就很难发挥其本身的优势,还很难满足建筑行业对承重的要求。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导致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大多数建筑物以楼层高,使用面积广为要求,从而导致建筑群非常密集。因为建筑物必须要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如果一味地使用混凝土建筑结构,一旦承受到外界力量或者自然环境的作用,就会出现变形甚至坍塌的危险。在此基础上,需要混凝土与相关材料的结合使用才能保证其建筑结构的稳定效果,钢筋材料作为优先选择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实现混凝土材料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混合使用,进一步加强建筑物本身结构质量[1]。下面将会以某钢筋混凝土结构建设项目为重点展开分析,具体的工程概况如下内容所示:

某建设项目位于江西抚州市,其地理地形属于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表层以黏土及粉性土为主,建筑工程隶属于平原的沉积区,地源地震活动较弱,区域内稳定性较好。该建筑项目面积约为3546.9m2,占地面积890.5m2,抗震等级四级。建筑项目主体结构为长方形,从地面起四层,总高度约为16.08m。总宽度约为23.7m。

2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2.1 模板施工技术

(1)模板施工前期管理。在架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模板的施工前期,要确保模板管理足够到位。建立相应的模板管理制度,并由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同时,要加强管理层的意识,在前期做好模板施工准备,在保证基础设施和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材料的浪费、管理使用人员偷工减料等情况的发生[2]。在模板施工前期,对相应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避免出现模板使用方式不当,导致后续一系列安全问题。

(2)模板支撑技术。在进行模板支撑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墙体施工和柱浇灌等几方面问题。在墙体施工中要注意构造柱两侧,在一般情况中,防止木工配置出定型模板不能覆盖柱截面,或者因为模边宽度不够造成跑模。在进行柱浇灌时,注意将砖槎充分用水浇湿,避免造成在浇灌过程中不畅通。另外,在进行柱浇灌时,每次浇灌量不要过大,在浇灌之后要进行适当的震动,避免因为震动过度造成脱模。

(3)模板的安装固定技术。对模板的安装固定要严格遵循施工方案来进行,所用的模板的大小、形状、尺寸以及安装的位置都要有系统的标准。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设置防倾倒的临时固定设备,避免在安装过程中造成模板的倾斜[3]。在模板安装固定施工中,应严禁出现拼缝、墙体与版面不垂直、螺栓松动等情况的发生。在模板安装固定操作完成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检查,防止在日后出现安全隐患。

(4)施工后的检查。在模板施工完成后,有关项目部门组织领导和部分施工人员对模板进行系统的检查,检查要做到认真仔细,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对建筑安全造成安全隐患的地方。对于检查出有问题的地方,要做好及时报备与记录,并立刻通知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整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好的整改建议和方案。整改后,再一次进行系统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交工[4]。钢筋混凝土模板施工要确保其安装质量,精心实施在每一个环节上,才能减少日后不必要的损失。

2.2 做好钢筋加工和绑扎施工

在建筑行业整体的建造过程中,钢筋和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原料,除此之外还需要有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的加持。但是想要进一步提高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就必须做好钢筋加工和绑扎工作,方能促使多项施工材料在对其整体建筑材料的运用下,于建筑施工环节中发挥一定的作用[5]。与此同时,还可在相互结合作用下实现钢筋与混凝土更大面积的接触,进而促使建筑结构稳定性高、结构性完整。在建筑物整体架构中,钢筋作为“骨架”,而混凝土作为“骨架”的“保护伞”,将整个建筑结构承载负荷大大增加,促使建筑结构在日常生活中的稳定性提升,即使在经受外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也能具有很好的承受力。

钢筋加工:

(1)钢筋调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调直加工是采用冷拉方法来进行,如果在施工中运用的是I 级钢筋,那么在冷拉结束后要用标尺来测量伸长度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便之后钢筋加工实施。

(2)钢筋弯曲施工。在建筑行业中需要将大量钢筋进行弯曲处置,此时,就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对每一级钢筋和每一部位使用的钢筋进行详细的了解,在确定其钢筋级数和使用功能后,对其进行专业处理[6]。

钢筋绑扎施工:

(1)底部钢筋绑扎。在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时,要根据结构的特点对钢筋进行绑扎处置。例如,混凝土灌池底部的钢筋绑扎要根据钢筋网的艰巨与密度进行设置,用相关技术标记出各个位置的边线,以便日后用于定位处理。在对其有一个具体的规划之后,使用的钢筋按照施工类型逐一进场,由施工人员进行底部钢筋绑扎施工的完成。

(2)墙体钢筋绑扎。墙体钢筋绑扎多出现在固定操作脚手架当中,为保护施工人员有一个安全的操作环境。墙体钢筋绑扎采用双层双向设置,水平钢筋在主要钢筋的外侧,在绑扎之前要通过相应技术进行矫正,之后再绑扎上竖筋,保证钢筋相交的位置全部绑扎,并且保证墙体两边钢筋在正确的位置上。

(3)穿梁钢筋及顶板钢筋绑扎固定。梁钢筋绑扎过程分别是架梁、连梁、暗梁以及基础梁,梁钢筋内部设有固定装置,并且固定装置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制定。在下部钢筋绑扎完成后,在进行建筑上部分的钢筋绑扎,要求施工过程统一,并且符合设计要求。双层筋之间要确保上层钢筋的位置,拐点处的交点也要进行绑扎。

2.3 注重混凝土的施工作业

根据以往的实验研究表明,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并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同时,混凝土材料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受外界影响抗拉强度比较弱,从而导致混凝土无法单一地作为建筑材料进行广泛使用[7]。而钢筋材料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但其抗压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弱,那么将混凝土与钢筋材料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则能发挥混凝土与钢筋各自优点的基础之上,有机结合二者之间的优势来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进而满足建筑行业。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发过程中,其操作顺序也是很有讲究的,在使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对其用量及质量有一个相关的核查,确保混凝土没其他问题时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其次要注意混凝土搅拌工艺,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采用随时搅拌随时使用原则,确保每次搅拌的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发挥最优效用。最后,在混凝土搅拌结束之后,将混凝土静置一个半小时或者以上,施工单位使用的混凝土如果未达到此标准的话要停止对其使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主要从下方开始浇筑,同时,要注意混凝土模板的光滑性问题,模板过于粗糙会导致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空心等问题[8]。

总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相关技术来完成,包括前期各种钢筋材料、混凝土材料的准备,在施工过程中钢筋结构、混凝土材料以及相关制作和浇灌技术的实施,以及后期建筑项目完工时的管理与检查,要使其每个关节控制在严格的程序之中,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的施工水平,让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对房屋建造质量要求不断地提高,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施工中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不断增加。因此,要加强对钢筋混凝土技术的掌握,以便应对日后的不时之需。在具体应用施工技术时,依照具体施工要求进行全面规范化实施,确保其使用的材料、施工技巧和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提高,进而促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大大提升。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墙体建筑施工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