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技术结合思考

2021-03-30李恩尧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3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污染

李恩尧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开阳分局,贵州贵阳 550300)

0 引言

在改革开放的助力下,农村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存在注重经济生态,忽视生态环境的情况。虽然农村经济处于不断攀升的状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甚至危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要综合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对污染进行科学治理,为农村环境保护建设工作助力。

1 现阶段农村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1)水资源的污染。结合我国环境监测站的数据可知,我国有近3 亿的农村居民都正在饮用不达标的水资源,其中有1 亿居民的饮用水被污染。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在耕种时使用的化肥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生活污水不合理排放。此外,不科学的畜牧养殖也会污染环境。

(2)土地资源的污染。土地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生态和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现阶段,因为缺少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理念,许多地区仍采用粗放的经济管理模式,在种植时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导致土地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

(3)生活垃圾和废弃物污染。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农民会在地表覆盖一层地膜。但部分地膜是不可降解的,会有一部分残留在土壤中,造成污染问题。此外,没有设置固定的垃圾点,生活垃圾随处堆放,畜牧和家禽养殖者随意倾倒动物粪便。

2 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中的现实意义

2.1 提供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

在农村进行环境监测时要对环境数据进行全方位的采集和统计,保障监测结果的精准性。在采集时要对农村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别探究,按照类别进行整理。因为环境因素较为复杂,所以要对细节进行分析,保障数据的精准性。

2.2 加大环境监测力度

政府要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助力,保障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应该以监测工作的特点为基准,编制对应的监管方法,提高工作的全面性和针对性。要对农村的污染问题进行全面关注,以时代发展为基础,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

2.3 科学应对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应该循序渐进地推进,需要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进行通力合作,对细节进行重点把控,提升治理工程的先进性。此外要加强技术研究工作,牢牢把控环境污染的变化情况,为之后的治理工作提供数据助力。

3 农村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技术结合

3.1 模式

农村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技术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优化农村的生态环境,为当地居民提供适宜的生活居住环境。把这两项技术进行有机整合,不仅能增强环境保护的效果,还能有效治理我国农村资源大面积污染的问题。环境保护部门和环境监测部门一同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加强组织协调工作,确保环保、卫生、林业、畜牧业、农业等部门分别承担各自的工作责任,充分整合自身的资源和人力优势,建立环境保护小组。各个部门应该形成信息分享机制,以当地的环境现状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为基准,确定直观的环境治理目标。要结合当地环境治理的要求,对关键性环境指标进行监测,比如饮用水中COD的含量、水的酸碱性等。以当地不同区域的情况进行科学采样,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应增加采样点,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样本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明确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此外,还要为当地设计专属的治理方案,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区域环境问题上传到专家数据库中,系统中的专家对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为环境治理人员提供助力。同时,环境保护和监测人员要进行深度宣传工作,号召农村居民集中排放生活污水,不随意丢弃垃圾,增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根源处遏制农村污染问题[1]。

3.2 措施

3.2.1 建立空气监测站

近年来,农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第一产业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并与第二、三产业进行合作,形成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部分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农村居民无法科学应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文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经常出现以破坏环境来获取收益的情况,这样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农村地区要贯彻全面预防和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空气监测站,对各个区域的控制质量情况进行把控,以空气质量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工作。应在重度污染区域设置多个监测设备,明确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获取具体的数据指标,形成系统的调查报告。对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明确空气污染的诱因,把污染治理问题落到实处,从基层入手进行治理。

3.2.2 建立健全的生态林体系

森林资源是大自然的天然氧吧,不仅能优化农村的环境,还能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改善农村的污染问题。当地政府要对生态林建设工作进行重点管理,制定全面的发展规划。①各项工程建设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助力。政府应为其建立专项的发展资金,并鼓励社会资源一同参与到生态建设项目中,扩大建设的规模[2];②确保公益林项目能够常态化发展,要把项目融入当地的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各个发展阶段的目标和工作安排。应该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制定管理标准;③为当地的农村居民提供就业的机会,使其完全地融入到生态林建设工作,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这样在区域内就完善了生态林体系,农村居民在参与的过程中能逐渐提高林业资源保护的意识。

3.2.3 对周围厂区进行治理

因为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并且土地价格较低,所以许多的大型企业会在城市周边或者农村进行办厂。但是这些工厂没有制定科学的污染物管理和排放计划,肆意地丢弃垃圾、排放工业废水、堆积生活垃圾。此外,一些化工企业还会排放有毒的气体,许多区域的空气中漂浮着微粒并呈现浑浊的状态,这样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甚至会威胁到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可以说厂区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根本诱因,当地政府应加大重视的力度。环境监测部门和政府的其他部门应进行实地调研工作,对工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它们的行为进行规范,要求其严格遵守各项保护机制。并不定期举行抽检工作,监测工厂是否改正,如果工厂拒不改正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错误,那政府应对其下达停业整顿通知。

3.2.4 完善监测部门建设工作

环境监测部门应该对内部的人员结构进行探究,优化组织运行模式,进行全面的培训工作,增强工作的实效性。①完善招聘工作,定期为部门注入新鲜血液,聘用具备专业资质的环境监测人员,及时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论,丰富环境治理方案;②科学安排岗内培训。邀请高校的教授和学者为环境监测部门的人员进行授课,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量,拓宽他们的眼界;③提高实践机会。监测部门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实地调研工作,与当地居民构建良好的关系,掌握最真实的环境发展现状。环境监测部门应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施武装自己,为监测工作提供便利。政府应形成专项的资金链,加大技术研究工作的投入,确保能对农村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应对环境污染问题[3]。

3.2.5 与信息技术集合

目前,信息技术和云端技术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大,它们与其他的产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环境监测部门与环境研究学者建立合作关系,把系统监测的数据、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结构特征等数据上传到网络中,汇集所有人的智慧和研究成果,对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判断和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增强自然生态的发展效果。网络中具有丰富的案例和数据信息,能为研究者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6 系统运行维护

监测系统在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要对在线监测系统进行科学维护,对其中的关键位置进行重点把控。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由污染、水质、烟气以及视频监控四部分组成。在日常维护时,要每周清理一次监测站房,保障室内的温度、湿度、电量都处于适宜的状态,满足日常运行的要求。此外,要对在线分析系统进行探究,定期进行校验工作,避免因客观因素造成数据偏差的情况。在探究数据时要对其运行的状态进行分析,明确气体制冷机的运行情况,取样泵的清洁度、测尘器的精准性等。管理人员要制定明确的维修计划,完善零点检查调整工作,确保监测设备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把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技术进行整合,这样才能提升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经济效益和生态文明同步发展。要利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对易污染区和污染区进行全面预防和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力度。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污染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