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2021-03-30赵千瑜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3期
关键词:造景园林设计园林

赵千瑜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园林既能够反映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也是现代化城市的主要标志。园林中的植物不仅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汽车尾气,还具备一定的观赏力。园林设计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利用园艺设计以及先进工程技术手段,再将地形进行改造,种植大量的树木花草,利用其进行造景,提升园林设计的艺术性,建设一个自然与生活结合的休憩之地[1]。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将人与自然、建筑的关系完美地结合,从而形成和谐共处的局面。

1 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1.1 美观感受

现代植物景观经过园艺设计与布置,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供人观赏。植物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再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使其形成各种配置,形成视觉上的盛宴,为城市增添色彩。植物在此自然环境中能够提高繁殖能力,并且能自我修复,从而形成小范围的和谐环境。

1.2 景观作用

提高植物搭配的艺术性能达到完美的景观效果。植物作为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元素之一,其造景会影响整个园林的质量,能反映出园林景观是否具备一定观赏力。植物是自然元素,能够直接反映出景观的基础设置,也能体现出地域的特征。对园林进行评价时,先观看植物设计方面,通过不同时节植物不断变化的形态,从而此外,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还应体现出建造、环境以及观赏力,充分发挥植物的作用[2]。植物建造功能体现在能够为植物做好空间规划,使植物在景观上的形态满足空间需要,充分将人、自然、环境三者有机结合。在开展园林设计工作时,要注意植物搭配问题,合理搭配能够使其观赏性与艺术性得到提升,从而给人们带来美观享受。植物的种植不仅能使环境功能有所提高,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改善空气质量,还能在防水土流失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能够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观赏功能是园林设计的核心,通过植物的形态、大小等直观上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提高观赏力,才能吸引更多人前往欣赏,给人以视觉享受,并从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1.3 增强人们环保意识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能源过度消耗,导致生态问题日益加剧。当前城市化建设脚步加快,人们在喧嚣的城市中难以寻求惬意的自然生活空间,园林景观能够给人们带来轻松惬意的心情,使人们身心都得到放松,为人们提供良好宜居的生活环境,让人们从内心上感受自然,从而增强其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3]。

2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遵循的原则

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原则:首先,在设计初期,对当地城市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要有所了解,不能违背当地的风俗习惯,否则植物造景不仅毫无意义,甚至会出现其他问题;其次,在设计过程中,要对植物色系搭配协调,此部分非常重要,园林设计应具备一定观赏力,不仅需要给观赏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要有一定的艺术感;再次要注重植物的高低分配,园林中造景的植物大小不一,种类繁多,生长习性有所不同,因此要科学合理的搭配,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还要注重协调性;最后,要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设计人员要根据当地气候以及自然环境的特点,防止植物由于气候不宜而枯萎,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增加成本,从而影响园林的整体发展。

3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现状

当前我国园林设计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在植物配置与造景方面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完善,尤其是缺乏科学性。在园林设计时,设计人员容易忽略植物的生长习性与特点,没有思虑周全。部分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时,没有结合实际效果,过于单一,缺乏灵活性,容易出现审美疲劳[4]。另外,园林设计没有结合可持续的规划设计,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造景引进的树木要求不够严格,只考虑到植物的颜色与形状等方面,没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导致许多树种在移植以后枯萎死亡,增加了成本。此外,有的设计人员未能对当地生态环境有所了解,引进的植物与当地特色不符,从而影响城市特色的发挥。我国园林设计在逐步完善,设计人员也着重关注植物配置方面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例如,许多城市树种开发滞后,无法满足于园林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树种,只能不断更改设计方案,不仅导致景观效果不理想,还增加了成本。

4 植物选择

园林在设计过程中,植物选择是关键的一环,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观赏性、易存活的植物。例如,在严寒地区种植耐寒性较强的塔柏;在热带区域种植凤凰木。北方与南方的植物习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切勿将北方树种种植到南方地区,否则影响整体造景效果;植物选择前要对当地的地质环境、水文条件以及土壤进行勘测,有的地区土壤受到污染以后酸碱性偏高,不利于植物种植,因此,需要改良土壤,再结合土壤环境,从而选择适宜的植物种植。植物成长过程中,日照也是关键因素,因此要考虑日照时长与强度的问题。

5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方法

5.1 合理运用植物

植物配置与造景方面对于园林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要以满足人们对环境需求为主要目的,对景观融合进行优化,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保证植物配置与造景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使植物造景满足美学上的要求。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园林景观的建设,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审美体验,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5.2 植物合理配置

在开展园林设计工作时,注意植物造景与植物景观在构建上的科学性,遵循植物配置的基本要求,对此进行分析,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在实际造景的过程中,对植物的空间进行划分,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不断优化,根据地段面积的情况,考虑树冠起伏的情况,从而提升植物搭配的整体效果。例如,在乔木设计过程中,植物空间选择上应结合到人体高度,从而选择封闭或敞开。为了使乔木符合景观上的建筑要求,将其分成列植与孤植,两种都符合园林设计的相关标准,并都能营造多样化的视觉盛宴,供人们观赏。如果选用灌木作为园林设计中的主景,改变种植方式,采用群植或丛植的方式;如若以青草为主,要特别注意植物的色彩性,使其与地形地貌颜色一致,从而提高园林整体的美观。

5.3 多种配置植物的方法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可采取多种方法,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充足的水资源,因此要建设科学合理的生态水环境,达到园林水景布置的整体效果。此时,水资源丰富的区域的园林景观应选择乔木,在水源周围种植乔木,营造一种意境美,以提升整体观赏的效果。在河岸两侧布置乔木时,设计人员除了遵循柔性搭配的原则,还要将人的感受考虑在其中,把道路高低起伏充分地展现。如果在园林设计时,将植物种植在山石附近,尽可能配置低矮植物,才能突出植物和山石的基本特征,而且颜色搭配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仅能突出园林的特色,还提升了园林自身的审美效果。

5.4 结合当地环境

在开展园林设计工作时,植物配置能够影响整体设计效果,要尤为重视。应考虑植物的生长周期与生长环境,选择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达到植物配置的整体效果。植物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例如生长习性、生长环境、生命力等。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上述的差异性,选择寿命长、易种植的植物。此外,还应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穿在园林造景中,使园林造景的效果更显著。部分区域需要高低起伏的植物做配置,颜色方面需要先明确主体颜色,再对周围的花进行配色,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从而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5.5 植物造景效果

在进行植物造景时,先把握住树形的协调性,再考虑到相关整体造型,还要结合植物生长的特点以及植物生长变化,提升植物造景的观赏性。当前普遍用乔木、灌木、花草等组成自然树木群体,来提升整体的绿色效果。

5.6 植物造景的动态性

在进行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时,植物是一项最为主要的元素,结合植物生长的动态与环境特点,将其艺术特征充分表现出来,提高景观的层次性。另外,在造景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达植物的美,使植物景观在造景时,不仅突出当地的人文特色,还能突出生命的价值所在,使其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统一。

6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脚步加快,园林设计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特别是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方面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有助于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园林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时,除了要遵循必要的原则以外,要充分了解植物的特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土壤环境,选择合理的植物,再进行艺术搭配,并要将地区的特色文化与人文地理充分体现,不仅给城市居民带来审美体验,还有助于环境的保护,从而形成人、环境与景观和谐相处的局面。

猜你喜欢

造景园林设计园林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