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

2021-03-30田向友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3期
关键词:墙体装配式住宅

田向友

(唐山城市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 063000)

0 引言

混凝土是当前我国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本身有着坚固耐用、价格便宜的优点,但在施工过程中,一直存在较大的污染,产生的混凝土粉尘会严重的破坏环境,但建筑主体施工中,混凝土长期暴露在外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因此,基于当前的环境保护理念,我国提出了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可以采用分块作业的方式,缩小单独施工的面积,从而实现环境的保护工作。此外,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中,分块作业方式,也能提升模块的施工精度,保证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质量,因此被广泛使用,成为当前时代中,最具有特色的建筑施工方式,在未来极有可能替代传统的施工方式。

1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应用

1.1 材料和理念足够创新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不同于常见的住宅,其并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一层一层搭建起来的,而是通过模块化的制造,自密实混凝土及PC 板等材料衔接而成。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建筑而言,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本身的材料和理念都足够创新,原本的建筑建设理念是逐层建筑,而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中,更多的是强调分块生产和相互拼接,类似于积木的理念,更加的新颖,是当前时代中,最为独特的建筑建设新理念。而材料上,也以全新的自密实混凝土等为核心,强调了材料的科技性。

1.2 能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在常规的混凝土建筑中,一直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因为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混凝土粉尘弥漫在空气中,造成空气质量不佳的问题出现。而且,在施工中,往往工业垃圾都是集中处理,处理之前所产生的污染同样明显。而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中,模块生产中可以实现一定范围的粉尘控制,并且,工业垃圾因为比较少,可以定期定点清除,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方式而言,更加的环保。

1.3 能起到材料节约的作用

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中,也能起到节约材料的作用。主要是模块生产中,即便是出现问题,需要调整的也仅是单一模块的材料,相对于传统的正面拆除重新安装而言,更加节约相应的材料,所以,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虽然技术先进,人工成本高,但是整体的价格却更低。

1.4 能提升工程的质量

传统的建筑中,在逐层建设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误差,因此需要不断的修复每一层的误差,但是在整体的建筑中,越往后的误差越难以进行处理,从而导致建筑效果不佳。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主要是控制每一个模块的误差,就相对简单,也提升了工程的质量。

2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 模板安装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实质上是将混凝土工程进行了分割,分为若干个模块,单独的模板施工完成后,在进行组装,从而形成完整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此过程中,模板安装是其中的关键,不同模板相当于建筑中的不同插件,插件组合的效果,对于建筑来说,是其质量的保障。而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注重细节的处理,钢筋不能有毛刺,而且模板本身要在混凝土的作用下进行粘合,从而形成完整的版面,更加符合实际的需求,也就是说,多个模板都能在混凝土的黏合作用下,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而不会出现明显的分割情况。在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融合的强度足够满足实际的需求,保证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刚性不足的情况,这样才能让混凝土更好地起到承载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的增强混凝土的实际应用效果,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办法。同时,在进行浇筑之前,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主要是准备好相关的工具,每一种工具必须要齐全,而且不能出现工具本身不符合实际需求的情况,这是其中的重点部分。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工具不齐全等问题,会造成施工失败。模块安装不同于正常的浇筑工程,自密实混凝土的凝固时间非常快,重新寻找工具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出现部分凝固的情况,影响到整体的模板安装效果。浇筑混凝土时要将钢筋、埋设物及模板内容填满,避免浇筑不均匀和冒泡现象,随后进行确认。另外,混凝土振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是要将锚固段附着式振动器打开随后实施振捣,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s。一方面,振捣可以清楚其中的气泡等,让自密实混凝土内部的缝隙彻底的消失,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中,自密实混凝土的部分比较薄,所以一旦出现气泡,会严重影响紧实度和质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强自密实混凝土的黏合效果,保证两部分模板可以通过自密实混凝土有效的黏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两个部分的衔接。在整个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中,模板的数量比较多,所以相互结合的过程中,都需要反复的检查振捣的效果。

2.2 PC 板安装

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中,PC 板是重要的衔接材料,主要是让混凝土模板和墙面更好地连接,从而起到了衔接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是其中的调和剂,也被称为阳光板,具有极好的室内保温性能。在PC 板安装中,主要强调的就是每一个步骤的完整性,在实际的安装中,先要进行相应的定位,确保PC 板的使用是在正确的位置,其次就是要和预制板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是因为PC 板本身的强度不够,而预制板本身起不到PC 板的作用,而二者的结合就能非常好地进行相应的强化,从而确保PC 板的使用效果符合实际的需求,而最后一个步骤,主要是保证PC 板自身能按照实际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检查,确保其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并且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才能被直接使用,否则就不能被直接使用,甚至还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这是其中的关键。能提升PC 板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总体来说,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中的PC 板应用,应该注重细节的处理,其安装难度不大,但是细节处理非常关键,能提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整体建筑质量。

2.3 混凝土墙体浇筑技术要点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虽然在前期已经完成了混凝土的基本相关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拼装过程中,还需要通过浇筑的方法实现模块之间的相互连接,从而确保模块相互连接之间不会出现裂缝等,同时,建筑也能起到加固的作用,对现有的墙体而言,更好的保障墙体的外部安全。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关注两个重点:①浇筑之前的整备工作。在浇筑之前,模块如果出现了异常的情况,要停止浇筑,异常化的模块一旦浇筑完成,后续出现问题必须整体拆除,所以要在浇筑完成之前,注意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一个模块都没有出现问题,才能进行浇筑;②浇筑的过程中,重点浇筑的部分是模块之间的缝隙,即便是安装过程中,已经使用了自密实混凝土,但是缝隙本就存在的情况下,仍旧需要采用浇筑的方法,让两个模块的外部紧密的连接,一般缝隙的部分需要更多的混凝土从而实现包裹的作用,保证多个模块在混凝土的粘合作用下,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消除模块之间联系不紧密的问题。

2.4 灌注技术重点

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施工中,混凝土是主要的施工内容,其中,灌注部分的难度相对于浇筑而言更大,主要是灌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水泥固化凝结的情况,对于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建设而言,会起到阻碍作用,因此,当前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中,灌注技术部分,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完成。灌注过程是对于预制墙体进行灌注施工,该过程直接影响未来墙体的承重能力和导热系数等等性能。在灌注施工之前,需要工作人员首先对于墙体有一个预判和总结,判断该墙体的稳定性及各类可变因素。主要是对整体的情况进行一个合理的分析,为后续的灌注工作设计做准备,保证灌注工作的效果能有效提升,同时,确保灌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被列入计划清单中,出现问题以后,能直接选择应对方法,提升灌注的效果。灌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时刻关注墙板的承重和密封程度,同时对于墙板的硬度有相应的预判控制,从而保证墙板能够满足建筑模式的施工标准。若遇到墙板部件问题,需要在进行校正整改之后,再进行最终的灌注工作。其中,墙板的不平或者内部的凹陷等,都会造成灌注过程中内部混凝土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出现,该部分会呈现出明显的异常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是全新的建筑施工方法,其主要是将混凝土部分进行分割,通过小面积制造的方式进行施工,随后进行模块的组装,通过焊接等,让各个模块实现有机结合,从而完成大面积的建设。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更加的灵活,而且在制造过程中,能防止混凝土粉尘的产生等,并且,小面积的时候,也能提升施工精度,同时,部分的高空作业被取消,建设的难度不断的降低,都是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带来的优势。但目前来看,此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的,主要是技术的了解不够深入,也就无法有效地进行强化,从而导致了相关的建设难以进行是目前比较常见的问题,很多的技术所能真正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基本上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工作需求。因此,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探究,也成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建设中的关键点。所以,本文提出上述内容,一方面阐述了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优势,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希望我国的建筑团队可以谨慎参考。

猜你喜欢

墙体装配式住宅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Jaffa住宅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