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的思考

2021-03-30高保华

建材与装饰 2021年5期
关键词:铺贴防水材料卷材

高保华

(吕梁市建设工程质量中心,山西吕梁 033000)

0 引言

当前,建筑行业在社会中关注度极高,建筑的工程质量直接决定后期建筑的防水能力。如果施工水准不到位,所用的防水材料不达标,建筑使用寿命就会大大降低。我国颁布的《地下防水施工技术规程》中对地下防水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中有明确的规定,施工过程应遵循相关条例,建筑公司应着力实现防水技术指标,严控防水施工的各个环节,重视工程质量,提高各方面的建设水平。这是建筑企业对建筑项目负责的体现,也可以使其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1 防水技术的重要性及意义

1.1 地下防水的重要性

在建设过程中,地下防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环节工程量相对来说较小,但却对住房的舒适度有深远的影响。如果地下防水措施不到位,房屋容易滋生霉菌、墙皮脱落,让精美的装修毁于一旦,造成经济损失。由于环境潮湿,劣质防水材料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有害气体逸出,人们如果长期在这种环境生活,对健康也极为不利。在大型场馆等建筑中,地下室防水的质量与建筑的整体结构有关。防水质量不达标,渗漏严重后,建筑的整体基底侵蚀,最终造成大楼塌陷,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筑公司要重视地下防水,对待地下防水的施工要等同于地上的工程水平,更加严格要求工程质量。地下防水的完善,可以保障人们安居乐业,保证城市机构正常运转,产生经济效益。

1.2 地下防水的原则

(1)认真规划。建筑企业要对地下防水和主体建设一样重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对地下防水工程认真设计,安排施工内容,环环把控施工质量。

(2)防水为主。防水工程最重要的自然是防水目标的实现,施工单位对地下施工要进行多道工序、多重防护、对卷材、涂料的复合使用要注意铺设方式,全方面对建筑进行防水。

(3)严控施工流程。建筑企业要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严格把控每个环节。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基层的处理要到位,防水材料的选取必须符合设计施工要求,每一个施工缝要运用止水带进行及时补漏,做好每道工序中的跟踪检查。

2 地下防水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地下工程在人们的生活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地下防水技术不到位出现渗漏,影响人们的生活,加大后期维护的成本。究其主要原因,是工程建设中技术不到位,防水措施不够完善。因此,地下防水施工中要因地制宜,加强创新,提高实际防水性能。

2.1 防水材料的选用

防水材料大致可分为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薄膜、混凝土防水剂等品种。地下的防水区别于建筑外立面的防水,由于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不能简单地将墙面的防水材料应用于地下,应选取抗腐蚀性和耐久性高的防水材料。

2.2 地下水位高的情形

如果建筑地下的水位较高,会对防水施工过程造成一定困难,可能有工期延长的情况发生。这时,建筑企业要优先保证防水工程的质量,根据地质条件仔细制定方案,可运用超前止水法,在地板构造后浇带中使用,确保底层防水的能力。

2.3 基础桩桩头防水施工

地下防水工程要在不同部位选取合适的材料。在基础桩桩头的施工中,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工作方案。基础桩桩头防水措施完工后,现场仍然存在很多后浇带,这时要加强地面和外墙关键点的施工,相关人员采用复合材料进行防水,提高地下建构的防水能力。

3 地下防水中常见的问题

3.1 防水措施未定期检查

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并不是件一劳永逸的事。在建筑的后续使用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定期巡查,对破漏处及时修缮,进行合适的保养,防止未能及时处理而发生的渗漏现象。

3.2 混凝土配比及浇筑问题

在施工现场中,在混凝土的配比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计量上有偏差,没有适量加水等原因,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在投入使用后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产生裂缝,发生渗漏。此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也可能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因素,造成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不达标,进而引起地下建筑表面的生产裂缝,造成漏水。

3.3 地下结构细节处理不到位

建筑单位在地下防水施工前,应派专业工程师勘察地形,对地下结构、地质条件、温湿度等进行具体的测量。有时根据当地气候,需要对不同季节的环境情况进行掌握,将所有因素考虑在内,再规划出具体的方案。在地下结构的施工和检查中,要重视各类管道铺设部位,对施工缝、变形缝等做详细记录,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施工。墙面问题选择合适的堵漏方式,围护结构选用专门的堵漏混凝土,防止施工后因预留问题产生防水材料破裂的现象。

3.4 施工技术不达标

建筑公司面临的施工项目较多,对于一般的地下防水工程,建筑企业考虑到人员成本等因素,可能不指派专业技术团队,只雇佣小型的队伍进行施工。由于人员配置不合理,培训不到位,队伍内部结构松散,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造成不能很好地符合图纸的要求施工,达不到工程技术指标,拖累工程进度。因为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在最终项目完成后,材料的防水能力存在隐患,严重可影响到建筑的整体使用。

4 地下防水工程的技术措施

4.1 对地下防水工程充分准备

(1)对建筑进行质量检测。根据建筑的特征做好防水材料的选择,结合相关规定确定建筑防水设计的合理性。专业人员要提高建筑防水设计水平,完善防水工程细节,对建筑死角和细节做好防水措施,确保设计图纸的有效落地[1]。

(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建筑的地下防水重要性不可小觑,防水措施做不好,整个建筑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项目施工中,要对防水工序、步骤等层层把控,逐级验收。如果上一工序出现问题,及时纠正重做,避免结束后才发现问题造成损失过大。施工质量水平是企业信誉的基础,要细化工程进度,对每一道工序实现强有力的质量管控。

(3)严格审核防水材料。防水材料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地下建筑的防水能力。建筑企业采购人员在外出购买防水材料时,要结合项目工程部的相关需求,进行仔细的选取[2]。同时还应严格审核卖家的相关资质,对材料生产厂家、进货渠道等进行调查,认真查看防水材料的合格证、相关质量检验报告等。由于材料的采购量一般较大,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相关人员要做好相关的抽检工作,测试合格后再投入施工。

(4)做好人员教育培训。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安全是永恒的话题,项目实施中不论何时都要将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到首位。防水施工中环境昏暗,施工者的思想很容易分神。因此,要按时加强工人安全意识,通过开会、培训等进行警示教育,防患于未然。在人员技术水平的培养上,也要合理开展相关培训,上岗必须要有相关资质,无证不上岗,提高施工人员技术能力[3]。

4.2 实现防水工艺指标

(1)混凝土的施工。要完善地下防水工程,就要对混凝土的工艺技术进行彻底的研究,从浇筑方法、施工类别上进行详细的判别。例如,地下室面积大时,地面上常采用抗渗混凝土,浇筑时可采用分段的方式,将厚度控制在0.5m 左右,长度可控制在30m左右。施工中为提高混凝土的运输效率,可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连续浇筑,以适应复杂的施工流程。

(2)卷材铺贴工艺。在防水卷材铺贴前,要对基层做好涂刷处理。涂刷过程很重要,均匀的土层是卷材铺贴平顺的关键。涂刷中要注意厚度、时间的控制,避免出现漏刷。在涂刷完成后,等待其完全干燥后方可继续施工[4]。卷材的铺贴可使用热熔法,根据地下建造的结构和平面进行裁剪,先进行试铺,试铺完成后方可进行铺贴。卷材合理烘烤后,观察到表面充分融化再进行缓慢平行铺贴,避免出现空鼓。使卷材完全与基面贴合,接茬处及时黏合。在立面铺贴的过程中,要边烘烤边铺贴。在防水层的铺贴中,遇到地面和墙面都需要铺设的情况时,先铺平面,后铺立面。

(3)防水施工细节。在地下施工中,防水最薄弱的环节是施工缝。对施工缝预设,可以提高防水工程的质量。开设施工缝的位置确定了后,将断面做成企口缝、钢板止水缝等形式。地下工程中,墙面上的施工缝只能是水平的,垂直的方式容易发生渗漏。用止水条进行修复时,应严密接头并居中嵌入墙体,在地下防水下部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其对强度进行测试,达到1.2MPa后,再进行上方的浇筑。

(4)做好防水保护层。防水保护层有常见的几种:块料面层、水泥砂浆层、细石混凝土层等。例如混凝土保护层可用水泥砂浆铺贴,在铺设过程中要注意水平平整,同时满足排水的要求。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先处理防水附加层,再进行大面积防水。要及时进行保护层的铺贴,要求厚度不小于70mm,防水层如果是单层卷材,保护层和防水层之间还应加设隔离层。

5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房屋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质量与人们的日常息息相关,建筑施工中企业方应严格要求自身,提高技术水平,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做好建筑的地下防水,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防处理工作。以谨慎的态度,严肃的作风对待工程建设,让建筑建设更加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铺贴防水材料卷材
SIS在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防水材料在建设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防水卷材
地砖铺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防水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情况综述
◆ 防水卷材
基于手工铺贴曲面工装的自动铺带轨迹设计差异性研究
屋顶花园防水材料选择与应用
浅析防止地面砖铺贴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方法
终结卷材和涂料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