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韧性城市背景下智慧传染病医院总体布置要点分析

2021-03-30周熙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年4期
关键词:综合楼医护传染病

周熙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1 韧性城市背景下的医疗卫生系统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落实韧性城市的着手点之一,尤其是应急医疗卫生设施,它是在灾难中救治生命、使城市尽快适应并恢复秩序的核心力量。医疗卫生系统尤其是传染病医院在城市疾病危机爆发中应该快速地为居民提供足够的医疗卫生支持,且在提供紧急救护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隔离对健康人群的威胁避免疾病的传播。医护人员、救援物资等医疗资源的缺乏可以集结区域乃至全国力量迅速调配,但是传染病医院硬件设施的不足是无法快速解决的。因此,传染病医院满足“平疫结合”要求的韧性建设,使其在平时使用的基础上也满足应急医疗使用,危急时刻最小化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显得尤为必要[1]。

2 传染病医院韧性建设的必要性

2.1 应急医疗高度的提升

2020年2月习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做出了重要讲话,指出:在这次应对疫情中,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深入研究如何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城市应急医疗被提到了重要高度,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医院是疫情救治的重要战场,其韧性建设刻不容缓。

2.2 传染病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诉求

2.2.1 自身造血,往综合性医院转型

当前我国传染病医院的收入主要来自医院业务,执行医药分开政策以来以内科用药为主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经济面临较大压力,一方面由于其建设成本高、收益率低,普遍面临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加上传染病人的减少与分流,导致大多数传染病院经营困难。还有,传统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以内科治疗手段为主要方式,学科设置单一。在《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73-2016)中也明确指出:为提高传染病医院的利用率,提倡传染病医院兼负担周边居民的非传染病医疗服务任务。因此,“大专科、小综合”“尖专科、强综合”是传染病医院改革发展的出路[2]。

2.2.2 提升自身发展驱动力

传染病医院所需要承担的四大任务为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科研工作与临床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因此,有科研任务的传染病医院建设可以增加科研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其公用配套和生活服务设施可与医院共用。强化学科能力建设,根据当地医疗市场实际,走差异化的综合学科发展战略,创出多个综合医院未能发展起来的特色专科与学科[3]。

3 传染病医院韧性建设要求下总体设计要点

3.1 提前选址预留

在选址方面:传染病医院需要位于城市边缘地区之外,还需要结合考虑地形、风向,不能将传染病医院选址在城市进风口方向或者是地势较窄的区域,这种不科学的选址同样会增加传染病病原体病毒传播与控制的风险。在总体规划设计时需要根据传染病医院的建设惯例,按照清洁区、污染区及半污染区的布局方式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并与风向有效结合,使得不同分区之间的病原体传播路径尽量减少,降低相互交叉感染的概率。

惊叹“火神山速度”的同时也侧面说明应急医疗设施用地预控不足,重大疫情下被动选址。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加强城市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结合高风险地区前瞻性地布局应急医疗设施用地,特别是传染病医院的提前选址,保障重大疫情发生时的应急使用需求。

3.2 总平面布置原则

首先,传染病医院规划应坚持卫生安全、布局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并预留可扩展建设空间,该空间也可以提供作为发生紧急突发事件时搭建临时应急设施之用。后勤保障部门宜靠近使用负荷中心缩短管线节约能耗。传染病医院的建设应根据需要与可能一次或分期建设,当分期建设时应进行院区总体规划,并做好分期建设中的卫生安全防护。

其次,传染病医院建筑与院区外建筑的卫生间距应大于或等于20m。综合医院传染病区建筑与医院其他建筑间的卫生间距应遵守同样规定,传染病区宜设有相对独立的出入口。同时洁净区域与污染区域建筑布置及人群活动区域进行有效分离。

最后,在韧性建设和自身发展诉求的要求下,传染病医院的建设应该在用地规模、建筑规模、床位数、科室设计、使用功能用房、市政设施配套等方面考虑向综合型医院的发展可能。

3.3 市政基础设施预留与管线分区布网

一方面,市政设施的预留。由于传染病医院的性质,地下管网铺设和地面防渗工程都有严格要求,而这两项工程耗时较长,因此建议城市新建传染病医院时,在预留用地上将防渗地基工程、基础设施管网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一步到位建设完成,为后续传染病医院高效地展开应急措施做好准备。另一方面,管线要求隔离分区。传染病医院的院区管网应采用分区专线布网,主要建筑物内应设置管道井并按需要设置设备层,主要管道沟应便于维修和通风,应采取防水措施。

3.4 互不交叉的交通流线

医院污水、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是传染病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做到与医疗用房建设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保证医院污水、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并且互不交叉污染,确保医院安全。

就诊、住院、急诊、污物流线分别通过各自对应功能出入口进入院区,并迅速进入相应功能区,避免车流、人流的相互交叉。为门诊大厅设置独立的人行口,实现人车分流。同时,尤其是医护、就医患者停车区域的区分与隔离也尤为重要,停车场内应按院外院内车辆分区布置停车位。传染病医院应设置足够的急救车及小型汽车停车位,且宜设置专门的汽车冲洗消毒站。

3.5 智能化、绿色可持续

无线网络全覆盖、智能化管理系统让医护、办公人员及前来就医的患者及家属享受智慧停车、智慧公交、智慧一卡通、智能就医的贴心服务。运用5G网络技术、智能手机平台、支付软件平台、社交软件平台,对园区的全部资源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整合,进行各种数字化系统的建设,结合可穿戴设备实现无纸、无墨、无线、无胶片、无疆域的多媒体信息化集成,真正实现一卡通、一机通、一证通,并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处理机制,成为名副其实的智慧医院,作为建设跨城市医疗联合体的技术保障。

设计应从运营角度考虑,将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节能降耗引入建筑当中,整体设计要充分注重节能环保,在规划设计中注意避免污废水、医疗垃圾、放射性物质等医疗和实验废弃物对园区及周边地区的污染影响。

4 以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项目建设为例说明

4.1 项目概况

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是新建的500床市级传染病医院,其中包括综合医疗区375床和传染病诊疗区125床。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5.35hm2,总建筑面积107970㎡。本次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医疗综合楼、科研楼、医护隔离楼、多功能报告厅、垃圾站、制氧站、污水处理站、开闭站、消防水泵房、门房和绿化、硬化、围墙、照明等配套室外工程等。

4.2 总平面布置

整个院区分为中部和东部、西部三个地块:中部医疗综合及其配套区,东部和西部预留和应急发展区。中部医疗综合及其配套区包含:医疗综合楼、多功能报告厅、医护隔离楼、科研楼、锅炉房洗衣房、垃圾站、污水处理站、制氧站、开闭站、消防水泵房。东部和西部作为应急和预留发展用地,根据未来发展规划灵活调整。

中部医疗综合及其配套区,分为四个组团:最南部医疗综合组团为医疗综合楼、主要入口广场及其配套停车场;北部为医疗配套组团,主要由科研楼、多功能报告厅、医护隔离楼组成;东侧和西侧分别为附属设施组团,西侧附属设施组团由制氧站、开闭站、消防水泵房组成,东侧附属设施组团由锅炉房洗衣房、垃圾站组成,污水处理站位于西南角。南部医疗综合组团和北部医疗配套组团之间有开敞的院内休养花园空间。

医疗综合楼独立于南侧布局,科研楼、多功能报告厅、医护隔离楼集中在北侧并排布局,其中,医疗综合楼由南至北通过医疗主街串联门诊各区域、医技各科室区域和病房楼、住院楼,并且有传染性质的在东侧布置,无传染性质的区域的在西侧布置。科研楼距离医疗综合楼41m,医护隔离楼距离医疗综合楼114m,形成集中独立的隔离病房,满足平时安全、高效实用的要求,同时,遇到传染病暴发的紧急情况可以将医护隔离楼与其他建筑隔离,作为封闭区域单独使用。多功能报告厅距离医疗综合楼109m,在医护隔离楼和科研楼之间,距离两者均为20m,保证其实用的服务半径最大化。北侧的锅炉房洗衣房、垃圾站布置在东北角,污水处理站布置在西南角,地势较低且其下风向无建筑,由于城市主导风向是西北风,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对基地内其他建筑的环境影响。

制氧站远离医疗综合楼建设,液氧站单罐容积不大于5m³,总容积20m³,距离其东侧医疗综合楼70m,距离道路8m,与建筑的间距满足《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

本次规划暖通、动力、给排水、电气专业管线布置均按照传染病医院且往综合性医院转型,具备应急救援使用。

规划范围内中部地块用地内采取外环路和两条东西向主路相结合的方式布置机动车道,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机动车停车在外围道路解决,进入出入口处的地下车库出入口,人行进入环路,内环路仅让急救和应急车辆进入。呼吸楼、传染病诊治、后勤、污物、医护、人行分别有单独的对外出入口。

绿地呈组团集中布置,景观视线开敞,保证每一栋楼的景观的均好性。绿地空间对医院的功能分隔、卫生防护、空气净化、减少污染和营造微小气候都具有重要作用。平时预留用地可结合医院绿化建设规划为医院小游园,因传染病医院隔离期长,优美的环境有利于病患早日康复。

进行园区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将来的使用、管理和服务的特点。同时,设计合理有效的监控系统,保证园区各类人员的安全和隐私。

5 结语

传染病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对于疫情和城市应急医疗系统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有韧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传染病医院建设,尤其是卫生安全、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并预留可扩展建设空间的总平面布置,保障和提升传染病医院在灾害发生时的有效快速救治能力,确保在包括发生继生灾害时,满足不断增加的医疗需求,使传染源得到控制,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尽量减少疫情对人们和城市的影响。

猜你喜欢

综合楼医护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关于某综合楼外墙贴面砖脱落原因的探讨
BIM技术在某大型商业综合楼施工中的应用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