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洲岛空间形态对其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以琶洲为例
2021-03-30赖敏萧蕾
赖敏,萧蕾,2
(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2.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
1 引言
江心洲岛是由泥沙在河流运动中长期淤积而形成的[1],它作为独特的自然资源,具有生态价值。同时,其经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直接影响到洲上居民的生产生活与河流两岸的城镇发展[2]。解读江心洲岛城市在形态与空间等方面的内容,可更好地了解城市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3]。
2 江心洲岛平面形态
2.1 概况
琶洲总面积约10.4km2,岸线长约10km,东西长10km,而南北宽只有1km[4],纵向宽度与横向宽度之比约为1:6.5。
由于地质、地理和水文沉积条件的变化以及河流边界的不规则,同一河流的不同河段沙洲形态的差异很大[5]。琶洲受河势变化的影响,在前航道区域琶洲北部存在冲刷现象,在洲尾淤积。近期潮汐动力条件变化不大,全河道河床基本处于稳定状态[6]。
故前航道宽,黄埔涌窄,琶洲整体形态呈现以沿水流方向变尖的趋势,形成“豆荚形”的狭长状平面形态。作为城市之中相对独立的区域,琶洲偏向于西侧和南侧,隔着黄埔涌与珠江新城和海珠湿地相望,作为城市的延续,将陆地的城市形态延续到江心洲岛上,融合到城市中来。
2.2 平面形态特性
琶洲沿珠江水流的方向为横向方向,垂直于河流的方向为纵向方向。其横向主导江心洲岛的生长和衰退,而纵向会受到河道宽度及水流冲淤条件的限制。
横方向主要服务于岛内功能,承载着岛内的交通问题和城市整体风貌。但东西两侧呈现出不同的城市风貌与体验。自西向东呈现出由旧向新、由古朴到现代、由杂乱到有序的状态。城市空间形态随着视线变化而变化。琶洲东部大部分用地均未开发建设,处于零散、自发状态,导致江心洲岛与城市的关系有待善。
纵方向更多地与岸线保持联系,在城市景观体验中起到了导向作用,将人们自然地指引至岸边。在规划上要注意岸线的可达性与导向性和视线上的沟通,保持自然风和气流的畅通无阻。
3 江心洲岛交通空间
3.1 对外交通
地上交通将其总结为“四纵轴、一横轴”,“四纵轴”指的是猎德大道、华南快速、科韵路、环城高速,“一横轴”指的是新港东路。通往琶洲的桥梁联系琶洲与陆地,是承载对外交通的重要的介质,将大大提高江心洲岛的通达性,从而拉动发展。但对外通道数量有限[7],与区域高快速路网的衔接不协调。而对外交通呈周期性变化,会展期间主要道路流量比平常增加约30%,几乎饱和,日常高峰时间拥堵也是常态。对外交通压力给琶洲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不能满足本地区作为与粤港澳大湾区配套发展的极高定位。
公交交通站点500m覆盖率仅25%,由有轨电车和公交车构成。公交站点对琶洲内部覆盖不足,导致公共交通可达性不强,无法得到快速的疏散。
地下交通通过地铁来实现,目前有8号和4号地铁线,设有磨碟沙、琶洲、万胜围三个地铁站,分布在琶洲西区、中一区和中二区,并未涉及琶洲东区,造成琶州东区居民出行不便。
传统的水上交通是水上巴士,现存码头3处,分别为新洲码头、会展中心码头、石基渡口。由于载客量少和运行速度慢的缺点,选择乘坐水上巴士的人较少。但在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能有效地疏散岛内居民。保留此交通方式,今后可以考虑与珠江夜游、黄埔古村体验游、环岛游结合。
3.2 对内交通
琶洲内部交通相对于城市中其他区域更为重要,不仅须考虑岛内与陆地的可达性,还须保持自身交通的连贯性和沿岸空间的视线通透性。新港东路既承担了琶洲内部的城市主干道的功能,又是东西向的区域性道路,导致与岛内交通混合,内外交通存在一定的干扰。南北向虽有四条区域性道路,但对琶洲内部服务功能不强,转换节点少,导致交通过度集中在新港东路,拥堵情况常发生。在西区、中一区路网完整,道路可达性强,但在东区路网破碎,存在很多断头路。整体上看路网密度偏低,次支路网不成系统。
与此同时,琶洲的道路交通网络呈现出一定的内向性,江心洲岛有着界限分明的水边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交通空间,在有限的道路空间内延伸视线范围显得尤为重要。
4 江心洲岛建筑空间
4.1 建筑形态
琶洲自西向东建筑风貌呈现出明显差异,琶洲西、中一区建筑主要为会展中心及其衍生出的一系列服务会展业的功能建筑。以会展中心为核心区域,办公楼、住宅、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等围绕会展中心布置,从而汇聚成一个稳定的向心式空间布局,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有助于形成多核心的城市空间形态。琶洲中二区现存大量居住用地和大片农田,而东区存在黄埔古村和琶洲塔两大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历史建筑现状、建筑风格、结构保存大致良好[8],但周边新旧建筑参差不齐,风格不一,建筑高度、体量、颜色等严重破坏了历史建筑及古迹周边的历史环境。琶洲西、中一区可考虑增加游憩活动空间的同时,配套提供体验文化、回顾历史、提升内涵的场所[9]。
4.2 建筑与边界形态
岸线是在江心洲最有利用价值的景观资源之一[10],但琶洲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存在岸线的私有化现象,岸线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有的岸线被景观风貌欠佳且会产生污染的工厂、码头等设施占领。
琶洲东区沿河涌设置“吊脚楼式”水乡村落的临水民居建筑,多以低层、高密度建筑为主,随着水流转弯,建筑物顺应岸线形态,反映了传统民居与水河涌的协调适应关系[10]。但是,传统民居建筑未与河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未能够保留足够多的空间视廊通向水域空间[11],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江心洲岛边缘丰富的湿地资源和滩涂湿地,江心洲的生态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
另外,琶洲的江岸处理大多数都是用砖石砌成的立式驳岸,虽然可以良好的应对洪水灾害,但长远来看不具备生态效益,隔绝了与水体的和谐交流。后期应在考虑水岸安全性的基础上丰富河岸边界,为人们的丰富的户外活动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的水岸空间[11]。
4.3 建筑天际线形态
因琶洲靠近河岸,其天际线会融入陆地天际线,琶洲更需要考虑岛上的建筑空间尺度。琶洲整体天际线呈西高东低的形态,琶洲西、中一区多为高层建筑且建筑密度较低,临水建筑为低层建筑,琶洲西侧与广州塔隔江相望,与周围滨水环境融合,延伸了城市的河岸天际线。琶洲中二、东区建筑密度较高且为低层建筑,与西区和中区的天际线缺乏连续性,高低对峙。
琶洲应利用特殊的区位条件,采用前景、中景和背景轮廓线,随着从水边至陆地的延伸,相互协调,确保形成天际线层次感。
5 讨论与思考
琶洲作为江心洲岛有这种特殊的城市空间形态,本文只是选择了平面、交通空间、建筑空间三方面较为关键而重要的元素进行分析,其空间形态会影响着琶洲自身的发展,为后续规划与设计提供一定建议,从空间形态上发展并塑造良好的滨水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