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2021-03-30朱洪强邬梦莹
朱洪强 邬梦莹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和其他课程的协同育人建设,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不仅提出“三全”育人新格局、新任务,也为其他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原则遵循并指明了发展路向。
但是,目前在我国高校内思政课和其他课程远未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不同程度呈现“两张皮”现象,各说各话,甚至出现个别教学观点冲突的现象,严重影响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因此,深入挖掘高校其他课程蕴含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尽快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既十分必要又迫在眉睫。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作为一门外交史学通识类课程,主要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历史,讲解1949年以来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变化的基本脉络,梳理重大外交事件的前因后果,使学生洞悉国际社会风云变幻的实质,学深悟透习近平外交思想,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培养大学生的强国外交思维和外交艺术等。深入挖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和协同育人实践的辩证统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自2012年被北京林业大学评为精品课程之后,历年选修课人数都保持满员,达到180人;历次教学评价均位于学校、学院前列。其中,2012—2013年度课程评价得分92.28分,在学院大班理论课排名第3。2013—2014年度课程评价得分92.38分,在学院大班理论课排名第5。从学生角度来看,课程评价结果反映出他们对课程的满意度较高、获得感较强;从教师角度来看,要保持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课程建设则是一个永无止境,不进则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的讲授必须摆脱对“术”的过度依赖,也就是说,课程不仅仅是外交知识的传授、外交政策的阐释和外交历史的回顾,这些内容当然还要讲,但它们的本质只是“道”的载体,是以育人目标为旨归的价值塑造的渠道,更需要强调的是该门课程所具有的极强的现实性。外交历史即外交现实,外交现实无非是外交历史在当下的表达;外交现实即外交历史,外交现实随着时间流逝随即成为外交历史。外交历史和外交现实界限的模糊性以及现实转化为历史的不间断性导致外交教学的政治性、外交评价的敏感性越来越强,特别是在当前中国大国崛起的势头愈来愈猛,且美国打压中国的力度急剧飙升的场景下,大学生对中国外交一举一动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理性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崛起的艰难处境,如何珍惜当前大好的国际环境,如何更准确地理解中国政府在有关国际问题上的立场,都是外交课程教学必须直面应对并妥善解决的问题。帮助大学生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统领,认清国际形势,理解中国外交政策,增强政治认同,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是该课程教学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也进一步彰显课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他各类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使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紧密结合起来,在课程讲授中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外交史的基本概念、重大事件和基本规律,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分析外交实践,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嗅觉,同时有意识地深化、细化研究符合中华民族、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重大命题,激发学生强烈的认同感,更自觉地把人生目标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发展结合起来[3]。
(一)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作为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的指导思想经历了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曾在不同历史时期指导中国外交事业并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外交也随之进入强国外交新时代,习近平外交思想成为新的外交指导思想。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课程指导思想,为学生理解新时代中国强国外交的奋发有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新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有助于学生树立理性的外交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二)突出课程内容鲜明的政治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讲的是1949年以来中国的外交历程,而其实践的主体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在外交领域的展开。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其根本属性[4],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外交的鲜明政治性。我国外交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不走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老路;奉行合作共赢的多边主义理念,不搞弱肉强食的单边主义行径;秉持外交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些内容实际上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完全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以培养大学生的强国外交思维和外交艺术作为课程教学目标
该门课程的讲授贯穿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辩证地分析外交问题,基于生产方式去剖析外交决策和外交行为的经济根源,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国际关系本质、外交政策实质,帮助学生在学深悟透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基础上对国家外交决策有更深度的认同。这有助于他们在纷繁复杂的国际风云变幻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论,着力培养强国外交思维和外交艺术,这无疑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备的素质。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要抓住课程改革的每一个环节,注重外交史学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结合和深入融合,做到育才与育人系统耦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上的主渠道功能。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为达到外交史学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同频共振的课程教学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和教学讲授过程一定要有意识地融入更多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习近平外交思想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内化于心,但更重要的是外化于行,强化他们对我国外交决策和外交工作更深度的认同,培养他们成为勇担使命、敢于担当的强国外交新青年。
(一)强化中国外交史学话语体系的主导地位
外交史学话语体系是外交实践的反映和理论的抽象,但由于长期以来西方外交史学话语处于强势地位,中国外交史学处于一种失真、失语甚至被遮蔽的状态,导致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被“空心化”“边缘化”。要改变这一困境,首先,实现主体内在觉醒是建构中国外交史学的逻辑前提。中国外交史学必须摆脱对西方外交史学的依附,从将后者创设的许多范畴、理论以及原理奉为圭臬的窠臼中解放出来,独立自主创设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其次,关注本土外交实践是建构中国外交史学的关键,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变革,奋发有为的强国外交为中国外交史学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和时代场域,中国外交道路的独特性呼唤着中国外交史学的本土特色,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外交道路、总结中国外交经验、思考中国外交问题,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外交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5]这一论断为我们创新中国外交史学和强化中国外交史学话语体系的主导地位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注重育人资源的挖掘
结合农林院校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的课程内容从介绍传统的首脑会晤、国宴、签订协议等形式,扩展至“熊猫外交”“汗血宝马外交”“花朵外交”“友谊树外交”“庄园外交”等非传统外交方式。譬如中国把本国特有树种作为礼品赠送给他国的“友谊树外交”就书写了一段又一段外交佳话。20世纪70年代,墨西哥时任总统埃切维里亚访华时,随团的一位著名企业家堂·胡安在欢迎宴会上同周恩来总理谈到中国榆树时问,中国榆树能否在墨西哥生长?周恩来说,不知道,可试试。访问结束时,中国方面给他送来7棵榆树苗,还附有如何栽培的英文说明。堂·胡安这才想起与周总理的谈话,十分感动。从此这些树苗落户墨西哥,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那条栽满榆树的道路被命名为“周恩来林荫道”,这也是中墨友好从生根发芽到根深叶茂的生动写照[6]。除了植物,动物也是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时的上佳之选,这些动物或比较罕见珍稀,或拥有特殊寓意,在拉近两国关系方面能发挥奇效,比如中国的“熊猫外交”。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赠送给中国一头北美特色动物——麝牛,中国作为回礼决定赠送一对大熊猫。当周恩来总理把消息透出时,尼克松夫人当即惊喜地说:“天啊,大熊猫!总理要送我们大熊猫!”两只大熊猫抵美时,美国民众冒雨前往迎接,它们在华盛顿首秀时,国家动物园门前更是交通阻塞[7],中国的“熊猫外交”随即享誉全球。一直到今天,熊猫仍是我国外交的重量级使者。这些教学内容非常契合农林院校的专业特色,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更能建立起专业课与公共课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育人育才完美融合。
(三)紧扣“00后”大学生特点,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提升课程育人水平
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充分发挥“00后”大学生主体性的高度,按照大学生对外交知识的渴求度、知识点的兴奋度来统筹安排教学内容、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并更新教学手段。首先,贴近学生外交知识水平的实际,因材施教,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式、研究性学习。在系统讲授1949年以来我国外交历程之前,先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铺垫。本门课程虽为本科生的人文素质课,但就实际而言,学生大多为理工科背景,对外交类课程缺乏较为扎实、全面的基本功。在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在课程伊始,就要讲授外交的内涵,外交学研究的对象,外交对中国崛起的意义以及外交手段运用是否得当攸关一个新兴大国崛起之途的长与短、顺与逆、利与弊,等等。充分的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学习目的的明确,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使本课程由“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其次,顺应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用直观、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我们正处于信息革命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信息时代潜藏着高等教育的革命性变化”“信息技术开始重塑教与学,信息技术革命的因素拥有促使高等教育转型的力量”[8]。因此,高等教育必须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在虚拟技术建构的情境中身临其境般地接受教学内容,更直观地、大视角地了解外交事件的全过程。教师在课程教授过程中购置了大量的教学音像资料,比如《大国崛起》《抗美援朝》《较量》《周恩来外交风云》等,通过剪辑,把影片资料巧妙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以立体化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价值塑造力。
再次,实现教学模式从填鸭式教学、单向度传播转向探讨式教学、双向度传播。要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就必须改革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知识传授方法,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模式,注意教学互动与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型学习,任课教师在第一节课就向学生布置整个课程要讨论发言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精心准备,从而实现课堂上学生发言、教师点评的良性互动。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举手,引导学生对“一边倒”外交方针、周恩来外交艺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与邻国边界的争端、中苏大论战、中美建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教师在每位同学发言后都要进行针对性点评,使学生能在一种交锋式、研讨式、精准式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既向老师学习,又和同学互学,在双向度互动传播中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风云”课程在注重外交史学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教师要着眼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总布局,充分挖掘本课程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话语体系主导地位强化、课程内容拓展、教学方法创新上下真功夫,使课程不断与时俱进、精益求精,与思政课程真正实现协同育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