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2021-03-30邱仁辉江汉森

中国林业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区域性农林基地

邱仁辉 胡 新 江汉森

(1.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福州 350108;2.福建农林大学科教基地管理中心,福州 350108;3.福建农林大学教务处,福州 350108)

实践教学的弱化一直是影响农林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实践基地建设及其运行存在的问题是加强实践教学的“瓶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2019年新农科建设“北大仓行动”也提出“要研究制订农林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指南,建设一批农林类区域性共建共享实践教学基地”[2]。因此,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促进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强化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同时,由于农林行业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所以共建共享彰显区域特色的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新农科”建设中应予以重视的课题。

一、农林实践教学基地的现状

(一)农林实践教学基地的类型与特点

1.农林实践教学基地的类型[3-4]

按照基地所在位置划分,高等农林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高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括校内农田和山林地;另一类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括高校及其所属机构建立的基地。按照基地权属划分,高等农林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由高校独立建立的基地,属于高校的固定资产;另一种是由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同合作建立的基地,属于合作双方共建基地。按照基地发挥的主要功能划分,高等农林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分为认知型、专业型、创新型和综合型等4类。

2.农林实践教学基地的特点

由农林学科性质所决定,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在区域分布方面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自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分布于福建省漳州市、三明市、南平市和福州市等地,形成“闽南”—“闽中”—“闽北”实践基地群建设格局。

此外,北京林业大学在福建省三明市建立了南方林区(福建三明)综合实践基地。这种跨越地理位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模式是目前乃至今后高等农林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发展的一种常见趋势。

(二)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运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5]:一是“建”与“用”脱节。由于基地布局分散且运行效果差,所以基地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从而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或学生参与的生产过程缺乏完整性。这也是导致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不足、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之一。二是基地建设资金不足且来源单一,从而导致基地运行的可持续性较差。三是基地建设目标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低,校地合作共建基地难以持续发展,基地服务社会的能力不足。

二、建设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的思考

针对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运行存在的问题,福建农林大学就建设可持续、有特色、开放性的农林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对以下3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一是“如何共建”问题,认为基地建设要解决与地方发展和产业发展不契合的问题,应有机嵌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建立引领产业发展并获得地方政府和企业认同的科研基地、示范基地和推广基地。二是“如何共用”问题,认为基地建设要改变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各建基地的分散单一建设模式;同时,要引入高水平科研平台,融合地方农林业龙头企业,建立以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多方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三是“如何共享”问题,认为要解决基地用途相对单一、开放度不够的问题,应从服务闽台交流、乡村振兴、教师培训等角度,建立兼顾闽台农林业交流、新型农民培育、教师培训的基地。基于以上思考,福建农林大学以洋中科教基地建设为试点[6],提出“点面结合、校地共建、闽台合作”的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并探讨了“产教研三方协同保障,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农林综合实践教学新模式。

三、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的内涵特征及建设意义

(一)内涵特征

农林业具有典型的地域特点,不同地理区域的农林动植物种类、生产技术体系乃至农林业文化迥然不同。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农林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训练之外,还要使学生对所在区域的农林业历史和现状有充分的了解,以彰显各高校自己的办学特色,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毕业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这也对农林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挑战。为此,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运而生。

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运行,其主体除高校外,一般还包括基地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和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所以具有多方参与、协同保障、产学研高度融合等特征。同时,以实践基地为平台,高等农林院校与区域内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从而形成以提高农林业共同体内聚力为核心价值的文化认同。这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区域农林业技术“瓶颈”的突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等农林院校实践教学基地是“新农科”建设的必要环节。

(二)建设意义

1.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等农林院校办学支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农林院校的传统学科如农学、林学等实践性均很强,只有实践与理论并重,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所以各种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占据了较大的课时比例。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体系中,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也是重要的评估内容。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作为高等农林院校服务教学、开展科研项目的重要场所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是高等农林院校办学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是高等农林院校加强与社会联动发展的重要载体

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回馈社会,是地方高等农林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要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必须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提高社会服务效益,做好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服务、为现代企业的服务、为国家需求的服务[7]。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作为高校产品展示、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是农林院校加强与社会联动发展的载体。

四、闽台合作校地共建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的途径与措施

福建农林大学的前身为1936年创办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1940年创办的福建省立农学院。福建农学院首任院长严家显先生在任期间提出“大学农学院以研究、教学、推广为三大任务,必须兼顾并重,联系进行,其目的为造就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和切合社会需要之人才”的办学理念。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精研学术、精细培养”的“深耕”农林教育传统。基于此,福建农林大学在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生根基层、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坚持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一体化实施农科教协同实践育人工程;遵循以学生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核心,充分尊重学生在实践教学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强化现代农林业核心技术和能力的训练;补齐农林实践教学的“短板”,践行地方农林教育走下“黑板”、走出教室、走进山水林田湖草的时代呼唤,满足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生态文明意识突出、社会责任感强、知农爱农为农”新农科人才的社会需求。

福建农林大学抓住三明市洋中镇试点建设福建省新型小城镇的契机,于2014年与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等3级地方政府签订了洋中科教基地共建协议,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一)引入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彰显闽中闽北区域特色的农林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科教融合途径,结合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分中心、国家黄红麻和甘薯区域试验站和农业部蜜蜂试验站等平台的建设,打造满足农业科研和实践教学需求的综合性农科基地;以全国林场改革为契机,推进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热带湿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野外科考基地等“落地”,把教学林场打造成林科类科研综合实践教学基地,从而使学生可以直接接受农林新品种、新技术等科研的系统性实践训练。

通过产教融合途径,引进福建祥云生物、天益菌业、沈佳农业等食用菌或有机蔬菜领域的高新农业龙头企业进驻洋中科教基地,从而使师生可以近距离了解福建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动态。

通过闽台合作途径,与台湾的中兴大学、嘉义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以及台南和高雄的园艺同业公会等进行两岸农林业科教实践互动,引进台湾高校的实践育人模式和精细农业成果;承办“闽台青少年农业科教实践体验营”“闽台大学生生态文明体验营”“闽台大学生工程教学实践”等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台办”)的对台交流重点项目,推动了海峡两岸农业实践教育的常态化交流。

(二)建立“多方参与、协同保障”机制,为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长效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与尤溪县共建洋中“现代农业品种示范园”等,以及充分利用在洋中镇落地建设的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分中心等平台,引进福建祥云生物、天益菌业、沈佳农业等龙头企业进驻洋中。在洋中科教基地建设期间,尤溪县与洋中镇累计投入1 500多万元,学校累计投入3 000多万元,国台办和福建省台湾事务办公室投入60多万元,为洋中镇招商引资2.65亿元。例如:祥云生物每年投入21万元用于食用菌分中心平台建设;学校年均有30多个科研项目进驻基地,年均投入达450万元。通过“多方参与、协同保障”,福建农林大学以实践基地为载体,发挥在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提升了服务地方农业产业的能力,推动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培育了新型农业产业,最终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同时,地方政府依托实践基地在技术提升和人才培训等方面获益,并由此激发了共建基地、合作共赢的强烈意愿。这都为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长效运行提供了机制保障。

(三)打造完整的农业基本技能和产业实践链条,提升农科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水平

通过建设标准化农田并引入教师的农业科研项目进驻,以及链接农业企业、休闲农庄、农机合作社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作物育种、扩繁、种植、栽培、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农机使用、农产品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产业实战锻炼。

通过将现代农业企业的优势技术和装备与“现代农民创业园”“现代农业品种示范园”等平台融合,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提供良好服务。例如,祥云实业公司的智能化银耳生产线为学生提供了最新的融合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食用菌生产“实践车间”。同时,组织学生成立创新创业科技团队,在洋中科教基地年均落地10余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通过开展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农业文化教育,提升农科通识实践的教学水平。例如:就地挖掘农业文化资源,以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尤溪联合梯田”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桂峰古村”为载体开展农业文化教育,使学生感受我国的农村历史文化和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提升学生对新时期“农村、农业、农民”的认识,培养学生“知农、爱农、为农”的情怀以及振兴乡村的使命感。再如:依托作为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的学校教学林场,打造“生态文明”实践教学综合基地,让学生实地感受中亚热带天然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认识。

(四)拓展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功能,服务乡村振兴和教师发展

洋中科教基地通过与三明市政府共建“三明市农村干部学院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以及承接三明市委组织部“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福建省科技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福建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培训任务,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为培养各类乡村振兴人才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服务。

洋中科教基地还打造了优质的教师教研培训基地,如学校教学技能工作坊(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ISW)、“课程思政”教师培训基地等。基地年均承办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工作推进会等校院各类研修会议30多场,累计完成省内5所高校350位教师的培训。此外,有150多位教师在基地获得ISW等资格证书。

五、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

福建农林大学通过打造富有闽中特色的洋中综合性农科实践教学基地以及具有闽北特色的三明莘口林场和南平西芹林场林科综合实践基地,构建功能集约、充分开放、协同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以及以实践基地为平台的面向新农科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小而精”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

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借助四季不断线的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国家级科研平台及入驻的农业科研项目等,为师生提供了较全面的农林业实践和科研训练。学生与青年教师在基地通过科教、产教、创教、文教“四融合”的实践锻炼,完成了农林业实践认知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原则建设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特点的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主动融入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响应和参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凝聚多方力量,通过国家级高水平农林科研平台“落地”、农林业科研项目入驻实施以及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自愿投入经费改善基地基础设施等,实现了优质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促进了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的深度对接,丰富了农林实践教学内容,提升了农林实践教学效果;并通过为农业企业提供新技术、新品种、新经营模式,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一)实践教学方面

1.实现了农林类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与区域农林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以往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各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做法,容易导致实践教学基地分散单一、建设投入大而效果不佳,进而导致农林综合实践教学多为“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考察,实践教学内容仅与特定农林企业的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相关,学生无法对具有福建地域特色的优势农业及其技术如食用菌、茶叶、有机蔬菜的栽培技术等有较全面的了解,甚至导致在全校层面难以统筹学生农林通识实践的教学、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缺乏坚实的支撑平台。

针对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福建农林大学在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采取校地共建、闽台合作模式,将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运行与地方农林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创建了集“农林通识实践、课程实践、科研实践、创新创业实训、田野(乡村)调查”为一体的开放性、综合性、多功能的农林综合实践教学基地,从而使实践教学彰显了区域农业特点且近距离贴近地方产业实践。

2.建立了农林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长效保障机制

以往学校自建实践教学基地,资金投入大、运行费用高、难以持续,且科研平台局限于仅提供部分学生的实验室科研训练;同时,由于未建立与涉农企业的利益共享机制,企业配合学校基地建设的意愿不高。而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与福建省尤溪县共建洋中“现代农业品种示范园”、引进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分中心等平台“落地”以及龙头企业进驻等,吸引“政、产、学、研、用”多方参与基地建设,并保证政府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学校、企业等持续投入资金,从而为实践基地的长效运行提供了管理、资金、制度等方面的保障。

3.促进了农林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多学科交叉

目前,福建农林大学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年均有30多项科研项目进驻,如“大豆、油菜、花生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黄麻新品种选育及其高产栽培示范”“高梁、甜玉米、蓖麻等粮油经济作物引进、鉴定与栽培示范”“中非瓜果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引育种鉴定利用新品种示范”“玉米/花生间作增产机制研究”等,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地方农业和当地农民提供了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农艺的示范。同时,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集成了高水平科研平台、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民创业园、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等优质实践教学资源,打通了农学、植物保护、园艺、林学等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形成了跨学科的综合性农科实践教学体系。

4.解决了开放性实践教学缺失问题

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周边的农业龙头企业、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活动以及丰厚的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开展开放性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度服务农业和农民以及参与乡村建设和农村脱贫攻坚活动;同时,以闽台重点交流活动为载体,推进海峡两岸农林科研和教学实践的双向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二)新农科人才培养方面

1.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近5年来,累计有2万多名师生赴福建农林大学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综合实践,基地为涉农林专业学生提供了包括基本技能训练、科研训练、产业实践、创业实践、农业文化体验等完整的实践链条,基地服务对象呈现分布广、人数增长快等特点。同时,依托科研平台和农民创业园,近年来年均有5个创新创业学生团队入驻基地,年均有10余项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基地实施,产出的本科生论文、专利数量达100多件。2017年学校进入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入选名单,学生的学科竞赛综合成绩排名位列全国第66位。根据第三方的调查,近5年来学校农林类专业的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明显提升。这都说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提升农林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显著的成效。

2.面向新农村、新农民和新生态的实践育人成效显著

福建农林大学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持续延伸,基地正发展成为农林业科技示范、科技推广、科技培训的“特区”。基地通过项目的持续推进和资源的持续投入,引导部分农林业经济实体参与运营,从而辐射基地周边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并带动其快速、协调、持续发展。目前,总投资2亿元的福建祥云生物科技公司项目已经建成投入使用;10 hm2的现代农民食用菌合作区顺利建成,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总投资1 000万元的沈佳有机蔬菜梅峰集约化培育基地建成后已发展成为蔬菜产业示范区;投资2 500万元的光华百斯特饲料加工厂完成建设后,基本形成了现代家禽养殖产业化生产模式。同时,落户洋中镇基地的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3年内推广马铃薯新品种3.3万hm2,与一般品种相比新品种增产10%以上,每亩增产达150 kg;而且每亩产值增加300元,年总计新增产值约3 000万元,可惠及1 000多名农民。

基地还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例如:与三明市政府共建“三明市农村干部学院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通过开设高级研修班,使300多名乡镇干部及技术员得到了培训;成功举办了多期福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科技人员培训班、三明市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示范班等。目前,基地已承接10期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培训,累计培训农村干部、农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3 000余人。

3.为对台的农林业交流提供窗口

福建农林大学依托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与台湾中兴大学、屏东科技大学、台湾海洋大学等高校师生联合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形成了两岸高校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以及交流的常态化。例如:台南、高雄的园艺同业公会等累计有250人次到基地开展农业科技教育交流,“园艺函授班”的50名台湾学员全程参与洋中镇基地农业展馆的设计与施工。此外,还成功承办国台办和省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等,累计接收500多名师生到基地研讨学习。

(三)成果辐射与示范效应方面

目前,福建农林大学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已接待来自福建省农业厅、林业局、工业与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台港澳办公室等省级职能部门和三明市各县市区等地方政府以及台湾屏东科技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共计30多批次的参观考察。基地的建设成效被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科技日报、福建新闻网、东南网、福建日报等媒体报道达50余次。以《福建日报》的报道为例:洋中镇引进三明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福建农林大学教科研示范基地等一批校镇合作项目,开展实训、研发、产学研结合等项目,为洋中“镇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技术、人才支持。由此可见,福建农林大学创建的富有区域特色的“小而精”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以及科教、产教、创教、文教“四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地方高等农林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

猜你喜欢

区域性农林基地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我的基地我的连
引发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高原MCS 特征分析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透析新闻采访的独特视角与写作中的区域性特点
区域性综合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