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及质量追溯系统解析
2021-03-30陈伟萍李秀英
◎ 陈伟萍,李秀英
(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加工食品质量检验中心(广东),广东 广州 511447)
近年来,农药残留豆芽、镉大米、亚硫酸盐浸泡去皮生姜和荸荠、草酸清洗小龙虾以及水产品使用禁用兽药等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和监管部门公信力。在食用农产品监督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主要是生产记录不规范、休药期和安全间隔期制度落实不到位、农业投入品无序使用或使用国家禁用的化学品及食用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无法溯源等问题,而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是当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对农产品质量监督与控制的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因此,对食用农产品供应链进行解析以及对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追溯环节进行科学论证和研究,对于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质量控制显得格外重要。
1 农产品供应链解析
农产品供应链包括从农田至餐桌的各个环节: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冷藏→运输→检测→仓储→销售[1]。各供应链主要参与者:环境监测者、农资生产者、农资销售者、种植/养殖者、加工者、包装材料生产商、收购商、物流商、仓库提供者、批发商、销售商、监管者及消费者。农产品供应链与其他供应链不同,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种植过程的复杂性,需要精确到地块的种植过程记录或水域养殖过程记录才能确保农产品安全[2]。但种植/养殖过程相较农资购买、物流信息、批发销售更加难以追溯,且不同水产品、畜禽养殖和农作物种植过程又各有特点,因此影响农产品质量的供应链关键点有所不同。另外,从农产品离开种植/养殖者到到达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本身的储存、运输环节也特别复杂,一些农产品的质量在储存、运输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如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易发生品质下降的农产品,在储存、运输的过程对环境的要求相当严格。此外,我国农产品经营具有环节多、距离长、流通广的特点,且南北温差大,最终农产品的质量取决于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每一个接触点的处理方式,不确定因素较多,管理难度非常大[3]。整合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串联农资提供商、农产品生产商、农业监管部门、运输商、市场监管部门、销售商、销售平台和消费者等不同角色是供应链建立的基础。参与者之间信息共享、风险共担、业务整合,实现价值的增值并最终实现“多赢”是供应链建立的目的[1]。
2 农产品供应链追溯环节质量控制的基本 做法
对农产品生产到消费者手中各关键环节的信息流加以有效管理及监控,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正向跟踪和反向追溯的管理[4],可实现预警和追溯,预防及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即可迅速追溯到农产品源头,找到问题环节,召回问题产品,查明问题产生的原因,避免事件的升级[5]。我国农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起步较晚,是以政府鼓励引导,企业为主,第三方参与,全社会共建共享的模式,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为中心节点,对接各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2.1 农产品供应链追溯环节建立的先进案例
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欧盟、美国和加拿大,都已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6-10],如英国牛追溯体系。我国虽起步较晚,也存在建设比较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如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追溯体系。
2.1.1 英国牛追溯体系
1996年英国开始实施牛的标识与追溯,从1996年开始颁布《牛只护照法令》《牛肉安全保证方案》《生鮮肉品(牛肉管制)法规》《牛只数据库法规》等,2007年出台《牛肉标识法规》并于2013年修订,详细规定了牛只耳标、护照、记录信息等[6]。一系列的法案与法规形成了英国最为严格的牛肉安全保障体系。英国从标识、农场记录、家畜护照和跟踪系统4个方面建立家畜追溯体系。每头家畜都分配唯一编号,通过统一格式和授权的耳标进行标识;农场必须通过家畜护照、转运卡及移动记录单记录家畜出生、转入、转出和死亡等信息;英国政府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牛只跟踪系统(Cattle Tracing System,CTS),该系统记录了家畜从出生到死亡的转栏情况[11]。同时成立英国牛只移动管理服务处(British Cattle Movement Service,BCMS),负责CTS系统的维护、家畜护照的发行等[6]。
2.1.2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实行“一品一码”管理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启动,生产基地建立了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指标体系、产品溯源体系等8大体系。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统一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溯源信息编码,对企业资质管理、产品农事信息、采收上市及产品检测等信息记录实现全覆盖、全流程溯源,消费者可进行扫码查询。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均要求检测合格后才能在包装上使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标志和溯源二维码,通过“一品一码”管理,实现产品质量全链条溯源。确立基于追溯平台的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实现产品质量全链条溯源[12-14]。
2.2 我国持续推动实现农产品追溯“一张网”
2018年12月,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15],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动实现全国追溯“一张网”。使用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识,省级追溯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对接,统一平台入口、统一主体登录管理、统一追溯标识。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业展会等与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全面执行追溯挂钩机制,纳入追溯平台管理。此外,鼓励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条件的“菜篮子”产品使用国家追溯平台,率先实现可追溯。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完成主体注册后,登录并采集录入产品和批次信息,生成追溯码。然后进入农业管理部门所管辖的流通环节,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确定下游主体后,通过移动专用APP扫描下游主体电子身份标识,填写交易信息以及相关承运、贮藏等追溯信息,下游主体收到推送信息,交易确认后,生成产品追溯码,下游主体尚未在国家追溯平台注册的,由上游主体手动记录相关追溯信息,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在完成产品信息采集后,进入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时,选择入市操作,填报交易信息,生成并打印入市追溯凭证并交给下游主体。
2.3 国内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情况
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了农产品在安全标准、产地、生产、包装标识、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16]。《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并对食用农产品生产、销售、市场监管以及包装、保鲜、贮存、运输等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方面作出了规定。
在国家行政法规层面,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于2004年起陆续发布了《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与标识管理办法》《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商务部印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此外,全国各地根据自身特点,也针对本地区农产品生产流通提出了地方性规章要求[17]。
在技术标准体系方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茶叶、果蔬、水产品3项农产品追溯要求及《马铃薯商品薯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规程》,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发布《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通则》以及水果、蔬菜、水产品、畜肉、谷物和茶叶6大类产品操作规程[18-19];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发布牛肉产品、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等;商务部发布了《肉类流通追溯体系基本要求》《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基本要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信息处理技术要求》等8项技术规范。
3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获取和共享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农产品追溯系统参与的主体众多,因追溯成本高,农产品种植/养殖及流通销售环节过程中企业本身参与追溯意愿不强,且不同环节人员收入水平及文化水平差异大,对农产品生产源头及销售终端的信息采集仍然存在很大难度。由于我国农产品仍然以家庭式农户生产为主,农产品终端消费以菜市场、农贸市场为主,一方面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农户文化素质、思想意识水平、管理水平都不高,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采集生产过程、销售信息。溯源不仅没有利益驱动,反而使其受到多方监管,极易受到追责,且对整个追溯体系出现安全问题的具体环节不够明确[20],增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信息采集的难度,严重影响农产品溯源信息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3.2 法律法规及标准层面缺乏明确性、强制性
针对农产品可追溯性,当前国家法律层面仍然聚焦于一般性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对于可追溯性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要求;而在地方政府规章中,也呈现为原则性需求和发展愿景描述,相关的技术标准均是推荐性标准,在文件的具体落实和可操作性方面尚有很大加强空间。
3.3 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尚未全面覆盖
虽然省级追溯平台与国家追溯平台已对接,实现全国追溯“一张网”,但目前仅要求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等纳入追溯管理,除此之外,以政府鼓励引导,企业自愿为主,大部分农产品并未纳入国家追溯平台管理。
4 农产品追溯环节的优化建议
4.1 奖惩结合,逐步扩大溯源范围
由于各环节经营主体在实行农产品追溯过程中,存在设施设备、人员等成本,政府可针对参与者投入成本、参与程度进行不同程度、多种方式的补贴和鼓励,政府或政府引导企业进行农产品追溯相关宣传培训活动,促进业务整合,促使参与企业价值的增值,提高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参与意愿。对伪造农产品生产、流通、仓储等溯源相关记录的,根据影响后果进行不同程度的惩治。
4.2 建立倒逼机制,推动追溯管理
从实际国情出发,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完善我国农产品追溯相关法律法规,把食品安全提高到战略高度,适时增加强制实施追溯的相关法律,促进多部门联合监管和相互协调。持续延伸追溯链条,支持以电子追溯等信息化方式开展追溯管理,推动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管理。加强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等各环节监管部门追溯工作衔接和沟通协调,推动建立追溯部门协作机制,以入市索取追溯凭证为手段,建立倒逼机制,推动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相衔接。
5 结语
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环节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影响。通过相关法律和标准、机制的不断完善,优化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整合多部门纵向、各省横向资源一定能解决好我国农产品质量追溯关键核心问题,真正实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