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的麻醉效果观察

2021-03-30李妮妮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丙组罗哌卡因

李妮妮

近些年,妇产科手术中广泛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理想的镇痛和麻醉效果,且安全性高[1]。而相关研究表明[2],注药速度会对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造成极大影响,因此为保证麻醉的安全性与效果,需对不同注药速度进行探究,以此寻求最佳注药速度。本医院将2018 年10 月~2019 年6 月期间收治的93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对照研究,对研究详情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2019 年6 月在本医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3 例患者,通过掷骰子方法分为甲组、乙组与丙组,每组31 例。三组的手术类型、体重、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的一般资料对比[n(%),]

表1 三组的一般资料对比[n(%),]

注:三组对比,P>0.05

1.2 方法 手术前半小时给予患者1 g 苯巴比妥钠与0.5 mg 阿托品,完成静脉通道建立。对患者的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穿刺L2~L3间隙,完成硬膜外穿刺后使用腰穿针(G25)进行穿刺,当有脑脊液流出时将2 ml 0.5%罗哌卡因注射进蛛网膜下腔,三组的注药时间存在差异,甲组为10 s,乙组为15 s,丙组为20 s。完成注药后进行导管留置,共3 cm,用于术后镇痛。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麻醉效果 对三组的麻醉效果展开评价,具体标准[3]如下:能够配合手术操作,没有疼痛感,无需使用其他辅助用药,为优秀;能够配合手术操作,存在疼痛感但较为轻微,使用较少辅助药物完成手术,为良好;无法配合手术,存在疼痛感且十分强烈,需要使用大量辅助药物镇痛方能完成手术,为差。麻醉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1.3.2 不良反应 包括头痛、心动过速、寒战、低血压等,计算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F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麻醉效果对比 乙组麻醉优良率略高于甲组和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乙组与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3%、6.45%,均低于甲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丙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三组麻醉效果对比[n(%)]

表3 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很多地区与国家成为了下肢手术及下腹部手术的麻醉首选方式,若不考虑其神经并发症,则其安全性也极高,该麻醉方式起效速度快、镇痛效果理想且能够有效松弛骨骼肌,同时可通过追加药物的方式延长阻滞时间,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4,5]。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麻醉技术逐渐成熟,目前临床外科手术中广泛使用了G27 与G25 腰部麻醉穿刺针,能够减少脑脊液损失,并能够使患者手术后出现头痛的几率降低[6,7]。而相关研究表明[8,9],注药速度会对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产生影响,但具体影响情况及程度缺少报道。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进行局部麻醉,而与后者相比,前者的阻滞效果更加理想,且安全性更高,其心脏毒性及抑制心脏传导更弱[10]。基于上述情况,为分析不同注药速度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以寻求最佳注药速度而展开对照研究,其结果如下:乙组麻醉优良率略高于甲组和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与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丙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15 s与20 s 的麻醉效果更加理想,阻滞时间更长,安全性更高,循环更加稳定,因此注药速度应调整为15~20 s。

猜你喜欢

丙组罗哌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