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磁共振检查与影像技术临床配合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1-03-30于艳
于 艳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 山东 东营 257034)
脑卒中多由患者脑部循环受阻出现局部组织缺氧或缺血直至软化或坏死引起的,致病因为脑部供血的大动脉出现硬化、小动脉出现闭塞或心源性闭塞等[1-2]。该病发病后,病情恶化速度快,需及时送往医院诊断治疗,以降低其致残致死率。医院接诊到患者后,医生常利用磁共振技术先确定患者受累的血管、判断其病情发展的程度,再制定对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由于检查过程时间长、噪音大,加之患者发病后惊恐的心情,易出现不配合医师操作的情况[3],需医务人员予以科学的指导。本研究通过简单对比的方法,探索磁共振检查与影像技术临床配合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抽取样本的年限为2018年2月—2020年1月,样本对象为来我院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的86例脑卒中患者。性别统计:男49例;女37例;年龄统计:49~76岁,平均(59.26±4.64)岁。按入院顺序分作两组,43例经磁共振检查和常规指导的患者设为对照组,43例患者在前者基础上予以影像技术配合的临床指导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测确诊为脑卒中;无认知障碍;家属及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此次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会审核并认可。对比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后发现,无数据上的显著区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继续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磁共振检查。
对照组予以常规诊断指导:向患者介绍磁共振的检查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其做好心理预期,观察患者检查前后的情绪及神态变化,予以常规诊断指导。
观察组予以影像技术配合的临床指导:①磁共振前的准备工作;了解患者基本医疗信息,如认知情况、过敏史、接受教育程度等,予以特异性指导[4],具体:检查前指导患者取出佩戴的各类金属物品,如首饰、假牙、钥匙等,交由亲属或置于专门的存储柜中放好,体内无法取出的金属器械,如骨钉、节育环等,需提前了解情况做好对应处理;安抚患者不安的情绪,告知其检查对治疗脑卒中的必要性、检查流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机器运转声音较大、检查时间较长等都是正常现象不用惊慌,只有配合医师的操作才能够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的准确性有助于后续治疗;在等待检查时,可与患者多沟通,加强其对磁共振检查的理性认识,及时纠正其错误的观点并向其普及磁共振检测的优势,如磁共振诊断结果较为准确、不会对人体产生放射伤害等;②检查时,叮嘱并帮助患者佩戴耳塞,降低环境对其的干扰;连好呼吸门控及外周门控,记录患者的各项体征变化和情绪变化[5];检测医生可通过提前设置好扫描序列以缩短检查时长;当观察到患者出现皱眉、身体扭动等情况时,医务人员需及时与其沟通,告知其检查的进程,舒缓其不安的情绪,提高其依从性;③检查结束后,先观察患者情况,待其情绪平稳和身体无异后,将检测后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告知其与家属,使其绝对静养卧床,观察病情发展。
1.3 观察指标
不同组患者对磁共振检查的满意情况,以医院结合自身实际与权威文献自制的满意度量表的评分结果为依据:量表百分制,评价为非常满意的分值区间为90~100分,评价为满意的分值区间为70~89分,评价为一般或不满意的分值区间为69分以下,满意率的计算中剔除评分结果为一般或不满意的人数;不同组患者对不同组患者对诊断前临床指导的满意情况,以满意度调查表的结果为依据:满分100,85~100为非常满意;65~84为满意;低于64分为不满;不同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抑郁以SDS量表评分结果为依据:正常评分区间53分以下;轻度区间53~62分;中度区间63~72分;高度区间73分以上;焦虑以SAS量表评分结果为依据:正常评分区间50分以下;轻度区间50~59分;中度区间60~69分;重度区间为70分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19.0计算对比结果为依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患者对磁共振检查的满意情况
观察组对磁共振检查的满意度为93.02%较对照组81.40%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不同组患者对磁共振检查的满意情况[n(%)]
2.2 不同组患者对诊断临床指导的满意情况
观察组对诊断临床指导的满意度为90.70%较对照组76.74%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组患者对诊断临床指导的满意情况[n(%)]
2.3 不同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都较为忧郁和抑郁,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抑郁评分为(48.68±6.09),SAS焦虑评分为(47.11±4.91),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应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分)
表3 不同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分)
注:与指导前比,#P<0.05;与对照组比,*P<0.05。
组别 例数 SDS(抑郁) SAS(焦虑)指导前 指导后 指导前 指导后观察组 43 63.51±5.41* 48.68±6.09#* 62.35±5.51* 47.11±4.91#*对照组 43 63.52±5.32 58.42±6.19# 62.31±5.45 57.21±4.49#
3 讨论
近些年的脑卒中临床研究发现,该病发展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我国致使成年人残疾的最主要因素;该病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前种发病率较后者高[6-7],究其原因主要是饮食结构长期不当,作息长期不够科学等。临床上,常采用药物和加强预后护理的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和大脑机能。在检测脑卒中患者病情发展时,除了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外,还需结合影像学诊断结果帮助医生判断。磁共振技术具有成像清晰、准确性高、能准确定位病灶位置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脑卒中疾病的诊断中,但由于其诊断时,伴有较大的噪音、诊断时间较长等问题,可能会使患者产生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其依从性,因此需要在诊断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一定的指导与教育,稳定患者在诊断时的情绪状态,以保证诊断工作的顺利实施。本研究结果观察组对磁共振检查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对诊断临床指导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等结果与董宇清等[7]人的结果相一致;实施指导后观察组SDS抑郁评分及SAS焦虑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应项的结果与顾禄寿[8]等人的相一致。这表明,在实施磁共振检查时予以配合的影像技术临床指导,能够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预期,较为坦然地面对磁共振检测的各个步骤,依从性较高,避免了因患者不配合所致的意外事故的发生。
简而言之,脑卒中患者施以磁共振检查与影像技术配合的临床指导后,其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心理抑郁及焦虑状态有明显改善,可在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