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微信读片与PACS 读片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2021-03-30张沥陈静李陇超通信作者

智慧健康 2021年4期
关键词:病例微信老师

张沥,陈静,李陇超(★通信作者)

(1.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0;2.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0 前言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学已成为医学诊断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在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除了抽象的理论知识外,读片能力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1]。然而大量的机械性阅片又比较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因此如何提高影像教学的质量,同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成为影像读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PACS 读片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图像丰富,清晰度高,省时省力,而且可以进行后处理功能,有利于显出图片细节[2]。然而PACS 设备有限,缺乏充足机位,偶尔会受故障影响[3]。随着互联网的进步,微信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支持文件、语音、图片、视频的快速传递。利用微信群协作助手不仅可以随时上传文档进行教学,使用简便,远程学习,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微信教学给老师和同学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因此,本研究尝试在医学影像见习教学过程中应用PACS 读片及微信读片评价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及质量。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陕西中医药大学2017 级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 110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学号平均分组,A组PACS 组55 人,B 组微信组55 人。两组入学成绩、性别、年龄均无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学生均由同一名带教老师(副教授职称)在一学期内进行连续授课。A 组PACS 组,利用晚上或周末去附属医院PACS 系统进行教学,根据带教老师提取的影像号进行调片,描述征象并作出初步诊断。老师使用大屏幕PACS 进行教学及讲解,启发学生分析归纳病例影像学特点,并详细介绍鉴别诊断要点。B 组微信组,带教老师首先建立微信教学群,并加入群协作小助手。由带教老师将提前选取的病例下载到手机后上传至微信群,利用群协作助手发起讨论任务,可以允许群内任何人接收,学生可将自己的分析思路分享至群内并与老师一起参与讨论。最后由老师详细介绍病例特点与诊断思路,课后关闭讨论,由群协作助手完成文档归类管理。同样的工作,也可由学生发起病例讨论,学生自己准备病例并上传至微信群进行讨论分享,最后由发起人关闭讨论。这种由学生主动发起并参与的案例讨论,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病例分析能力,教学效果更明显。每一次课程任务完成后,病例资料库都能得到补充和丰富。

1.3 评价方法

学期结束后通过不记名调查问卷、卷面测试和读片实践操作进行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估。不记名调查问卷作为教学满意度结果,内容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技能运用、课堂气氛、主动学习能力、课堂满意度5 个方面(5×20=100 分)。试卷调查主要是理论测试,以选择题10 个和填空题10 个的形式进行考核(20×5=100 分)。读片实践操作要求对10 个临床病例的影像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及诊断并给出结论,按要点给分(10×10=100 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记名调查问卷结果

AB 两组间比较,激发学习兴趣、技能运用、主动学习能力方面差异显著(P<0.001);A 组教学满意度百分制得分:(85.49±6.53)分,B 组:(90.33±7.23)分,在5 项总得分上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1,P<0.001)。分项得分情况如图1 所示。

图1 不记名调查问卷分项得分情况。

2.2 试卷评分结果

A 组(81.4±6.26)分,B 组(82.27±6.85)分,两组间试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7,P=0.487)。

2.3 读片实践操作得分结果

A 组(82.11±5.85)分,B 组(88.73±6.19)分,两组间读片实践操作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2,P<0.001)。

3 讨论

医学影像学是以图片形式反映疾病的应用型学科,包括X 线成像、CT、MRI、PET 等多种成像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科学,临床地位日益重要,是现代医学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在教学中任务较重。而影像专业本科生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分析影像图像并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也是影像医生的必备技能。影像学生见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临床工作和集体读片的情景,观察分析影像图片,带教老师根据学生对病例特点的分析,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图片特点,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传统的PACS 教学模式仍然属于单向灌输式教学,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缺乏主观能动性,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师生之间的互相反而减少,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与前几届接收传统PACS 教学现已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交流后,发现他们普遍认为进入临床工作后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了实践操作,阅片能力普遍不足。这也提醒我们在教学方式上需要探索新的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从B 组的学生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使用微信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技能应用和主动学习能力。B 组在读片技能测试得分高于A 组,但闭卷考试成绩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使用微信读片更易被学生接收,而且能够提高临床读片能力,但在理论知识方面无明显优势。从应是教育的角度来看,传统的PACS 教学也能满足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但这种全程被动学习的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教学效果不满意,以及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而以微信为主的网课形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思路。

PACS 是指医学图像存档与传播系统,对医学图像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管理和传输平台。图片清晰度高,查询快捷,还可以利用其工具一栏,进行图片大小和明暗调节,使用测量软件对感兴趣区进行测量和计算,有利于病灶的检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5]。但PACS 读片系统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说设备有限,没有充足机位,有是会影响临床工作;偶尔会因为软件问题引起故障,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PACS 内容繁杂,信息量较大,若学生不能熟练操作,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其次上课时间固定,难免部分同学不能消化课程的全部内容,课后也不方便巩固知识。最后PACS 教学任然属于引导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可能影响学习热情。此外PACS 主要是本院病例,难免不够丰富[6]。

而利用微信进行读片教学具有以下优势:①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不受时间影响,自由观察,自主性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观察和思考空间,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②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避免人群聚集,单人单用;③如果因为特殊情况没有上成课,可利用微信小程序回看某知识点,没弄懂也可以多次观看图片,复习教学内容,有利于课后巩固知识;④拓宽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带教老师可多方法多渠道的增加外院和其他书籍或文献来源的病例,扩充了教学案例资源库;⑤丰富了教学方式和手段,一改传统上课沉闷严肃的场景,让学生觉得新鲜,更能激发学生地好奇心,使学生学的更轻松更过瘾[7-8];⑥微信以一对一或群聊的方式进行交流,成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纽带,形成良好的双向沟通关系。

然而对于这种微信网课形式,以下几点我们必须要注意:①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认为不明白地还可以重新在学,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②缺少面授教学中师生间地亲切交流及同学间的情感交流;③容易分散精力,微信有很多娱乐功能,易使同学注意力分散,对学生的自律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9];④必须依赖互联网,没有互联网就无法开展微信辅助教学,这是开展微信教学的前提。

手机微信以其信息交流互动性和时效性的特点,深受广大青年喜爱,尤其是当今大学生,已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10]。在影像读片教学过程中,使用微信读片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临床读片能力。此外,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大局下,以微信形式的网课逐渐兴起,但带教老师责任重大,应正确积极引导学生使用微信,最大限度发挥微信有利方面,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

理想的教学模式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并鼓励学生相互提问,互相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11]。总之,以微信小程序为主的读片教学方式为医学影像学见习教学开辟了新方法,也对带教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推动影像学教学改革不断向前发展,为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大支持。

猜你喜欢

病例微信老师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微信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微信
六·一放假么
微信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